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3081U - 组装装置和组件 - Google Patents

组装装置和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3081U
CN204533081U CN201420740091.8U CN201420740091U CN204533081U CN 204533081 U CN204533081 U CN 204533081U CN 201420740091 U CN201420740091 U CN 201420740091U CN 204533081 U CN204533081 U CN 20453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ing device
parts
assembling
substrate
threaded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0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理查德·埃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stic Omnium SE
Original Assignee
Plastic Omnium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stic Omnium SE filed Critical Plastic Omnium SE
Priority to CN201420740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3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30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伸出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通过使用基板,可将组装所产生的应力分散在所组装部件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应力的集中。通过使用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钻孔、攻丝、拧紧、固定一次完成,从而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和紧固度,并且节省了组装的费用和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该组装装置和由该组装装置组装起来的至少2个部件。

Description

组装装置和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组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利用自攻螺丝原理的组装装置及由该组装装置组装起来的组件。
背景技术
所谓组装就是将各种零部件、合件或总成按规定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联接组合成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可称为“使各种零件部件、合件或总成具有规定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工艺过程”。汽车作为各种零部件的组合体,组装(包括检测和调整)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质量甚至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通常由金属制造的汽车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良好物理特性比如机械强度高、耐腐蚀、重量又轻的复合材料,特别是在需要吸收冲撞能量的部位。复合材料部件之间、复合材料部件与金属部件之间的组装带来了新的挑战。
已知常规的汽车部件组装方法包括粘接、铆接、螺丝固定等。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着在部件表面上粘接插件、再通过该插件来安装其它部件的组装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各自存在着缺陷。例如,粘接的紧固性较差,铆接和螺丝固定的应力较为集中。尤其这些方法还可能需要通过加工中心对部件进行加工后才能进行组装,这样不但给加工设备带来了损耗,并且还得考虑各个部件之间加工位置的分布和配合问题。例如,螺丝固定需要先在待组装部件上的相应位置进行预钻孔,再对齐所有部件的孔置入螺丝并拧紧,这样不但耗时长并且对预钻孔的精确度也有要求。而且,这些方法对于不同汽车部件的通用性较差,也没有充分考虑新型复合材料部件组装的需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组装装置,其适合于组装不同汽车部件包括复合材料部件和金属部件,并且克服了上述缺陷。为此,想到了利用为人熟知的自攻螺丝的原理。所谓自攻螺丝,简而言之是指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中自行攻钻出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的螺丝。在使用自攻螺丝的情况下无需对材料进行预钻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伸出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中,通过使用基板,可将组装所产生的应力分散在所组装部件的表面上,从而避免了应力的集中。通过使用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钻孔、攻丝、拧紧、固定一次完成,从而节省了组装费用和成本。由于不经过预钻孔等加工程序而直接在需要的位置进行组装,能够精确地定位部件结合的位置,同时又提高了紧固程度。由于除螺纹杆以外没有使用其它对部件进行加工的设备,因此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和损耗。并且,材料在组装好的组件使用期间的蠕变也得到了补偿,而不会发生螺纹杆松动的现象。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适用于组装不同材料比如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
可见,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的组装可被视为直接组装,而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常规组装方法可被视为间接组装。
优选地,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止挡件,与所述螺纹杆配合使用。该止挡件的种类、数量以及组合方式有利地可根据待组装部件的材质、种类、用途等来选择,例如其可以选自有无孔垫片、无螺纹垫圈、螺纹垫圈、螺母,甚至可以由待组装的部件充当。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通过焊接或镶接来附接到所述基板,或者与所述基板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基板由钢或铝制成。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由钢或铝制成。由于需要对材料进行钻孔和攻丝,对螺纹杆尤其是其自攻端部的硬度有一定要求。
优选地,所述基板被形成为使得其易于旋转,例如所述基板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孔或者呈六边形或星形。通过旋转基板,可方便地带动螺纹杆的旋转,从而引导其自攻过程。
优选地,在所述基板和/或所述止挡件的要与待组装的部件相接触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覆盖有粘合剂。通过使用粘合剂,进一步地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和紧固度。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以及被该组装装置组装起来的至少2个部件。
优选地,所述至少2个部件由复合材料或钢制成。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
图1至图4是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装置来组装部件1与部件2的示意图,其中;
图1是准备使用该组装装置来安装部件1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好部件1后准备安装止挡件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这里使用的止挡件是螺纹垫圈;
图3是图2中的止挡件安装完毕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部件1与部件2组装完毕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这里使用的止挡件是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装置以及待组装部件之一即部件1的正视图。可见,根据该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包括基板,从基板的一个表面伸出了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应理解,待组装部件至少是两个,根据不同的需求,这些部件可以安装在基板的一侧,也可以安装在基板相对的两侧,在后一情况下从基板相对的两个表面均可伸出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
该基板可由钢或铝制成,其表面优选地是平坦的,但也可根据待组装的部件形状进行设计。为了便于旋转,基板有利地被形成为具有孔洞或者呈六边形或星形等形状。在图1的实施例中,在基板欲与部件1接触的表面(即螺纹杆伸出的那侧表面)上以螺纹杆为中心的区域施加了粘合剂,这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了与部件1结合的紧固程度。
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也可由钢或铝制成,其硬度可参考待组装部件等的硬度来选择。该螺纹杆可与基板一体形成,或者通过焊接或镶接比如折边镶接固定到基板上。
使基板旋转(图1中按顺时针方向),带动螺纹杆及其自攻端部也旋转,以对部件1进行钻孔和攻丝。如图2所示,当螺纹杆全部攻钻入部件1并钻出时,即基板上螺纹杆伸出的表面与部件1的一侧表面紧密接触(图示情况还具有粘合剂)时,根据该实施例可施加与螺纹杆配合的止挡件以结束对部件1的钻孔和攻丝并予以固定。图示的止挡件是将按照逆时针方向拧紧到螺纹杆上的螺纹垫圈。
如图3所示,拧紧的螺纹垫圈与部件1相对的另一表面接触,同样地,在其与部件1接触的表面上也可以施加粘合剂,从而将组装装置与部件1紧密地固定在了一起,接下来安装部件2。
由于部件2的安装与部件1类似,因此省略其过程图示,在此也不再赘述。参见图4,在该实施例中安装部件2时没有使用粘合剂,并且结束其钻孔和攻丝并予以固定的止挡件是按逆时针方向拧紧在螺纹杆上的螺母。至此,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组装装置完成了对部件1与部件2的组装。虽然附图只示出了部件1与部件2的组装,应理解部件的数量不限于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止挡件有螺纹时将其拧紧在螺纹杆上;然而,止挡件也可以没有螺纹,这时例如可将其焊接在螺纹杆上;有些情况下止挡件甚至可以是无孔垫片甚至待组装部件本身,这时可利用自攻螺丝原理直接对其进行攻钻螺纹孔。止挡件并不一定是金属制成的,但是在需要高紧固程度的情况下可使用金属止挡件,以直接对其攻钻螺纹孔。除附图所示的使用螺纹垫圈和螺母的示例以外,其它可能的示例比如但不限于:
-当直接组装两个部件时,可以使部件彼此相抵,并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同时对它们进行钻孔和攻丝,然后在螺纹杆上套入无螺纹垫圈,并接着拧紧螺母以结束攻钻和固定组装。根据该实施例的止挡件是无螺纹垫圈和螺母,并且部件之间没有使用止挡件。该实施例节省了组装时间。
-当直接组装例如两个复合材料部件时,可以使用无螺纹垫圈来代替上一实施例中的螺母,于是同样一次性地完成了钻孔和拧紧。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将一个止挡件与螺纹杆进行焊接来提高组装的紧固程度。
-当直接组装复合材料部件与钢制部件时,与上一实施例类似,除了直接使用钢制部件本身作为结束攻钻和固定组装的止挡件。
附图和以上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非限制性特定实施例。为了教导发明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型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组装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伸出具有自攻端部的螺纹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螺纹杆配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选自无孔垫片、无螺纹垫圈、螺纹垫圈、螺母和待组装的部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通过焊接或镶接来附接到所述基板,或者与所述基板一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钢或铝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由钢或铝制成。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被形成为使得其易于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被形成为具有孔或者呈六边形或星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和/或所述止挡件的要与待组装的部件相接触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覆有粘合剂。
10.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组装装置以及被该组装装置组装起来的至少2个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部件由复合材料或钢制成。
CN201420740091.8U 2014-11-28 2014-11-28 组装装置和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0091.8U CN204533081U (zh) 2014-11-28 2014-11-28 组装装置和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0091.8U CN204533081U (zh) 2014-11-28 2014-11-28 组装装置和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3081U true CN204533081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7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009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3081U (zh) 2014-11-28 2014-11-28 组装装置和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3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3517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似和不同材料的自旋连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3517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似和不同材料的自旋连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3378B (zh) 离心压缩机半开式叶轮与主轴的连接装置、转子及安装方法
JP2011513681A (ja) 改良されたナット及びボルト
CN105065515A (zh) 具有滑块结构的高速列车轴装制动盘
GB2467226A (en) Composite rotor blade with integral hub
CN204533081U (zh) 组装装置和组件
CN204493402U (zh) 防松螺母结构
CN205780203U (zh) 用在制件紧固位置的螺母防转装置
CN110878762A (zh) 一种销钉连接的燃气轮机压气机转子及其安装方法
CN105114493A (zh) 轨道车辆制动盘片及组合式防翘轴装制动盘
CN102852952B (zh) 一种螺纹定位锁紧机构及安装方法
CN102927111A (zh) 一种螺纹连接副的防松结构
US20110268531A1 (en) Segmented thread and connecting arrangement
CN210660860U (zh) 法兰固定组件
US8186923B2 (en) Connec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fastening a bolt
CN209738740U (zh) 一种衬套内套管防转结构
US20100119328A1 (en) Adjustable fastener
CN204451891U (zh) 一种四轮定位调节机构
CN204061494U (zh) 防震防松自锁螺钉及防震防松自锁螺纹紧固组件
CN10601526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全铝白车身用压铆螺母结构
CN202811774U (zh) 一种螺纹定位锁紧结构
GB2477550A (en) Threaded insert
US20110268495A1 (en) Connec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f fastening a bolt
CN203157607U (zh) 车桥的轮边锁紧结构
CN102829209A (zh) 新颖上装式球阀
CN20700514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制动蹄支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