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9746U - 一种货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9746U
CN204399746U CN201520012100.6U CN201520012100U CN204399746U CN 204399746 U CN204399746 U CN 204399746U CN 201520012100 U CN201520012100 U CN 201520012100U CN 204399746 U CN204399746 U CN 204399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goods
base plate
positioning plate
regul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21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鸣鸽
王贺
黄亚娟
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121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9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9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9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箱,包括底板及与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还包括设置于顶板朝向底板的一侧的用于对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纵向限位的限位装置。上述货箱,包括限位装置,使得货箱内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进行纵向限位,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路况颠簸等原因造成的货物产生纵向震动位移,尤其是运输玻璃类等既易碎重量又重的货物时,可以解决货箱内易碎货物发生破片或碎屑刮伤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货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用货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制造业、零售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行业也相应的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物流运输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交货进度外,对交货质量则更为重视,尤其是对于易碎货物。
目前,汽车作为较为常见的货物运输工具,常采用叉车将堆栈后的货物放入汽车货箱中,然后进行运输。如果货物为易碎产品,则多在产品包装箱内部添加缓冲,或将包装箱用绳子或者粘扣带等固定在货箱底部。
其中,将包装箱用绳子或者粘扣带等固定在货箱底部的方法一般用于无顶的开放式货箱,封闭式货箱一般无此固定。对于封闭式货箱,货箱高度是固定不变的,运输时往往仅会考虑货物整体是否能放入货箱中,而不会要求货箱高度因堆栈货物的高度需要而进行改变,通常货物整体与货箱顶部会有一定距离,而且,货箱内也不方便针对堆栈货物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况颠簸等原因,容易造成货箱中的货物产生纵向震动位移。尤其是运输玻璃类等既易碎重量又重的货物时,玻璃由于位移过大,自身重力在自由落下时底部承受的力较大,容易造成破片,或者造成隐形裂纹扩散,进而造成碎屑刮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竖直方向对货箱内货物进行纵向限位的封闭式的货箱,以解决货箱内易碎货物破片或碎屑刮伤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箱,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的用于对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纵向限位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及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的用于与货物顶部接触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液压伸缩杆、电动推杆、气压伸缩杆或螺旋升降机。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的液压缸、设置于所述液压缸内的活塞及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货物接触的一面设有缓冲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为一块整体,所述限位板由所述调节机构来调节而与货物的顶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为多块,每一块所述限位板均由所述调节机构来调节而与不同高度的货物的顶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用于给所述调节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及与所述动力系统电连接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固定于汽车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箱,包括限位装置,使得货箱内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进行纵向限位,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路况颠簸等原因造成的货物产生纵向震动位移,尤其是运输玻璃类等既易碎重量又重的货物时,可以解决货箱内易碎货物发生破片或碎屑刮伤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箱100,包括底板10、与底板10相对设置的顶板20、以及设置于顶板20朝向底板10的一侧的限位装置30。
货箱100为封闭式货箱,箱体整体上呈六面体结构。箱体各组成部分为板状结构,材料通常选用钢板。本实施例中,货箱100为汽车用货箱,固定于汽车来使用。可以理解的是,货箱100也可以作为集装箱来单独使用。
底板10固定于汽车上,底板10用于堆栈货物。底板10为板状结构,材料通常选用钢板。
顶板20与底板10相对设置。顶板20与底板10之间的空间用于收容货物。顶板20为板状结构,材料通常选用钢板。
限位装置30包括调节机构32及与调节机构32连接的限位板34。
调节机构32设置于顶板20朝向底板10的一侧,用于调节限位板34与顶板20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2为液压伸缩杆方式,包括液压缸322、设置于液压缸322内的活塞324及与活塞324连接的活塞杆326。液压缸322固定于顶板20朝向底板10的一侧。活塞杆326一端与活塞324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34连接。活塞324可于液压缸322中相对于顶板20远离或靠近运动,从而通过活塞杆326带动限位板34于顶板20与货物顶部之间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机构32也可以选用电动、气压、机械、手动等方式。电动方式可以选用电动推杆。气压方式可以选用气压伸缩杆。机械或手动方式可以选用螺旋升降机。
限位板34与活塞杆326一端连接,并通过活塞杆326带动可于顶板20与货物顶部之间运动。当货物于货箱100中堆栈完毕后,活塞324于液压缸322中相对于顶板20做远离运动,从而通过活塞杆326带动限位板34靠近货物顶部,直到限位板34与货物顶部接触。限位板34与货物顶部接触,可以使货物在震动过程中上方受到限制,减少玻璃等易碎货物因位移过大造成的震动破片风险。限位板34与货物接触的一面可添加缓冲材料342,进一步为货物整体增加缓冲,降低因急速震动可能造成的破片,提高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性能。当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后需要卸货时,活塞324于液压缸322中相对于顶板20靠近运动,从而通过活塞杆326带动限位板34远离货物顶部运动。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34为一块整体,这就需要货箱100中所堆栈货物高度齐平。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板34也可以为多块,每一块限位板34均由调节机构32来调节。如此,当货箱100中所堆栈货物高度不齐平时,可以分别调节货物上方的多块限位板34,从而实现不同高度的货物顶部均与限位板34接触,使货物在震动过程上方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限位装置30还包括用于给调节机构32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36及与动力系统36电连接的控制系统38。
动力系统36为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液压管路和液压辅件等。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并控制液压介质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液压泵输出的压力能传递给活塞324,活塞324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于液压缸322中相对于顶板20上下运动,从而通过活塞杆326带动限位板34于顶板20与货物顶部之间运动。
控制系统38与动力系统36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系统36的液压泵、液压控制阀等的开启与关闭等。控制系统38可通过设置于货箱100箱体的遥控器382来操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箱100,包括限位装置30,使得货箱内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进行纵向限位,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路况颠簸等原因造成的货物产生纵向震动位移,尤其是运输玻璃类等既易碎重量又重的货物时,可以解决货箱内易碎货物发生破片或碎屑刮伤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货箱(100),包括底板(10)及与所述底板(10)相对设置的顶板(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20)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的用于对货物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纵向限位的限位装置(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0)包括调节机构(32)及与所述调节机构(32)连接的用于与货物顶部接触的限位板(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2)设置于所述顶板(20)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2)为液压伸缩杆、电动推杆、气压伸缩杆或螺旋升降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20)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的液压缸(322)、设置于所述液压缸(322)内的活塞(324)及一端与所述活塞(324)连接的活塞杆(326),所述活塞杆(326)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34)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4)与货物接触的一面设有缓冲材料(34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4)为一块整体,所述限位板(34)由所述调节机构(32)来调节而与货物的顶部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4)为多块,每一块所述限位板(34)均由所述调节机构(32)来调节而与不同高度的货物的顶部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0)还包括用于给所述调节机构(32)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36)及与所述动力系统(36)电连接的控制系统(3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固定于汽车上。
CN201520012100.6U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货箱 Active CN204399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2100.6U CN204399746U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货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2100.6U CN204399746U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货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9746U true CN204399746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2100.6U Active CN204399746U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货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97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898A (zh) * 2016-03-24 2016-06-08 刘瑞 物流商品分类储存运送装置
CN113012400A (zh) * 2021-01-26 2021-06-2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移动告警的阈值等级选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898A (zh) * 2016-03-24 2016-06-08 刘瑞 物流商品分类储存运送装置
CN113012400A (zh) * 2021-01-26 2021-06-2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移动告警的阈值等级选择方法
CN113012400B (zh) * 2021-01-26 2022-06-17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移动告警的阈值等级选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3521U (zh) 一种集装箱的翻门卸货装置
CN204399746U (zh) 一种货箱
CN103043451A (zh) 一种氧化铝粉矩形集装箱卸料输送装置
CN1926034A (zh) 停靠在装卸平台的车辆的支承系统及其方法
CN203359554U (zh) 一种氧化铝粉矩形集装箱卸料输送装置
CN204415541U (zh) 新型汽车货厢
CN103086049A (zh) 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货物箱
CN103481806A (zh) 设置摆臂吊架的物流车
CN203855077U (zh) 用于存放玻璃模具的模具储存装置
CN203064348U (zh) 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货物箱
CN201587836U (zh) 新型叉车门架
CN105293397A (zh) 手动液压集装箱翻转吊具
CN206580115U (zh) 一种硬顶盖集装箱加揭盖装置
CN205906980U (zh) 一种带有悬吊装置的多功能叉车
CN102745118A (zh) 自装卸运输车
CN205222632U (zh) 手动液压集装箱翻转吊具
CN201971336U (zh) 干散货物物流配送包装箱
CN203889179U (zh) 层叠板材翻转包装架
CN103600677A (zh) 一种货厢内置的升降尾板
CN2839234Y (zh) 箱装玻璃专用吊具
CN204037613U (zh) 制动主缸助力器总成货架周转车
CN208233388U (zh) 一种航空邮包装卸用升降平台
CN202764792U (zh) 一种可移动吊臂座总成的车载式起重机
TWM516663U (zh) 節能式液壓系統
CN105889411B (zh) 车辆及其减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