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7560U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67560U CN204267560U CN201420761639.7U CN201420761639U CN204267560U CN 204267560 U CN204267560 U CN 204267560U CN 201420761639 U CN201420761639 U CN 201420761639U CN 204267560 U CN204267560 U CN 2042675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portion
- brake
- wire drawing
- tie
- dr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0003 Hoof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鼓式制动器及汽车,该鼓式制动器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制动鼓以及制动鼓内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蹄,还包括拉板和推杆,拉板上依次设置有拉丝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和第一驱动部,拉丝连接部和转动连接部分立于基板的两侧;推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部与拉板转动连接,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部,当驻车拉丝连接部受到拉力使得拉板发生运动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相转离;两个制动蹄上相对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各位于一个通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通过拉杆和推杆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穿过基板和位于制动鼓内部的拉丝,自然也就避免了该部分拉丝的多次弯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鼓式制动器是常用的汽车制动器,其通过传动机构将制动蹄的摩擦片压紧到制动鼓内侧,从而产生制动力,制动车轮使得汽车减速或停车,如此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图1为现有技术中鼓式制动器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鼓式制动器的主视图,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鼓式制动器包括基板11、设置于基板11上的制动鼓(图中未示出)、制动鼓内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蹄以及传动杆13,两个制动蹄分别为领蹄15和从蹄12,领蹄15的一端连接有拉丝14,领蹄15的另一端为制动部151,传动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领蹄15于拉丝14和制动部151之间,传动杆13的另一端连接从蹄12,汽车的拉丝14穿过基板11和鼓式制动器的其它零部件与领蹄15的一端相连。工作时,拉丝14拉动领蹄15使其制动部151外移以贴上制动鼓进行制动,当制动部151因制动鼓的阻止而无法继续外移后,领蹄15继续转动以驱动传动杆13带动从蹄12运动,直至从蹄12也贴上制动鼓实现制动,从而完成两个制动蹄的制动。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拉丝14从基板11的一侧穿入另一侧的制动鼓内时需要弯曲,拉丝14在制动鼓内布置时因为零部件的阻挡也不可能直线布置,由此拉丝14与鼓式制动器连接时需要多次弯曲,多次弯曲一方面降低了拉丝14的驻车效率,另一方面导致其容易磨损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丝需要在鼓式制动器内多次弯曲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鼓式制动器,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制动鼓以及制动鼓内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蹄,还包括,
拉板,所述拉板上依次设置有拉丝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拉丝连接部和所述转动连接部分立于所述基板的两侧;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拉板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部,当所述驻车拉丝连接部受到拉力使得所述拉板发生运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转离;
两个所述制动蹄上相对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各位于一个所述通孔中。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所述拉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拉丝连接部相连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基板搭接或具有一间隙。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搭接部和所述基板。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通过拉钩扣于所述搭接部上。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所述弹性件的布置方向与汽车的拉丝在所述拉丝连接部处的布置方向相一致。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拉板位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的鼓式制动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蹄相抵接。
一种汽车,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为上述的鼓式制动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设置有拉板和推杆,拉板的两端分列于基板的两侧,拉杆的一端接受到拉丝的拉力后,使得拉杆的另一端和推杆通过转离实现对制动蹄的驱动,并通过制动蹄实现对制动鼓的制动。如此,通过拉杆和推杆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穿过基板和位于制动鼓内部的拉丝,自然也就避免了该部分拉丝的多次弯曲。
由于上述鼓式制动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鼓式制动器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鼓式制动器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鼓式制动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拉板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板、推杆以及制动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1、基板;12、从蹄;13、传动杆;14、拉丝;15、领蹄;151、制动部。
本实用新型:
21、基板;22、拉丝固定件;23、制动蹄;24、拉板;241、拉丝连接部;242、转动连接部;243、第一驱动部;244、搭接部;25、推杆;251、第二驱动部;252、抵接部;253、弯折部;26、拉丝;27、通孔;2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鼓式制动器,包括基板21、设置于基板21上的制动鼓(图中未示出)以及制动鼓内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蹄23,还包括拉板24和推杆25,拉板24上依次设置有拉丝连接部241、转动连接部242和第一驱动部243,拉丝连接部241和转动连接部242分立于基板21的两侧;推杆25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部242与拉板24转动连接,推杆2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部251,当驻车拉丝连接部241受到拉力使得拉板24发生运动时,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相转离;两个制动蹄23上相对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个通孔27,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各位于一个通孔27中。
为表述方便,本文中称基板21上设置有制动鼓的一侧为基板21的内侧,与内侧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本文中的左、右侧描述以具体附图所示的为基准,而非对结构的另外限定。
具体的,拉板24贯穿基板21,拉板24的一端位于基板21的外侧,拉板24该端上设置有拉丝连接部241,拉丝连接部241用于连接制动拉丝26,拉丝连接部241可以是固定孔或固定轴,也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拉丝固定结构。拉板24的另一端位于基板21的内侧,拉板24该端设置有转动连接部242和第一驱动部243,其中,转动连接部242在拉板24上位于拉丝连接部241和第一驱动部243之间,其用于与推杆25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连接部242可以是转动轴或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孔;第一驱动部243用于在拉板24运动过程中与制动蹄23相接触并对其施加压力以驱动制动蹄23。推杆25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部242与拉板24转动连接,另一端为第二驱动部251。如此,如图3和4所示,拉丝26通过拉丝固定件22固定于基板21上,拉丝26给拉板24的拉丝连接部241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随着拉板24和推杆25以转动连接部242为轴发生相对转动,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将相转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制动蹄23相对设置,各制动制动鼓上的一个侧面,两个制动蹄23上各设置有一个通孔27,两个通孔27相对设置,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各位于其中一个通孔27中,在正常状态下,制动蹄23与制动鼓之间具有一间隙,如上所述,当拉板24受到制动拉丝26的拉力时,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相转离,由于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分别位于两个制动蹄23的通孔27中,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的转离将带动两个制动蹄23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此,制动蹄23将贴上制动鼓以进行制动。
本实施例中,在制动过程中,拉板24和推杆25实际进行的是移动和转动的复合运动,因为拉板24、推杆25尺寸的不同以及拉丝26拉力大小的不同,有可能第一驱动部243先驱动制动蹄23,也可能第二驱动部251先驱动制动蹄23,但只需设计时保证第二驱动部251和第一驱动部243的转离尺寸与制动蹄23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尺寸能够相配合,两者转离必然能够保证两个制动蹄23都贴上制动鼓。
本实施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设置有拉板24和推杆25,拉板24的两端分列于基板21的两侧,拉杆的一端接受到拉丝26的拉力后,使得拉杆的另一端和推杆25实现对制动蹄23的驱动,并最终实现制动蹄23对制动鼓的制动。如此,通过拉杆和推杆25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穿过基板21和位于制动鼓内部部分的拉丝26,自然也就避免了该部分拉丝26的多次弯曲。
本实施例中的拉板24优选为板材,很显然的,也可以是杆件,推杆25优选为杆件,也可以为板材。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与制动蹄23上的通孔27优选为间隙配合,以便于拉板24和推杆25的安装,但同时,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优选抵接于通孔27孔壁上距制动鼓最近的一侧,即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与通孔27偏心安装,如在图6中,第一驱动部243的右侧与右侧制动蹄23上通孔27的右侧孔壁相抵接,第二驱动部251的左侧与左侧制动蹄23上通孔27的左侧孔壁相抵接,制动拉丝26的行程有限,两个驱动部与通孔27孔壁相抵接保证一旦拉丝26制动,驱动部能够立即驱动制动蹄23,确保制动效率的高效。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进一步的,拉板24上还设置有与拉丝连接部241相连的搭接部244,搭接部244与基板21搭接或具有一间隙。搭接部244的作用在于,当拉板24受到拉丝26拉力时,搭接部244会搭接到基板21上,由此会对拉板24的下移和左移产生阻力,使得拉板24先发生转动,使得第一驱动部243先驱动右侧制动蹄23,当右侧制动蹄23靠上制动鼓无法继续向右运动时,拉板24继续受到拉力才会向左平移带动第二驱动部251以驱动右侧制动蹄23,搭接部244的作用在于使得拉板24和推杆25的运动过程得以明确,降低不确定性。
作为最优选的,搭接部244与基板21之间没有间隙,即搭接于基板21上,如此在汽车运动过程中降低搭接部244因震动而撞击基板21的概率,保持行车过程中的低噪音。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一弹性件28,弹性件28的两端分别连接搭接部244和基板21。弹性件28的作用在于制动结束后帮助拉板24和推杆25复位。作为优选的,弹性件28为弹簧,弹簧通过拉钩扣于搭接部244上,搭接部244上开孔,弹簧通过拉杆钩于该孔中,如此便于安装。
作为更优选的,弹性件28的布置方向与汽车的拉丝26在拉丝连接部241处的布置方向相一致。如此最大化利用弹性件28的弹性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驱动部251与拉板24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3所示,推杆25通过一个弯折部253保证第二驱动部251与拉板24位于同一平面上,此时,第二驱动部251仅受到拉板24左向的驱动力,保证第二驱动部251的受力方向与第一驱动部243的受力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保证力的效率,而位于不同直线上会产生一个剪切力。
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所示,推杆25的一端为抵接部252,抵接部252与制动蹄23相抵接,抵接一方面便于装配时的定位,另一方面在拉板24运动时能够对制动蹄23施加制动力,助力第一驱动部243和第二驱动部251。图6中为推杆25的右侧与制动蹄23相抵接,显然的,推杆25的左侧也可与制动蹄23相抵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制动器,制动器为上述的鼓式制动器。
由于上述鼓式制动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鼓式制动器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很显然的,除汽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还适用于其他车辆。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鼓式制动器,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制动鼓以及制动鼓内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板,所述拉板上依次设置有拉丝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拉丝连接部和所述转动连接部分立于所述基板的两侧;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拉板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部,当所述驻车拉丝连接部受到拉力使得所述拉板发生运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转离;
两个所述制动蹄上相对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各位于一个所述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拉丝连接部相连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基板搭接或具有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搭接部和所述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通过拉钩扣于所述搭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布置方向与汽车的拉丝在所述拉丝连接部处的布置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拉板位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蹄相抵接。
8.一种汽车,包括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鼓式制动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1639.7U CN204267560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61639.7U CN204267560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67560U true CN204267560U (zh) | 2015-04-15 |
Family
ID=5280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6163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67560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675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5090A (zh) * | 2014-12-05 | 2015-03-2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20761639.7U patent/CN20426756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5090A (zh) * | 2014-12-05 | 2015-03-2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92055B2 (ja) | ドラムブレーキ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 | |
CN102155508B (zh) | 一种永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相组合的制动器及制动方法 | |
CN102009644A (zh) | 一种汽车辅助刹车助力减速摩擦装置及其刹车方法 | |
WO2015083802A1 (ja) | ドラム式電動駐車ブレーキ装置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ユニット | |
CN105465237A (zh) | 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鼓式制动器 | |
CN204267560U (zh)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
CN105736610B (zh) | 用于驻车制动的电子控制执行机构 | |
CN104455090A (zh) | 鼓式制动器及汽车 | |
CN104948616A (zh) | 带离心叶片的通风碟式刹车盘 | |
CN204055748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后刹车的刹车离合装置 | |
CN104228788A (zh) | 一种用于汽车后刹车的刹车离合装置 | |
CN203098639U (zh) | 一种叉车刹车制动器总成 | |
CN103101523A (zh) | 一种汽车应急停止装置 | |
CN203892417U (zh) | 具有摩擦片摩损自动补偿结构的拖拉机湿式盘式制动器 | |
CN203796813U (zh) | 盘式制动器减噪弹簧及盘式制动器 | |
US8919502B2 (en) | Cord assembly for replacement of outer beam and carrie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1842072U (zh) | 一种汽车辅助刹车助力减速摩擦装置 | |
CN202790232U (zh) | 无石棉鼓式制动蹄总成 | |
CN202215645U (zh) | 挂车液压制动器 | |
CN202790233U (zh) | 基于芳纶基摩擦材料的鼓式制动蹄总成 | |
KR102258685B1 (ko) | 전동 브레이크의 이동너트 회전방지장치 | |
CN103723229B (zh) | 电动车机械式碟刹机构 | |
KR20140083501A (ko) | 자동차용 캘리퍼 모듈 | |
JP2018528360A (ja) | 商用車用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CN202674103U (zh) | 车辆双驱动刹车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