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1055U -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1055U
CN204281055U CN201420678122.1U CN201420678122U CN204281055U CN 204281055 U CN204281055 U CN 204281055U CN 201420678122 U CN201420678122 U CN 201420678122U CN 204281055 U CN204281055 U CN 204281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earing
vehicle
fixed
fixed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81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珠
郭仁杰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81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1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1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1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吊具包括吊架(1),所述吊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向下延伸的吊臂(2),所述吊臂(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承车身上对应支点(3)的支座(21),所述支座(21)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并且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至少一个所述支座(21)可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吊臂(2)上。其中,由于至少位于端部的支座能够沿长度方向调节位置,因此可以对应不同车型在长度方向上的支点,有效提升车辆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的吊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和使用该吊具的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装配作业过程中,通常使用吊具系统将需要装配的车身吊起进行底部装配并自动输送到各工位。其中现有汽车车身底部的装配作业系统主要包括吊具系统和位于车身上的支点,并且通过吊具系统中的支座与车身上的支点对应后,通过起吊部将车身起吊,并带着车身沿着预定路线运行至装配工位,从而实现车身底部装配和自动输送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身底部装配作业系统的缺陷在于,汽车车身设计完成后,再根据现有的车身支点位置,设计吊具支座的位置,使得支座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调整位置,因此只能对应单一车型的装配,不能适应同平台不同宽度、不同长度、不同支点车型吊装需求,无法进行柔性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该吊具能够对应不同长度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装配作业系统,该作业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包括吊架,所述吊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向下延伸的吊臂,所述吊臂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承车身上对应支点的支座,所述支座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并且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至少一个所述支座可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吊臂上。
优选地,所述吊臂上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梁,所述支座通过活动吊臂可锁定地沿所述纵梁移动。
优选地,所述纵梁上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可拆卸地插接。
优选地,该手柄结构铰接在所述活动吊臂上并且具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插入销。
优选地,所述吊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纵梁平行的纵向轴,所述活动吊臂通过滑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纵向轴。
优选地,所述纵向轴短于所述纵梁。
优选地,所述吊臂包括分别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的之间,所述纵向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下端,第二端朝向第二固定臂延伸并通过第三固定臂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和第三固定臂分别平行地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固定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长度,所述活动吊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下端平齐,其中,所述支座为两个,一个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下端,另一个固定在所述活动吊臂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从所述吊臂的下端朝向所述车辆向内延伸的支臂和可沿该支臂的延伸方向移动地固定在该支臂上的支承件。
优选地,所述支臂上设置有沿所述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紧固孔,所述支承件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可选择地紧固在对应的所述紧固孔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装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至少位于端部的支座能够沿长度方向调节位置,因此可以对应不同长度车型的支点,有效提升车辆装配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吊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吊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要装配的车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吊架        2   吊臂
3   支点        4   限位件
11  起吊连接部  21  支座
22  纵梁        23  活动吊臂
24  纵向轴      25  滑套
26  第一固定臂  27  第二固定臂
28  第三固定臂  51  支臂
52  支承件      53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正常工作是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图面方向,另外“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以及使用该吊具的车辆装配作业系统,其中吊具包括吊架1,该吊架1具有形成为悬挂结构的起吊连接部11以可通过该起吊连接部11与KBK(悬挂吊)等吊机相连而使得吊具具有起吊动力,其中,吊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向下延伸的吊臂2,吊臂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承车身上对应支点3的支座21,这样,两侧的吊臂2对车辆形成钳状夹紧结构,即支座21可以通过吊臂2相对于吊架1的旋转而接近或远离车辆的支点3,以实现对车辆车身的起吊和转运等作业。在图1中,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所示的吊臂2分别位于通过旋转后的不同位置。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支座21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并且位于长度方向端部的至少一个支座21可沿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吊臂2上。即,支座21的位置可调整并且适应不同车型车辆的不同支点3位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的适用性强,有效提升车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支座21移动的具体结构和方式等等,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此只重点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稳定地实现支座21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优选地,如图2所示,吊臂2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梁22,支座21通过活动吊臂23可锁定地沿纵梁22移动。因此,可以通过纵梁22对活动吊臂以及支座21进行导向,并且为活动吊臂23的定位提供定位基体。
为了稳定实现对活动吊臂23的定位和位置调节,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吊臂23上设置有限位件4,纵梁22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孔231,限位件4与限位孔231可拆卸地插接,即,通过活动吊臂23上布置的限位件4与不同的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限位孔231插接,实现活动吊臂23的定位在不同长度方向上,从而使得支座21对应不同车型的支点3的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活动吊臂23的锁定还可以通过相应部件之间的卡接、钩锁等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实现,对于此类变形方式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了操作方便,限位件4形成为手柄结构,该手柄结构铰接在活动吊臂23上并且具有与限位孔23配合的插入销41,因此通过手柄的转动实现限位孔23和插入销41之间的插接和拆卸。其中限位孔23可以形成腰型孔或一侧不封闭的槽孔,以更好地与转动手柄的插入销41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件4还可以形成为其他插拔销机构,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活动吊臂23的结构稳定,优选地,吊臂2上还设置有与纵梁22平行的纵向轴24,活动吊臂23通过滑套25可滑动地连接于纵向轴24。这样,可以保证整体吊臂2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吊装作业安全可靠。其中滑套25可以形成为套设在纵向轴24上的空心套,并且内壁具有润滑衬套等滑动结构,对于其具体结构的变形,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其中更优选地,纵向轴24短于纵梁22,这样,纵向轴24的两端可以作为对活动吊臂23的限位结构,即,能够通过设置纵向轴24的长度以及位置,设定支座21在长度方向上的调节范围,不需另行在设计其他限位机构,结构简单实用。
其中如图2所示,具体地,吊臂2包括分别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固定臂26和第二固定臂27,纵梁22连接在第一固定臂26和第二固定臂27的之间,纵向轴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臂27的下端,第二端朝向第二固定臂27延伸并通过第三固定臂28固定在纵梁22上,第一固定臂26、第二固定臂27和第三固定臂28分别平行地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固定臂27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臂26的长度,活动吊臂23的下端和第一固定臂26的下端平齐,其中,支座21为两个,一个固定在第一固定臂26的下端,另一个固定在活动吊臂23的下端。因此通过该合理巧妙的结构,实现两个支座21适应不同车型的位于不同长度位置的支点3的位置,适用性强。
上述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的支座21能够在长度方向上适应不用车型的支点3,其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座21还可以直接与吊臂形成滑动连接结构,例如与吊臂2上的滑轨相配合,对于此类变形也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的支座21还能够在宽度方向上适应不同车型的支点3。具体地,支座21包括从吊臂2的下端朝向车辆向内延伸的支臂51和可沿该支臂51的延伸方向移动地固定在该支臂51上的支承件52。即,支臂5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支承件52具有固定在支臂51和沿支臂51的延伸方向移动的两种状态,具体地支承件52可以形成为支柱、托盘等结构以与车辆的支点3相对应,因此,通过将支承件52在支臂5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并固定在不同位置上,能够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应处于不同位置的支点3。其中,能够实现支承件52可移动地固定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支臂51上设置有沿沿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紧固孔,支承件52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53,例如螺栓可选择地紧固在对应的紧固孔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实线部分和虚线部分所示的支承件52处于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这样,通过支承件52与不同位置的紧固孔的连接实现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从而对于不同车型的不同支点3的宽度位置,适用性更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承件52还可以通过锁扣、卡子等部件实现与支臂51的其他种类的连接,对于此类变形同样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式上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支点3的位置,即通过对于多种车型而进行柔性化生产,使得车辆的装配效率更高,并且降低装配成本,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装配用吊具,包括吊架(1),所述吊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向下延伸的吊臂(2),所述吊臂(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承车身上对应支点(3)的支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并且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端部的至少一个所述支座(21)可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吊臂(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2)上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梁(22),所述支座(21)通过活动吊臂(23)可锁定地沿所述纵梁(2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吊臂(23)上设置有限位件(4),所述纵梁(22)上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孔(231),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限位孔(231)可拆卸地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形成为手柄结构,该手柄结构铰接在所述活动吊臂(23)上并且具有与所述限位孔(23)配合的插入销(41)。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纵梁(22)平行的纵向轴(24),所述活动吊臂(23)通过滑套(25)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纵向轴(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轴(24)短于所述纵梁(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2)包括分别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固定臂(26)和第二固定臂(27),所述纵梁(22)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臂(26)和第二固定臂(27)的之间,所述纵向轴(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臂(27)的下端,第二端朝向第二固定臂(27)延伸并通过第三固定臂(28)固定在所述纵梁(22)上,所述第一固定臂(26)、第二固定臂(27)和第三固定臂(28)分别平行地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固定臂(27)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臂(26)的长度,所述活动吊臂(23)的下端和所述第一固定臂(26)的下端平齐,其中,所述支座(21)为两个,一个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臂(26)的下端,另一个固定在所述活动吊臂(23)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包括从所述吊臂(2)的下端朝向所述车辆向内延伸的支臂(51)和可沿该支臂(51)的延伸方向移动地固定在该支臂(51)上的支承件(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51)上设置有沿所述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紧固孔,所述支承件(52)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53)可选择地紧固在对应的所述紧固孔上。
10.一种车辆装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具。
CN201420678122.1U 2014-11-13 2014-11-13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Active CN204281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122.1U CN204281055U (zh) 2014-11-13 2014-11-13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122.1U CN204281055U (zh) 2014-11-13 2014-11-13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1055U true CN204281055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8122.1U Active CN204281055U (zh) 2014-11-13 2014-11-13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10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77A (zh) * 2020-09-04 2020-11-27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棒材吊具、棒材吊装装置及棒材吊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77A (zh) * 2020-09-04 2020-11-27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棒材吊具、棒材吊装装置及棒材吊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67853U (zh) 汽车白车的辅助吊具
CN204281055U (zh) 车辆装配用吊具和车辆装配作业系统
CN103738430B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转运吊具
CN103953200B (zh) 墙板安装机
CN104477751A (zh) 柔性汽车顶盖转位装置及汽车顶盖转位方法
CN202558456U (zh) 驾驶室专用吊具
CN204079216U (zh) 一种吊具
CN105006924A (zh) 电机穿芯装置及其穿芯方法
CN103407893A (zh) 一种电力安装活动吊架
CN203485704U (zh) 一种重型工程车前稳定杆装置
CN103510368A (zh) 一种折叠晾衣架
CN204917650U (zh) 一种驾驶室吊具
CN203402634U (zh) 一种钢管运输装置
CN204549952U (zh) 吊具和起吊设备
CN203922446U (zh) 车身转运吊装辅具
CN204324685U (zh) 一种新型短距离吊装用临时吊耳
CN203754232U (zh) 一种简易钢轨吊具
CN209411717U (zh) 一种便于货架维修的倾倒装置
CN205256467U (zh) 一种车厢
CN201713227U (zh) 一种钢结构翻转用龙门吊
CN103342219B (zh) 一种大型物件陆地运输的方法
CN104890712A (zh) 多功能搬运车
CN204749949U (zh) 一种汽车拉索翻转料车
CN205327165U (zh) 重型悬移支架用平板运输车
CN103693550B (zh) 汽车侧围翻转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