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5089U - 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5089U
CN204355089U CN201420538896.4U CN201420538896U CN204355089U CN 204355089 U CN204355089 U CN 204355089U CN 201420538896 U CN201420538896 U CN 201420538896U CN 204355089 U CN204355089 U CN 204355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hand barrow
wheel
supporting leg
adap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88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绍山
陈国军
齐献山
董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tune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tune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tune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tune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88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55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5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5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轮,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车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共同支撑所述车架时,所述车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上述手推车,车轮与车架的一端共同支撑车架时,车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使手推车与地面呈非垂直状态,使手推车的把手离地面位置较低,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

Description

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建筑、生活领域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一种运输工具。传统的手推车具有平推和立推两种模式,其能够在两种模式之间转换,以便于货物的装载、卸下以及手推车自身的收纳储藏。
传统的手推车,不使用时,手推车与地面垂直放置,这样,再次使用时,车把手离地面距离较高,使用者不便于重新握持车把手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使用时车手柄离地面距离较低的手推车,便于使用者再次使用。
一种手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轮,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车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共同支撑所述车架时,所述车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3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推车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或与车架插拔式连接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能在收拢和打开两个位置之间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间隔设置有两处定位孔,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支撑腿且能分别与所述两处定位孔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处定位孔之间的连线呈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手推车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通过枢轴连接的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腿的传动杆,所述车轮转动安装于车轴,所述车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以抵接所述支撑架的限位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设置有两个,能够与支撑架的不同位置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朝向所述车轮所在一侧弯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轮设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车架两侧。
上述手推车,车轮与车架的一端共同支撑车架时,车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使手推车与地面呈非垂直状态,使手推车的把手离地面位置较低,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推车处于平推状态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手推车处于立推状态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手推车不使用时的不同角度的示意状态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手推车      110、车架        112、把手
114、导向件      1142、定位孔     116、支撑架
120、车轮        130、车轴        140、支撑腿
150、限位件      160、固定板      162、限位柱
170、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手推车的较佳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5,揭示了一种手推车100,其包括车架110、安装在车架110底部的车轮120。车架110顶部敞开并形成可容纳货物的腔体,当然不限于腔体结构,只要能承载货物即可。车轮120为行走元件。
车架110的一端设置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112。本实施例中,把手112设置有一对,且把手112的自由端之间没有连接,当然也可以增加连接两个把手的横杆。把手112朝向车轮120所在一侧弯曲。
车轮120转动安装在车轴130上。车轴130则固定于车架110的底部。这样,车轮120置于地面时,车架110能够相对于车轮120转动,使车架110能够处于水平(参图1)和倾斜(参图3)两种状态。车架110处于水平状态时,手推车100能够进行平推。车架110处于倾斜状态时,手推车100能够实现立推。
车架110设置把手112的一端还设置有安装在车架110底部的支撑腿140。请参考图1,支撑腿14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车架110上,使得支撑腿140能够在收拢与打开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如图1所示,支撑腿140处于打开状态时,支撑腿140与车轮120一起支撑车架110,使车架110能够保持水平状态时,车架110内放置的货物不会掉出来。如图2至图5所示,支撑腿140收拢后,手推车100可处于立推或非工作状态,后文中还将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在车架110上固定有导向件114,另外还提供了用以与导向件114配合以限位支撑腿140的限位件150。导向件114上间隔设置有两处定位孔1142。限位件150穿过支撑腿140且能分别与两处定位孔1142相配合。两个定位孔1142分别对应支撑腿140的收拢位置和打开位置,这样支撑腿140过简单、可靠的方式被保持在收拢状态或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14呈弧形,两个定位孔1142之间的连线呈弧形,刚好同支撑腿140的转动轨迹相吻合,这样导向件114的结构简洁,成本也较低。
如图2和3所示,车架110可以相对于车轮120转动至倾斜状态,使手推车100处于立推状态。立推状态一方面便于重物的装载,同时,立推状态下的小推车10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较小,因此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弯,特别是在路况不好时。此外,立推状态减小了手推车100的占地面积,便于存储。
参图4和图5,手推车100不使用时,车轮120和车架110的一端共同支撑车架,使车架110与竖直方向之间呈10~30度的夹角。这样,手推车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车架110不垂直于地面,较车架110垂直于地面的情形,把手112距地面较低,使用者再次操作小推车时比较方便,特别是对于身材相对矮小的人来说。如图4中,车架110与竖直方向之间呈15度夹角,相应地,车架110与地面呈75度夹角,即车架110不使用时也保持倾斜状态,便于再次操作使用。此外,把手112朝向车轮120所在一侧弯曲,可使得手推车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把手112距地面更近。
本实施例中,车轮120相对于车架110能够前后移动。请参考图2和图3,手推车100还包括与车架110连接的支撑架116、与支撑架116通过枢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板160,及连接支撑腿140与固定板160的传动杆170。车轴130固定在固定板160上。
支撑腿140打开或收拢时,通过传动杆170带动固定板160绕其枢点转动,固定板160在转动的同时则能带动车轮120相对于车架110前后移动。这样,手推车110通过调节车轮120的前后位置来适应平推与立推状态的转换。
如图1,支撑腿140处于打开状态,手推车100处于平推状态,车轮120的位置较图2所示意的立推状态更靠近支撑腿140。支撑腿140被收拢时,支撑腿140将驱动传动杆170朝向车轮120所在一侧运动,使得固定板160带动车轮120远离支撑腿140运动至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此时,车轮120更靠近车架110前端,适于立推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腿140与车架110之间也可以是插拔式连接,而传动杆170仍与支撑腿140连接。这样,当支撑腿140插入到车架110上的收容位置中时,支撑腿140处于收拢状态;当支撑腿140从收容位置中拔出一定长度时,支撑腿140处于打开状态。支撑腿140可以是在与竖直方向呈夹角的方向上斜向运动或沿水平方向插拔运动,这样,支撑腿140插入或拔出时均能带动传动杆17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60转动,进而带动车轮120前后移动。
限位件150用以限制支撑腿140,从而可以间接定位固定板160。为进一步提高定位效果,防止意外情况,请参考图2和图3,固定板160上还设置有限位柱162。平推和立推状态下,限位柱162抵接在支撑架116的侧边上的不同位置,有效起到限制固定板160转动范围及定位固定板160的作用。上述描述中,固定板160上的限位柱162只有一个。需要指出,固定板160上可设置两处限位柱162,平推和立推状态下,不同的限位柱与支撑架116的不同位置相抵接,这样,与只有一个限位柱相比,固定板160的转动范围相对较小,使车轮120的调整范围进一步得以控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轮120设有一对,安装在车轴130的两端,且分别位于车架110的两侧。相应地,与车轮120相配合的固定板160,及与固定板160相连的传动杆170也均设有两处。两处车轮120,使手推车100承载能力更强,也使运动更平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手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轮,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共同支撑所述车架时,所述车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手推车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或与车架插拔式连接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能在收拢和打开两个位置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导向件,以及与导向件配合以限位支撑腿的限位件,所述导向件上间隔设置有两处定位孔,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支撑腿且能分别与所述两处定位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处定位孔之间的连线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手推车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通过枢轴连接的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腿的传动杆,所述车轮转动安装于车轴,所述车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以抵接所述支撑架的限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设置有两个,能够与支撑架的不同位置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车轮所在一侧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设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车架两侧。
CN201420538896.4U 2014-09-18 2014-09-18 手推车 Active CN204355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896.4U CN204355089U (zh) 2014-09-18 2014-09-18 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896.4U CN204355089U (zh) 2014-09-18 2014-09-18 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5089U true CN204355089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8896.4U Active CN204355089U (zh) 2014-09-18 2014-09-18 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50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006A (zh) * 2015-06-01 2017-01-0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006A (zh) * 2015-06-01 2017-01-0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推车
CN106275006B (zh) * 2015-06-01 2021-03-1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0773B2 (en) Convertible hand truck
KR101436284B1 (ko) 자전거용 다용도 트레일러
CN204341953U (zh) 翻转搬运装置
CN203032741U (zh) 可换向的折叠儿童推车
JP2009040146A (ja) 運搬用台車
CN104290794B (zh)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及支撑架组件
CN204355089U (zh) 手推车
CN205034143U (zh) 手推车
CN206506007U (zh) 一种应急通信车
CN202011590U (zh) 气瓶推车
CN109422212B (zh) 货叉及具有该货叉的托盘车
CN216996823U (zh) 一种伸缩平台及伸缩式站台车
CN204020917U (zh) 手推车
CN110040162B (zh)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CN205675076U (zh) 一种双面滚轮的拉杆车
CN204399216U (zh) 手推车及其固定附件
CN203920788U (zh) 便携式卷烟配送手推车
CN204264381U (zh) 小型折叠车
CN102689642B (zh) 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
CN208071259U (zh) 一种具备调节功能的防护臂
CN105329268A (zh) 手推车
CN202686411U (zh) 一种多功能转运小车
CN206125116U (zh)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童车车架
CN205256374U (zh) 折叠平板车
CN204952150U (zh) 一种滚轮可翻转的高尔夫球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