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2005U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2005U
CN204432005U CN201420797197.1U CN201420797197U CN204432005U CN 204432005 U CN204432005 U CN 204432005U CN 201420797197 U CN201420797197 U CN 201420797197U CN 204432005 U CN204432005 U CN 204432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stalling hole
hole
size
jet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71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户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71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2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2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20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墨容纳单元,所述墨容纳单元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并能沿着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侧面在所述安装孔中移动,并且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保持在所述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以一种简便、可靠的替代方式实现了墨容纳单元和打印机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常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已有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图1为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其中,为了显示部分细节,打印机本体和墨容纳单元分离,并且墨容纳单元处于竖立状态。图2为喷墨打印机的另一个立体图,其中,墨容纳单元处于倒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向墨容纳单元注入墨水。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一般包括打印机本体11和墨容纳单元12,其中墨容纳单元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1的某一侧面上(如图1示出的在右侧面上)。为了便于描述,将喷墨打印机在使用状态下朝向用户的方向定义为前方,通过从前方看喷墨打印机定义左右方向。如图2所示,墨容纳单元12包括用于容纳墨水的四个墨罐15,墨罐15具有比传统墨盒更大的容量。如图1和2所示,墨罐15通过柔性供墨管18连接到打印机本体11。墨罐15中形成有容纳墨水的墨水室(未图示),墨罐15的一个表面形成有能够向墨水室内注入墨水的注入口16,注入口16朝向墨水室的外侧突出。注入口16的顶端可装卸地安装有能够密封注入口16的密封部件17。在墨容纳单元12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注入口16朝向上方,在处于图1所示的竖立状态时,注入口16朝向打印机本体11的右侧面。
如图1和2所示,在打印机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凹陷部13,其中设置有呈柱状的定位突出部19,在墨容纳单元12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呈倒L形的突出部14。该突出部14的自由端适于容纳在该凹陷部13中,并抵靠所述定位突出部19,从而将墨容纳单元12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在将墨容纳单元12从打印机本体11取下时,只需将墨容纳单元12向上拿起,使突出部14从凹陷部13中脱离即可。
但是,在搬运上述喷墨打印机10时,用户常常将手放置在打印机本体11和墨容纳单元12的底部,并向上方施加作用力,此动作很可能导致墨容纳单元12从打印机本体11上脱落,从而有可能造成喷墨打印机10损坏或者用户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墨容纳单元,所述墨容纳单元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并能沿着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侧面在所述安装孔中移动,并且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保持在所述安装孔中。
通过采用突起和安装孔的构造,本实用新型以一种简便、可靠的替代方式实现了墨容纳单元和打印机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突起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也不会从安装孔中脱落,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在搬运过程中墨容纳单元从打印机本体脱落。此外,这种构造在拆卸操作时更为流畅,增加了墨容纳单元的用户友好性。
可选地,所述突起包括嵌入部和颈部,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这样,可以实现突起在安装孔内的牢固定位,进一步防止墨容纳单元从打印机本体的脱落。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收孔和保持孔,所述接收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保持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并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突起,进一步防止墨容纳单元从打印机本体的脱落。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在内部包括容纳空间的盲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不小于所述接收孔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不小于所述接收孔和所述保持孔的尺寸之和。这样,突起不会伸入到打印机本体的内部,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打印机本体。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突起包括对应地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安装孔和突起接合的稳定性,使得墨容纳单元可以更加牢固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嵌入部为圆形。这样便于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现有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其中,墨容纳单元处于竖立状态;
图2为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个立体图,其中,墨容纳单元处于注墨状态;
图3示意性地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分解图,其中,墨容纳单元与打印机本体分离;
图5A-图5D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喷墨打印机中的突起在安装孔中的运动轨迹;
图6示意性地示出图5A中的N-N截面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分解图,其中,墨容纳单元与打印机本体分离;
图8为图7中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视图,其中,墨容纳单元与打印机本体分离。
附图标记说明:
10、100、200喷墨打印机
11、101、201打印机本体
110、210供纸部
120、220排纸部
12、130、230墨容纳单元
13凹陷部
14突出部
15墨罐
16注入口
17密封部件
18柔性供墨管
19定位突出部
140、240第一安装孔
145、245第二安装孔
150、250第一接收孔
155、255第二接收孔
160、260右侧面
161、261第一保持孔
165、265第二保持孔
170、270左侧面
171、271第一突起
175、275第二突起
180、280第一嵌入部
190、290第一颈部
196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实施方式一
图3-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述和确定方向而图示有相互正交的XYZ轴,其中,X轴的正方向为向右方向,X轴的负方向为向左方向;Y轴的正方向为向前方向,即喷墨打印机朝向用户的方向,Y轴的负方向为向后方向;Z轴的正方向为向上方向(反重力方向),Z轴的负方向为向下方向(重力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如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包括打印机本体101和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单元130。打印机本体101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具备供纸部110和排纸部120。其中,供纸部11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后部,排纸部1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前部。墨容纳单元13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作为第一侧面的一个例子)并且从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向右延伸。应当了解,虽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3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130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其它部位。
当在供纸部110上放置纸张时,纸张从供纸部110被送入,并且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内部图像被记录到纸张的表面之后,纸张从排纸部120排出。
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在纸张上往复移动的滑架(未图示)。在滑架朝着纸张的一侧,搭载有由多个喷嘴形成的记录头(未图示),从记录头向纸张喷射墨水。墨容纳单元130内的墨水经由柔性供墨管被供应给滑架的记录头。在本实用新型中,为简洁起见,未图示柔性供墨管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上的对应开口。
滑架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被驱动,并被导轨(未图示)引导着在纸张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另外,在打印机本体101中设置有用于传送纸张的送纸装置(未图示),与滑架的往复移动的动作相配合,纸张被逐步地输送,同时,从记录头喷射墨水,由此在纸张上记录图像。
如图3-4所示,墨容纳单元130大体呈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3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墨水的一个墨罐(未图示),喷墨打印机100记录时所用的墨水从该墨罐供应。墨罐的上表面形成有突出于该上表面的一个注入口(未图示),以便用户将墨水注入至墨罐内部。注入口上设置有用于密封该注入口的密封部件(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30仅设置有一个墨罐和一个注入口,因此适于注入一种颜色(例如黑色)的墨水。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墨容纳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墨罐,例如设置四个用于容纳墨水的墨罐,并使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当然,也可以在墨容纳单元的内部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罐,并相应地使用六、八、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30的内部设置有墨罐,即墨容纳单元130是分体结构。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墨容纳单元可以为一体构件,其内部可以形成用于容纳墨水的一个或多个容纳腔,例如通过隔板在其内部形成容纳腔。
如图4所示,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开设有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安装孔140和第二安装孔145,第一安装孔140和第二安装孔145具有相同的构造,并沿上下方向位于右侧面160的中部靠下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分别靠近喷墨打印机的前端和后端。第一安装孔140和第二安装孔145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一定的距离。从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观察,如图4和图5A-5D所示,第一安装孔140的前部为第一接收孔150,其大致呈圆形。第一安装孔140的后部为第一保持孔161,其为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后端为半圆形。第一接收孔150和第一保持孔161相互连通,并且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接收孔150的尺寸大于第一保持孔161的尺寸。类似的,第二安装孔145的前部为大致呈圆形的第二接收孔155,后部为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呈长孔的第二保持孔165,第二接收孔155和第二保持孔165相互连通,并且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接收孔155的尺寸大于第二保持孔165的尺寸。
进一步,如图4所示,墨容纳单元130的左侧面170设置有向右突出的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突起171和第二突起175,第一突起171和第二突起175具有相同的构造,并沿上下方向位于左侧面170的中部靠下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分别靠近墨容纳单元130的前端和后端。如图3-4所示,墨容纳单元130的左侧面170在墨容纳单元130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01时面向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并且第一突起171位于与第一安装孔140对应的位置,第二突起175位于与第二安装孔145对应的位置。由于第一突起171和第二突起175的构造完全相同,所以,为了简洁的目的,下面仅详细描述第一突起171和第一安装孔140的具体构造。
如图5A-6所示,第一突起171包括第一颈部190和第一嵌入部18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颈部190和第一嵌入部180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具有一定长度的第一颈部190的一端固定到墨容纳单元130的左侧面170,另一端固定到第一嵌入部180,第一颈部190和第一嵌入部180同心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第一颈部190和第一嵌入部18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方形或椭圆形等几何形状。
更具体地,如图5A-5D所示,第一嵌入部180的半径大于第一颈部190的半径,第一嵌入部180的半径小于第一接收孔150的半径,在竖直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第一保持孔161的尺寸小于第一嵌入部180的直径,但是大于所述第一颈部190的直径。这样,第一嵌入部180能够伸入第一接收孔150,并能够沿着第一保持孔161移动,但是不能直接从第一保持孔161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第一安装孔140和第二安装孔145可以是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上的通孔,但是,这样容易导致灰尘进入打印机本体的内部。因此,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第一安装孔140和第二安装孔145处设置保护结构。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打印机本体101的内部,在第一安装孔14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45的周围设置向打印机本体101的内部突出的保护壁,这样,所述第一安装孔14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45为在内部包括容纳空间196的盲孔。如图3和图6所示,容纳空间196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孔150和所述第一保持孔161的左侧,也即打印机本体101的内侧。在竖直方向(即上下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196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接收孔150的尺寸,这样,容纳空间196内可以容纳第一嵌入部180。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196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接收孔150和所述第一保持孔161的尺寸之和,这样,第一嵌入部180能够在容纳空间196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5A-图5D所示,在安装墨容纳单元130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嵌入部180伸入到所述第一接收孔150中,然后,进一步伸入到容纳空间196中,直到墨容纳单元130的左侧面170基本上抵接打印机本体101的右侧面160;接下来,沿着右侧面160向后移动墨容纳单元130,第一嵌入部180逐渐向后移动进入第一保持孔161中,直到所述第一颈部190接触所述第一保持孔161的后端或者所述第一嵌入部180接触所述容纳空间196的后端。同时,第二突起175和第二安装孔145进行同样的动作。在从打印机本体101上拆卸墨容纳单元130时,进行相反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保持孔16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嵌入部18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所以,在安装好的位置,即使进行搬运喷墨打印机100,墨容纳单元130不会从打印机本体101上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采用突起171、175和安装孔140、145的结构,所以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墨容纳单元130和打印机本体10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由于安装孔140、145沿水平方向延伸,突起171、175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也不会从安装孔140、145中脱落,从而有效地避免在喷墨打印机100的搬运过程中发生墨容纳单元130脱落的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虽然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安装孔140、145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上101,突起171、175设置在墨容纳单元130上,但是显然安装孔140、145和突起171、175的位置可以互换。
实施方式二
按照实施方式2构造的喷墨打印机200示意性地显示于图7-8中。为了简化的目的,在描述实施方式2时省去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部分的描述。
如图7-8所示,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突起271和第二突起275安装在打印机本体201的右侧面260,第一安装孔240和第二安装孔245设置在墨容纳单元230的左侧面270。
同样,由于采用突起271、275和安装孔240、245的结构,所以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墨容纳单元230和打印机本体20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由于安装孔240、245沿水平方向延伸,突起271、275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也不会从安装孔240、245中脱落,从而有效地避免在喷墨打印机200的搬运过程中发生墨容纳单元230脱落的问题。
此外,虽然图示了两个安装孔140、145、240、245和两个突起171、175、271、275的构造,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安装孔以及相对应的突起,例如一个、三个或者数量更多的安装孔和突起。当安装孔和突起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将突起的宽度设置为较大的尺寸,以维持墨容纳单元在打印机本体上的位置,使其不致发生旋转。
另外,虽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一种形式的安装孔140、145、240、245,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安装孔的构造也可以变形,例如,可以设置为沿其它方向延伸,或者可以设置为分为多个区段,每个区段沿不同的方向延伸。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具有第一侧面;以及
墨容纳单元,所述墨容纳单元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能够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并能沿着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侧面在所述安装孔中移动,并且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保持在所述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沿水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包括嵌入部和颈部,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收孔和保持孔,所述接收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保持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嵌入部的尺寸,并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在内部包括容纳空间的盲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不小于所述接收孔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尺寸不小于所述接收孔和所述保持孔的尺寸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突起包括对应地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为圆形。
CN201420797197.1U 2014-12-15 2014-12-15 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2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197.1U CN20443200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197.1U CN20443200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2005U true CN204432005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9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719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200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2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282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EP2612760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586153B2 (ja)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ES2267599T3 (es) Cartucho de impresion de chorro de tinta que tiene un perfil bajo.
CN20438281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KR100973371B1 (ko) 액체 수용 용기
CN204432005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5149208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431966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513064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H0226678Y2 (zh)
CN204451548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382840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382818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382819U (zh) 墨容纳单元
CN204382805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5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5149216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0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382820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7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6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5130640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5991002B2 (ja) 記録装置
CN204431980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