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6901U -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6901U
CN204526901U CN201520058845.6U CN201520058845U CN204526901U CN 204526901 U CN204526901 U CN 204526901U CN 201520058845 U CN201520058845 U CN 201520058845U CN 204526901 U CN204526901 U CN 204526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back seat
regulating mechanism
bracing wi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88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少峰
徐无际
杨金鑫
张士华
段光辉
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88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6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6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6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其中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头枕卡紧调节机构,还包括头枕回位控制机构,头枕卡紧调节机构与头枕回位控制机构间经拉线相联。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能实现乘员于后排就座后的头枕高度的调节及锁定,及乘员离座后头枕自动回位至初始高度并锁定,避免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头枕影响驾驶员的后部视野,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适用于各种带有后排座的汽车,如五座、七座乘用车等。

Description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排乘员在后排乘坐时,为获得良好的头部支撑,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一般会将后排座椅的头枕调节到适当的高度。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头枕高度的调节,一般都采用调节头枕支撑杆伸出量来实现,通过手动控制卡紧/释放按钮进行调节与锁紧,乘员在下车后却往往不会将头枕调回原位。现有的调节机构又不能实现头枕高度的自动复位,而理论上为保证驾驶员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后车窗的视野良好,后排座椅的头枕位置越低越好,由此被调高的后排座椅头枕会增大驾驶员的后部视野盲区,如果不专门将头枕手动调回到初始高度,就会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以实现乘员于后排就座后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的调节及锁定,及乘员离座后后排座椅头枕自动回位至初始高度并锁定,避免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头枕影响驾驶员的后部视野,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座椅靠背内以实现与后排头枕支撑杆间卡紧而使后排座椅头枕高度锁紧,及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间的卡紧解除以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拔高或压低并锁紧的头枕卡紧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座椅座垫内的用于受乘员就座时的下压力带动拉线动作而使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能够启动,并用于乘员离座时因下压力撤销而带动所述拉线动作而启动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的高度自动回位并锁紧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与所述头枕回位控制机构间经所述拉线相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包括盒体、手动按钮及所述拉线;所述盒体套装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并卡装固定于头枕固定套内且可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上下滑动;所述手动按钮水平限位于所述盒体内且与所述盒体滑动配合,所述手动按钮的手按端自所述盒体内露出,所述手动按钮的与所述手按端相背的一端定位有始终被压缩的水平方向设置的卡紧弹簧;所述盒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卡紧弹簧相接触,并与所述拉线相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能于所述拉线控制下带动所述卡紧弹簧运动,且所述卡紧弹簧带动所述手动按钮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间锁紧或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回位弹簧,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弹簧撑杆与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上下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手动按钮共面于同一竖向平面,所述调节滑块位于所述手动按钮的带有卡紧弹簧的一端的外侧,所述调节滑块的朝向所述手动按钮的端面为沿水平方向向自身凹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弧形面结构为自上而下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上下对称的结构;所述弹簧撑杆为T字形结构,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光滑接触,小头端插入所述卡紧弹簧内;所述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下端相接触,所述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拉线固定于所述调节滑块的下端并向下自所述盒体中伸出;所述第一回位弹簧限位于所述调节滑块的下端与所述盒体之间,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套于所述拉线上并于所述拉线向下拉动时被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回位弹簧,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弹簧撑杆与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水平地垂直于所述手动按钮设置且与所述手动按钮共面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调节滑块位于所述手动按钮的带有卡紧弹簧的一端的外侧,所述调节滑块的朝向所述手动按钮的端面为沿水平方向向自身凹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弧形面结构为自前至后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前后对称的结构;所述弹簧撑杆为T字形结构,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光滑接触,小头端插入所述卡紧弹簧内;所述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后端相接触,所述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前端相接触;所述拉线固定于所述调节滑块的后端并转向向下自所述盒体中伸出;所述第一回位弹簧限位于所述调节滑块的后端与所述盒体之间,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套于所述拉线上并于所述拉线被拉动时被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按钮带有竖向通透并套装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上的D形孔,所述手动按钮的D形孔的水平两侧分别为手按端与带压紧弹簧端。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回位控制机构包括摆臂、压力杆、第二回位弹簧及所述拉线;所述摆臂经左右方向的第一铰轴铰接于座椅框架上,所述压力杆水平设置于后排座椅座垫内,其两端垂直固定联接有吊臂,所述吊臂的另一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二铰轴铰接于两左右相隔设置的摆臂的远离第一铰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回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座椅框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压力杆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摆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的除两端处的部位外均带有防护外套。
进一步的,所述后排座椅头枕高度的调节动作为电动控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能由乘员就座时的下压力带动拉线动作而能够通过与后排头枕支撑杆间的卡紧与卡紧解除,来调高或压低后排头枕支撑杆并锁紧,并能由乘员离座时因下压力撤销而带动拉线动作而启动头枕卡紧调节机构使后排头枕支撑杆的高度自动回位,从而实现了乘员于后排就座后的头枕高度调节及锁定,及乘员离座后头枕自动回位至初始高度并锁定,避免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头枕影响驾驶员的后部视野,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按钮采用了现有的常规结构,增加了从动机构,能实现由拉线控制从动机构,通过手动按钮的配合实现调节后排座椅头枕高度的目的;而第一回位弹簧的设置,利于调节滑块的自动回位;调节滑块的结构简单,使通过拉线控制头枕高度的调节、锁紧及自动回位易于实现;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动作传动灵活、准确,通过拉线控制头枕高度的调节、锁紧及自动回位易于实现,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①座椅乘人状态
后排座椅上有人乘坐时,水平位于座垫内的压力杆受人体重力下压而下行,带动拉线下行,将调节滑块拉至最底端(竖向设置时)或最后端(水平向设置时),此时调节滑块的凸起部位顶住弹簧撑杆,使被压缩的卡紧弹簧的压缩力压紧头枕支撑杆,这时,可通过手动按压手动按钮调节后排座椅的头枕高度并锁紧;
②释放状态
当乘坐人员离开后排座椅后,头枕回位控制机构在第二回位弹簧的作用力和海绵坐垫形变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拉线复位,调节滑块回位到中间的凹坑位置时,弹簧撑杆的压缩力释放,头枕卡紧调节机构对头枕支撑杆的卡紧力减弱,头枕支撑杆在头枕的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底部。另外,适当的头枕配重和适当的回位弹簧力和滑块凹槽的长度将决定适当的释放时间;
③无人乘坐状态
当调节滑块继续上升到达最顶端(竖向设置时)或最前端(水平向设置时时,调节滑块再次顶住弹簧撑杆,使被压缩的卡紧弹簧力通过手动按钮压紧头枕支撑杆,这时,可通过手动按钮调节头枕的高度并锁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外套,能够保护所述拉线不被其它构件磨损、割伤;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头枕高度的调节动作纯机械加手工操作时,不受温度、振动等环境影响,结构耐用、可靠;当由电动控制时,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排座椅,以实现后排座椅乘员离座后,头枕的自动回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排座椅,它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所述后排座椅还设置有前述结构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有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实现后排座椅乘员离座后,头枕的自动回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它设置有前述结构的后排座椅。
所述后排座椅、汽车,与上述汽车后排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适用于各种带有后排座的汽车,如五座、七座乘用车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排头枕支撑杆,2-拉线,3-盒体,4-手动按钮,5-第一回位弹簧,6-头枕固定套,7-卡紧弹簧,8-弹簧撑杆,9-调节滑块,10-摆臂,11-压力杆,12-第二回位弹簧,13-座椅框架,14-吊臂;A-头枕卡紧调节机构,B-头枕回位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与后,是指人坐于车内面朝车尾时所感知的方位,也是附图中所标注的方位,这些方位词的使用,仅为以下内容描述方便而为之,非为对相应构件的绝对限定。以下所称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之“第一”、“第二”只为区别设于不同位置的功能相近、结构相近的构件而进行的命名区分,非规范的术语。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包括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与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与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间经拉线2相联接。
一、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
如图1、图2所示,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设于座椅靠背内,用于与后排头枕支撑杆1之间通过卡紧或解除卡紧两种状态,来拔高或压低后排头枕支撑杆1并锁紧。拔高或压低并锁紧的动作能否操作,由乘员就座时对座垫的下压力带动拉线2来控制,也就是说受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的控制。
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包括盒体3、手动按钮4、第一回位弹簧5、从动机构及拉线2。
①盒体3套装于后排头枕支撑杆1外并卡装固定于头枕固定套6内且可沿后排头枕支撑杆1上下滑动。 
②手动按钮4水平限位于盒体3内,且与盒体3滑动配合。手动按钮4的手按端自盒体3内露出,手动按钮4的与手按端相背的一端定位有始终被压缩的水平方向设置的卡紧弹簧7。
手动按钮4带有竖向通透并套装于后排头枕支撑杆1上的D形孔,手动按钮4的D形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手按端与带压紧弹簧端。
③从动机构设于盒体3内,一端与卡紧弹簧7相接触,另一端与拉线2相连接的。从动机构能于拉线2控制下带动卡紧弹簧7运动,且卡紧弹簧7带动手动按钮4与后排头枕支撑杆1间锁紧或滑动配合。
从动机构包括弹簧撑杆8与调节滑块9。
图1与图2中,调节滑块9上下方向设置,并与手动按钮4左右相应,共面于同一竖向平面。调节滑块9位于手动按钮4的带有卡紧弹簧7的一端(即图1、图2中的右端)的外侧(即图1、图2中的右侧),调节滑块9的左端面为向右凹陷的弧形面结构,该弧形面结构为自上而下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上下对称的结构。
弹簧撑杆8的整体形状为T字向右旋转90°后的结构,也就是就弹簧撑杆8呈大端在右、小端在左端的T字形结构,大头端与弧形面光滑接触,小头端插入卡紧弹簧7内。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大头端与弧形面结构的下端相接触;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大头端与弧形面结构的上端相接触。
④拉线2的上端固定于调节滑块9的下端并向下自盒体3中伸出。
⑤第一回位弹簧5限位于调节滑块9的下端与盒体3之间,该第一回位弹簧5套于拉线2的位于盒体3内的部位上,第一回位弹簧5于拉线2被向下拉动时被压缩。
二、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
如图3、图4所示, 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设于座椅座垫内,用于受乘员就座时的下压力带动拉线2动作而启动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调节后排头枕支撑杆1的高度并锁紧,并用于乘员离座时因下压力撤销而带动拉线2动作而启动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使后排头枕支撑杆1的高度自动回位。
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包括摆臂10、压力杆11、第二回位弹簧12及拉线2。
摆臂10经左右方向的第一铰轴(可以采用销钉)铰接于座椅框架13上。
压力杆11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位于易于感应到人体下压力的位置。压力杆11的两端垂直固定联接有向上延伸的吊臂14,使该压力杆11整体上呈U形。吊臂14的上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二铰轴(可以采用销钉)铰接于两左右相隔设置的摆臂10的远离第一铰轴的那端之间。
第二回位弹簧12的一端固定于座椅框架13上,另一端固定于压力杆11上。
拉线2的另一端固定于摆臂10上。
拉线2的除两端处的部位外均带有防护外套。
当乘员坐在后排座椅上后,压力杆11下沉,带动摆臂10绕第一铰轴旋转,拉线2的防护外套卡在座椅框架13上,拉线2的线芯被拉伸带动调节滑块9下移;当乘员离开后排座椅后,在第二回位弹簧12的作用下,压力杆11上升同时拉线2的线芯回位。
实施例2    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只在于:
①调节滑块前后方向水平地垂直于手动按钮设置且与手动按钮共面于同一水平平面;相应地,
②弧形面结构为自前至后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前后对称的结构;
③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大头端与弧形面结构的前端相接触;
④拉线固定于所述调节滑块的后端并转向向下自盒体中伸出;
⑤第一回位弹簧限位于调节滑块的后端与盒体之间。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只在于:
实施例1中调节后排头枕支撑杆的高度时,是通过手动向上拔或向下按后排头枕来实现,而本实施例采用电控来实现,当手按手动按钮时,电控使后排头枕支撑杆及相应头枕实现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只在于:
实施例2中调节后排头枕支撑杆的高度时,是通过手动向上拔或向下按后排头枕来实现,而本实施例采用电控来实现,当手按手动按钮时,电控使后排头枕支撑杆及相应头枕实现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一种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还设置有实施例1所提供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6    一种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还设置有实施例2所提供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7    一种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还设置有实施例3所提供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8    一种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后排头枕支撑杆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只在于:它还设置有实施例4所提供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9    一种汽车
本实施例与现有汽车的区别只在于:它设置有实施例5所提供的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汽车
本实施例与现有汽车的区别只在于:它设置有实施例6所提供的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汽车
本实施例与现有汽车的区别只在于:它设置有实施例7所提供的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12    一种汽车
本实施例与现有汽车的区别只在于:它设置有实施例8所提供的后排座椅。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座椅靠背内以实现与后排头枕支撑杆(1)间卡紧而使后排座椅头枕高度锁紧,及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间的卡紧解除以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拔高或压低并锁紧的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还包括设于座椅座垫内的用于受乘员就座时的下压力带动拉线(2)动作而使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能够启动,并用于乘员离座时因下压力撤销而带动所述拉线(2)动作而启动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以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的高度自动回位并锁紧的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与所述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间经所述拉线(2)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包括盒体(3)、手动按钮(4)及所述拉线(2);所述盒体(3)套装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外并卡装固定于头枕固定套(6)内且可沿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上下滑动;所述手动按钮(4)水平限位于所述盒体(3)内且与所述盒体(3)滑动配合,所述手动按钮(4)的手按端自所述盒体(3)内露出,所述手动按钮(4)的与所述手按端相背的一端定位有始终被压缩的水平方向设置的卡紧弹簧(7);所述盒体(3)内还设有与所述卡紧弹簧(7)相接触,并与所述拉线(2)相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能于所述拉线(2)控制下带动所述卡紧弹簧(7)运动,且所述卡紧弹簧(7)带动所述手动按钮(4)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间锁紧或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还包括第一回位弹簧(5),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弹簧撑杆(8)与调节滑块(9);所述调节滑块(9)上下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手动按钮(4)共面于同一竖向平面,所述调节滑块(9)位于所述手动按钮(4)的带有卡紧弹簧(7)的一端的外侧,所述调节滑块(9)的朝向所述手动按钮(4)的端面为沿水平方向向自身凹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弧形面结构为自上而下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上下对称的结构;所述弹簧撑杆(8)为T字形结构,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光滑接触,小头端插入所述卡紧弹簧(7)内;所述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下端相接触,所述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拉线(2)固定于所述调节滑块(9)的下端并向下自所述盒体(3)中伸出;所述第一回位弹簧(5)限位于所述调节滑块(9)的下端与所述盒体(3)之间,所述第一回位弹簧(5)套于所述拉线(2)上并于所述拉线(2)向下拉动时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卡紧调节机构(A)还包括第一回位弹簧(5),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弹簧撑杆(8)与调节滑块(9);所述调节滑块(9)水平地垂直于所述手动按钮(4)设置且与所述手动按钮(4)共面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调节滑块(9)位于所述手动按钮(4)的带有卡紧弹簧(7)的一端的外侧,所述调节滑块(9)朝向所述手动按钮(4)的端面为沿水平方向向自身凹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弧形面结构为自前至后的凹陷深度由小渐变至大,再渐变至小的前后对称的结构;所述弹簧撑杆(8)为T字形结构,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光滑接触,小头端插入所述卡紧弹簧(7)内;所述后排座椅无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后端相接触,所述后排座椅有人乘坐时,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弧形面结构的前端相接触;所述拉线(2)固定于所述调节滑块(9)的后端并转向向下自所述盒体(3)中伸出;所述第一回位弹簧(5)限位于所述调节滑块(9)的后端与所述盒体(3)之间,所述第一回位弹簧(5)套于所述拉线(2)上并于所述拉线(2)被拉动时被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按钮(4)带有竖向通透并套装于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上的D形孔,所述手动按钮(4)的D形孔的水平两侧分别为手按端与带压紧弹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回位控制机构(B)包括摆臂(10)、压力杆(11)、第二回位弹簧(12)及所述拉线(2);所述摆臂(10)经左右方向的第一铰轴铰接于座椅框架(13)上,所述压力杆(11)水平设置于后排座椅座垫内,其两端垂直固定联接有吊臂(14),所述吊臂(14)的另一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二铰轴铰接于两左右相隔设置的摆臂(10)的远离第一铰轴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回弹簧(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座椅框架(13)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压力杆(11)上;所述拉线(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摆臂(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2)的除两端处的部位外均带有防护外套。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头枕高度的调节动作为电动控制。
9.一种后排座椅,它包括后排座椅座垫、后排座椅头枕及后排座椅靠背,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内设有后排头枕支撑杆(1),所述后排头枕支撑杆(1)外套装有头枕固定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还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排座椅。
CN201520058845.6U 2015-01-28 2015-01-28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6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8845.6U CN2045269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8845.6U CN2045269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6901U true CN204526901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88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6901U (zh) 2015-01-28 2015-01-28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6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925A (zh) * 2022-05-31 2022-07-29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按压式解锁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925A (zh) * 2022-05-31 2022-07-29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按压式解锁装置及汽车
CN114801925B (zh) * 2022-05-31 2023-01-31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按压式解锁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6901U (zh) 后排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相应的后排座椅、汽车
CN209126572U (zh) 汽车座椅
CN108082016B (zh)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头部水平的舒适头枕
CN203623438U (zh) 一种四向调节汽车前头枕骨架
CN218616356U (zh) 一种自调式汽车座椅
CN203805749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2703344U (zh) 一种带腿托机构的座椅总成
CN202782777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02413484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及其头靠机构
CN103538509B (zh) 一种两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CN210191261U (zh) 一种头枕的高度调节结构
CN203727215U (zh) 一种两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CN21128072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锁止解锁机构
CN108099726B (zh) 一种具有矫正保护头部功能的头枕
CN20583658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升降调节机构
CN108944597B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件专用保形挂架
CN217415544U (zh)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及座椅
CN213322935U (zh) 一种带有移动设备支架的汽车头枕
CN214647729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支架
CN220742796U (zh) 一种汽车扶手上盖板
CN216508014U (zh) 一种商务车用座椅
CN213155190U (zh) 一种新型硅胶枕
CN218316381U (zh) 一种汽车扶手及汽车
CN219989071U (zh) 一种上下升降两向头枕结构
CN113415218B (zh) 车辆座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