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6751U -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6751U
CN204506751U CN201520129479.9U CN201520129479U CN204506751U CN 204506751 U CN204506751 U CN 204506751U CN 201520129479 U CN201520129479 U CN 201520129479U CN 204506751 U CN204506751 U CN 204506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heel
inner chamber
chamber body
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9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石
唐玄玉
李森
黄凤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ZHITONG HARDWARE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 Bridge (huzhou)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 Bridge (huzhou)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 Bridge (huzhou)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294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6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6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6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包括延长杆,设置于延长杆上的活动部和与活动部固定连接的宽度杆,所述宽度杆上设置U形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宽度杆之间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车轮,所述弧形杆的弧形端部到宽度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车轮的直径。本车轮固定部件改变了原有的固定模式,提高固定强度,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且固定效果好,有效减小储存空间,便于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自行车托架,特别是托架上的车轮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人们在自驾旅游、外出度假时,用车载自行车托架可以在车尾搭载1至到2辆自行车,方便旅途使用。车载自行车托架适合汽车的车型很广泛,但对应所有的自行车都能固定的托架却很少。如何提高托架适配自行车的范围,提高固定强度,保障安全性,将会成为车载自行车托架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公开号CN103568978A 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架,安装至车辆后部用于支撑自行车,通过车辆已有的后拖车钩预留孔与车辆连接,与传统的自行车固定方式相比,固定稳定可靠,外表美观,节省了成本,而且降低了车辆的重量。但其下横梁组件比较笨重,比较占空间,而车轮固定组件采用两个固定圈来固定车轮,每个固定圈上有一个支撑垫与车轮接触,这样的固定容易造成在颠簸环境中对车轮损伤大,且固定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安全性好,结构简单的车轮固定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包括延长杆,设置于延长杆上的活动部和与活动部固定连接的宽度杆,所述宽度杆上设置U形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宽度杆之间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车轮,所述弧形杆的弧形端部到宽度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车轮的直径。
本车轮固定部件增加了与车轮的接触点,一个是弧形杆的圆弧端,另一个是宽度杆上。这样有利于颠簸时,分散外力对车轮的作用力,避免以前只有一个作用点而使车轮被压爆。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高于宽度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所述弧形杆通过倾斜杆与宽度杆连接。由于为了节省整个托架的长度,所以弧形杆与宽度杆之间围成的空间不能过长,也就造成只能接触车轮整个圆周的一小部分。如果弧形杆与宽度杆在同一水平上,那整个车轮固定部件只是在一个平面上从下往上的竖直方向托住自行车,而横向方向上缺乏有效的固定作用力,所以提到弧形杆的高度,使弧形杆与车轮的接触点高度宽度杆与车轮的接触点,这样就可以在横向方向上固定自行车,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部包括包围延长杆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外再设置外壳,所述内腔体的一侧边上设置通槽,所述外壳外设置穿过外壳和内腔体的通槽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压头,另一端设置固定挡板;通过旋转压头的挤压,驱使外壳收缩,同时压迫内腔体的通槽逐渐闭合,从而紧压延长杆达到固定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体的上、下表面的边缘上设置导向板,所述外壳设置于导向板内。通过导向板来限定外壳的边缘,从而达到与外壳在轴向上的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对应通槽的一侧边设置开口,开口上设置用于防止外壳脱离内腔体的侧板。这里的侧板是在径向上限定外壳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体上设置用于防止侧板直接接触延长杆表面的侧护板。侧护板可以防止侧板刮伤延长杆。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杆的弧形端部到宽度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车轮直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既可以有效的固定车轮,又可以减少长度,避免成本的浪费和利于减少储存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杆的弧形端与车轮接触的位置设置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车轮固定部件改变了原有的固定模式,提高固定强度,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且固定效果好,有效减小储存空间,便于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部的结构图;
图4为活动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活动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3-延长杆,5-车轮固定部件,51-宽度杆,52-弧形杆,521-倾斜杆,6-活动部,61-内腔体,611-通槽,612-导向板,613-侧护板,62-外壳,621-侧板,622-开口,63-螺纹杆,64-旋转压头,65-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和图6所示,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支撑整个自行车的延长杆3,设置于延长杆3上的活动部6和与活动部6固定连接的宽度杆51,所述宽度杆51上设置U形的弧形杆52;所述弧形杆52与宽度杆51之间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自行车的车轮。
为了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和强度,所述弧形杆52与地面之间的高度高于宽度杆51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所述弧形杆52通过倾斜杆521与宽度杆51连接。也就是弧形杆52的圆弧端与车轮接触的部位要高于宽度杆51与车轮接触的部位,这样就是在横向方向上也能提高固定作用。
如图3-5所示,为了让拖车能适合任意大小的自行车,活动部6要可以在延长杆3上任意运动,并还能在调节到需要位置后,牢固的与延长杆3相互固定。所述活动部6包括包围延长杆3的内腔体61,所述内腔体61外再设置外壳62,所述内腔体61的一侧边上设置通槽611,所述外壳62外设置穿过外壳62和内腔体61的通槽611的螺纹杆63,所述螺纹杆63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压头64,另一端设置固定挡板65;通过旋转压头64的挤压,驱使外壳62收缩,同时压迫内腔体61的通槽611逐渐闭合,从而紧压延长杆3达到固定的功能。因内腔体61是与延长杆3直接接触,所以内腔体61采用塑料制作,而外壳采用硬性的不锈钢制作。这样内腔体61在滑动时不会损伤延长杆3表面的喷漆。而且螺纹杆63通过内腔体61的一侧上来实现对于延长杆3的固定,这种固定模式解决了原有延长杆3是都是空心管,无法与螺纹杆63形成螺纹连接的通道。如果延长杆3设置为实心管,那重量要增加很多,也就增加了汽车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为了防止外壳62在滑动时,脱离内腔体61,所以所述内腔体61的上、下表面的边缘上设置导向板612,所述外壳62设置于导向板612内。导向板612的高度大于外壳62的高度。这样可以在延长杆3的轴向上固定导向板。所述外壳62上对应通槽611的一侧边设置开口622,开口622上设置用于防止外壳52脱离内腔体61的侧板621。侧板621可以在轴向上固定外壳。所述内腔体61上设置用于防止侧板621直接接触延长杆3表面的侧护板613。

Claims (6)

1.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包括延长杆(3),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延长杆(3)上的活动部(6)和与活动部(6)固定连接的宽度杆(51),所述宽度杆(51)上设置U形的弧形杆(52);所述弧形杆(52)与宽度杆(51)之间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车轮,所述弧形杆(52)的弧形端部到宽度杆(5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车轮的直径;所述弧形杆(52)与地面之间的高度高于宽度杆(51)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所述弧形杆(52)通过倾斜杆(521)与宽度杆(51)连接;所述活动部(6)包括包围延长杆(3)的内腔体(61),所述内腔体(61)外再设置外壳(62),所述内腔体(61)的一侧边上设置通槽(611),所述外壳(62)外设置穿过外壳(62)和内腔体(61)的通槽(611)的螺纹杆(63),所述螺纹杆(63)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压头(64),另一端设置固定挡板(65);通过旋转压头(64)的挤压,驱使外壳(62)收缩,同时压迫内腔体(61)的通槽(611)逐渐闭合,从而紧压延长杆(3)达到固定的功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61)的上、下表面的边缘上设置导向板(612),所述外壳(62)设置于导向板(612)内。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2)上对应通槽(611)的一侧边设置开口(622),开口(622)上设置用于防止外壳(52)脱离内腔体(61)的侧板(621)。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61)上设置用于防止侧板(621)直接接触延长杆(3)表面的侧护板(613)。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52)的弧形端部到宽度杆(5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车轮直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52)的弧形端与车轮接触的位置设置凹陷部(53)。
CN201520129479.9U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Active CN204506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9479.9U CN204506751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9479.9U CN204506751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6751U true CN20450675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9479.9U Active CN204506751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6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432A (zh) * 2015-03-06 2015-06-10 翰桥(湖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432A (zh) * 2015-03-06 2015-06-10 翰桥(湖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6751U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CN104691431A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全方位固定托架
CN104691432A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的车轮固定部件
CN202560743U (zh) 汽车货架安装螺栓
CN203698390U (zh) 一种操作盘安装总成
CN204452250U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全方位固定托架
CN206968922U (zh) 一种老年代步电动车电池盒锁紧装置
CN205273710U (zh) 一种自行车用水杯固定架
CN211879427U (zh) 新型电动自行车电池
CN20458719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一体式车把
CN204871357U (zh) 用于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快装智能组合系统
CN203528659U (zh) 一种高强度车铃
CN203727580U (zh) 一种结构稳固车体短小的自行车架
CN202400042U (zh) 用于a0级车的后保险杠横梁
CN203581263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3567823U (zh) 挡泥板安装结构
CN201721540U (zh) 二轮电动车用支架轮
CN203581210U (zh) 摩托车便携式后货架
CN207433452U (zh) 前保险杠配件装配结构
CN211075619U (zh) 一种上装车座可不同安装角度的后减震器
CN202624483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
CN201769954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前挡泥板的结构
CN209159901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以及装配有该车架的自行车
CN203528690U (zh) 一种玩具童车用车轮架支臂固定机构
CN203528691U (zh) 一种玩具童车用车轮架支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he 313300 Anji County of Zhejiang city in Huzhou Province town of White Water Bay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ANJI ZHITONG HARDWARE PRODUCT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313000 Anj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City Ping Zhen Bai industrial zone water Hanqiao (Huzhou)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ohn bridge (Huzhou) Hard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