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9334U -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9334U
CN204279334U CN201420798576.2U CN201420798576U CN204279334U CN 204279334 U CN204279334 U CN 204279334U CN 201420798576 U CN201420798576 U CN 201420798576U CN 204279334 U CN204279334 U CN 204279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film
pedestrian
automobile
engin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8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荣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98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9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9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9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其安全薄膜件、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及电子控制部件的结构配合,当发生行人与汽车碰撞时,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促使紧贴于汽车发动机盖表面的安全薄膜件迅速地分离并在发动机盖上方与前挡风玻璃的前方筑起安全缓冲保护墙,使行人先撞击安全缓冲保护墙,让行人得到较大的缓冲力,减少碰撞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降低伤亡率;同时,由于安全薄膜件为带有弹性的含有至少一层以及透明的薄膜,可以保护行人,又可保护汽车的车体、汽车发动机盖及挡风玻璃并不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可靠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所使用的安全保护装置,基本为吸收撞击波的保险杠、盖住发动机舱的前机盖、确保驾驶员家庭视线、安装于驾驶室内的保护气囊,它们都是为了确保汽车碰撞时能很好地保护汽车及汽车内驾驶人、乘客的安全。可是,在交通事故中,行人与车辆碰撞时,行人先与汽车的前保险杠碰撞,然后因车速过快而向上弹起,最后造成行人与车体、车辆前机盖或挡风玻璃碰撞,随即再跌落到车辆外部,造成二次伤害的发生,促使行人与车辆碰撞所造成伤害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60%以上,死亡率最高。
因此,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汽车的安全保护装置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结构紧凑且能使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很好地提供缓冲能力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的汽车保护行人、实用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紧贴汽车发动机盖外缘的带弹性的至少一层的透明的安全薄膜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上的带气源的薄膜分离部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车罩上的薄膜提升部件及安装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所述安全薄膜件的前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前端,安全薄膜件尾端连接有能对其收放用的弹性收卷部件,所述弹性收卷部件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升起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扣装于汽车发动机盖的后端上并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从而使安全薄膜件通过薄膜分离部件从汽车发动机盖1上分离并能随着薄膜提升部件向上移动形成安全缓冲墙。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汽车发动机盖前端上设有薄膜分离部件安装用的分离安装腔,安全薄膜件覆盖分离安装腔的开口,薄膜分离部件的气源出口对应分离安装腔的开口设置。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分离安装腔的开口上安装有可分离的软质填充盖,软质填充盖紧密连接于安全薄膜件的内壁上。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薄膜分离部件包括分离气体发生器,分离气体发生器与电子控制部件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汽车发动机盖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开口的固定架,开口上适配安装有可与固定架分离的活动块,活动块内壁面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提升的提升导辊及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活动端适配安装用的弹性座。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提升导辊活动安装用的固定槽及弹性座适配扣接用的定位通槽,固定槽上固定安装有弹性收卷部件,弹性座与薄膜提升部件的推动杆铰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活动块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进出的导向滑道。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薄膜提升部件包括驱动气缸、摇动臂及提升气体发生器,摇动臂固定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车罩内,摇动臂活动端与驱动气缸的缸体适配安装,驱动气缸的推动杆与弹性座铰接,驱动气缸与提升气体发生器连接,提升气体发生器与电子控制部件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包括传感装置及微处理装置,微处理装置安装于汽车控制盘上,传感装置安装于汽车上并与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微处理装置分别与分离气体发生器、提升气体发生器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的顺序。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壳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差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汽车发动机盖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使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该安全保护装置的电子控制部件感应后控制薄膜分离部件、薄膜提升部件,促使紧贴于汽车发动机盖表面的安全薄膜件迅速地分离并在发动机盖上方与前挡风玻璃的前方筑起安全缓冲保护墙,使行人先撞击安全缓冲保护墙,让行人得到较大的缓冲力,减少碰撞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降低伤亡率;同时,由于安全薄膜件为带有弹性的含有至少一层以及透明的薄膜,可以保护行人,又可保护汽车的车体、汽车发动机盖及挡风玻璃并不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汽车发动机盖闭合或开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全薄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1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汽车发动机盖闭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5中C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薄膜提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8中D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全薄膜件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与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其包括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紧贴汽车发动机盖1外缘的至少一层的安全薄膜件2、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上的带气源的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车罩16上的薄膜提升部件4及安装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5。所述安全薄膜件2的前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前端,安全薄膜件2尾端连接有能对其收放用的弹性收卷部件6。所述弹性收卷部件6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升起用的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扣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上并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推动杆4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电子控制部件5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3、薄膜提升部件4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从而使安全薄膜件2通过薄膜分离部件3从汽车发动机盖1上分离并能随着薄膜提升部件4向上移动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这样,能使行人先撞击安全缓冲保护墙8,让行人得到较大的缓冲力,较大程度地减少撞击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行人安全,降低伤亡率。
参照图3所示,所述安全薄膜件2的层数可选为一层,或为两层,或为三层,或为三层以上。然而,本优化方案的安全薄膜件2的层数选为三层,分别为第一层薄膜21、第二层薄膜22及第三层薄膜23。第一层薄覆盖并紧贴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外表面,第二层薄膜22与第三层薄膜23均设置于第一层薄膜21上,而且第二层薄膜22可分离连接于第一层薄膜21上。这样,可避免第二层薄膜22过强地粘贴于第一层薄膜21上,方便第二层薄膜22向上提起。以及,第二层薄膜22宽度相对第一层薄膜21的较小,确保第二层薄膜22既能粘于第一层薄膜21上,又能迅速与第一层薄膜21分离而向上提升,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此外第二层薄膜22长度相对第一层薄膜21长,且长出的部分被弹性收卷部件6收起。第三层薄膜23设置于第二层薄膜22的两边上并牢固紧贴于第一层薄膜21上。有效防止第二层薄膜22非正常地从侧边被撕开,提高稳固性,确保使用质量。
参照图2及图10所示,所述汽车发动机盖1前端上设有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用的分离安装腔9,安全薄膜件2覆盖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薄膜分离部件3的气源出口对应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设置。所述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上安装有可分离的软质填充盖10,软质填充盖10紧密连接于安全薄膜件2的内壁上。其中,所述薄膜分离部件3包括分离气体发生器31,分离气体发生器31与电子控制部件5连接。即,当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电子控制部件5控制分离气体发生器31运行。分离气体发生器31点火后产生大量气体充滿了分离安装腔9。此时,软质填充盖10受到气压冲击而逐渐脱离开口。由于软质填充盖10的材料较厚,所以不容易被气体冲击波击穿。这时,安全薄膜件2受到软质填充盖10的带动也随着脱离汽车发动机盖1。当气体向四周扩散时,使得安全薄膜件2与汽车发动机盖1表面充入气体,同时在薄膜提升部件4带动向上提升,安全薄膜件2更快速脱离汽车发动机盖1而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
参照图4至图10所示,所述汽车发动机盖1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开口的固定架11,开口上适配安装有可与固定架11分离的活动块7。活动块7内壁面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提升的提升导辊12及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活动端适配安装用的弹性座13。并且,固定架11上设有提升导辊12活动安装用的固定槽14及弹性座13适配扣接用的定位通槽15。该弹性收卷部件6固定安装于固定槽14上,弹性座13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推动杆411铰接。根据实际应用,所述活动块7与固定架11之间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进出的导向滑道16。使安全薄膜件2定向地沿着导向滑道16向外放线或向内收线,确保安全薄膜件2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薄膜提升部件4包括驱动气缸41、摇动臂42及提升气体发生器43,摇动臂42固定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车罩16内,摇动臂42活动端与驱动气缸41的缸体412适配安装,驱动气缸41的推动杆411与弹性座13铰接,驱动气缸41与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连接,提升气体发生器43与电子控制部件5连接。在优化方案中,所述驱动气缸41的推动杆411为三节伸缩推杆。该三节伸缩推杆包括可自由地依次地伸出与回缩在驱动气缸41的缸体412内的第一节实心推杆、第二节空心推管与第三节空心推管。并且,第一节实心推杆底部的外圆面上开有圆环外槽,第二节空心推管及第三节空心推管的顶部的内圆周面及底部的外圆面上分别开有内圆环槽及外圆环槽。其中,空心推管底部的外圆环槽与实心推杆的圆环外槽分别装有弹性止动环44,弹性止动环44有径向扩张的趋势。当实心推杆向上伸出过程中,弹性止动环44分别滑移到圆环外槽及内圆环槽内,使第一节实心推杆、第二节空心推管与第三节空心推管不能再向外伸出,只能向下复位。从而将安全薄膜件2迅速又稳定地提升。期间,所述第一节实心推杆的顶端铰接于弹性座13上,弹性座13通过钢球与卡槽卡扣连接于固定支架的定位通槽15上。当提升气体发生器43点火后,驱动缸的推动杆411向上推动,有足够的向上推动力将活动块7分离于汽车发动机盖1,并促使活动块7随着推动杆411向上移动。由于提升导辊12设置于活动块7上,使安全薄膜件2也随着活动块7从弹性收卷部件6拉出而向上提升。该驱动缸的推动杆411的有效位置为实心推杆与空心推管位移量的总和。加强形成的安全缓冲保护墙8的牢固性及确保其使用效果。
另外,所述第一节实心推杆与第二空心推管分别有相通的空腔45。该空腔45与提升汽体发生器43连接,且空腔45底端设有大气连通阀芯46。当大气连通阀芯46向上或向下移动时,空腔45与大气连通或闭合,促使汽车发动机盖1能在日常开启或关闭的灵活性。还有,空腔45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固定阀芯47。当提升气体发生器43点火后,固定阀芯47向外压出并插入固定于摇动臂42上的固定支架48上,使驱动气杆的推动杆411在升起状态下,缸体412牢固地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罩体内。加强安装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效果。
参照图1、图7及图10所示,所述电子控制部件5包括传感装置及微处理装置51,微处理装置51安装于汽车控制盘上,传感装置安装于汽车上并与微处理装置51信号连接,微处理装置51分别与分离气体发生器31、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的顺序。即,传感装置用以判断汽车是否撞到行人及撞击的程度,能迅速地将信号反馈给微处理装置51。当微处理装置51检测为危险信号时可立即控制分离气体发生器31及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运行,促使安全薄膜件2分离及通过薄膜提升部件4向上提升。其中,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壳体上的压力传感器52及为安装于差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53。而微处理装置51设置于汽车驾驶室内。当发生撞击时,汽车受到的压力与车速分别不大于设定值,微处理装置51不会发出分离气体发生器31及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运行的信号,若压力与车速大于设定值时,微处理装置51发出分离气体发生器31及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运行的信号。有效保护被撞行人的安全,降低伤亡率。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紧贴汽车发动机盖(1)外缘的带弹性的至少一层的透明的安全薄膜件(2)、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上的带气源的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车罩(16)上的薄膜提升部件(4)及安装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5),所述安全薄膜件(2)的前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前端,安全薄膜件(2)尾端连接有能对其收放用的弹性收卷部件(6),所述弹性收卷部件(6)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升起用的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扣装于汽车发动机盖(1)的后端上并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推动杆(411)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部件(5)分别与薄膜分离部件(3)、薄膜提升部件(4)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从而使安全薄膜件(2)通过薄膜分离部件(3)从汽车发动机盖(1)上分离并能随着薄膜提升部件(4)向上移动形成安全缓冲保护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盖(1)前端上设有薄膜分离部件(3)安装用的分离安装腔(9),安全薄膜件(2)覆盖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薄膜分离部件(3)的气源出口对应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安装腔(9)的开口上安装有可分离的软质填充盖(10),软质填充盖(10)紧密连接于安全薄膜件(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分离部件(3)包括分离气体发生器(31),分离气体发生器(31)与电子控制部件(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盖(1)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开口的固定架(11),开口上适配安装有可与固定架(11)分离的活动块(7),活动块(7)内壁面上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提升用的提升导辊(12)及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活动端适配安装用的弹性座(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上设有提升导辊(12)活动安装用的固定槽(14)及弹性座(13)适配扣接用的定位通槽(15),固定槽(14)上固定安装有弹性收卷部件(6),弹性座(13)与薄膜提升部件(4)的推动杆(411)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7)与固定架(11)之间设有引导安全薄膜件(2)进出的导向滑道(16)。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提升部件(4)包括驱动气缸(41)、摇动臂(42)及提升气体发生器(43),摇动臂(42)固定端固定于汽车发动机车罩(16)内,摇动臂(42)活动端与驱动气缸(41)的缸体适配安装,驱动气缸(41)的推动杆(411)与弹性座(13)铰接,驱动气缸(41)与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连接,提升气体发生器(43)与电子控制部件(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部件(5)包括传感装置及微处理装置(51),微处理装置(51)安装于汽车控制盘上,传感装置安装于汽车上并与微处理装置(51)信号连接,微处理装置(51)分别与分离气体发生器(31)、提升气体发生器(43)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的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前壳体上的压力传感器(52)、安装于差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53)。
CN201420798576.2U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Active CN204279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8576.2U CN204279334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8576.2U CN204279334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9334U true CN204279334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8576.2U Active CN204279334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9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0198A (zh) * 2014-12-17 2015-05-06 周荣满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0198A (zh) * 2014-12-17 2015-05-06 周荣满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1754B (zh) 一种保护车人碰撞事故中人地碰撞损伤的方法
US9102307B2 (en) Safety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03802993A (zh) 封闭式摩托车
CN103192866A (zh) 转向柱压溃系统
CN201842048U (zh) 一种车用安全气囊保护装置
CN104999991A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104590198A (zh)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4279334U (zh)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CN101508275A (zh) 减撞减阻变形安全车身
CN106828401A (zh) 车辆
CN104652319B (zh) 一种充气安全限高杆
CN210852363U (zh) 一种汽车结构
CN109131193B (zh) 汽车镁合金方向盘安全装置
CN105313816A (zh) 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保护装置
CN102897133B (zh)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N202156377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CN204551323U (zh) 一种充气安全限高杆
CN204956167U (zh) 一种安全汽车座椅
CN210554339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防护装置
CN202935312U (zh) 一种新型行人安全气囊应用装置
CN102294985B (zh) 汽车司乘人员安全保险座椅
CN201325412Y (zh) 行人保护气囊装置
CN203681477U (zh)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CN201128457Y (zh) 摩托车电动车安全防护罩
CN204432596U (zh) 一种用于减轻撞击事故危害的汽车车外安全气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