CN204547814U - 新能源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814U
CN204547814U CN201520024633.6U CN201520024633U CN204547814U CN 204547814 U CN204547814 U CN 204547814U CN 201520024633 U CN201520024633 U CN 201520024633U CN 204547814 U CN204547814 U CN 204547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electrical generator
regulating control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46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246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7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包括车体、底盘、电池组、发动机、电控调节器、发电挂车和连接电缆,电池组通过电缆与电动发动机相连接,在车体底盘后悬挂总成后面设置发电挂车,发电挂车包括转轴、从动轮和发电机,在转轴上设置发电机,发电机的转子固定在转轴上并随转轴一起转动,定子围绕转子并固定在转轴的外固定套上,发电机通过电控调节器和电缆分别与发动机和电池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独立设置发电挂车,安装方便,能够边行走边充电,充电供行驶,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又可省却或减少汽车行驶沿途的充电点,无废气污染,环保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一款很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电动汽车。

Description

新能源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特别是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属环保节能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和帮助,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的汽车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所用的动力能源基本是汽油或柴油。在石油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人们试图寻找新能源替代品,如太阳能、生物柴油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足取代石油能源。用汽油作能源的汽车,一是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资源,二是所排出的废气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为改善汽车的能源使用状况,近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报导。例如中国专利(CN2010205320446)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其在车体上设置带电池组的电池挂车,当电动汽车要补充能量时,将装有充足电量的挂车电池电能输送到汽车发动机(行走电动机)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也有一种多能源电动汽车(中国专利CN201020576973),其在车体顶盖上设太阳能电池板,车体上装有天然气发动机,在车体的前后轮及轮轴上安装有自发电装置,发电机的转子磁铁、定子线圈安装在前、后轮轴的外固定套上。上述结构对电动汽车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实用性差,特别是后者的发电机安装在车体前后轮及轮轴上其可操作性差,这种结构对高速行驶的汽车的突然急刹车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很难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在车体底盘后悬挂总成后面设置发电挂车,发电挂车的发电机随汽车的行驶而运转发电,将行驶中动能转变为供汽车行驶的电能,使发动机运转,本新能源汽车边行驶边发电,发电供行驶,且不用固定充电,无污染产生,其环保节能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底盘、电池组、发动机、电控调节器、发电挂车和连接电缆,其中电池组通过电缆与发动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车体底盘后悬挂总成后面设置发电挂车,发电挂车包括转轴、从动轮和发电机,在转轴上设置发电机,发电机的转子固定在转轴上并以转轴为轴心随转轴一起转动,发电机的定子围绕转子并固定在转轴的外固定套上,在定子外表面设有防护套,发电机通过电控调节器和电缆分别与发动机和电池组相连接,发电挂车通过转轴轴套和弹簧件悬挂连接在车体底盘上。
所述的发电机上设有电输出端,电控调节器上设有调节器电输入端和调节器电输出端,在电控调节器的电输出端设有输出转换开关,输出转换开关上设有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二输出接头,电控调节器的电输入端与发电机电输出端相连接,电控调节器的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接头与发动机相连接,第二输出接头与电池组相连接。
所述发电挂车的从动轮为一个或二个,发电机安装在转轴上。
所述发电挂车的转轴与汽车后轮中轴相平行,发电挂车的两从动轮间的转轴长度等于或小于汽车后轮两轮间中轴的长度。
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转轴中段位置和两从动轮内侧或外侧转轴上,发电机上电能通过电缆和电控调节器输送到发动机或电池组。
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两从动轮内侧或外侧的转轴上,发电机上的电能通过电缆和电控调节器输送到发动机或电池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电动汽车车体底盘后悬挂总成后面独立设置发电挂车,汽车的运行带动发电挂车从动轮及转轴的运行,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的旋转发电,以供汽车行走发动机运转的电能量,其结构新颖、使用安全、可操作性强。
2、在车体设置电控调节器,汽车在行走过程中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一方面供汽车发动机电动运转,另一方面富余的电能输送到电池组充电。
3、在汽车底盘和悬挂总成后面安装发电挂车,不需要过多改动原汽车结构,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况且只要汽车运行,就会有电能产生。
4、改变了以往电动汽车蓄电池要停点充电的做法,本电动汽车做到边行走边充电,充电供行走,实用性很强,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同时节省了电动汽车行驶途中的充电点。
5、环保节能,既节省了汽油,又可利用自身运行中产生的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废气和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电机安装在转轴中段和轴二端位置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电机安装在转轴二侧位置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独轮发电挂车图示。
图1~4中,1.车体 2.底盘 3.电池组 4.电控调节器 5.发动机 6.前轮 7.后轮 8.转轴 9.从动轮 10.发电机 11.中轴 12.转子 13.定子14.轴套 15.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说明其结构。
在图1~4中,本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车体1、底盘2、电池组3、电控调节器4、发动机5、发动挂车和连接电缆,其中电池组通过电缆与汽车发动机相连接,其在车体底盘后悬挂总成后面设置发电挂车,发电挂车包括转轴8、从动轮9和发电机10,发电机的转子12固定在转轴上并以转轴为轴心随转轴一起转动,发电机的定子13围绕转子并固定在转轴的外固定套上,在定子外表面设有防护套;发电机通过电控调节器和电缆分别与发动机和电池组相连接,发电挂车通过转轴的轴套14和弹簧件15悬挂连接在车体底盘上。
所述发电机10上设有电输出端A,所述电控调节器4设有电输入端B和电输出端,电控调节器电输出端设有输出转换开关,在输出转换开关上设有第一输出接头D和第二输出接头C,第一输出接头与发动机相连接,第二输出接头与电池组相连接。
所述发电挂车的转轴与车体前轮或后轮的中轴11相平行,发电挂车两从动轮间的转轴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汽车后轮两轮间中轴的长度。
本发电挂车上的发电机还有以下安装方式。
所述的发电挂车安装在车体底盘前悬挂总成前面位置,发电机的电能通过电缆和电控调节器输入到发动机或电池组。
所述的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转轴中段和从动轮内侧或外侧转轴上(如图2所示);
所述的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两从动轮内侧或外侧的转轴上(如图3所示)。
发电挂车上的从动轮的个数也可为一个或二个,图4所示为独轮(一个从动轮)发电挂车图示。
下面进一步说明其工作过程。在图1中,当汽车起动时电池组向行走发动机送电起动运行,发电挂车的从动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转子旋转,从而使发电机随汽车的行走而发出电能,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又使行走发动机运转。
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电缆由发电机的电输出端输送到电控调节器的电输入端,在电控调节器的调控下,由发电机输送来的电能一方面通过调节器的电输出端输送到汽车发动机,供发动机发动运转,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器输出转换开关的调控转换,将多余的电能送到电池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发电机不断发电,既能满足汽车发动机发动行走所用的电能量,又能将多余的电能储入电池组中,以保障电池组充足的电能储备。这样本电动汽车在行使过程中就不用停点充电,其边行驶边充电,充电供行驶,省却途中的充电点,特别汽车在无电源可充电的情况下,例如边远无电区,其与汽油动力汽车一样可行驶,解决了以往单靠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低不能远行的缺点。
本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表述的范围,其应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底盘、电池组、发动机、电控调节器、发电挂车和连接电缆,其中电池组通过电缆与发动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车体(1)底盘(2)后悬挂总成后面设置发电挂车,发电挂车包括转轴、从动轮和发电机,在转轴(8)上设置发电机(10),发电机的转子(12)固定在转轴上并以转轴为轴心随转轴一起转动,发电机的定子(13)围绕转子并固定在转轴的外固定套上,在定子外表面设有防护套,发电机通过电控调节器(4)和电缆分别与发动机(5)和电池组(3)相连接,发电挂车通过转轴轴套和弹簧件悬挂连接在车体底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10)上设有电输出端,所述的电控调节器(4)上设有调节器电输入端和调节器电输出端,在电控调节器的电输出端设有输出转换开关,输出转换开关上设有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二输出接头,电控调节器的电输入端与发电机电输出端相连接,电控调节器的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接头与发动机相连接,第二输出接头与电池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挂车的从动轮为一个或二个,发电机安装在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挂车的转轴与汽车后轮中轴相平行,发电挂车的两从动轮间的转轴长度等于或小于汽车后轮两轮间中轴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发电挂车安装在车体底盘前悬挂总成前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转轴中段位置和两从动轮内侧或外侧转轴上,发电机上电能通过电缆和电控调节器输送到发动机或电池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挂车两从动轮内侧或外侧的转轴上,发电机上的电能通过电缆和电控调节器输送到发动机或电池组。
CN201520024633.6U 2015-01-12 2015-01-12 新能源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4633.6U CN204547814U (zh) 2015-01-12 2015-01-12 新能源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4633.6U CN204547814U (zh) 2015-01-12 2015-01-12 新能源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814U true CN204547814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46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814U (zh) 2015-01-12 2015-01-12 新能源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7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9522U (zh) 一种带有备用发电机的电动轿车
CN107310372A (zh) 一种插电式电‑电混合燃料电池增程式四驱动力系统
CN105253028A (zh) 一种复合电源增程式电动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5459801A (zh) 基于氢能源的车用混合动力装置及方法
CN105904970A (zh)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1304906Y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混合动力装置
CN206231175U (zh) 飞行汽车的动力系统
CN201761371U (zh) 自发电电动车
CN208359938U (zh) 一种具有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
CN204547814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
CN201856657U (zh) 多能源自充电电动汽车
CN205440009U (zh) 风力发电电动车
CN101951125A (zh)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
CN105882434A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
CN102267393A (zh) 车载风力发电装置
CN202150728U (zh) 电动车蓄电池充电装置
CN101364756A (zh) 车轮发电装置
CN203995733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
CN210337560U (zh) 一种燃油燃气混合电动车
CN203697982U (zh) 增程式电动客车
CN201729253U (zh) 电车
CN104742749B (zh) 电动汽车底盘
CN102328594A (zh) 风能和轮毂发电驱动车
CN110549845A (zh) 电动汽车双电源结构系统
CN201553046U (zh) 再生制动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