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4300U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4300U
CN204344300U CN201420711132.0U CN201420711132U CN204344300U CN 204344300 U CN204344300 U CN 204344300U CN 201420711132 U CN201420711132 U CN 201420711132U CN 204344300 U CN204344300 U CN 204344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point
engine
intake valve
motor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11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明珠
张晓青
郭文芹
温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QINGQI HUANAN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QINGQ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QINGQI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QINGQ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11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4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4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4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包括缸头本体、进气门和排气门,所述的进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进气通道连通,排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排气通道连通,进气门基点A点与排气门基点B点不重合且A点位于B点下方。以缸头底部平面为基准面,进气门基点高度为29.2mm,排气门基点高度为23.5mm。所述的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5°,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8°。进气通道导向圆弧与排气通道导向圆弧为内凹形。该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空间,更大限度的增加进气门与排气门的过气面积;实现更好的气流导向,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热力部分的配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对配气系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动机热力部分的配气系统在摩托车上已经广泛应用。发动机热力部分的配气系统要求进排气门的布置能够满足进气充足、燃烧充分、排气顺畅的要求,以供发动机的有效工作,从而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使得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配气状态,从而摩托车取得最佳驾驶性和环保状态。其中的缸头的进排气门位置选择极为重要,特别是还要顾全进排气门在运动过程中与其它部件的干涉,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布置进排气门的装配位置并保证其精准地开启闭合,配合发动机的火花塞点火状态,成为实现摩托车发动机热力部分配气系统的突破点。
而传统的发动机缸头燃烧室中进气门轴线和排气门轴线与缸头的中心轴线的交点重合,使交点与缸头底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相同高度,如图1所示。为了调整进排气门的位置,进气门与排气门只能从同一基点出发,通过调整进气门和排气门与缸头中心轴线的夹角来实现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布置。这种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布置方式受到基点高度与空间的限制,只能在局部进行微小的角度调整。如果减小角度,就会造成进气门、排气门距顶部太近,气道之间的隔墙壁厚太小,不能扩大进气门、排气门的过气面积;反之,如果增大角度,会造成进气门、排气门距燃烧室边沿太近,进气门、排气门的过气面积也得不到有效的增加,基于上述结构使得发动机的性能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改变缸头外部原有尺寸,且能增大进排气门过气面积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包括缸头本体、进气门和排气门,所述的进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进气通道连通,排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排气通道连通,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A点,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B点,A点与B点不重合且A点位于B点下方。
进一步地,以缸头底部平面为基准面,A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29.2mm,B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23.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5°,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8°。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上壁分别为内凹形,形成进气通道导向圆弧和排气通道导向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通道导向圆弧半径为17毫米,排气通道导向圆弧半径为13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二次补气通孔,二次补气通孔贯穿缸体,使排气通道与缸体外部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补气通孔位于缸体一侧的开口处还固定有补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缸头本体上还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缸头与缸头盖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缸头与缸体之间采用密封垫片密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调整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基点位置以及进气门、排气门与缸头中心轴线的夹角,实现进气门与排气门基点错位布置,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空间,更大限度的增加进气门与排气门的过气面积。通过采用内凹形的圆弧设计,实现更好的气流导向,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缸头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点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缸头本体,2进气门,3排气门,4进气通道,5排气通道,6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7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8进气通道导向圆弧,9排气通道导向圆弧,10缸头底部平面,11进气门基点A点,12排气门基点B点,13进气门基点高度,14排气门基点高度,15二次补气通孔,16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图3所示,该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包括缸头本体1、进气门2和排气门3,所述的进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进气通道4连通,排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排气通道5连通。所述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A点,即进气门基点A点11,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B点,即排气门基点B点12,A点与B点不重合且A点位于B点下方,即进气门基点A点11与排气门基点B点12不重合,且进气门基点A点11位于排气门基点B点12的下方。
进一步地,以缸头底部平面10为基准面,A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即进气门基点高度13为29.2mm,B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即排气门基点高度14为23.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6角度为25°,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7角度为28°。
通过调整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基点位置以及进气门、排气门与缸头中心轴线的夹角,实现进气门与排气门基点错位布置,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空间,更大限度的增加进气门与排气门的过气面积。避免了进气门与排气门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4和排气通道5的上壁分别为内凹形,形成进气通道导向圆弧8和排气通道导向圆弧9。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通道导向圆弧8半径为17毫米,排气通道导向圆弧9半径为13毫米。
通过采用内凹形的圆弧设计,增加了通气道的通气容积,实现了良好的气流导向,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二次补气通孔15,二次补气通孔贯穿缸体,使排气通道与缸体外部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补气通孔位于缸体一侧的开口处还固定有补气阀。
保证了尾气的充分燃烧和发动机的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缸头本体上还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16。
可以实现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燃油喷射工作,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获得合理空燃比的混合气体,以达到降低排放,减少油耗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缸头与缸头盖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缸头与缸体之间采用密封垫片密封。
实现了风冷系统的合理密封,使发动机达到最佳环保状态。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包括缸头本体、进气门和排气门,所述的进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进气通道连通,排气门与缸头本体上的排气通道连通,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A点,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的交点为B点,A点与B点不重合且A点位于B点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以缸头底部平面为基准面,A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29.2mm,B点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2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5°,排气门轴线与缸头中心轴线间的夹角角度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上壁分别为内凹形,形成进气通道导向圆弧和排气通道导向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通道导向圆弧半径为17毫米,排气通道导向圆弧半径为1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任一权项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二次补气通孔,二次补气通孔贯穿缸体,使排气通道与缸体外部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二次补气通孔位于缸体一侧的开口处还固定有补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缸头本体上还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缸头与 缸头盖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缸头与缸体之间采用密封垫片密封。
CN201420711132.0U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Active CN204344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1132.0U CN204344300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1132.0U CN204344300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4300U true CN204344300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11132.0U Active CN204344300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4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181A (zh) * 2014-11-24 2015-02-04 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181A (zh) * 2014-11-24 2015-02-04 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181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CN20434430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CN103443433B (zh) 燃气发动机的可燃气体供给装置
CN104197330A (zh) 一种涡轮式全预混燃烧器
CN203717148U (zh) 四缸柴油机四气门气缸盖
CN205243668U (zh) 能改气门部冷却、热量损失和密封性能的发动机缸盖
CN205243667U (zh) 能改善涡流比、密封性能和气门部冷却的发动机缸盖
CN205225478U (zh) 发动机缸盖
CN205243666U (zh) 能改善涡流比和气门部冷却的发动机缸盖
CN205243665U (zh) 能增强气门部冷却的发动机缸盖
CN203430642U (zh) 汽油机斜置气门缸头
CN205841029U (zh) 一种柴油机缸盖
CN201802502U (zh) 一种摩托车内燃机气缸头
CN205330819U (zh) 能增大涡流比的发动机缸盖
CN205225480U (zh) 耐磨型发动机缸盖
CN202170832U (zh) 具有新型进气道的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
CN202500669U (zh) 一种四气门柴油机螺旋与切向组合进气道
CN203223306U (zh) 风冷柴油机气缸盖
CN207454116U (zh) 天然气用4h型缸盖
CN207934999U (zh) 一种风冷汽油发动机的气缸盖
CN103742303B (zh) 一种egr通道结构及egr系统
CN202370680U (zh) 气体发动机缸盖
CN201771614U (zh) 一种通用汽油机气缸头
CN207500008U (zh) 一种天然气缸盖
CN204024741U (zh) 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动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9

Address after: 529000, Guangdong Jiangmen District, Pengjiang City, West Ring Road, stars, back gate mountain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QINGQI HUANAN MOTORCYC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14 No. 34 Heping Road, Lixia District, Shandong, Ji'nan

Patentee before: Jinan Qingqi Motorcy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