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1334U - 电动撞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撞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1334U CN204491334U CN201520120584.6U CN201520120584U CN204491334U CN 204491334 U CN204491334 U CN 204491334U CN 201520120584 U CN201520120584 U CN 201520120584U CN 204491334 U CN204491334 U CN 204491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plate
- wheel
- gripper shoe
- ro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减少操作人员、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动撞轨机,包括架体,在架体顶部右侧设有顶板、顶部左侧设有一组滑道,在滑道内设置有滑板,在滑板左侧和顶板右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在滑板上设置有电机、减速机、绕线轮,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引出端固设有卡具;在减速机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的电子离合器I和电子离合器II分别与绕线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I和链条传动机构II连接;在滑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减振装置;在架体右内侧的相对面上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带支撑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轮的轮缘为斜面且与铁轨的内顶面相一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电动撞轨机。
背景技术
“串铁轨”是铁路施工维护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代化铁路线都是几十公里无缝连接,由于铁轨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在天气变暖就要把线路上的铁轨在连接处去掉一段,天气变冷则要将线路上的铁轨在连接处接上一段,在去除或增加铁轨长度的作业中需要使用拉伸设备进行串轨作业。由于串轨作业一般以2公里为一个作业区段,而2公里长铁轨的重量就能达到120吨左右,因此铁路线上的铁轨与轨枕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这样在串轨过程中就需要给铁轨一个沿拉伸方向的撞击力,使铁轨产生振动以瞬间减小铁轨与轨枕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完成串轨作业。
目前撞轨作业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作业,作业时在要撞击的部位卡装撞轨包,再做一个重量在200~300公斤并能在铁轨上滑动的撞铁,在撞铁上绑十几根绳子,由十几个人拽住绳子拉动撞铁来往复击打撞轨包。这种撞轨方式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操作人员、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动撞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撞轨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平行布置的前立板、后立板以及固设在前立板、后立板左端的撞击板,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顶部右侧设有顶板,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的顶部左侧和中部设有一组贯穿的滑道,在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板,在所述滑板左侧和顶板右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安装口和从动装置安装口,在驱动装置安装口处设置有驱动装置,在从动装置安装口处设置有从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支板I,在两个支板I之间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从动装置是由前后布置的支板II以及安装在两个支板II之间的从动轮1组成,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底部轮廓与铁轨的外顶面相吻合;
在所述滑板上从右向左设置有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绕线轮,在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引出端固设有卡具;在减速机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电子离合器I和电子离合器II,所述电子离合器I、电子离合器II的输出端分别与绕线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I和链条传动机构II连接;
在所述滑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减振装置;在所述前、后立板右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轴,二个支撑轴的相对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轮缘为斜面且与铁轨的内顶面相一致。
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固设在滑板右端的支撑板I、固设在支撑板I右端面上的滑杆、以及固设在顶板左端的支撑板II,所述滑杆穿过支撑板II且滑杆的穿出端固设有挡板,在所述滑杆上位于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套设有弹簧I,在所述滑杆上位于支撑板II和挡板之间套设有弹簧II,在撞击的瞬间滑板经减振装置的作用在滑道内做弹性往复运动,大大的削弱了滑板上电机、减速机、电子离合器等设备的冲击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所述卡具包括槽型的卡具本体,在所述卡具本体顶部通过铰架设有销轴,所述绳索系在销轴上,在卡具本体的前内壁和后内壁上分别设有对称布置的滑槽,在两个滑槽内分别设置有楔形铁,在两个楔形铁的相对面上位于上顶角处设有定位槽,将两个楔形铁的定位槽分别卡在铁轨上部两侧,同时将两个楔形铁嵌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使卡具与铁轨固定。
在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线轮,使绳索从压线轮上绕过,保证绳索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部件刮碰和缠绕,而且能够将该电动撞轨机向下压,使电动撞轨机紧紧压在铁轨上,提高工作中整体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电力离合器I和电子离合器II的控制下,电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机分别传递给绕线轮和驱动轮,从而完成该电动撞轨机的撞击和退车的往复动作。
2.绳索在绕线轮内缠绕的过程中,绳索绕成的绳圈直径逐渐增加,线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大,从而使撞击过程中整个撞轨机的速度逐渐增大,大大的提高了对铁轨的撞击力。
3.在前、后立板右侧的相对面上设置的两个支撑轮,与从动轮共同作用将撞击铁轨上缘夹持,保证电动撞轨机在铁轨上正常滑动的情况下,增强了电动撞轨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其倾倒或侧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卡具安装在已安装铁轨上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楔形铁的俯视图。
图中:1-架体,2-电机,3-减速机,4-绕线轮,5-绳索,6-驱动装置,7-电子离合器I,8-电子离合器II,9-链条传动机构I,10-链条传动机构II连接,11-从动装置,12-减振装置,13-支撑轴,14-支撑轮,15-压线轮,16-铁轨,17-撞轨包,18-卡具,101-前立板,102-后立板,103-撞击板,104-滑道,105-滑板,106-顶板,107-驱动装置安装口,108-从动装置安装口,109-螺纹孔,601-支板I,602-主动轴,603-从动轴,604-齿轮传动机构连接,605-驱动轮,1101-支板II,1102-从动轮,1201-支撑板I,1202-滑杆,1203-支撑板II,1204-挡板,1205-弹簧I,1206-弹簧II,1801-卡具本体,1802-销轴,1803-滑槽,1804-楔形铁,180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电动撞轨机,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平行布置的前立板101、后立板102以及固焊在前立板、后立板左端的撞击板103,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的顶部左侧和中部设有一组贯通的滑道104,在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板105,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顶部右侧固焊有顶板106;在所述滑板105左侧和顶板106右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安装口107和从动装置安装口108,在驱动装置安装口处107设置有驱动装置6,在所述顶板106上位于从动装置安装口108处设置有从动装置11。
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支板I601,在两个支板I601之间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主动轴602和从动轴603,在所述主动轴60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线轮15,在所述从动轴603上设置有驱动轮605,所述主动轴602和从动轴603通过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604连接;所述从动装置11是由前后布置的支板II1101以及安装在两个支板II之间的从动轮1102组成;所述主动轮605和从动轮1102的底部轮廓与铁轨的外顶面相吻合;
在所述滑板105上从右向左设置有电机2、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3、绕线轮4,在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5,绳索的引出端固设有卡具18;所述卡具18包括槽型的卡具本体1801,在所述卡具本体1801顶部通过铰架设有销轴1802,所述绳索5系在销轴1802上;在卡具本体1801的前内壁和后内壁上分别设有对称布置的滑槽1803,在两个滑槽1803内分别设置有楔形铁1804,在两个楔形铁1804的相对面上位于上顶角处设有定位槽1805;在减速机3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电子离合器I7和电子离合器II8,所述电子离合器I7、电子离合器II8的输出端分别与绕线轮5、驱动装置6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I9和链条传动机构II10连接。
在所述滑板105和顶板106之间连接有减振装置12,所述减振装置12包括固设在滑板105右端的支撑板I1201、固设在支撑板I1201右端面上的滑杆1202、以及固设在顶板106左端的支撑板II1203,所述滑杆1202穿过支撑板II1203且滑杆1202的穿出端固设有挡板1204,在所述滑杆1204上位于支撑板I1201和支撑板II1203之间套设有弹簧I1205,在所述滑杆1202上位于支撑板II1203和挡板1204之间套设有弹簧II1206。在所述前、后立板101、102右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螺纹孔109,在所述螺纹孔109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轴13,二个支撑轴13的相对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轮14,所述支撑轮14的轮缘为斜面且与铁轨的内顶面相一致。
操作时,首先在铁轨16的撞击点处固定安装撞轨包17,将的驱动装置6的驱动轮605和从动装置11的从动轮1102座置在铁轨16上且位于撞轨包的撞击侧,使该电动撞轨机安放好,并将两个带有支撑轮14的支撑轴13安装在对应的螺纹孔109处,使从动轮1102和两个支撑轮14将撞铁轨16的上部夹持,然后将位于绳索5引出端的卡具18固定安装在铁轨16上且位于撞轨包17另一侧,启动电机2和电子离合器II8,使电机2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3、电子离合器I7、链条传动机构I9带动绕线轮4转动,绳索5在绕线轮4上缠绕的同时拉动该电动撞轨机撞向铁轨16上的撞轨包17;再关闭电力离合器II8并启动电子离合器I7,使电机2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3、电子离合器II8、链条传动机构II10带动驱动装置6上的驱动轮605转动,使该电动撞轨机反向运动,完成退车过程;重复上述两个过程,直到将铁轨16撞击到指定位置,卸掉该电动撞轨机和撞轨包17,完成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动撞轨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平行布置的前立板、后立板以及固设在前立板、后立板左端的撞击板,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顶部右侧设有顶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立板、后立板的顶部左侧和中部设有一组贯穿的滑道,在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板,在所述滑板左侧和顶板右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安装口和从动装置安装口,在驱动装置安装口处设置有驱动装置,在从动装置安装口处设置有从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支板I,在两个支板I之间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从动装置是由前后布置的支板II以及安装在两个支板II之间的从动轮1组成,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底部轮廓与铁轨的外顶面相吻合;
在所述滑板上从右向左设置有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绕线轮,在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引出端固设有卡具;在减速机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电子离合器I和电子离合器II,所述电子离合器I、电子离合器II的输出端分别与绕线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I和链条传动机构II连接;
在所述滑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减振装置;在所述前、后立板右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对应的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轴,二个支撑轴的相对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轮缘为斜面且与铁轨的内顶面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撞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固设在滑板右端的支撑板I、固设在支撑板I右端面上的滑杆、以及固设在顶板左端的支撑板II,所述滑杆穿过支撑板II且滑杆的穿出端固设有挡板,在所述滑杆上位于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套设有弹簧I,在所述滑杆上位于支撑板II和挡板之间套设有弹簧II,在撞击的瞬间滑板经减振装置的作用在滑道内做弹性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撞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包括槽型的卡具本体,在所述卡具本体顶部通过铰架设有销轴,所述绳索系在销轴上,在卡具本体的前内壁和后内壁上分别设有对称布置的滑槽,在两个滑槽内分别设置有楔形铁,在两个楔形铁的相对面上位于上顶角处设有定位槽,将两个楔形铁的定位槽分别卡在铁轨上部两侧,同时将两个楔形铁嵌装在对应的滑槽内,使卡具与铁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撞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压线轮,使绳索从压线轮上绕过,保证绳索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部件刮碰和缠绕,而且能够将该电动撞轨机向下压,使电动撞轨机紧紧压在铁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0584.6U CN204491334U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电动撞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0584.6U CN204491334U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电动撞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1334U true CN204491334U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7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058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1334U (zh) | 2015-02-28 | 2015-02-28 | 电动撞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13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2185A (zh) * | 2015-02-28 | 2015-05-27 | 杨常胜 | 电动撞轨机 |
-
2015
- 2015-02-28 CN CN201520120584.6U patent/CN20449133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2185A (zh) * | 2015-02-28 | 2015-05-27 | 杨常胜 | 电动撞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19625B (zh) | 全自动数控液压道岔捣固车 | |
CN104652185B (zh) | 电动撞轨机 | |
CN204491334U (zh) | 电动撞轨机 | |
CN105540181B (zh) | 抱胎式汽车推进装置 | |
CN200995694Y (zh) | 吸能器 | |
CN204342282U (zh) | 用于架桥机的多功能纵移驱动装置 | |
CN203769738U (zh) | 一种悬点移动式抽油机 | |
CN110424199A (zh) | 电动撞轨车 | |
CN107520265A (zh) | 一种铝合金衬塑管自动化拉拔机 | |
CN108533230B (zh) | 一种塔架式链条驱动抽油机 | |
CN109099299A (zh) | 一种按摩器材定时保养用快速上油机 | |
CN111908335B (zh) | 一种用于起重机轨道端头的制动缓冲装置 | |
CN203972736U (zh) | 一种操作机拖链结构 | |
CN207170527U (zh) | 一种铝合金衬塑管自动化拉拔机 | |
CN102505588A (zh) | 钢轨撞轨机 | |
CN108502689A (zh) | 罐内防撞自动锁车装置 | |
CN205632441U (zh) | 一种电动客车用应急辅助刹车 | |
CN208454106U (zh) | 一种化纤丝集束架 | |
CN101509365B (zh) | 丛式井载荷互平衡节能抽油系统 | |
CN201377310Y (zh) | 丛式井载荷互平衡节能抽油系统 | |
CN113856211B (zh) | 一种过山车的二次提升装置 | |
WO2005116400A1 (fr) | Unite de pompage | |
CN205169567U (zh) | 带弹性缓冲的牵引滚轮装置 | |
CN207311441U (zh) | 用于车体悬挂轨道车辆的动力挂件 | |
CN205801015U (zh) | 一种货车脱困行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