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7181U -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7181U
CN204297181U CN201420773037.3U CN201420773037U CN204297181U CN 204297181 U CN204297181 U CN 204297181U CN 201420773037 U CN201420773037 U CN 201420773037U CN 204297181 U CN204297181 U CN 204297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
screw rod
plastic cup
wheel disc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3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PUTUO TIANHAI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PUTUO TIANHAI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PUTUO TIANHAI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PUTUO TIANHAI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773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7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7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718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包括上输送带,其后端连接上螺杆,其外部装有导向筒;下传输带,其后端连接出料输送带一端,下螺杆安装在出料输送带上,出料输送带另一端连接星轮组合;星轮组合由二个星轮组成,星轮包括星轮动力轴、上星轮盘、下星轮盘和轴套,星轮动力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星轮盘和下星轮盘,上星轮盘与下星轮盘之间安装有轴套。该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通过螺杆的设计,使塑料杯进行有规律的排列,通过导向筒作用使塑料杯反转及叠合,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通过星轮的作用,使塑料杯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时排列更加准确,定位更加精准,有利于下一步的自动包装。

Description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堆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专业用于塑料杯的双螺杆式自动叠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的有许多水果的加工企业,在水果的包装上有瓶装的,有马口铁灌装的,现在国内外比较流行塑料杯装的,就是把水果放到塑料杯内,通过薄膜进行热封口。水果塑料杯的单个的,考虑到市场上,特别是超市内顾客拿放的不方便,通过包装纸把几个塑料杯包覆起来进行销售,现国内外的超市比较常见的为4联装及6联装,国内的塑料杯包覆以手工为主,也有用包装装置的。如用自动包装装置,首先必须对塑料杯进行自动叠合,现国内外的塑料杯叠合基本采用手动的,也有单螺杆式的,在输送带输送水果杯时,一个正面(杯口朝上),一个反面,通过单螺杆叠合,这样就会使反面输送的水果杯的封口薄膜损坏,严重时甚至破裂,使产品报废,同时单螺杆叠合的效果不好,容易发生错位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包括:
上输送带,其后端连接上螺杆,所述的上螺杆的外部装有导向筒;
下传输带,其后端连接出料输送带的一端,下螺杆安装在所述的出料输送带上,所述的出料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星轮组合;所述的星轮组合由二个星轮组成,所述的星轮包括星轮动力轴、上星轮盘、下星轮盘和轴套,所述的星轮动力轴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上星轮盘和所述的下星轮盘,所述的上星轮盘与所述的下星轮盘之间安装有所述的轴套。
所述的上螺杆与所述的下螺杆均为双头变距螺杆,并且所述的上螺杆与所述的下螺杆以一夹角立体相交,其中夹角大于15°小于90°。
所述的导向筒用4根不锈钢圆钢连接,不锈钢圆钢连接后的形状为空心麻花状。
导向筒进口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的进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进口与水平面垂直;
导向筒出口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的出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出口与水平面一致。
所述的上星轮盘与所述的下星轮盘的结构一致,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的外沿均等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包括长弧、短弧及二个夹杯口。
所述的上螺杆或所述的下螺杆的间隔螺距的长度与所述的长弧的弧长一致,所述的上螺杆或所述的下螺杆的间隙螺距与所述的短弧的弧长一致。
所述的轴套的长度大于二倍的所述的塑料杯上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双螺杆送料及叠合,使塑料杯的叠合效果好,避免塑料杯发生错位的现象;
2、通过安装导向筒,使塑料杯在进料时都保持正面输送,防止塑料杯的封口薄膜损坏;
3、通过在出料输送带的地方安装星轮组合,使叠合的塑料杯进行一次位置纠偏的过程,保证叠合的塑料杯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时位置的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星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螺杆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星轮盘与塑料杯的啮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塑料杯的零件图。
图中:1、上输送带;2下输送带;3、上螺杆;4、下螺杆;5、导向筒进口;6、导向筒;7、导向筒出口;8、出料输送带;9、星轮组合;10、星轮动力轴;11、塑料杯;12、间隔螺距;13、间隙螺距;14、星轮;15、长弧;16、短弧;17、上星轮盘;18、下星轮盘;19、轴套;20、上沿;21、过渡段;22、夹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包括,上输送带1,其后端连接上螺杆3,所述的上螺杆3的外部装有导向筒6;下传输带2,其后端连接出料输送带8的一端,下螺杆4安装在所述的出料输送带8上,所述的出料输送带8的另一端连接星轮组合9;所述的星轮组合9由二个星轮14组成,所述的星轮14包括星轮动力轴10、上星轮盘17、下星轮盘18和轴套19,所述的星轮动力轴10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上星轮盘17和所述的下星轮盘18,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之间安装有所述的轴套19。
所述的上螺杆3与所述的下螺杆4均为双头变距螺杆,并且所述的上螺杆3与所述的下螺杆4以一夹角立体相交,其中夹角大于15°小于90°。
所述的导向筒6用4根不锈钢圆钢连接,不锈钢圆钢连接后的形状为空心麻花状。
导向筒进口5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3的进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进口5与水平面垂直;
导向筒出口7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3的出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出口7与水平面一致。
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的结构一致,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的外沿均等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包括长弧15、短弧16及二个夹杯口22。
所述的上螺杆3或所述的下螺杆4的间隔螺距12的长度与所述的长弧15的弧长一致,所述的上螺杆3或所述的下螺杆4的间隙螺距13与所述的短弧16的弧长一致。
所述的轴套19的长度大于二倍的所述的塑料杯11上沿20的高度。
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塑料杯缺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在离上螺杆进口的1m处及0.5m处分别安装光电检测器;
步骤2、塑料杯在所述的上螺杆的进口处依次排列,所述的塑料杯通过上输送带的输送到达所述的上螺杆的进口处,并依次进入所述的上螺杆;
步骤3、当所述的塑料杯的排列的长度大于1m时,在离所述的上螺杆进口1m处的光电检测器始终能检测到所述的塑料杯;
步骤4、当所述的塑料杯的排列的长度小于1m时,在离所述的上螺杆进口1m处的光电检测器不能检测到所述的塑料杯,在离所述的上螺杆进口1m处的光电检测器发送信号给调速电机,此时,调速电机的速度加快,使所述的塑料杯的进料量加大;
步骤5、当所述的塑料杯的排列的长度小于0.5m时,在离所述的上螺杆进口0.5m处的光电检测器不能检测到所述的塑料杯,在离所述的上螺杆进口0.5m处的光电探测器发送信号给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的总电源,总电源断电,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停止工作,以防止螺杆挤爆所述的塑料杯;
所述的下传输带和所述的下螺杆的塑料杯缺杯检测方法与上述步骤一致。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在使用时,调速电机通过动力轴分别使上螺杆3、下螺杆4、出料输送带8、星轮组合9工作,塑料杯11通过上输送带1及下输送带2的输送,以杯口朝上的方式被带到上螺杆3及下螺杆4的进口处,上螺杆3处的塑料杯11通过导向筒进口5进入,通过上螺杆3的输送及导向筒6的作用,从导向筒出口7出料,出料时塑料杯11的杯口朝下,与下螺杆4输送的塑料杯11正好叠合在一起。叠合在一起的一组塑料杯11通过出料输送带8的输送到达星轮组合9出,经过星轮14的纠偏到达下一个生产环节。当塑料杯11发生缺杯现象时,通过光电检测器的检测进行加速进塑料杯或停机处理。自此整个塑料杯的自动叠合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输送带(1),其后端连接上螺杆(3),所述的上螺杆(3)的外部装有导向筒(6);
下传输带(2),其后端连接出料输送带(8)的一端,下螺杆(4)安装在所述的出料输送带(8)上,所述的出料输送带(8)的另一端连接星轮组合(9);所述的星轮组合(9)由二个星轮(14)组成,所述的星轮(14)包括星轮动力轴(10)、上星轮盘(17)、下星轮盘(18)和轴套(19),所述的星轮动力轴(10)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上星轮盘(17)和所述的下星轮盘(18),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之间安装有所述的轴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螺杆(3)与所述的下螺杆(4)均为双头变距螺杆,并且所述的上螺杆(3)与所述的下螺杆(4)以一夹角立体相交,其中夹角大于15°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向筒(6)用4根不锈钢圆钢连接,不锈钢圆钢连接后的形状为空心麻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向筒进口(5)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3)的进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进口(5)与水平面垂直;
导向筒出口(7)的位置与所述的上螺杆(3)的出口处齐平,所述的导向筒出口(7)与水平面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的结构一致,所述的上星轮盘(17)与所述的下星轮盘(18)的外沿均等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包括长弧(15)、短弧(16)及二个夹杯口(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螺杆(3)或所述的下螺杆(4)的间隔螺距(12)的长度与所述的长弧(15)的弧长一致,所述的上螺杆(3)或所述的下螺杆(4)的间隙螺距(13)与所述的短弧(16)的弧长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轴套(19)的长度大于二倍的所述的塑料杯(11)上沿(20)的高度。
CN201420773037.3U 2014-12-09 2014-12-09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97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037.3U CN204297181U (zh) 2014-12-09 2014-12-09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037.3U CN204297181U (zh) 2014-12-09 2014-12-09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7181U true CN204297181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2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3037.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97181U (zh) 2014-12-09 2014-12-09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7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913A (zh) * 2014-12-09 2015-04-08 舟山市普陀天海适用技术研究所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913A (zh) * 2014-12-09 2015-04-08 舟山市普陀天海适用技术研究所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4154U (zh) 检测输送装置
CN203715221U (zh) 直线旋盖机
CN204866569U (zh) 产品称重分选输送带
CN204297181U (zh)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CN204085466U (zh) 折弯件检测设备
CN204173539U (zh) 一种胶囊检测机的送料装置
CN205836259U (zh) 一种瓶盖激光打标视觉检测装置
CN204078243U (zh) 贴标质量的检测系统
CN204560831U (zh) 一种冰淇淋插棒机的补棒检测机构
CN202864449U (zh) 阻力式箱式货物分离计数装置
CN205236453U (zh) 一种自动化分拣装置
CN104494913A (zh) 双螺杆式塑料杯自动叠合装置
CN204666224U (zh) 一种矿物水加氮液位检测系统
CN205393023U (zh) 一种可实现无粉体检测剔除的贴标机
CN105173270B (zh) 一种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CN203944580U (zh) 一种全自动在线称重的筛选装置
CN203997749U (zh) 一种输送带
CN209852659U (zh) 一种自动翻瓶装置
CN205274612U (zh) 影像仪入口分瓶装置
CN204660796U (zh) 一种玻璃管产品分流转运输送设备
CN105621085A (zh) 一种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托盘收料装置
CN103438850B (zh) 一种在线检测玻璃间隔的方法
CN202245419U (zh) 一种高速赋码检测分页装置
CN205555434U (zh) 一种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托盘收料装置
CN206535778U (zh) 一种视觉自动识别检测分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