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2979U - 上半身用衣物 - Google Patents

上半身用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2979U
CN204362979U CN201420433104.7U CN201420433104U CN204362979U CN 204362979 U CN204362979 U CN 204362979U CN 201420433104 U CN201420433104 U CN 201420433104U CN 204362979 U CN204362979 U CN 204362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ing
lines portion
press section
shir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31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本晶子
一场绫
丹松由美子
久保贵裕
吉田亚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co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coal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2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29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仅通过穿戴并进行日常动作就能够解除肌肉的酸疼的上半身用衣物。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100),其包括前后身部(101)和按压部(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线条部(103),按压部(102)被配置在前后身部(101)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分别位于左右的肩胛骨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保持线条部(103)包括通过按压部(102)的配置部位的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包括从前后身部(101)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上角(S1)附近部位通过肩胛骨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到达身体侧部的腰围线附近的、左右对称配置的两条线部,保持线条部(103)的束紧力比衣物的保持线条部(103)以外的部分大。

Description

上半身用衣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半身用衣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衣物中,提案有各种在穿戴时给予按摩效果等、赋予与现有衣物的目的即保温和皮肤的保护、装饰之类的目的不同的效果的技术。例如,提案有一种贴身内衣,其目的在于,在基于东洋医学的穴位的位置内置陶瓷,利用由陶瓷辐射的远红外线波动和陶瓷本体的突出面进行刺激,获得提高身体的自然治愈力的强健化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案有在与内衣的脊背的左右的穴位接触的部分安装圆的橡胶球,在睡觉时等简单地对脊背进行指压的衣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0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案登录第303687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例子中,存在仅仅是穿戴,突出部不能充分地与身体接触,在睡觉或座在椅子上等不能将脊背按压于床面或椅子的背面时,不能充分获得按摩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应用于为了使突出部充分地按压身体而紧贴度高的衣物时,在小的按压部总是按压肌肤的状态下,会产生异物感强烈、穿戴感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在穿戴时进行日常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肌肉的酸疼的上半身用衣物。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半身用衣物,包括前后身部和按压部,上述上半身用衣物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线条部,上述按压部被配置在上述前后身部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分别位于左右的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之间的区域,上述保持线条部包括通过上述按压部的配置部位的第一保持线条部,上述第一保持线条部包括从上述前后身部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上角附近部位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之间的区域到达身体侧部的腰围线附近的、左右对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上述保持线条部的束紧力比上述衣物的上述保持线条部以外的部分的束紧力大。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为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在穿戴和进行日常的动作时能够解除肌肉的酸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背画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人体的骨骼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在从背面侧观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一部分的示意图中,是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按压部的图。
图4(a)是说明肩胛骨的动作的示意图,图4(b)是说明随着肩胛骨的动作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按压部的动作的图。
图5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按压部的示意图。图5(a)是从背面观察按压部的图,图5(b)是从与肌肉接触侧观察按压部的立体图。
图6(a)和(b)是按压部的形状的变化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变形例100′的图。图7(a)是上述变形例的衬衫100′的背面图,图7(b)是图7(a)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7(c)是图7(a)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衫200的背面图。
图9是在穿戴评价中使用的现有品的衬衫的背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穿戴评价的结果的图表。
图11(a)和(b)是表示上述穿戴评价的结果(5名平均)的图表。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300的图。图12(a)是衣物300的穿戴状态的背面立体图,图12(b)是衣物300的穿戴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100′、200 上半身用衣物(长袖衬衫)
300 上半身用衣物(护具类)
101、201 前后身部
102、112、122 按压部
103、203 保持线条部 
103A、203A 第一保持线条部
203B 第二保持线条部
104 袖部
205 连结部
500 衬衫(现有品)
501 前后身部
S   肩胛骨
S1  上角
S2  下角
S3  内侧缘
V   脊椎
X   斜方肌
Y   纳褶部
M   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举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和限制于以下的例子。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上半身用衣物100。另外,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人体的骨骼的一部分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上半身用衣物是长袖衬衫(以下也称为“衬衫”。)。图1是衬衫100的穿戴状态下的背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衬衫100包括:前后身部 101、按压部102,还设有保持线条部10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具有一对袖部104的长袖的衣物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02左右对称地配置于前后身部101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S的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保持线条部103包括通过按压部102的配置部位的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线条部103为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包括从前后身部101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的上角S1附近部位通过肩胛骨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到达身体侧部的腰围线附近的、左右对称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而且,保持线条部103的束紧力比衬衫100的保持线条部103以外的部分的束紧力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之所以使用“附近”这一词,意思是即使从指定的位置有一些偏离,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内也没有影响。另外,所谓穿戴时的腰围线是指水平地绕腹部的最细的部位一周的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以解除肌肉的酸疼(疲劳)为目的。但作为容易感觉酸疼的部位,大多举例头、肩和脊背。这些部位的酸疼是由于横跨头、肩、脊背的斜方肌的疲劳导致的。然而,根据近年的研究,判明了酸疼感与肌肉内血流量的低下相关。而且,公示有按摩斜方肌时斜方肌的肌肉内血流量增加,通过使斜方肌的肌肉内血流量增加而缓解酸疼。另外,在用强力短时间按压、揉捏的情况下和用弱力长时间按压、揉捏的情况下,对身体的效果是同等的。尤其是,从斜方肌的中部到下部,在其正下方有肋骨,肌肉比较薄,因此,即使用弱的力按压、揉捏,力量也容易传递给肌肉。
图3是在从背面侧观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一部分的示意图中,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按压部的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02配置于肩胛骨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上述区域包括斜方肌X的一部分。这样,在穿戴本实施方式的衬衫100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肩胛骨的动作,如以下说明,按压部102按压脊背(斜方肌),能够获得指压效果。
图4(a)是说明肩胛骨S的动作的示意图,图4(b)是说明随着 肩胛骨S的动作的衬衫100的按压部102的动作的图。在使右手(肩〕向前移动时,右侧的肩胛骨S动作,但由于在肩胛骨S的内侧,带有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muscle)、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 muscle)(均未图示)和斜方肌X(图3参照),因此肩胛骨S相对来说,上部相比于下部不左右移动,下部的动作较大。前后身101的布料与肩胛骨S的动作相匹配地在左右方向伸缩。即使布料像这样伸缩,由于存在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即使肩胛骨动作按压部102也被保持在肩胛骨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凹陷部分。因此,如图4(b)所示,前后身101的布料被肩胛骨S拉拽(伸展)时,按压部102向按压脊背的方向动作。布料的拉伸被缓和而恢复到初始状态时,由按压部102导致的按压脊背的力松懈(缓和)。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程度的动作产生的肩胛骨的动作,肩胛骨和脊椎之间的凹陷部分的脊背被按压部施加按压或解除按压,获得指压效果。即,通过穿戴本实施方式的衬衫100进行日常生活,能够利用由动作导致的按压部的按压使斜方肌的肌肉内血量上升而预防或者解除酸疼。
如上所述,按压部102以配置于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的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凹陷部分的方式,设于衣物的规定位置。在此,所谓凹陷部分,意思是以立位姿势将胳膊放下时,极少看到比肩胛骨的内侧缘S3周边更鼓起的部分。按压部102也可以设为作用于脊椎(脊柱)上,但由于脊椎不需要按压,而且在穿戴时按压部在外观上容易引人注目,因此,优选设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和脊椎之间的上述的凹陷部分。通过形成为沿着脊背的凹陷的形状,能够使按压部分在穿戴时不易引人注目,另外,能够不易偏离。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的按压部102的示意图。图5(a)是从背面观察的按压部102的图,图5(b)是从与肌肤接触侧观察按压部102的立体图。这样,按压部102优选穿戴时的身体侧(衣物内侧)为凸凹形状。按压部102的厚度优选为0.3~5cm,更优选为0.8~2cm。另外,按压部102的厚度也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例如,也可以在中央部附近厚、在端部薄,也可以将要进一步获得按压效果的位置形成为较厚,也可以与人体的构造相匹配地改变厚度,以提高在脊背的合身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02为沿着肩胛骨内侧缘S3的形状,设有多个凸部。按压部102的宽度优选为1.5~5.5cm,更优选为3~4cm。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02设为与肩胛骨内侧缘S3的长度大致同等的长度,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为了获得按压的效果,优选在广泛的范围内按压斜方肌X,但即使是局部地按压斜方肌X的情况,也可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按压部的形状也可以如上所述为多个凸部相连结的形状,也可以是具有单一的凸部的形状。作为按压部的平面形状的例子,例如,可举出圆柱形、长方形、四边形、其它多边形、椭圆形、小金币形(椭圆形)等。另外,也可以不使多个凸部连结而以独立的状态形成按压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身部101设置口袋等收纳部,按压部102通过收纳在其中而安装于衬衫100的前后身部101,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粘接剂等或缝合等直接安装于前后身部101。上述收纳部也可以具有开口部能够使按压部装入取出。在该情况下,洗涤时可以取出按压部进行处理,另外,也可以在穿戴时根据穿戴者的喜好替换为厚度或形状等不同的按压部。
图6(a)和(b)是按压部的形状变化的图。如图1所示,按压部可以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但也可以如图6(a)所示设置连结部,形成连接左右的U字形状的按压部112。此外,在本例中,左右按压部112举例将下端侧彼此通过连结部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根据产品的式样,将按压部112的上端侧部分彼此或中央部彼此通过连结部进行连结。另外,如图6(b)所示,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连结部而形成连接左右的H字形状的按压部122。若使左右按压部连结,则在穿戴、动作时更不易偏离,可以获得稳定的穿戴感和“被按压感”。此外,按压部122举例了呈H字形状的例子,但也可以根据产品的式样使其呈U字形状或倒U字形状。
按压部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在按压身体时不会感觉疼痛的程度的硬度。作为使用的原材料,例如可列举:聚氨酯、聚乙烯、毛毡等压缩纤维、塑料发泡体、无纺布、橡胶、树脂、硅、有膨胀性的针织物(例如,具有正面和背面用中间丝线(medium-sized thread)连结的立体构造的双面针织物等针织物)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持线条部103的束紧力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比衣物的其它部分大即可,但优选在日常的动作时发挥出按压部的按压效果的程度。由此,身体不会被过分地拘束,从而穿戴感良好。上述束紧力优选在衣物穿戴时的左右方向较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线条部103通过局部地改变衬衫100的编织组织而形成。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持线条部103也可以将具有束紧力的原材料安装于衬衫100而形成。这时,保持线条部103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具有束紧力的原材料即可,例如可列举:松紧带、弹性织物、松紧蕾丝、双向绒线织品(2way tricot)、弹力棉布(ベア天竺)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将树脂涂敷在衬衫100上提高束紧力而形成保持线条部103。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拔蚀加工(抜蝕加工、opal finish)在衬衫100的布料上形成相当于保持线条部103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线条部103(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从衬衫100的肩部分沿着肩胛骨内侧缘S3弯曲,并延伸到身体侧部的腰围线附近,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衣物的款式,只要是例如领口的宽阔地开领的形状的衣物,第一保持线条部从上述衣物的领口的、与本实施方式的肩部分大致相同的位置开始形成即可。另外,在从领口到袖底加入倾斜的变动,从肩连着袖的、所谓的插肩类的衣物的情况下,第一保持线条部从上述衣物的袖的、与本实施方式的肩部分大致相同的位置开始形成即可。这样,无论是哪种款式的衣物,都对应穿戴时的位于肩胛骨等的位置,决定保持线条部和按压部的位置。
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的宽度优选为1.5~5.5cm,更优选为3~4cm。另外,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的宽度也可以以整体成为相同宽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根据位置而改变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设置为以与按压部102大致相同的宽度覆盖按压部102,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也可以具有与按压部102不同的宽度,局部地覆盖按压部10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了衬衫100设置有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考虑代替设置 第一保持线条部103A,以使构成前后身部101的布料与穿戴者的脊背部分紧贴的方式较小地构成前后身部分的布料。另外,也可以用伸缩性的原材料形成前后身部101,在穿戴时布料被拉伸,从而与穿戴者的身体紧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衬衫100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将上半身用衣物形成为长袖衬衫1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衣物例如,也可以是半袖衬衫,也可以是夹克或称为工作服的外套。在这些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的长袖衬衫100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用于保持线条部103以外的前后身部和袖部的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要用适于身体的原材料形成,在穿戴时保持线条部的位置不易偏离预先设定的位置,因此优选。作为能够用于保持线条部103以外的前后身部和袖部的原材料,例如,可举例经编布料物或圆编布料等。
〈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上半身用衣物100中,如图7(a)所示,也可以在将按压部102安装于前后身部101时,设置纳褶(いせ込み)部Y。图7(b)中表示图7(a)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7(c)表示图7(a)的B-B剖面的剖面图。如图7(b)和图7(c)所示,纳褶部Y设置为,背中心部(A-A剖面)的布料的重叠分量最大,其两端部位于与左右按压部102重叠的部分。此外,在图7(b)、(c)的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部位表示缝合的部位。
这样,若在使布料重叠的状态下安装按压部102,则仅背中心部周边的布料成为出褶的状态,因此,在被纳褶部Y拉拽,按压部102的背中心侧部分这一方与肌肤侧接近,肩胛骨侧部分容易向肌肤侧的相反方向移动。通过这样操作,按压部102易于与肩胛骨S的内侧缘S3和脊椎V之间的区域抵接。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上半身用衣物100′中,举例了设有纳褶部Y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在与按压部102的背中心侧的边缘部分(即,与内侧缘S3相反侧的边缘)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重叠的部分的前后身部101的布料上设置褶裥。该情况下,设置了褶裥的部分周边 也与肌肤侧接近,内侧缘S3侧容易向与肌肤侧相反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衫200。图8是衬衫200的背面图。在图8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衫200中,保持线条部203不仅包括第一保持线条部203A,还包括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包括穿戴时在腰围(绕腰身)方向横穿肩胛骨S的位置左右对称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
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不限于图8所示的位置,位置可以上也可以下,只要是横穿肩胛骨S即可,但优选设于按压部102的大致中心部附近。通过设置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能够获得防止按压部102浮起(远离肌肤侧)的效果。按压部的浮起容易在中央部附近发生,因此,优选采用上述结构。另外,由于具有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能够增强图4(b)中说明的与肩或胳膊的动作相应的布料的拉伸力,因此能够使按压部102更有效地按压,优选。
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的宽度优选为2~13cm,更优选为4~6cm。另外,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的宽度可以以整体为相同宽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根据位置而改变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通过局部地变更衬衫200的编织组织形成,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具有束紧力的原材料安装于衬衫200形成。这时,用于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的原材料只要是具有束紧力的原材料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举例:松紧带、弹性织物、松紧蕾丝、双向绒线织品(2way tricot)、弹力棉布(ベア天竺)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将树脂涂敷于衬衫200上提高束紧力而形成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拔蚀加工,在衬衫200的布料上形成相当于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的部分。第二保持线条部203B可以用与第一保持线条部203A相同的原材料或方法形成,也可以用不同的原材料或方法形成。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衬衫200还包括连结部205,左右的第一保持线条部203A在通过穿戴时的左右肩胛骨的下角S2的直线的位 置附近由连结部205相互连结。由此,防止左右第一保持线条部203A之间的间隔在穿戴时和动作时变得过宽,能够使保持线条部203的束紧力从按压部102有效地作用于斜方肌,因此优选。
连结部205的宽度优选为0.5~15cm,更优选为1~4cm。另外,连结部205的宽度可以以整体为相同宽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根据位置改变宽度。或者,连结部也可以在左右第一保持线条部203A之间的区域较宽地设置,但如上所述,肩胛骨大幅移动的是肩胛骨下部,因此设置于通过穿戴时位于左右肩胛骨的下角S2的部位的直线的位置附近,由此能够获得充分的效果。
保持线条部203的束紧力和连结部205的束紧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优选连结部205的束紧力更大。通过使用束紧力大(难以拉伸)的连结部,以上述连结部为支点,肩胛骨拉拽前后身的布料,因此,按压部能够更有效地按压脊背。
(穿戴评价)
[穿戴客观评价]
制作图8所示的类型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长袖衬衫200,进行了穿戴评价。在本评价中,5名评论员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衬衫200,安静地经过2分钟后,步行3分钟,之后,测定了安静5分钟之后的斜方肌上部的肌肉内血流量的变化。另外,作为比较例,对图9中表示背面图的现有品的以“良好地进行血液循环,解除酸疼”为目的,在从肩开始以肩胛骨的周边的斜方肌为中心的点,对在前后身部501配置有12个磁铁M的衬衫500,和未设置按压部和磁铁等的通常的衬衫(对照件),也同样地操作,测定了肌肉内血流量的变化。此外,上述肌肉内血流量的变化用OMRON社制近红外线分光装置HEO200进行测量。
将其结果示于图10和图11。图10是表示对评论员中的1名,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衬衫200、现有品的车衣500和通常的内衣(对照件)时、进行了斜方肌上部的肌肉内血流量变化的测量的结果的图表。另外,图11是用5名评论员的平均值表示上述穿戴评价的结果的图表。可知在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衬衫200步行时,步行时的斜方肌的血流量平均增加6成(百分之六十)。另外,可知其效果在步行后也有继续的 趋势。
[穿戴主观评价]
制作图8所示的类型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长袖衬衫200,进行了穿戴评价。在本评价中,12名评论员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衬衫200,经过长时间(一整天)。对长袖衬衫200穿戴感,在穿戴后马上向评论员征求评论时,得到了“感觉到交替地按压肩胛骨附近的感觉”、“容易摆动胳膊(背后容易伸展)”、“脊背温暖”这样的回答。另外,在穿戴一天后征求评论时,12名中的10名回答感觉到了按摩感。其中的5名回答“穿戴中总是感觉到按摩感”,5名回答“在特定的动作时(蹲下时,进行PC作业时)感觉到按摩感”。另外,还得到了“傍晚时肩和脊背的疲劳感比未穿戴时少”的评论。由此,可以确认,本实用新型的衬衫在穿戴并进行日常的动作时能够解除肌肉的酸疼(疲劳)。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护具(supporter)衣物300。图12(a)是护具衣物300的穿戴状态的背面立体图,图12(b)是衣物300的穿戴状态的正面立体图。在图12中,对与图1和图8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护具衣物300为前后身部301未覆盖上半身整体而局部地形成的(上半身的)上半部分类的衣物。这样,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衬衫等,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上半身用衣物。
在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身部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款式自由地设计。例如,在一般的上半身用衣物中,通过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300安装于规定位置,也能够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不排除具有上半身以外的部分,例如,也可适用于连身衣(Bodysuit)等。上述连身衣的上半身部分的样子,例如,可以在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衬衫100或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衫200相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也可以在上半身用衣物上进一步设置下装(bottom、臀部)部分等。
以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子,举例长袖衬衫和护具对本实用新型就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不限定于这些具体 例子中所记载的衣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衣物以外,也可适用于背心装、半袖衬衫、利用纽扣等可穿脱的上衣等衣物、内衣等其它各种各样的衣物。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用衣物能够减轻头、肩、脊背等的酸疼,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衣物以外,也可适用于修饰体型(塑身)用衣物、健美衣、外衣、医疗用衣物(护具)等各种衣物。

Claims (11)

1.一种上半身用衣物,其包括前后身部和按压部,所述上半身用衣物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持线条部,
所述按压部被配置在所述前后身部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分别位于左右的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之间的区域,
所述保持线条部包括通过所述按压部的配置部位的第一保持线条部,所述第一保持线条部包括从所述前后身部的背面侧的在穿戴时位于肩胛骨上角附近的部位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之间的区域到达身体侧部的腰围线附近的、左右对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
所述保持线条部的束紧力比所述衣物的所述保持线条部以外的部分的束紧力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结部,
所述保持线条部在通过穿戴时位于左右肩胛骨下角的部位的直线的位置附近由所述连结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的束紧力比所述衣物的所述保持线条部以外的部分的束紧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线条部还包括第二保持线条部,
所述第二保持线条部包括穿戴时在腰围方向横穿肩胛骨的位置左右对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线条部还包括第二保持线条部,
所述第二保持线条部包括穿戴时在腰围方向横穿肩胛骨的位置左 右对称配置的两个条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代替所述保持线条部的由布料形成的前后身部,所述布料具有以背面侧与穿戴者的身体紧贴的方式形成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为带袖衬衫。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为带袖衬衫。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为带袖衬衫。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为带袖衬衫。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半身用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为带袖衬衫。
CN201420433104.7U 2013-08-01 2014-08-01 上半身用衣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29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0261 2013-08-01
JP2013160261A JP6232813B2 (ja) 2013-08-01 2013-08-01 上半身用衣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2979U true CN204362979U (zh) 2015-06-03

Family

ID=5251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310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2979U (zh) 2013-08-01 2014-08-01 上半身用衣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32813B2 (zh)
CN (1) CN2043629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6446A (zh) * 2018-09-20 2019-01-29 佛山市高明曦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磁性指压凸起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1975B2 (en) 2018-03-28 2020-07-28 Ifgcure Holding, Llc Posture recovery therapeutic bra
WO2019190581A1 (en) * 2018-03-28 2019-10-03 IFGCure Inc. Posture, performance, recovery (ppr) bra
USD863732S1 (en) 2018-08-22 2019-10-22 Ifgcure Holdings, Llc PPR shirt
USD854282S1 (en) 2018-08-22 2019-07-23 IFG Cure Holdings, LLC Kinematic shirt back
USD862844S1 (en) 2018-08-22 2019-10-15 IFG Cure Holdings, LLC PPR shirt
USD863722S1 (en) 2018-09-02 2019-10-22 Ifgcure Holdings, Llc PPR bra
USD854784S1 (en) 2018-09-02 2019-07-30 Ifgcure Holdings, Llc PPR bra
USD854785S1 (en) 2018-09-02 2019-07-30 Ifgcure Holdings, Llc PPR bra
USD863723S1 (en) 2018-09-02 2019-10-22 Ifgcure Holdings, Llc PPR bra
USD851861S1 (en) 2018-09-02 2019-06-25 Ifgcure Holdings, Llc Kinematic bra
JP6990816B1 (ja) 2020-07-16 2022-01-12 愛子 五明 肩甲筋.翼状肩甲筋用筋肉トレーニング・ツボ押しマッサー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5816B2 (ja) * 1996-03-14 2000-12-11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肩および上肢部保護衣料
JP2006271539A (ja) * 2005-03-28 2006-10-12 Wacoal Corp 衣類
JP5007859B2 (ja) * 2007-03-06 2012-08-22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背筋強化ハーフトップ
JP3146561U (ja) * 2008-09-09 2008-11-20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整形衣料
JP3182094U (ja) * 2012-12-25 2013-03-07 株式会社ジヴァスタジオ サポートウェ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6446A (zh) * 2018-09-20 2019-01-29 佛山市高明曦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磁性指压凸起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30924A (ja) 2015-02-16
JP6232813B2 (ja) 201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2979U (zh) 上半身用衣物
KR101938443B1 (ko) 의복
JP7164433B2 (ja) 妊婦用腰腹部支持ベルト及び衣服
KR100982248B1 (ko) 슈트 상의
JPH06158402A (ja) 衣 服
JP4861073B2 (ja) 痩身衣類
JP2012233285A (ja) 補整機能を有する衣類
CN213804218U (zh) 一种具有美容功能的面料及服饰
CN104684423B (zh) 下身衣物
KR101129008B1 (ko) 어깨 교정 의복
CN213486991U (zh) 一种紧身衣以及应用于人体数据采集的紧身衣
CN215603263U (zh) 一种隐形收腹瘦腿的无缝紧身裤
CN211747084U (zh) 一种跆拳道服
JP2015030933A (ja) 上半身用衣類
KR102469773B1 (ko) 기능성 슈트 상의
CN213154054U (zh) 一种贴合性好的打底裤
CN210988287U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抗静电毛衫
CN106263142A (zh) 一种防滑袖套
CN207912069U (zh) 腰背夹
CN205624558U (zh) 一种可拆卸的无缝孕妇托腹裤
CN103355750B (zh) 衣服
JPH10110304A (ja) ヒップアップ機能を備えた衣料
CN116133547A (zh) 一种有领上衣
JP3189707U (ja) ダブルガーゼ生地を用いたドレスシャツ又はカジュアルシャツ
KR20100049522A (ko) 와이셔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