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8226U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8226U
CN204388226U CN201420827619.5U CN201420827619U CN204388226U CN 204388226 U CN204388226 U CN 204388226U CN 201420827619 U CN201420827619 U CN 201420827619U CN 204388226 U CN204388226 U CN 204388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leaner
indoor set
opening portion
holding section
end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76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洋平
今井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8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8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机的室内机。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的角部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室内机具备室内机外壳,所述室内机外壳具有被空气过滤器(60)覆盖的开口部(34)。在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设置有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7)。在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34e)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的空气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备:热交换器;横流式风扇,其与该热交换器对应地配置;空气过滤器,其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上风;和室内机外壳,其容纳前述的这些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06-132864号公报)。
在室内机外壳,以与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方式设置有开口部。空气过滤器覆盖该开口部,捕集空气中所含的粉尘。为了能够清扫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
将空气过滤器的后部配置在室内机外壳的后方,接着将空气过滤器的前端部与设置在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的前缘处的卡合部卡合,从而空气过滤器被安装于室内机外壳。
然而,有时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发生翘曲。特别是,当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向空气过滤器的表面(与热交换器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翘曲时,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浮起,在空气过滤器与开口部之间产生间隙。当该间隙大时,则发生空气不通过空气过滤器就直接侵入到热交换器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尘埃积存于热交换器,其结果是,室内机的能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的前缘角部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热交换器;横流式风扇,其与该热交换器对应地配置;空气过滤器,其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风;和室内机外壳。所述室内机外壳容纳所述横流式风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空气过滤器。所述室内机外壳具有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地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被所述空气过滤器覆盖。在所述开口部的前缘中央部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前端中央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前缘角部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因此,即使在空气过滤器翘曲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也配置在规定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从所述开口部的前缘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按压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的表面。
根据该结构,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被第二卡合部从空气过滤器的表面侧按压。即,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向空气过滤器的表面侧翘曲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朝向室内机外壳的内侧被按压。因此,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的前缘角部之间的间隙变小。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所述凸部;和引导部,其配置在比所述凸部靠上侧的位置,并且向上方并向前方倾斜地延伸。
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相对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大幅度地浮起时,使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作为凸部而构成的第二卡合部卡合变得困难。关于此点,根据上述结构,相对于按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的凸部,引导部配置在该凸部的上侧。并且,该引导部向上方并且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因此,即使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相对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浮起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的表面也与该引导部接触。并且,当使空气过滤器向下方移动时,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沿着引导部移动而与该第二卡合部卡合。即,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适当并且简单地与第二卡合部卡合。
在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优选的是,所述室内机外壳具有前面面板,所述前面面板平坦地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对应的部分。
可以考虑构成为这样:作为按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浮起的手段,在前面面板设置突出部,在将前面面板关闭时该突出部按压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但是,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突出部的部分比前面面板的其它部分壁厚,因此有可能在前面面板的表面中与突出部对应的部位产生树脂缩孔。由于树脂缩孔出现在前面面板的表面,因此损坏前面面板的外观。
因此,如上述那样地在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设置与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另一方面,在前面面板不设置这样的突出部,将与空气过滤器对应的前面面板的部分平坦地形成。由此,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的浮起被按压,并且前面面板的外观变得良好。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与室内机外壳的开口部的前缘角部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将空气过滤器的一部分示出的立体图。
图5(A)是外壳的平面图。
图5(B)是外壳的主视图。
图5(C)是外壳的仰视图。
图6是外壳的第一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7是外壳的第二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8是以往的安装有空气过滤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有空气过滤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10是变形例的第二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11(A)是前面面板的主视图。
图11(B)是前面面板的平面图。
图11(C)是前面面板的后视图。
图11(D)是前面面板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室内机;2室内机外壳;3热交换器;4横流式风扇;5马达单元;7控制单元;8风向调节叶片;10底框;20外壳;21第一侧部;22第二侧部;23上板;24前板;25下板;26中央支承部;27臂安装部;28面板卡合部;30底开口部;31上部开口部;32露出部;32a横挡;33包覆部;33a横挡;34第一开口部;34a第一开口部的前缘;34b第一开口部的侧缘;34c第一开口部的前缘中央部;34d第一开口部的前缘角部;34e第一开口部的前缘角部;35第二开口部;36支承部;36a肋;37第一卡合部;37a上抵接部;37b下抵接部;38第二卡合部;39下部开口部;40前面面板;40a前面面板的表面;40b前面面板的背面;40c前面面板的部分;40d前面面板的部分;41面板主体;42臂;43卡合爪;60空气过滤器;60a空气过滤器的表面;60b空气过滤器的背面;60c空气过滤器的前端中央部;60d空气过滤器的前端角部;61过滤器框部;62过滤片;63外框;64横挡;65槽;66槽卡合部;138第二卡合部;139凸部;140引导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来对空调机的室内机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室内机1的主视图。图2是室内机1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室内机1中将图1所示的面(前面面板40侧的面)作为室内机1的正面。此外,在室内机1中将前面面板40作为前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后侧。并且,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时将左手侧作为室内机1的“左侧”,将右手侧作为室内机1的“右侧”。
如图1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室内机1呈横长的矩形。此外,如图2所示,室内机1的背面侧(底框10侧)大致是平坦的,上表面朝向前方缓缓地下降,从前表面到下表面具有弯曲的外形。该室内机1是壁挂型,室内机1以室内机1的背面面向墙壁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
如图3所示,室内机1具备:热交换器3;横流式风扇4,其配置在热交换器3的下风;空气过滤器60,其覆盖该热交换器3的至少一部分;控制单元7;和室内机外壳2,其容纳前述的这些装置。
热交换器3与通过热交换器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3构成为覆盖横流式风扇4的上侧。具体而言,热交换器3从横流式风扇4的后侧配置到前侧,从截面观察时热交换器3具有类似于倒V字的形状。
横流式风扇4与热交换器3对应地配置。例如,在从上表面吸入空气并从下表面将空气吹出的室内机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横流式风扇4配置在热交换器3的下侧。
在横流式风扇4的一个端面安装有马达单元5(参照图1)。马达单元5使横流式风扇4旋转。马达单元5例如由外转子型马达构成。
控制单元7配置在室内机1的侧方(参照图1)。控制单元7涉及空调机的运转控制,对例如马达单元5、设置于空气吹出口的风向调节叶片8等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室内机外壳2具备:底框10;外壳20;和前面面板40,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外壳20。
室内机外壳2在使空气过滤器60弯曲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空气过滤器60配置成对室内机外壳2的从上部后方到前面下方的范围(即,上部开口部31)进行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两块空气过滤器60来覆盖该范围。
空气过滤器60在室内机1中配置成如下这样。即,空气过滤器60的后部配置在外壳20的上部与热交换器3之间,空气过滤器60的前部配置在前面面板40与热交换器3之间。空气过滤器60的背面60b与热交换器3面对。
图4示出了空气过滤器60的立体图。
空气过滤器60捕集被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等。空气过滤器60具备:过滤器框部61;和过滤片62,其张设于该过滤器框部61。过滤器框部61由矩形的外框63和对该外框63进行加强的横挡64构成。横挡64将外框63的对置的两边彼此连结。
此外,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外框63的前端中央部)中横挡64延伸出的部分设置有与外壳20的第一卡合部37(参照图5(B))卡合的框卡合部66。这里,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是除了前端角部60d以外的部分。
此外,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部(外框63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空气过滤器60翘曲的槽65。该槽65形成为沿着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
参照图3和图5(A)~图5(C)来说明外壳20的结构。
图5(A)是外壳20的平面图,图5(B)是外壳20的主视图,图5(C)是外壳20的仰视图。
外壳20具有:第一侧部21,其容纳控制单元7;第二侧部22,其位于与该第一侧部21相反的一侧;上板23;前板24;下板25;和中央支承部26。
上板23设置在外壳20的上部,将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彼此连结。前板24设置在外壳20的前部,将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彼此连结。下板25设置在外壳20的下部,将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彼此连结。中央支承部26沿着上下方向将上板23和前板24连结起来,并对外壳20进行加强。
如图5(B)所示,在外壳20中设置有:臂安装部27,前面面板40的臂42(参照图11(A)~图11(D))的前端部安装于该臂安装部27;和面板卡合部28,其与前面面板40的卡合爪43卡合。
臂安装部27设置在第一侧部21的上部和第二侧部22的上部。面板卡合部28设置在第一侧部21的下部、第二侧部22的下部和前板24的中央部。
此外,如图3所示,外壳20具有:作为入口的底开口部30,其容纳底框10,所述底框10上安装有横流式风扇4等;上部开口部31,其从外壳20的上表面设置到前表面;和下部开口部39,其设置在下表面。
下部开口部39是将前板24与下板25之间的空间围绕起来的部分,其作为空气吹出口而起作用。在下部开口部39安装有风向调节叶片8,所述风向调节叶片8改变被吹出的空气的风向。
上部开口部31是将前板24与上板23之间的空间围绕起来的部分,其作为将空气向热交换器3引导的流通口而起作用。上部开口部31从外壳20的上部后方弯曲到前面下方。
上部开口部31被区划成占据上部的露出部32和占据下部的包覆部33。露出部32不被前面面板40覆盖,露出到外部。包覆部33被前面面板40覆盖。
在上部开口部31的露出部32设置有横挡32a。该横挡32a在外壳20中设置成位于比配置空气过滤器60的部分靠上侧的位置。
在上部开口部31的包覆部33设置有横挡33a。该横挡33a在外壳20中设置成位于配置空气过滤器60的部分的内侧(室内机1的内方侧)。
如图5(B)所示,上部开口部31的整体(包括露出部32和包覆部33)被中央支承部26划分成左右两个区域。
两开口部(下面,将左侧的开口部称为“第一开口部34”,将右侧的开口部称为“第二开口部35”)分别被空气过滤器60单独覆盖。由于第一开口部34和第二开口部3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对第一开口部34进行说明。
如图5(B)所示,在第一开口部34的侧缘34b设置有对空气过滤器60的两侧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6。支承部36与空气过滤器60的背面60b抵接而对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
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这里,前缘中央部34c表示前缘角部34d、34e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卡合部37,所述第一卡合部37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卡合。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部37。在图5(B)所示的示例中,在前缘中央部34c设置有两个第一卡合部37。
此外,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34e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第二卡合部38,所述第二卡合部38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
另外,在图5(B)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开口部34的外侧的前缘角部34d设置有第二卡合部38。在第一开口部34的内侧的前缘角部34e设置有对中央支承部26进行支承的肋36a。该肋36a作为设置于中央支承部26而对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6的延长部而构成,并且作为第一卡合部37的下抵接部37b(参照图6)的延长部而构成。该肋36a对中央支承部26进行加强,并且从背面60b对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
图6示出了第一卡合部37的立体图。
第一卡合部37具有:两个下抵接部37b,它们与空气过滤器60的背面60b抵接;和上抵接部37a,其与空气过滤器60的表面60a抵接。下抵接部37b具有对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的功能,沿着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设置。
室内机1的上抵接部37a与下抵接部37b之间的距离D(间隙的大小)设定成与空气过滤器60的厚度对应的尺寸。
此外,在室内机1的左右方向上,上抵接部37a配置在两个下抵接部37b之间。即,在从正面观察外壳20时,上抵接部37a和下抵接部37b配置成彼此不重叠。该结构基于将外壳20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上的要求。
这样,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设置有两个第一卡合部37,四个下抵接部37b并列,但在图5(B)所示的示例中,其中的两个下抵接部37b作为共同要素而构成。因此,两个第一卡合部37由三个下抵接部37b和两个上抵接部37a构成。
图7示出了第二卡合部38的立体图。
第二卡合部38作为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过滤器框部61的角部的表面)抵接的凸部而构成。具体而言,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与第一卡合部37卡合时,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所在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卡合部38。该第二卡合部38与空气过滤器60的两前端角部60d中的至少一方对应地设置。例如,第二卡合部38设置在第一开口部34的外侧的前缘角部34d。
下面,参照图8来说明以往的外壳的课题。
在以往的外壳中,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与设置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处的第一卡合部37卡合。由此,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之间的间隙设定在规定距离以下,因此,几乎没有不通过空气过滤器60而通过该间隙直接地侵入到热交换器3中的空气,即使存在直接侵入的空气,其量也少。
另一方面,由于在以往的外壳未设置有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对应的第二卡合部38,因此,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未相对于第一开口部34被定位。因此,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位置不固定。例如,如图8所示,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向表面60a侧翘曲的情况下,与空气过滤器60未翘曲的情况相比,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之间的间隙变大。特别是,在构成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的端面(侧缘34b或者端缘34a)与构成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端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与空气过滤器60未翘曲的情况相比,不通过空气过滤器60而从该间隙侵入到热交换器3中的空气(参照图8中的箭头)增大。这样,尘埃存积于热交换器3,室内机1的能力降低。
下面,参照图9来对实施方式的第二卡合部38的作用进行说明。
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与设置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处的第一卡合部37卡合。
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设置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处的第二卡合部38卡合。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向表面60a侧翘曲的情况下,由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被第二卡合部38按压,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之间的间隙变大。特别是,能够抑制构成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的端面(侧缘34b或者端缘34a)与构成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变大。由此,即使在空气过滤器60翘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不通过空气过滤器60而从该间隙向热交换器3流通的空气增大,此外,还能够抑制室内机1的能力降低。
下面,对空气过滤器60的安装作业和安装作业上的课题进行说明。
在将空气过滤器60安装于第一开口部34时,首先,将空气过滤器60的后部插入到设置于第一开口部34的上部处的横挡32a的下侧。并且,使空气过滤器60以沿着第一开口部34的方式弯曲,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抵接,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部与第一卡合部37和第二卡合部38卡合。
另外,在设置室内机1后,在空气过滤器60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得翘曲时,在空气过滤器60清扫后的安装作业中,由于该翘曲而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卡合变得困难。此外,还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况: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在未进入到第二卡合部38的状态下未被使用者发觉而被放置。此外,室内机1多被配置在房间的壁面上方,空气过滤器60的安装作业本身麻烦。由于这些原因,优选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空气过滤器60的安装作业。
参照图10来对解决这样的课题的变形例的第二卡合部138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卡合部138具有:凸部139,其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过滤器框部61的角部的表面)抵接;和引导部140,其配置在比凸部139靠上侧的位置,向上方并且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引导部140将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向凸部139的内侧引导。
例如,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向表面60a侧翘曲时,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60a与引导部140的下表面抵接。因此,在安装空气过滤器60时,当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朝向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移动时,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沿着引导部140移动,并进入到凸部139。这样,根据该第二卡合部138的结构,空气过滤器60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并且可靠。
下面,参照图11(A)~图11(D)来说明前面面板40的结构。
图11(A)表示前面面板40的主视图,图11(B)表示前面面板40的平面图,图11(C)表示前面面板40的后视图,图11(D)表示前面面板40的侧视图。
前面面板40具备:面板主体41;和臂42,其作为相对于外壳20安装的安装部。
前面面板40借助于臂42而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外壳20。臂42设置在面板主体41的背面上部的两处。
此外,在前面面板40的背面40b设置有用于使面板主体41与外壳20卡合的卡合爪43。卡合爪43例如与前面面板40的背面40b的两侧、背面下侧中央部、和配置控制单元7的部分40c对应地设置。
前面面板40中与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部分40d(即与热交换器3对应的部分)平坦地形成。这里,平坦意味着未设置卡合爪43等突起,也可以利用曲面或者多个平面来构成部分40d。
前面面板40中与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部分40d(即,前面面板40的大体的部分)是平坦的,由此,前面面板40的外观提高。
若如前面面板40那样地在壁薄的板状体的背面40b设置大的突起,则有时在突起的相反侧的面(前面面板40的表面40a)形成由树脂缩孔导致的凹陷。前面面板40的表面40a构成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即使是树脂缩孔等细微的凹陷也会变得显眼。由于这样的情况,前面面板40的容易显眼的部分(与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部分40d)平坦地形成。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的效果进行说明。
(1)室内机外壳2具有与热交换器3的至少一部分对应地设置的第一开口部34。第一开口部34被空气过滤器60覆盖。在该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设置有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7。此外,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34e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
根据该结构,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第二卡合部38卡合。因此,即使在空气过滤器60翘曲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也会配置在规定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第一开口部34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
(2)在上述结构的室内机1中,优选的是,第二卡合部38具有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突出的凸部,该凸部按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
根据该结构,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被第二卡合部38从空气过滤器60的表面60a侧按压。即,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向空气过滤器60的表面60a侧翘曲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朝向室内机外壳2的内侧而被按压。因此,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室内机外壳2的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之间的间隙变小。
(3)在上述结构的室内机1中,优选的是,如图10所示,第二卡合部138具有:凸部139;和引导部140,其配置在比该凸部139靠上侧的位置,向上方并且向前方倾斜地延伸。
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相对于室内机外壳2的第一开口部34而大幅地浮起时,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作为凸部而构成的第二卡合部38卡合变得困难。关于此点,根据上述结构,相对于按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凸部139,在该凸部139的上侧配置有引导部140。并且,该引导部140向上方并且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因此,即使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相对于室内机外壳2的第一开口部34浮起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60a也与该引导部140接触。并且,当使空气过滤器60向下方移动时,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沿着引导部140移动而与该第二卡合部138卡合。即,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适当且简单地与第二卡合部138卡合。
(4)在上述结构的室内机1中,优选的是,室内机外壳2具有前面面板40,所述前面面板40平坦地形成有与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部分。
可以考虑构成为这样:作为按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浮起的手段而在前面面板40设置突出部,在将前面面板40关闭时该突出部按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但是,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与前面面板40的其它部分相比,由于突出部的部分变得壁厚,因此,在前面面板40的表面40a处与突出部对应的部位有可能产生树脂缩孔。由于树脂缩孔出现在前面面板40的表面40a,因此损坏前面面板40的外观。
因此,如上所述,在室内机外壳2的第一开口部34设置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另一方面,在前面面板40不设置突出部,将与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前面面板40的部分平坦地形成。由此,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浮起被按压,并且前面面板40的外观变得良好。
(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所示的方式,也可以例如如下所示那样地变更地来实施。
·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的结构不限于以上所示的结构。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二卡合部38设置成从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前板24的端面)突出,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而将第二卡合部38设置成从第一开口部34的侧缘(第二侧部22的端面)突出。
·作为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的变形例(参照图10)而示出了具有引导部140的示例,但该引导部140的结构不限于以上所示的结构。即,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第二卡合部138中,引导部140设置成从凸部139延长,但也可以将引导部140设置成从凸部139离开。
·另外,优选的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卡合部37和第二卡合部38、以及变形例的第二卡合部138与外壳20一体成形。这是因为,若作为分体的部件而构成凸部139及引导部140,则工时增加。
[附记]
在实施方式和其它实施方式中除了包括如上所示的技术思想以外,还包括下面所示的技术思想。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1,其具备:热交换器3;横流式风扇4,其与该热交换器3对应地配置;空气过滤器60,其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3的上风;和室内机外壳2。所述室内机外壳2容纳所述横流式风扇4、所述热交换器3和所述空气过滤器60,所述室内机外壳2具有与所述热交换器3对应地设置的上部开口部31,所述上部开口部31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支承部26区划成左右排列的第一开口部34和第二开口部35,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34、35分别被所述空气过滤器60覆盖,在所述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34、35的前缘中央部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7,在所述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34、35的外侧的前缘角部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在由所述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和所述中央支承部26构成的角部、以及由所述第二开口部35的前缘和所述中央支承部26构成的角部设置有肋36a,所述肋36a对所述中央支承部26进行加强、并且对所述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
该结构包括图5(B)所示的结构。即,在第一开口部34的外侧的前缘角部34d设置有第二卡合部38,所述第二卡合部38与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在第一开口部34的内侧的前缘角部34e、即由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和中央支承部26构成的角部设置有肋36a。该肋36a对中央支承部26进行加强、并且对空气过滤器60进行支承。第二开口部35的结构与第一开口部34同样。
根据这样的结构,起到如下的效果。
与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还可以在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34e分别设置第二卡合部38。在该情况下,即使在空气过滤器60的两侧翘曲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也会配置在规定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与第一开口部34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另一方面,根据这样的结构,有可能作为外壳20的骨架的中央支承部26的强度降低。因此,在内侧的前缘角部34e、即由第一开口部34的前缘34a和中央支承部26构成的前缘角部34e设置肋36a,由此,提高中央支承部26的根部的强度。

Claims (4)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热交换器(3);横流式风扇(4),其与该热交换器(3)对应地配置;空气过滤器(60),其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3)的上风;和室内机外壳(2),所述室内机外壳(2)容纳所述横流式风扇(4)、所述热交换器(3)和所述空气过滤器(60),
所述室内机外壳(2)具有开口部(34),所述开口部(34)与所述热交换器(3)的至少一部分对应地设置,所述开口部(34)被所述空气过滤器(60)覆盖,
在所述开口部(34)的前缘中央部(34c)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中央部(60c)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7),
在所述开口部(34)的前缘角部(34d)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合部(38)具有从所述开口部(34)的前缘(34a)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按压所述空气过滤器(60)的前端角部(60d)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合部(138)具有:所述凸部(139);和引导部(140),其配置在比所述凸部(139)靠上侧的位置,并且向上方并向前方倾斜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外壳(2)具有前面面板(40),所述前面面板(40)平坦地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过滤器(60)对应的部分。
CN201420827619.5U 2013-12-25 2014-12-23 空调机的室内机 Active CN2043882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7725 2013-12-25
JP2013267725A JP5971233B2 (ja) 2013-12-25 2013-12-25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8226U true CN204388226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6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7619.5U Active CN204388226U (zh) 2013-12-25 2014-12-23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71233B2 (zh)
CN (1) CN204388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696A (zh) * 2019-10-03 2022-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31561A (ja) * 2016-08-26 2018-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21036196A (ja) * 2020-12-03 2021-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3569B2 (ja) * 1997-08-29 2001-10-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4219048A (ja) * 2002-12-25 2004-08-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4449703B2 (ja) * 2004-11-08 2010-04-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装置
JP4674460B2 (ja) * 2004-11-09 2011-04-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992844B2 (ja) * 2008-07-17 2012-08-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器
JP5267539B2 (ja) * 2010-11-05 201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床置き室内機
JP5956163B2 (ja) * 2012-01-17 2016-07-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696A (zh) * 2019-10-03 2022-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1233B2 (ja) 2016-08-17
JP2015124903A (ja) 201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8226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4024759B (zh) 空气调节机
CN208936393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03732024A (zh) 防水机柜及其构件
CN103912926B (zh) 室外单元
JP540135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83690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US20080047288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776306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442596A (zh) 电控盒盖、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05863882U (zh) 一种户外防尘电缆分支箱
CN20611325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分体式罩壳
CN104956153B (zh) 换气装置
JP5430371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03818215A (zh) 车辆用送风装置
CN107606708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8299253U (zh) 配电设备机柜通风散热结构
CN111121209A (zh) 自然通风器及其加工工艺
CN207501280U (zh) 空调挂机
CN211345536U (zh) 空调器
CN110186175A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JP2011237155A (ja) 空気調和機
CN220119443U (zh) 一种挡烟板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JP460440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7334927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