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7237U - 油气分离总成 - Google Patents

油气分离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7237U
CN204327237U CN201420808907.6U CN201420808907U CN204327237U CN 204327237 U CN204327237 U CN 204327237U CN 201420808907 U CN201420808907 U CN 201420808907U CN 204327237 U CN204327237 U CN 204327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oil
gas separation
deaerator
separ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89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海
牟大春
陈耀明
李金印
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89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7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7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7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总成,包括油气分离器、设有通风管的汽缸盖罩及用于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和通风管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支管设有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进入第三支管的阻挡部;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通过在第二支管设置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进入第三支管的阻挡部,能够减少乃至避免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现象,提高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延长了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Description

油气分离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分离总成。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总成一般包括油气分离器、设有通风管的汽缸盖罩及用于连接油气分离器和通风管的进气管;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在做功冲程(进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汽缸内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会沿着活塞组件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因此发动机设置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使这些废气能够排出,而油气分离器就安装在曲轴箱通风装置的通道中进行油雾分离;汽缸盖罩上一般集成有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流速较高的油雾进入迷宫式分离结构会撞击在迷宫挡板上,渐渐汇集成比较重的机油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油滴沉淀到管壁上并在机油回流管中聚集,流回曲轴箱;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效率相对较低,经处理后的油雾不够彻底;剩余气体可通过通风管、进气管导入外部的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分离;然而,由于通风管还会留有部分分离出来的机油,加上通风管还与汽缸盖罩上的机油加注口连通,经常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现象,特别是在汽车行走在崎岖路面上时,从而降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缩短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对现有的油气分离总成进行改进,能够减少乃至避免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现象,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延长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总成,能够减少乃至避免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现象,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延长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总成,包括油气分离器、设有通风管的汽缸盖罩及用于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和通风管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支管设有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进入第三支管的阻挡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管向上弯曲并高于第一支管和第三支管,使得其靠近通风管的内壁形成阻挡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通风管口部的套接头Ⅰ,所述套接头Ⅰ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
进一步,所述套接头Ⅰ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Ⅰ转动的限位卡口Ⅰ。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管的出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油气分离器进气口的套接头Ⅱ,所述套接头Ⅱ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
进一步,所述套接头Ⅱ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Ⅱ转动的限位卡口Ⅱ。
进一步,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壳和出气管,分离器外壳内部形成油气分离腔,出气管下部沿竖向置于油气分离腔内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位于油气分离腔内的管段上设置有环形台阶结构形成台阶式出气气道。
进一步,所述分离器外壳包括壳体和压盖,壳体底壁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凸起部,凸起部伸入出气管下端内部并与出气管下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台阶结构圆周内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管贯穿压盖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出气管与压盖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与壳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回油管设置于壳体底壁并位于凸起部底端周侧;所述回油管与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通过在第二支管设置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进入第三支管的阻挡部,能够减少乃至避免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现象,提高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延长了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油气分离总成,包括油气分离器1、设有通风管21的汽缸盖罩2及用于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1和通风管21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管31、第二支管32和第三支管33,所述第一支管31与通风管21连接,所述第三支管33与油气分离器1连接,所述第二支管32设有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31进入第三支管33的阻挡部32a;第一支管31以可拆卸方式与通风管21连接,第三支管33以可拆卸方式与油气分离器1连接;阻挡部32a可以是内设的挡板或者其他能够实现阻挡功能的结构;通过在第二支管32设置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31进入第三支管33的阻挡部32a,能够减少乃至避免发生机油经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1的现象,提高了油气分离器1的分离效率,延长了油气分离器1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管32向上弯曲并高于第一支管31和第三支管33,使得其靠近通风管21的内壁形成阻挡部32a;如图1所示,第二支管32具有弯管区域,该区域使得管道呈上升趋势,从而依靠该区域的内壁对液体机油形成阻挡;该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便于实现阻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31、第二支管32和第三支管33一体成型;进气管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是耐高温、防腐蚀的橡胶材料;一体成型有利于保证各支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油漏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31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通风管21口部的套接头Ⅰ31a,所述套接头Ⅰ31a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Ⅰ31b;卡箍连接简单、快捷,稳定性好,维修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套接头Ⅰ31a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Ⅰ31a转动的限位卡口Ⅰ31c;限位卡口Ⅰ31c优选呈“U”形,与通风管21相应的凸块配合实现套接头Ⅰ31a的定位,防止因旋转而松动;同理,所述第三支管33的出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油气分离器1进气口的套接头Ⅱ33a,所述套接头Ⅱ33a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Ⅱ;所述套接头Ⅱ33a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Ⅱ33a转动的限位卡口Ⅱ33c。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1包括分离器外壳和出气管12,分离器外壳内部形成油气分离腔13,出气管12下部沿竖向置于油气分离腔13内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气管12位于油气分离腔13内的管段上设置有环形台阶结构14形成台阶式出气气道;油气进入到油气分离腔13内,会在出气管12环形台阶结构14管段外侧来回冲撞,达到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而且经第一步分离后的机油由于重力作用位于油气分离腔13底部,分离后的气体和为分离充分的油气自出气管12底端上升进入,环形台阶式结构在出气管12内部对油气进行二次分离,大大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该结构的油气分离器1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占发动机空间位置较小,相比较传统油气分离器1在产品结构上省略了油气分离器1滤芯,节约成本,安装维护方便,采用台阶式空气气道,使油气进入油气分离器1腔体内,气体流速均匀,有利于气体冷却、油气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外壳包括壳体11a和压盖11b,壳体11a底壁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凸起部15,凸起部15伸入出气管12下端内部并与出气管12下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台阶结构14圆周内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管12贯穿压盖11b伸入壳体11a内部,所述出气管12与压盖11b一体成型设置;该结构有利于气体冷却和油气分离,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强度较高,密封性较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1还包括与壳体11a内腔连通的回油管16,回油管16设置于壳体11a底壁并位于凸起部15底端周侧;回油管16与壳体11a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7;回油管16与发动机油底壳连通,用于分离后的机油回流,合理的油道、气道布置,使冷却的气体沿气道向上流出,机油则往下通过回油管16使冷却回到油底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油气分离总成,包括油气分离器、设有通风管的汽缸盖罩及用于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和通风管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支管设有用于阻挡液体机油从第一支管进入第三支管的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向上弯曲并高于第一支管和第三支管,使得其靠近通风管的内壁形成阻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通风管口部的套接头Ⅰ,所述套接头Ⅰ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头Ⅰ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Ⅰ转动的限位卡口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管的出气端设有用于套接在油气分离器进气口的套接头Ⅱ,所述套接头Ⅱ上设有用于卡箍连接的卡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头Ⅱ上还设有朝外开口的用于限制套接头Ⅱ转动的限位卡口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壳和出气管,分离器外壳内部形成油气分离腔,出气管下部沿竖向置于油气分离腔内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位于油气分离腔内的管段上设置有环形台阶结构形成台阶式出气气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外壳包括壳体和压盖,壳体底壁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凸起部,凸起部伸入出气管下端内部并与出气管下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台阶结构圆周内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管贯穿压盖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出气管与压盖一体成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分离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与壳体内腔连通的回油管,回油管设置于壳体底壁并位于凸起部底端周侧;所述回油管与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CN201420808907.6U 2014-12-18 2014-12-18 油气分离总成 Active CN204327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8907.6U CN20432723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油气分离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8907.6U CN20432723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油气分离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7237U true CN204327237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8907.6U Active CN204327237U (zh) 2014-12-18 2014-12-18 油气分离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72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027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结冰式油气分离器出气管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027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结冰式油气分离器出气管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0175A (zh) 发动机油气分离系统
CN201565207U (zh) 水气分离器
CN20180339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3404832U (zh) 下排式吸油烟机的风箱结构
CN204327237U (zh) 油气分离总成
CN104879971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03906047U (zh) 油气分离器
CN204200326U (zh) 一种柴油机排气弯管
CN204327238U (zh) 具有二次分离通道的油气分离器
CN104153845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5235671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7194994U (zh) 曲轴箱通风装置
CN204003005U (zh) 油气分离器
CN204098986U (zh)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CN20859498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
CN203892196U (zh) 压缩机分离油罐
CN203355552U (zh) 水冷却式油烟除雾装置
CN102733889A (zh) 复合式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
CN206681815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3470342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2900373U (zh) 离心式油气分离装置
CN203906046U (zh) 一种新型柴油机呼吸器
CN219023588U (zh) 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10388465A (zh) 一种双级推料离心机反渗漏密封方法
CN204098984U (zh) 整合型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