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7942U - 卧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卧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7942U
CN204427942U CN201520053485.0U CN201520053485U CN204427942U CN 204427942 U CN204427942 U CN 204427942U CN 201520053485 U CN201520053485 U CN 201520053485U CN 204427942 U CN204427942 U CN 204427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ide drive
drive motors
dust collector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34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世清
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34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7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7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7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吸尘器,其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主动车轮,所述主动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包括:左侧主动车轮和右侧主动车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所述左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左侧主动车轮,所述右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右侧主动车轮;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让传感器,所述避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该吸尘器通过由于设置了避让传感器、驱动电机以及与其对应的主动车轮,能够自动避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机损坏的概率。

Description

卧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卧式吸尘器作为清扫工具,但是,由于室内空间有限并且陈列有许多家具,所以卧式吸尘器经常不可避免地碰撞到家具,严重时,会损坏家具和吸尘器。特别地,用户在拉动卧式吸尘器从一个清扫区域转移到另一个清扫区域的过程中,由于用户是通过拉动软管间接拖动卧式吸尘器移动的,因此卧式吸尘器处在用户身后,这样导致卧式吸尘器更易碰触到周围的障碍物。而且在清扫过程中,由于卧式吸尘器也是一直位于用户身后的,因此清扫过程中卧式吸尘器同样容易碰触到周围障碍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卧式吸尘器,该吸尘器能够自动避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主动车轮,所述主动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包括:左侧主动车轮和右侧主动车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所述左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左侧主动车轮,所述右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右侧主动车轮;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让传感器,所述避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由于设置有避让传感器和与避让传感器相连的驱动电机的缘故,因此其主机能够自动避让家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机损坏的概率,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避让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也就是说,避让传感器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还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组合。由此,可以实时检测主机与家具等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避让传感器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左侧和右侧。这样,可以同时分别检测主机左侧和主机右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外壳具有前顶盖,所述避让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所述前顶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并且每一个侧面上均分布有多个所述避让传感器。由此,可以更精确地检测主机左侧和右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从动车轮,所述从动车轮设在所述外壳底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卧式吸尘器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从动车轮转盘,所述从动车轮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从动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从动车轮转盘上。由此,从动车轮转盘可以带动从动车轮相对于外壳转动,并且从动车轮可以跟随主动车轮转动,使主机能够平稳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从动车轮处且用于检测所述从动车轮的转角和转速,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这样,可以通过传感器组件检测从动车轮的转角和转速,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至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从而控制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的转速,以实现主动车轮与从动车轮的速度和角度的匹配。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速度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地刷组件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启动所述左侧驱动电机以及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的控制按钮。由此,用户可以手握地刷组件进行清扫,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方便地控制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的启停,从而控制主机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至少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且可用于向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的主机的爆炸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动车轮转盘及从动车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100进行详细描述,该卧式吸尘器可用于对室内的地面进行清洁,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100可以包括主机1、驱动电机2和避让传感器3。
主机1可以包括外壳11和主动车轮12。其中,外壳11可以形成为大体圆形或大体方形,例如,外壳11可以呈如图2所示的形状,外壳11可以是塑料件,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主机1的内部组件,而且可以使主机1简洁美观。
如图1所示,主机1与地刷组件4相连,地刷组件4可以包括头部41、硬管部42和软管部43。硬管部42的一端与头部41相连,另一端可以与软管部43的一端相连,软管部43的另一端与主机1相连,并且硬管部4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手柄421,如图1所示,用户可手持手柄421来移动地刷组件4,这样经头部41和硬管部42吸入软管部43内的含有灰尘的空气可以被吸入到主机1内的滤尘装置中,完成吸尘清扫工作。
主动车轮12可以设置在外壳11上,如图3所示,主动车轮12可以设置在外壳11底部,并且可以相对于外壳11转动,主动车轮12可以包括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
如图3所示,外壳11内可以设置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可以包括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并且,驱动电机2和主动车轮12可以相对应设置,即左侧驱动电机21可以设置成用于驱动左侧主动车轮121,右侧驱动电机22可以设置成用于驱动右侧主动车轮122。
这样,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可以分别驱动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转动,使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转速,当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具有相同的转速时,主机1可以沿直线移动,当左侧主动车轮121的转速高于右侧主动车轮122的转速时,主机1可以实现右转弯,当左侧主动车轮121的转速低于右侧主动车轮122的转速时,主机1可以实现左转弯,进而实现主机1沿直线的移动或者沿曲线的移动,以方便用户使用。
避让传感器3可以设置在外壳11上,例如,如图2所示,在外壳11的左右两侧可以设置有避让传感器3,避让传感器3用于检测主机1附近的障碍物。由此,可以通过避让传感器3检测主机1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避免主机1碰撞到障碍物造成损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外壳11可以具有前顶盖111,避让传感器3分别分布在前顶盖111的左侧面上和右侧面上。这样,避让传感器3可以更好地对主机1前方和侧部的障碍物进行检测,防止主机1碰撞障碍物。
优选地,如图2所示,前顶盖111的每一个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避让传感器3。由此,可以更精确地检测障碍物,进一步降低主机1碰到障碍物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主机1。
并且,避让传感器3与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相连。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避让传感器3与驱动电机2可以通过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间接相连,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避让传感器3用于实时检测主机1周围的障碍物,然后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避让传感器3发送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驱动电机2,进而控制主动车轮12,使得主机1能够进行转向以避让障碍物。
例如,避让传感器3实时检测主机1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当主机1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一定值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改变转速,从而改变主动车轮12的转速,实现主机1的转弯或者制动,从而避免出现主机1碰到障碍物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主机1。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吸尘器,由于设置了避让传感器3、驱动电机2以及与其对应的主动车轮12,通过避让传感器3实时检测主机1周围的障碍物,利用驱动电机2驱动主动车轮12转动,从而使主机1具有避障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机1损坏的概率。
下面结合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避让传感器3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避让传感器3分别分布在前顶盖111的左侧面上和右侧面上,以快速精确地检测主机1周围的障碍物。
避让传感器3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也就是说,避让传感器3可以是红外传感器,这样,不仅检测灵敏度高、响应快、而且成本较低。避让传感器3也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这样,可以使测量不受流体参数影响,提高可靠性。
当然,避让传感器3还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组合,这样,可以集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优点于一体,使检测到的距离更加精确。对于避让传感器的具体类型,本实用新型并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避让传感器3可以是红外位置距离传感器,这样,可以快速精确地检测主机1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机1碰到障碍物的概率。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动车轮转盘和从动车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从动车轮转盘5可以位于外壳11底部,并且,从动车轮转盘5可转动地设在外壳11上,也就是说,从动车轮转盘5在外壳11底部与外壳11相连,而且,从动车轮转盘5可相对于外壳1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任意角度,例如,如图3所示,从动车轮转盘5可以设在主机1的前部中间位置,与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具有一相同的距离。
并且,从动车轮6可以设置在外壳11底部,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从动车轮6可转动地设置在从动车轮转盘5上,从动车轮转盘5的转盘转轴51与从动车轮6的车轮转轴61相互垂直设置。由此,从动车轮转盘5可相对于主机1的外壳1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从动车轮6可相对于从动车轮转盘5向前或向后滚动,这样,转轴互相垂直的从动车轮转盘5和从动车轮6,不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且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任意转动,进而从动车轮6可以跟随主动车轮12转动,使主机1能够平稳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从动车轮6处可以设置有传感器组件7,传感器组件7用于检测从动车轮6的转角和转速,并且,传感器组件7分别与左侧驱动电机31和右侧驱动电机32相连。
其中,传感器组件7可以包括速度传感器71和转角传感器72,并且,传感器组件7与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之间可以设置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这样,利用速度传感器71和转角传感器72检测从动车轮6的速度和转动角度,通过传感器组件7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组件7发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分别控制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的转速,从而实现左侧主动车轮121和右侧主动车轮122与从动车轮6的速度和角度的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地刷组件4的硬管部42的一端上可以设置有手柄421,并且,手柄42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启动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的控制按钮4211,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按钮4211方便地控制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的启停,从而方便地控制主机1的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卧式吸尘器还可以包括电池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池模块至少与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相连,并且可用于向左侧驱动电机21和右侧驱动电机22提供电能。由此,可以使驱动电机2摆脱电源线为主动车轮12提供驱动力,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主动车轮,所述主动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包括:左侧主动车轮和右侧主动车轮;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左侧驱动电机和右侧驱动电机,所述左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左侧主动车轮,所述右侧驱动电机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右侧主动车轮;
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避让传感器,所述避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传感器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左侧和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前顶盖,所述避让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所述前顶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并且每一个侧面上均分布有多个所述避让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车轮,所述从动车轮设在所述外壳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车轮转盘,所述从动车轮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从动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从动车轮转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从动车轮处且用于检测所述从动车轮的转角和转速,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速度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地刷组件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启动所述左侧驱动电机以及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的控制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至少与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相连且可用于向所述左侧驱动电机和所述右侧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CN201520053485.0U 2015-01-26 2015-01-26 卧式吸尘器 Active CN204427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3485.0U CN204427942U (zh) 2015-01-26 2015-01-26 卧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3485.0U CN204427942U (zh) 2015-01-26 2015-01-26 卧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7942U true CN204427942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9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3485.0U Active CN204427942U (zh) 2015-01-26 2015-01-26 卧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7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9050B (zh) 一种控制清洁模式的方法和清洁机器人
CN211674024U (zh) 清洁机器人及其行走轮结构和移动装置
EP3236829B1 (en) Autonomous mobile clea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721987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atic cleaner
KR102020215B1 (ko) 로봇 청소기 및 로봇 청소기의 제어방법
EP2263510B1 (en) Robot cleaner and method of its travel control
EP2583609B1 (en) Robot clean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9645896B (zh) 一种清洁地面的方法、控制装置、清洁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US7079923B2 (en) Robotic vacuum cleaner
EP2325714B1 (en) Control method of performing rotational traveling of robot cleaner
KR100835968B1 (ko) 로봇청소기 및 그에 따른 제어방법
KR101412143B1 (ko) 로봇청소기 및 그 주행 제어 방법
KR20210113986A (ko) 이동 로봇
KR20080028988A (ko) 로봇형 청소기
JP2013043089A (ja) ロボット掃除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601463B1 (ko) 로봇 청소기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140066850A (ko) 로봇청소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877607A (zh) 卧式吸尘器
CN203861146U (zh) 清洁机器人
JP2023011493A (ja) 自律型清掃機器の走行制御方法、機器、システム及び媒体
CN206700114U (zh) 一种智能吸尘器
CN204427942U (zh) 卧式吸尘器
CN204427932U (zh) 卧式吸尘器
KR101640408B1 (ko) 청소기
CN204427933U (zh) 卧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9 Cao Hu road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MIDEA CLEAN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River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 Xiangcheng District No. 999 215131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