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2455U - 驮背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驮背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2455U
CN204452455U CN201520180819.0U CN201520180819U CN204452455U CN 204452455 U CN204452455 U CN 204452455U CN 201520180819 U CN201520180819 U CN 201520180819U CN 204452455 U CN204452455 U CN 204452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lideway
lorry main
lorry
transpor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08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洪亮
杨振河
张蕾
范世良
林森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08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2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2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2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驮背运输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货车主体和牵引架,货车主体的第一端和牵引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货车主体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转向架上,牵引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向架上并具有滑槽,其中,货车主体的第一端绕第一转向架转动以使货车主体位于运输位置或装卸位置;导向梁,导向梁与滑槽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货车主体在运输位置和装卸位置运动时沿滑道运动,其中,货车主体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减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驮背运输车装卸货物困难问题。

Description

驮背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驮背运输车。
背景技术
驮背运输车用于长途运输货物或者车辆。在始发站将货物或者车辆装入驮背运输车,通过铁路完成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货物或者车辆从驮背运输车卸下。
现有技术中,将货物装入或者卸下驮背运输车的过程操作复杂,且需大型机械协助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驮背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驮背运输车装卸货物困难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驮背运输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货车主体和牵引架,货车主体的第一端和牵引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货车主体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转向架上,牵引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向架上并具有滑槽,其中,货车主体的第一端绕第一转向架转动以使货车主体位于运输位置或装卸位置;导向梁,导向梁与滑槽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货车主体在运输位置和装卸位置运动时沿滑道运动,其中,货车主体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减摩结构。
进一步地,减摩结构包括多个滚轮,滚轮设置在货车主体和滑道上,货车主体上的滚轮和滑道相抵接,滑道上的滚轮和货车主体相抵接。
进一步地,货车主体和滑道上均设置有多个滚轮,货车主体上的多个滚轮均匀分布,滑道上的多个滚轮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减摩结构包括多个滚轮,滚轮设置在货车主体或滑道上。
进一步地,多个滚轮均匀地分布在货车主体或滑道上。
进一步地,导向梁和牵引架为分体结构。
进一步地,导向梁可伸缩地设置在牵引架内,导向梁包括收回到牵引架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伸出至牵引架外侧并与滑槽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的第二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货车主体的第一端可以绕第一转向架做枢转运动。导向梁和滑槽配合共同形成滑道,货车主体的第一端沿滑道运动并且货车主体具有运输位置和装卸位置,货车主体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具有减摩结构以使货车主体运动的更为顺畅。当需要进行货物的装入或者卸下的操作时,只需将货车主体枢转至装卸位置,并将货物从货车主体的第一端装入或者拆卸,当装入或者拆卸操作完成后,货车主体枢转回运输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驮背运输车装卸货物困难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驮背运输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驮背运输车的导向梁和滑槽配合共同形成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驮背运输车的货车主体由运输位置运动至装卸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驮背运输车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转向架;20、第二转向架;30、货车主体;40、牵引架;41、滑槽;50、导向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驮背运输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向架10和第二转向架20、货车主体30、牵引架40以及导向梁50。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牵引架40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货车主体30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转向架10上,牵引架4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向架20上并具有滑槽41。其中,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绕第一转向架10转动以使货车主体30位于运输位置或装卸位置。导向梁50与滑槽41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货车主体30在运输位置和装卸位置运动时沿滑道运动。其中,货车主体30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减摩结构。
运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可以绕第一转向架10做枢转运动。导向梁50和滑槽41配合共同形成滑道,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沿滑道运动并且货车主体30具有运输位置和装卸位置,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具有减摩结构以使货车主体30运动的更为顺畅。当需要进行货物的装入或者卸下的操作时,只需将货车主体30枢转至装卸位置,并将货物从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装入或者拆卸,当装入或者拆卸操作完成后,货车主体30枢转回运输位置。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驮背运输车装卸货物困难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向梁50和牵引架40为分体结构。当货车主体30需要从运输位置运动之装卸位置时,需将导向梁50摆放至合适的位置,以使得导向梁50和滑槽41配合并形成滑道。导向梁50和牵引架40之间可设置锁定机构,提高滑道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向梁50依靠外部机械摆放,例如拖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向梁50和滑槽41配合并形成滑道。滑道为货车主体30的枢转运动提供轨道,当货车主体30进行枢转运动时,如图3所示,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沿着滑道的轨迹进行摆动,摆动范围为从运输位置至装卸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减摩结构包括多个滚轮,滚轮设置在货车主体30和滑道上。滚轮能够在货车主体30移动时减小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货车主体30在做枢转运动时更为顺畅,同时也能够防止因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驮背运输车倾覆。
在本实施例中,货车主体30上的滚轮和滑道上滚轮交错设置。具体地,货车主体30上的滚轮和滑道相抵接,滑道上的滚轮和货车主体30相抵接
优选地,多个滚轮均匀地分布在货车主体30和滑道上,以保证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受力均匀,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滚轮的布置方式不限于设置在货车主体30和滑道上,还可将滚轮设置在货车主体30或滑道上,滚轮的实际布置位置根据结构需要决定。
优选地,多个滚轮均匀地分布在货车主体30或滑道上,以保证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滑道之间受力均匀,提高结构稳定性。
当然,减摩结构并不限于滚轮,还可采用其他的减摩结构和减摩方法,例如增加润滑机构。具体何种减摩方式根据驮背运输车具体结构和实际需要决定。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向梁50和牵引架40连接,具体地:导向梁50可伸缩的设置在牵引架40内,导向梁50包括收回到牵引架40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伸出至牵引架40外侧并与滑槽41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的第二位置。
导向梁5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的动力可以由外部机械提供,也可以由驮背运输车内部动力提供。优选地,内部动力为液压系统。
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梁50和牵引架4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导向梁50也可以可枢转的设置在牵引架40上,并且导向梁50可以摆动至上述第二位置。导向梁50和牵引架40的连接方式根据驮背运输车的实际结构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向架(10)和第二转向架(20);
货车主体(30)和牵引架(40),所述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和所述牵引架(40)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货车主体(30)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向架(10)上,所述牵引架(4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向架(20)上并具有滑槽(41),其中,所述货车主体(30)的第一端绕第一转向架(10)转动以使所述货车主体(30)位于运输位置或装卸位置;
导向梁(50),所述导向梁(50)与所述滑槽(41)配合并共同形成滑道,所述货车主体(30)在所述运输位置和所述装卸位置运动时沿所述滑道运动,
其中,所述货车主体(30)与所述滑道之间设置有减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结构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货车主体(30)和所述滑道上,所述货车主体(30)上的所述滚轮和所述滑道相抵接,所述滑道上的所述滚轮和所述货车主体(30)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车主体(30)和所述滑道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滚轮,所述货车主体(30)上的所述多个滚轮均匀分布,所述滑道上的所述多个滚轮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结构包括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设置在所述货车主体(30)或所述滑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滚轮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货车主体(30)或所述滑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梁(50)和所述牵引架(40)为分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梁(50)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牵引架(40)内,所述导向梁(50)包括收回到所述牵引架(40)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伸出至所述牵引架(40)外侧并与所述滑槽(41)配合并共同形成所述滑道的第二位置。
CN201520180819.0U 2015-03-27 2015-03-27 驮背运输车 Active CN204452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0819.0U CN204452455U (zh) 2015-03-27 2015-03-27 驮背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0819.0U CN204452455U (zh) 2015-03-27 2015-03-27 驮背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2455U true CN204452455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0819.0U Active CN204452455U (zh) 2015-03-27 2015-03-27 驮背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2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5460A (zh) * 2018-09-11 2019-12-03 伊万诺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一种将半挂车装载到平车上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5460A (zh) * 2018-09-11 2019-12-03 伊万诺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一种将半挂车装载到平车上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32301C (en) Vehicle goods bracket and vehicle goods bracket set
RU178602U1 (ru) Сочлененный вагон-платформа
CN103625344B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车
CN105480657A (zh) 一种适用于跨台阶运输的无人机大部件拖运车
CN104386075A (zh) 一种运输商用卡车的铁路货车及其装载方法
CN105923581A (zh) 一种叉车的叉架结构
CN203794250U (zh) 料袋火车棚车装车机
CN105857363A (zh) 泡沫粉料的转运装置
CN204452455U (zh) 驮背运输车
CN105197804A (zh) 稳定型龙门吊
CN204250051U (zh) 一种运输商用卡车的铁路货车
CN203667916U (zh) 一种双层物流车升降平移装置
CN204452454U (zh) 驮背运输车
CN103661447B (zh) 轻轨土渣车
CN204323345U (zh) 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CN204549971U (zh) 一种新型平衡重式叉车
CN203411295U (zh) 多方位用途叉车工作装置
CN104527670A (zh) 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CN205328281U (zh) 货物转移设备
CN204341039U (zh) 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CN103625345A (zh) 一种具有自装自卸功能的集装箱装卸车
CN204197761U (zh) 一种双箱运输摆臂式垃圾车
CN103303805B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双层岸桥
CN203528360U (zh) 一种大l型小吨位拉臂装置
CN210285704U (zh)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after: CRRC QIQIHAR VEHICLE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before: Qiqihar Rail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F HIGH-TECH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