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1477U -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1477U
CN203681477U CN201420017169.3U CN201420017169U CN203681477U CN 203681477 U CN203681477 U CN 203681477U CN 201420017169 U CN201420017169 U CN 201420017169U CN 203681477 U CN203681477 U CN 203681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pipe link
car body
bear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71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望方
王鹏
赵娜
张靖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0171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1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1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14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包括连接杆以及平行布设在车体头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远离车体头部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发动机罩盖前端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设的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呈滑动配合,发动机罩盖远离车体头部的一端设置有铰链,连接杆的上端与铰链相铰接,连接杆的下端通过第一支座与车体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支座相铰接,连接杆的上端向远离车体头部的一侧倾斜,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至竖直位置的促动器。该举升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发动机罩盖对行人头部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举升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安全座椅、安全气囊、安全带等汽车碰撞安全构造和安全装备,有效地保护了车内乘员的乘车安全,大幅度降低了乘员在一般交通碰撞事故中的伤亡率。然而,行人直接暴露于各种交通环境中,在交通事故中因为没有防护措施,在事故碰撞过程中直接与硬度较大的保险杠、发动机罩盖、挡风玻璃及地面等相撞,很容易造成重伤或直接死亡。行人碰撞事故中,下肢往往是和汽车直接碰撞的身体部位,而行人的头部和罩盖下发动机的坚硬部件以或挡风玻璃的碰撞会造成致命伤,因此头部伤害是行人-车辆碰撞死亡的主要因素。行人保护的重点是在人-车碰撞中减少或避免对行人的头部伤害,因此主动式发动机罩的设计研究成为一种趋势。
现有的行人头部碰撞保护方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种是通过结构上的优化,解决引擎盖刚度与抗凹性之间的矛盾,既能满足行人保护又能满足引擎盖抗凹性的要求;另一种是对汽车引擎盖进行改装,使得汽车在碰撞过程中主动升起引擎盖,保护行人不受致命伤害。机械式发动机罩盖举升系统由于可重复操作,且在作用时不会带来额外的能量,所以现在对于此类主动式罩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该举升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发动机罩盖对行人头部造成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以及平行布设在车体头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远离车体头部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发动机罩盖前端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设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呈滑动配合,所述发动机罩盖远离车体头部的一端设置有铰链,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铰链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第一支座与车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支座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远离车体头部的一侧倾斜,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至竖直位置的促动器。
上述的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上述的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为一气缸,所述促动器的缸体通过第二支座与车体连接,所述促动器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支座上,所述促动器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举升后的发动机罩盖对人头部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发动机罩盖与车体刚性连接后对人头部剧烈的碰撞力,有效的保护了被碰撞的行人。
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杆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罩盖处于举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罩盖;    2—固定杆;   3—第一滑槽;
4—连接杆;        5—促动器;   6—车体;
7—第一支座;      8—第二支座; 9—铰链;
10—第二滑槽;     11—滑杆;    12—第一伸缩杆;
13—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包括连接杆4以及平行布设在车体6头部的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发动机罩盖1前端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设的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呈滑动配合,所述发动机罩盖1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端设置有铰链9,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与铰链9相铰接,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通过第一支座7与车体6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与第一支座7相铰接,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向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侧倾斜,所述连接杆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4转动至竖直位置的促动器5。
如图1所示,所述促动器5为一气缸,所述促动器5的缸体通过第二支座8与车体6连接,所述促动器5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支座8上,所述促动器5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相连接。
结合图3所示,使用时,当车体6头部碰撞到行人下肢后,设置在车体6头部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这个碰撞信号后并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促动器5动作,所述促动器5带动连接杆4转动,所述连接杆4在转动至竖直位置的同时,通过铰链9推动发动机罩盖1向车体6头部移动,与此同时,滑杆11沿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斜向上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发动机罩盖1的举升,于是当行人下肢被撞时,人的头部即会碰到举升后的发动机罩盖1上,通过举升后的发动机罩盖1对人头部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发动机罩盖1与车体刚性连接后对人头部剧烈的碰撞力,有效的保护了被碰撞的行人。随后可通过对促动器5的控制使连接杆4复位。
如图2所示,所述滑杆11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12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所述滑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13与第二滑槽10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该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并不妨碍将发动机罩盖1打开,需要打开发动机罩盖1时,控制促动器5带动该举升机构将发动机罩盖1举升后,再将第一伸缩杆12从第一滑槽3内拉出来,将第二伸缩杆13从第二滑槽10内拉出来,然后向上转动发动机罩盖1即将发动机罩盖1打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4)以及平行布设在车体(6)头部的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发动机罩盖(1)前端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设的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10)呈滑动配合,所述发动机罩盖(1)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端设置有铰链(9),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与铰链(9)相铰接,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通过第一支座(7)与车体(6)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与第一支座(7)相铰接,所述连接杆(4)的上端向远离车体(6)头部的一侧倾斜,所述连接杆(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4)转动至竖直位置的促动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12)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所述滑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13)与第二滑槽(1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5)为一气缸,所述促动器(5)的缸体通过第二支座(8)与车体(6)连接,所述促动器(5)的缸体铰接在第二支座(8)上,所述促动器(5)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相连接。
CN201420017169.3U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1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7169.3U CN203681477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7169.3U CN203681477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1477U true CN203681477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71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1477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1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6928A (zh) * 2018-01-23 2018-09-21 单动力 一种汽车后备箱盖的防磕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6928A (zh) * 2018-01-23 2018-09-21 单动力 一种汽车后备箱盖的防磕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4641U (zh) 汽车碰撞缓冲器
US6637536B1 (en) Front hood assembly
JP2002544058A (ja) 前方ボンネット構造
CN202641585U (zh) 一种行人安全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3681476U (zh) 一种可逆式汽车发动机罩盖前后同步举升机构
JP2002544055A (ja) 前方ボンネット構造
CN203681477U (zh)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盖的举升机构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CN201800790U (zh) 一种弹出式机罩系统
CN202358034U (zh) 一种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罩升起装置
CN105774742B (zh) 一种车用安全系统
KR101271811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 힌지장치
CN104832020A (zh)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
CN202156377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CN202225922U (zh) 一种发动机罩锁扣固定板加强板
CN2778616Y (zh) 活动式后下部防护装置
CN208069582U (zh) 一种三级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04020790U (zh) 一种汽车外置安全气囊的装置
CN202271957U (zh) 防撞人汽车
CN104590198A (zh) 一种汽车保护行人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0027308U (zh) 一种汽车缓冲防护杠
CN205098003U (zh) 一种保护汽车乘员颈部安全的主动头枕
CN204845814U (zh) 保险杠
CN203157918U (zh) 汽车柔性保护装置
CN213167956U (zh) 一种汽车收缩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