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6732U - 显影剂供给容器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供给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6732U
CN204536732U CN201520108804.3U CN201520108804U CN204536732U CN 204536732 U CN204536732 U CN 204536732U CN 201520108804 U CN201520108804 U CN 201520108804U CN 204536732 U CN204536732 U CN 204536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protuberance
replenishing container
rotation
developer replen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88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羽学
冲野礼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6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6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从装置主体(100A)装卸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具有:在一端具有开口部(2a)并在内部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剂收容体(2);和配置在显影剂收容体(2)的开口部(2a)的一侧,在显影剂供给装置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00A)上时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不旋转地被保持,并且将显影剂收容体(2)可旋转地保持的大致圆筒状的保护部件(9),保护部件(9)在与显影剂收容体(2)的旋转轴线(J)大致垂直地形成在前端的前端面(9b)上,在通过旋转轴线(J)的假想直线上隔着旋转轴线(J)地相对,并具有沿旋转轴线(J)的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在前端面(9b)上是最突出的。

Description

显影剂供给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显影剂供给装置自由装卸的显影剂供给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微粉显影剂。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当显影剂由于形成图像而被消耗时,显影剂从显影剂供给容器被供给。作为涉及这样的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发明,公开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影剂供给容器。
在日本特开2010-256894号公报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了使用设置于显影剂供给容器的波纹管泵来排出显影剂的结构。具体来说,在显影剂供给容器中,在第一工序中,波纹管泵伸长,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内部的气压转变为比大气压低的状态,空气被吸入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内部,显影剂流动化。
接下来,在显影剂供给容器中,在第二工序中,波纹管泵收缩,显影剂供给容器的的内部的气压转变为比大气压高的状态,通过显影剂容器内外的压力差,显影剂被推出并排出。通过反复进行该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这两个工序,从而显影剂被稳定地排出。
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剂供给容器,所述显影剂供给容器能够抑制显影剂供给容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被朝向地面地纵向放置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供给容器,其是能够从装置主体装卸的、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在一端具有开口,具有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驱动部接受驱动力并旋转的驱动力接受部,并且在内部收容显影剂;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是大致圆筒状的,具有能够排出显影剂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伸缩并变更与所述收容部相应的内部的容积的容积可变部件,配置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开口的一侧,并且将所述收容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所述保持部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与所述收容部的旋转轴线大致垂直地形成在前端的端面上,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线的假想直线上隔着所述旋转轴线地相对,并沿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端面上是最突出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可以在以下的说明中获知。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显影剂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控制系统以及将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显影剂供给装置局部地放大了的剖视图。
图4是对由控制系统进行的显影剂的供给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安装于安装部的显影剂供给容器的立体图。
图6是显影剂收容体的侧视图和立体图。
图7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的立体图、侧视图、主视图。
图8是非旋转体的局部立体图、分解立体图。
图9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泵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凸缘机构的图。
图12是开闭部件的图。
图13是保护部件的图。
图14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凸缘机构、往复运动变换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保护部件的主视图。
图16是要将显影剂供给容器纵向放置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来示例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形态。但是,本实施例中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位置等是根据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装置的结构和各种条件适当地变更的,因此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仅限定于这些形态。
实施例1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装置主体100A。装置主体100A的内部搭载有显影剂供给装置201。显影剂供给装置201以显影剂供给容器1(即所谓的调色剂盒)能够装卸(能够取下)地安装的方式构成。以下,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例,对采用了电子照片方式的复印机(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装置主体100A的上部的结构。原稿101载置在原稿台玻璃102上。与原稿101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光学影像通过光学部103的多个镜子M和透镜Ln,在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鼓104的表面成像并形成静电像。
在感光体鼓104的右方配置有显影剂供给装置201。显影剂供给装置201具有干式显影器201a(单成分显影器)和安装在安装部10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在显影器201a和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收纳有作为显影剂T(干式粉体)的调色剂(单成分磁性调色剂)。感光体鼓104的表面的静电像通过显影器201a的调色剂显影并可视化。此外,在这里,作为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供给的显影剂T,说明了使用单成分磁性调色剂的例子,但也可以不限于该例,也可以使用后述的结构。
具体来说,在使用以单成分非磁性调色剂进行成像的单成分显影器的情况下,供给单成分非磁性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另外,在使用以磁性载体和非磁性调色剂混合而成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成像的双成分显影器的情况下,供给非磁性调色剂作为显影剂。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将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共同作为显影剂进行供给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装置主体100A的下部的结构。在盒105~108中收容有记录材料(以下也叫作“片材”)P。在装载在这些盒105~108中的片材P中,根据操作者(用户)从装置主体100A的液晶操作部输入的信息或原稿101的纸张尺寸选择最合适的盒。在此,片材(记录材料)不限定于纸张,例如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使用OHP片材等。
并且,由进给分离装置105A~108A输送的一张片材P经由输送部109被输送到对齐辊110,并与感光体鼓104的旋转和光学部103的扫描的时机同步地被输送。
在感光体鼓104的下方配置有转印带电器111和分离带电器112。在此,通过转印带电器111,形成在感光体鼓104上的由显影剂形成的像被转印到片材P上。然后,通过分离带电器112,被转印了显影剂像(调色剂像)的片材P从感光体鼓104分离。
然后,在定影装置114中通过热和压力将片材上的显影剂像定影在由输送部113输送的片材P上后,在单面复印的情况下,经过排出反转部115,由排出辊116向排出盘117排出。
另外,在双面复印的情况下,片材P通过排出反转部115,一部分暂时由排出辊116向装置外排出。然后,片材P在终端通过制动器118并尚被排出辊116夹持的时刻,通过制动器118的控制和排出辊116的反转,再次被输送进装置主体100A内。然后,片材P在经由再进给输送部119、120被输送到对齐辊110后,沿着与单面复印的情况相同的路径被向排出盘117排出。
另外,在感光体鼓104的周围设置有作为带电机构的一次带电器203、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器201a、作为清洁机构的清洁器部203等图像形成处理设备。一次带电器203为了在感光体鼓104上形成所希望的静电像,使表面均匀地带电。显影器201a根据原稿101的图像信息,在通过光学部103而形成于感光体鼓104的静电像上附着显影剂并显影。清洁器部202除去残留在感光体鼓104上的显影剂。
显影剂供给装置201具有以能够拆下(可装卸)的方式安装有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安装部(安装空间)10、暂时地储存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排出的显影剂的料斗10a、和显影器201a。如图2(c)所示,显影剂供给容器1沿着箭头M方向被安装在安装部10。即,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长边方向(旋转轴线方向)与该箭头M方向大致一致地安装于安装部10。此外,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安装部10取下的方向与该M方向相反。
(显影剂供给装置)
图2(a)是显影剂供给装置201的局部剖视图。参照该图和图1说明显影器201a。显影器201a具有显影辊201f、搅拌部件201c和输送部件201d、201e。并且,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被供给的显影剂被搅拌部件201c搅拌,通过输送部件201d、201e被输送到显影辊201f,并通过显影辊201f向感光体鼓104供给。
在显影器201a的框体的开口处配置有显影辊201f。在与显影辊201f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限制显影辊201f上的显影剂T的涂布量的显影板201g、为了防止与显影器201a之间的显影剂的泄漏而与显影辊201f接触配置的防泄漏板201h。
图2(b)是安装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安装部10的立体图。如图2(b)所示,在安装部10上形成有旋转方向限制部11。该旋转方向限制部11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被安装于安装部10时,通过保护部件9的切口部9X(参照图13(a))与其内部的凸缘部件7(参照图8)抵接,来限制保护部件9和凸缘部件7的旋转。
图2(c)是安装部10的剖视图。另外,在显影剂供给装置1被安装时,安装部10与设置在后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开闭部件8上的第二排出口8a(参照图12)连通,并具有用于接受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被排出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接受口13。并且,显影剂T从第二排出口8a通过显影剂接受口13向显影器201a供给,所述第二排出口8a作为能够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地防止由安装部10内的显影剂造成的污染,显影剂接受口13的直径φ设定为约3mm,形成微细口(针孔)。此外,显影剂接受口13的直径只要是能够从第二排出口8a排出显影剂的直径即可。
此外,如图2(b)(c)所示,安装部10具有作为驱动机构(驱动部)发挥作用的驱动齿轮300。该驱动齿轮300从驱动马达500(参照图3)经由驱动齿轮组传递旋转驱动力,并对处于被设置于安装部10的状态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赋予旋转驱动力。
图3是控制系统以及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局部放大了的剖视图。料斗10a具有用于向显影器201a(参照图1)输送显影剂的传送螺杆10b、与显影器201a连通的开口10c、和检测收容在料斗10a内的显影剂的余量的余量传感器10d。
另外,驱动马达500构成为通过控制装置600(CPU)控制其动作的结构。控制装置600构成为如下结构:根据从余量传感器10d输入的显影剂的余量信息,控制驱动马达500的动作。
图4是说明由控制装置600进行的显影剂T的供给的流程的流程图。为了使驱动马达500的控制简易化,驱动齿轮300设定为只沿一个方向旋转。即,控制装置600构成为只控制驱动马达500的开(工作)和关(不工作)的结构。因此,与将如下的反转驱动力赋予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显影剂供给装置201的驱动机构的简易化,所述反转驱动力是通过使驱动马达500(驱动齿轮300)沿正向和反向周期地反转而得到的。
控制装置600判断料斗10a的内部的显影剂的余量是否在规定量以上(S100)。在步骤S100的结果是YES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0将驱动马达500控制为关闭(S102)。在步骤S100的结果是NO的情况下,控制装置600将驱动马达500控制为开启(S101)。
(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安装和取出的方法)
接下来,说明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安装和取出的方法。首先,操作者打开更换盖,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插入显影剂供给装置201的安装部10并安装。伴随着该安装动作,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非旋转体3(参照图5)被保持并固定在显影剂供给装置201上。然后,操作者关闭更换盖,由此,安装工序结束。然后,控制装置600控制驱动马达500,从而驱动齿轮300在适当的时刻旋转。
另一方面,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内的显影剂用尽的情况下,操作者打开更换盖,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从安装部10取出。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插入安装部10并安装,关闭更换盖,由此,从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取出直到再安装的更换作业结束。
(显影剂供给容器)
图5是安装在安装部10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立体图。显影剂供给容器1能够在装置主体100A上装卸,并供给显影剂。显影剂供给容器1具有显影剂收容体2、非旋转体3和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所述显影剂收容体2收容显影剂,所述非旋转体3以相对于显影剂收容体2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显影剂收容体2的端面,并作为在主体内被保持为非旋转的状态的保持部,所述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接受来自主体的驱动。
作为“收容部”的显影剂收容体2在一端具有开口部2a,具有从设置在装置主体100A中的驱动部接受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力接受部4a,并将显影剂收容在内部。作为“保持部”的非旋转体3是大致圆筒状的部件,配置在显影剂收容体2的开口部2a的一侧,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00A时被保持为相对于装置主体100A不旋转的状态,并将显影剂收容体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
(显影剂收容体)
图6(a)是显影剂收容体2的侧视图,图6(b)是显影剂收容体2的立体图。显影剂收容体2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在一端具有将显影剂向非旋转体3排出的开口部2a,在另一端具有用户把持的把持部2b。另外,在显影剂收容体2中,通过显影剂收容体2的旋转将内部的显影剂沿箭头X方向输送的螺旋状槽2c形成在周面的长边方向整个区域上。螺旋状槽2c在外观上凹陷地形成。
此外,显影剂收容体2在开口部2a的附近的外周面2d的一部分具有接受旋转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2e和与后述的凸缘机构7的卡止爪7a2(参照图11)卡合的卡止肋2f。
(往复运动变换部件)
图7(a)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立体图,图7(b)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侧视图,图7(c)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主视图。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与显影剂收容体2的开口部2a(参照图6(b))的附近的外周面2d嵌合,与显影剂收容体2成为一体,并以箭头X方向为旋转轴线旋转。
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在一端侧形成有接受来自装置主体100A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接受部(齿轮)4a,在周面上形成有凸轮槽4b,在内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将由驱动力接受部4a接受到的旋转驱动力向显影剂收容体2的驱动力接受部2e(参照图6)传递的驱动传递部4c。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驱动接受部(齿轮)4a的视觉辨认性,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外观颜色构成为与设置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上的外观部件不同,即,与显影剂收容体2和后述的保护部件9的外观颜色不同。
(非旋转体)
图8(a)是非旋转体3的分解立体图。非旋转体3具有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泵6、凸缘机构7、开闭部件8和保护部件9。图8(b)是非旋转体3的局部立体图。
(往复部件)
图9(a)是从下方观察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上方观察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立体图。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具有基体部5a和一对臂部5b,并形成为コ字形状。一对臂部5b从基体部5a的两端沿垂直的方向延伸。在臂部5b的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卡合突起5c,所述一对卡合突起5c为了与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凸轮槽4b卡合而向内侧突出。另外,在基体部5a上形成有与后述的泵6的卡合部6b卡合的被卡合部5d。在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进行往复动作时,泵6与其联动地伸缩。
(泵)
图10(a)是表示泵6伸长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b)是泵6的立体图,图10(c)是表示泵6收缩了的状态的侧视图。泵6在一端侧具有开口部6a,在另一端具有与上述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被卡合部5d卡合的卡合部6b,并具有形成在它们之间的波纹管状的伸缩部6c。另外,在开口部6a的外周形成有与后述凸缘机构7的螺纹部7a1螺纹结合的螺纹部6d。
另外,作为“容积可变部件”的泵通过来自驱动力接受部4a的驱动力与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往复运动联动,并反复伸缩来变更与显影剂收容体2相应的内部的容积。这样,来变更显影剂收容体2内的压力。
(凸缘)
图11(a)是从斜上方观察凸缘机构7的立体图,图11(b)是从斜下方观察凸缘机构7的立体图,图11(c)是凸缘机构7的侧视图。凸缘机构7具有安装有泵6和显影剂收容体2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圆筒状部7a、和安装有后述的开闭部件8的长方体部7b。
在圆筒状部7a的一端侧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纹部7a1,以便能够与泵6的螺纹部6d(参照图10)螺纹结合。另外,在另一端侧形成有与显影剂收容体2的卡止肋2f(参照图6)卡合的卡止爪7a2。在此,为了使显影剂收容体2与凸缘机构7可靠地卡合,以放射状设置七个卡止爪7a2。
此外,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显影剂的储存部7c从圆筒状部7a的内表面向长方体部7b贯通地形成在圆筒状部7a的内表面上。另外,在储存部7c的铅垂方向的下表面设有密封部件7d。此外,在密封部件7d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第一排出口7d1,所述第一排出口7d1作为将储存部7c内的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在此,第一排出口7d1形成为φ4.5mm的贯通孔。另外,在长方体部7b形成有可滑动地保持开闭部件8的闸门插入部7b1。
(开闭部件)
图12(a)是从斜上方观察开闭部件8的立体图,图12(b)是从斜下方观察开闭部件8的立体图。在开闭部件8上形成有第二排出口8a,所述第二排出口8a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00A的状态下,与第一排出口7d1(参照图11)连通并将显影剂向外部排出。另外,如前所述,开闭部件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凸缘机构7的闸门插入部7b1保持。
此外,开闭部件8具有密封部8b,所述密封部8b在显影剂供给容器1没有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将密封部件7d推压在其与凸缘机构7的储存部7c的下表面之间,防止来自第一排出口7d1的显影剂的泄漏。此外,在这里,第二排出口8a形成为φ2.5mm的贯通孔。
(保护部件)
图13(a)是从斜前方观察保护部件9的立体图,图13(b)是从斜后方观察保护部件9的立体图。保护部件9具有对泵6和凸缘机构7等进行保护的保护部9a和前端面9b(图中斜线部分)。
在保护部9a的一部分形成有引导部9a1,所述引导部9a1插入有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并将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以能够沿箭头X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引导。此外,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插入引导部9a1中,由此限制旋转方向的移动。
非旋转体3的保护部件9在前端面9b上具有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所述前端面9b作为相对于显影剂收容体2的旋转轴线J(参照图6(b))大致垂直地形成于前端的“端面”。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在通过旋转轴线J的假想直线上隔着旋转轴线J相对,并且向旋转轴线J的方向突出。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特征在于,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在前端面9b上是最突出的。
另外,第一凹部9d1(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凹部9d2(第二定位孔)设置成相对于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旋转轴线J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凹部9d1(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凹部9d2(第二定位孔)用于限制显影剂供给容器1相对于主体的箭头YZ方向上的位置。此外,在由第一凸部9c1、第二凸部9c2、第一凹部9d1和第二凹部9d2围成的区域S(参照图15)内设置有存储介质K。存储介质K是与装置主体100A传递信息信号的部分。
在此,将第一凸部9c1、第二凸部9c2的形状形成为直径2mm的半球形状,将第一凹部9c1形成为φ4的贯通孔,将第二凹部9d2形成为Y方向的宽度是4mm以上、Z方向的宽度是4mm的贯通长孔。另外,存储介质K通过双面胶带以不比前端面9b突出的方式贴附并固定在保护部件9上。
关于将存储介质K固定在保护部件9上的方法,不限定于双面胶带,例如也可以是在保护部件9的成型过程中将存储介质K一体成型的方法(嵌入成型),优选考虑固定精度和成本、生产效率来适当地选择。关于第一凸部9c1、第二凸部9c2、第一凹部9d1、第二凹部9d2与存储介质K以及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旋转轴线J之间的配置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往复运动变换机构)
图14(a)(b)是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凸缘机构7、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的俯视图。图14(a)和图14(b)中的凸轮槽4b的旋转状态和泵6的伸缩状态不同。以下,说明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和非旋转体3(保护部件9未图示)的动作。如图14(a)所示,显影剂供给容器1在非安装状态下,泵6成为被压缩了的状态。
当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安装在装置主体100A上并且驱动马达500进行驱动时,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以箭头X方向作为轴中心从图14(a)所示的状态开始旋转。此时,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卡合突起5c与凸轮槽4b卡合,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如图14(b)所示地沿着凸轮槽的倾斜部分并沿着保护部件9的引导部9a1(参照图13(b))在箭头X方向上位移。
因此,如图14(b)所示,泵6与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的位移联动地伸长。另外,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和泵6如前所述地经由被卡合部5d和卡合部6b卡合,成为一体并能够位移。
此外,在驱动马达M从图14(b)所示的状态进行驱动时,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以箭头X方向为轴中心旋转并成为图14(a)的状态。此时,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与先前相反地沿着凸轮槽4b在箭头X方向上位移,并与先前相同地伴随着往复运动部件5的位移成为如图14(a)所示的泵6被压缩了的状态。
即,受到驱动马达500的驱动的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以箭头X方向为轴中心旋转,由此,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能够沿着凸轮槽4b在箭头X方向上往复运动,泵6能够反复进行伸缩动作。
接着,如前所述地,说明形成于保护部件9的第一凸部9c1、第二凸部9c2、第一凹部9d1、第二凹部9d2和存储介质K以及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旋转轴线J之间的配置的详细情况。另外,为了方便,以下所示的位置关系是指各个部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首先,图15是保护部件9的主视图。如图15所示,设第一凸部9c1与旋转轴线J之间的距离是L1,设第一凸部9c1与前端面9b的最靠近的外周位置之间的距离是L3,设第二凸部9c2与旋转轴线J之间的距离是L2,设第二凸部9c2与前端面9b的最靠近的外周位置之间的距离是L4。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L2>L1>L4>L3。
即,距离L1与距离L2不同,所述距离L1作为第一凸部9c1与旋转轴线J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距离L2作为第二凸部9c2与旋转轴线J之间的“第二距离”。
因此,例如在操作者想要如图16(a)所示地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纵向放置(指的是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长边方向成为铅垂方向地独自站立的状态)在地面等的情况下,显影剂供给容器1容易向图16(a)所示的箭头方向倾倒,难以独自站立。
另外,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相对于水平方向与旋转轴线J大致配置在同一条线上。因此,显影剂供给容器1容易向图16(b)所示的箭头方向倾倒,难以独自站立。
在此,显影剂供给容器1如前所述,泵6通过驱动马达500的驱动经由往复运动变换部件4和往复运动变换部件5而伸缩。例如,如前所述,以往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在如图16(a)所示地被操作者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存在显影剂在泵6内成为压紧状态的担忧。
在该情况下,由于使泵6伸缩,负荷变大,高负荷电流流向驱动马达500。例如在驱动马达500是直流电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使显影剂供给容器1旋转的速度变慢,不能得到稳定的排出性能。在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通过像上述那样设置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显影剂供给容器1即使被纵向放置也不会独自站立,所以不存在显影剂在泵6内成为压紧状态的担忧。因此,上述那样的高负荷电流流向驱动马达500的担忧少,能够得到稳定的排出性能。
接下来,在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如图15所示地在保护部件9的前端面9b设置有存储介质K。如果存储介质K在表面有伤痕等的话,有可能产生与主体之间的电连接不良。
例如,如图16(a)所示,在操作者将显影剂供给容器1纵向放置在地毯等地面上的情况下,有可能损伤存储介质K的表面。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如前所述,由于形成于保护部件9的前端面9b上的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的作用,显影剂供给容器1难以独自站立,因此,没有被纵向放置在地毯等地面上的担忧,损伤存储介质K的可能性低。
另外,在将存储介质K的Z方向的位置配置在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之间并且显影剂供给容器1向图16(a)和图16(b)所示的箭头方向倾倒时,前端面9b的外周面先与地面接触而倒下,因此不会损伤存储介质K。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产生与主体之间的电连接不良的担忧变少。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为了可靠地保持存储介质K与主体所具有的检测机构之间的连接,需要使存储介质K在主体内的位置稳定。在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将存储介质K设置在作为水平方向、铅垂方向的定位孔的第一凹部9d1和作为止转孔的第二凹部9d2之间,因此,能够使主体内的存储介质K的晃动最小。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上述检测机构与存储介质K之间的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显影剂供给容器1中,如前所述地在区域S内设置有存储介质K,所述区域S是由第一凸部9c1、第二凸部9c2、第一凹部9d1和第二凹部9d2围成的。另外,将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隔着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旋转轴线J沿铅垂方向配置,将第一凹部9d1和第二凹部9d2隔着该旋转轴线J沿水平方向配置。
因此,在通过嵌入成型等将存储介质K设置于保护部件9的情况下,能够使将存储介质K安装在模具上的安装机器的布局和模具自身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与第一凹部9d1和第二凹部9d2对应的未图示的主体的定位突起、与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的位置间隔开的程度足够,能够容易地防止由部件的摇晃或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驱动时的晃动而产生的干扰或接触。此外,能够容易地防止第一凸部9c1和第二凸部9c2与主体的检测机构之间的干扰和接触。
以上,如所说明了的那样,通过实施例的结构,能够抑制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被朝向地面地纵向放置的情况。另外,从初期开始就能够稳定地排出显影剂T,显影剂供给容器1的驱动力降低。此外,成型性能优良,降低了设计负荷。还能够提高存储介质K的保护性。

Claims (2)

1.一种显影剂供给容器,能够在装置主体上装卸,并供给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在一端具有开口,具有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驱动部接受驱动力并旋转的驱动力接受部,并且在内部收容显影剂;
大致圆筒状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能够排出显影剂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而伸缩并变更与所述收容部相配合的内部的容积的容积可变部件,所述保持部配置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开口的一侧,并且将所述收容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
所述保持部在与所述收容部的旋转轴线大致垂直地形成在前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线的假想直线上隔着所述旋转轴线地相对,并且沿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突出,
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端面上是最突出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不同,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CN201520108804.3U 2014-02-14 2015-02-13 显影剂供给容器 Active CN2045367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6512A JP2015152766A (ja) 2014-02-14 2014-02-14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014-026512 2014-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6732U true CN204536732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50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8804.3U Active CN204536732U (zh) 2014-02-14 2015-02-13 显影剂供给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52766A (zh)
CN (1) CN20453673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2766A (ja) 201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118B (zh)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和成像设备
US9354586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381217A (en) Detachably mounted toner unit having a toner supply unit and a toner recovery housing unit
JP5740324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65476B (zh)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US87928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chanism for restricting removal of developing device
CN105308509A (zh) 与图像形成装置一起使用的用于墨粉盒的通气系统
JP2006267922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40142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86844A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
CN209356850U (zh) 手动送纸托盘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999479B2 (ja)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116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4536730U (zh) 显影剂补给容器
CN204536732U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US20130136503A1 (en) Develop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555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9237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04576059U (zh) 显影剂补给容器
JP7341772B2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89147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ollecting method
US1005487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346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4536729U (zh) 显影剂补给容器
JP2005107111A (ja) 現像剤の除去方法および除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