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2099U -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2099U
CN204222099U CN201420616914.6U CN201420616914U CN204222099U CN 204222099 U CN204222099 U CN 204222099U CN 201420616914 U CN201420616914 U CN 201420616914U CN 204222099 U CN204222099 U CN 204222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mold
block
wedge shape
front mould
w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69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作寰
高国利
黎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69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2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2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20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后模上的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楔形槽;固定在前模上、且可滑动插接在楔形槽中的楔形拨块,楔形拨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楔形拨块的斜面平行的长条形的拨条;设置在楔形槽的两侧面上的凸块,凸块可与拨条拨动接触。本后模抽芯滑块机构通过楔形拨块、滑块和凸块之间的配合,后模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均没有使用油缸驱动,而是利用楔形拨块与滑块上的凸块相互作用完成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替代了油缸驱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不需要设置配套的油路,模具检修维护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匹配大型号注塑机台便可以完成工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后模抽芯滑块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通常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合模后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并成型后,将前模和后模开模,通过抽芯操作取出注塑产品。
现有的模具抽芯操作常采用后模抽芯,后模抽芯需要使用油缸进行驱动,而油缸的使用增加了油缸本身的采购、维护成本,还需要设计与油缸相配套的油路,造成模具的油路安装、检修繁琐,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多,影响模具生产进度,而且油缸的使用必然增大模具体积,需要匹配大型号的注塑机台,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另外,在双色模具中,需要进行两次注塑,两次注塑的材料和颜色不同,以使注塑产品结构和颜色丰富,通常将第一次注塑称为第一啤,第二次注塑称为第二啤,现有的双色模具如果使用前模滑块机构进行抽芯操作,则在第一啤开模时,前模滑块与产品分离,在第二啤合模时,前模滑块又再次与产品接触封胶,两个过程可能导致滑块与产品的刮擦,使产品损坏,影响产品质量;而采用后模滑块机构进行抽芯时,则同样需要油缸驱动。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模具后模抽芯必须使用油缸驱动,导致模具体积较大、油缸油路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以替代油缸驱动,减小模具体积,省去油路设计,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该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双色模具,在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同时,降低模具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包括:
滑动设置在后模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楔形槽,并设置有与前模的定位斜面配合定位的定位面;
固定在所述前模上、且可滑动插接在所述楔形槽中的楔形拨块,所述楔形拨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拨块的斜面平行的长条形的拨条;
设置在所述楔形槽的两侧面上的凸块,所述凸块可与所述拨条拨动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还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后模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一压缩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后模上,具有限制所述滑块向模具的外侧移动的滑动趋势;
固定在所述前模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压动所述第二限位块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后模外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导孔;
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导孔配合滑动的导杆;
套在所述导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杆自由端和所述定位板压缩抵接的第二压缩弹性件。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所述凸块弹性连接在所述楔形槽的两侧面上,可与所述楔形拨块的两侧面弹性抵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后模上的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弹性抵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导孔,且所述导杆和所述第二压缩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在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所述第二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还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所述前模包括第一套前模和第二套前模,所述第一套前模和所述第二套前模上均具有所述定位斜面,所述第二套前模上固定有所述楔形拨块,所述后模上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双色模具中,所述第二套前模还固定有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一压缩弹性件弹性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模上,用于限制所述滑块向模具外侧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压动所述第二限位块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后模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楔形槽,且具有和前模上的定位斜面配合的定位面,前模上固定有楔形拨块,楔形拨块可与楔形槽滑动插接,在楔形拨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平行于楔形拨块斜面的长条形的拨条,在楔形槽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凸块,凸块可与拨条拨动接触。工作时,当前模和后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楔形拨块插在滑块的楔形槽中,楔形拨块的斜面与楔形槽的斜面贴合,前模的定位斜面与滑块的定位面贴合,且凸块的拨动面与楔形拨块上的拨条贴合,注塑成型后,当进行开模时,前模在注塑机台的作用下上升,从而将楔形拨块从滑块的楔形槽中升起,由于楔形槽中的拨块与楔形拨块的拨条接触,且拨条与楔形拨块的斜面平行,所以楔形拨块上升的过程中,拨条与凸块相对滑动,并拨动凸块沿垂直于楔形拨块上升的方向移动,由于凸块固定在滑块上,因此,楔形拨块拨动滑块向后模的外侧移动,滑块与成型的胶料分离,完成抽芯操作。当再次合模时,前模在注塑机台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楔形拨块降下,此过程中,前模的定位斜面对滑块的定位面下压,楔形拨块的斜面与滑块的斜面贴合并发生挤压,楔形拨块向下的力作用两个斜面上,斜面上的水平分力迫使滑块向后模的内侧移动,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和楔形拨块的共同作用将滑块复位到原来的合模位置,并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和楔形拨共同块将滑块定位。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后模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均没有使用油缸驱动,而是利用楔形拨块与滑块上的凸块相互作用完成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替代了油缸驱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不需要设置配套的油路,模具检修维护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匹配大型号注塑机台便可以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模具中,包括前模、后模和本申请中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中,前模有两套,分别是第一套前模和第二套前模,第一套前模上没有设置楔形拨块和第一限位块,但是具有定位斜面,而第二套前模上设置有楔形拨块和定位斜面;第一套前模用于第一啤操作,在合模过程中,通过第一套前模上的定位斜面与滑块的定位面配合,将滑块定位在后模上,可以进行第一啤注塑;当进行第二啤操作时,使用第二套前模,合模时,第二套前模下移,楔形拨块插入滑块的楔形槽内,通过第二套前模的定位斜面和楔形拨块共同定位滑块,完成注塑,当第二啤开模时,第二套前模上升,楔形拨块从楔形槽中上移,并通过拨条拨动凸块,进而使滑块向模具外侧移动,完成抽芯操作,再次合模时,第二套前模下移,带动楔形拨块下移,第二套前模的定位斜面挤压滑块的定位面,且楔形拨块的斜面挤压楔形槽的斜面,从而共同推动滑块返回到合模位置。双色模具的整个操作,不需要使用油缸驱动,而且避免了以往采用前模滑块机构时,在开合模过程中对注塑产品造成刮擦损坏,从而提高了产品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抽芯滑块机构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抽芯滑块机构的楔形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模具处于第二啤合模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模具处于第二啤开模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模具处于第一啤合模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模具处于第一啤开模时的示意图。
在上述图1-图8中,1为滑块、101为楔形槽、102为定位面、2为楔形拨块、201为拨条、3为第一限位块、4为第二限位块、5为导柱、6为定位板、7为导杆、8为第二压缩弹性件、9为凸块、10为第一压缩弹性件、11为第一套前模、12为后模、13为第二套前模、131为定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替代了油缸驱动,减小了模具体积,省去了配套油路,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双色模具,采用后模抽芯,且替代了油缸对后模的驱动,在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同时,减小了模具体积,降低了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包括滑块1、楔形拨块2和凸块9;其中滑块1水平滑动设置在后模12上,滑块1上开设有竖直的楔形槽101,位于楔形槽101的两旁是两个定位面102,用于和前模的定位斜面131定位;楔形拨块2竖直地固定在前模上,楔形拨块2为楔形结构,具有一个斜面,楔形拨块2可与楔形槽101滑动插接,且楔形槽101的斜面可与楔形拨块2的斜面贴合,楔形拨块2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楔形拨块2的斜面平行的长条形的拨条201;凸块9设置在楔形槽101的内部两个侧面上,凸块9具有一个与拨条201滑动配合的拨动面,能够与拨条9拨动接触。
上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当前模和后模12处于合模状态时,楔形拨块2插在滑块1的楔形槽101中,楔形拨块2的斜面与楔形槽101的斜面贴合,前模上的定位斜面131与滑块1的定位面102贴合,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131和楔形拨块2共同将滑块1定位在合模位置,且凸块9与楔形拨块2上的拨条201贴合,注塑成型后,当进行开模时,如图6所示,前模在注塑机台的作用下上升,从而将楔形拨块2从滑块1的楔形槽101中升起,由于楔形槽101中的拨块9与楔形拨块2的拨条接触,且拨条201与楔形拨块2的斜面平行,所以楔形拨块2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拨条201与凸块9相对滑动,并拨动凸块9沿垂直于楔形拨块2上升的方向移动,由于凸块9固定在滑块1上,因此,楔形拨块2拨动滑块1向模具的外侧(在图6中为右侧)移动,滑块1与成型的胶料分离,完成抽芯操作。当再次合模时,前模在注塑机台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楔形拨块2降下,此过程中,楔形拨块2的斜面与滑块1的斜面贴合并发生挤压,且前模的定位斜面131对滑块1的定位面102产生挤压,楔形拨块2向下的力作用在滑块1的斜面上,斜面上的水平分力迫使滑块1向后模12的内侧(在图6中为左侧)移动,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131和楔形拨块2的共同作用,将滑块1复位到原来的合模位置,并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131和楔形拨块2共同将滑块1定位。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后模12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均没有使用油缸驱动,而是利用楔形拨块2与滑块1及凸块9相互作用完成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替代了油缸驱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不需要设置配套的油路,模具检修维护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匹配大型号注塑机台便可以完成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对后模抽芯滑块机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后模抽芯滑块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4、第一压缩弹性件10;第二限位块4滑动设置在后模12上,且通过第一压缩弹性件10与后模12弹性连接,第二限位块4的滑动方向与滑块1的滑动方向相交,优选为垂直,第二限位块4在第一压缩弹性件10的弹力作用下具有限制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的滑动趋势;第一限位块3固定在前模上,第一限位块3可压动第二限位块4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即向压缩第一压缩弹性件10的方向压动第二限位块4。
设置第二限位块4和第一限位块3的作用是为了应用在双色模具中,因为双色模具需要进行两次注塑,分别称作第一啤和第二啤,在进行第一啤合模操作时,由于第一啤不需要抽芯,因此,前模上没有设置楔形拨块2,滑块1只能通过前模的定位斜面131进行定位,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滑块1的定位,本实施例使用第二限位块4对滑块1进一步限位,而当进行第二啤操作时,需要进行抽芯操作,因此,前模上设置有楔形拨块2,在后模12不变的情况下,即包含第二限位块4的情况下,而为了使滑块1能够滑动,还需要在前模上设置第一限位块3,用于压动第二限位块4,解除对滑块1的限位。具体的操作过程会在双色模具部分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模抽芯滑块机构还包括定位板6、导杆7和第二压缩弹性件8;其中,定位板6固定在后模12的外侧,定位板6通过螺栓或螺钉等固定在后模12上,定位板6上开设有导孔;导杆7一端固定在滑块1上,另一端穿过导孔,在导孔中滑动;第二压缩弹性件8套在导杆7上,且第二压缩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导杆7的自由端和定位板6弹性抵接。
通过导杆7在定位板6的导孔中滑动,对滑块1在后模12上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利用第二压缩弹性件8的弹力使滑块1在开模后维持在开模时的位置,防止滑块1来回滑动,降低安全隐患,方便取下成型产品。当然,滑块1还可以通过其它滑动部件实现滑块1在后模12上的滑动导向,比如在滑块1上设置滑槽,在后模12上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轨等。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块9弹性连接在楔形槽101内部的两侧面上,能够垂直于楔形槽101的侧面进出移动,在楔形拨块2没有插入楔形槽101之前,凸块9被弹力顶出,当插入楔形拨块2后,楔形拨块2的两侧面分别挤压两侧的凸块9,使凸块9部分压进楔形槽101的两侧面中,凸块9依靠弹力抵接在楔形拨块2的两个侧面上,从而更好地保证凸块9与楔形凸块2的拨条201的接触。当然,凸块9还可以一体成型在滑块1上,只要能够实现凸块9与楔形拨块2的拨条201拨动接触,拨条201推动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模抽芯滑块机构还包括导柱5,导柱5固定在后模12上,导柱5与第二限位块4滑动连接,且第一压缩弹性件10套设在导柱5上,第一压缩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4和后模12抵接。设置导柱5是为了更好地对第二限位块4的滑动进行导向,当然,第二限位块4的滑动导向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比如,在后模12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4匹配的导向套,将第一压缩弹性件10容置在导向套内,再将第二限位块4套在导向套中,并在导向套中滑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6上优选地开设有两个导孔,与之对应的,导杆7和第二压缩弹性件8的数量也同样均为两个,两个导杆6分别固定在滑块1的楔形槽101的两旁,这样在进行合模和开模操作时,导杆7不影响其它部件的路径,如第一限位块3的移动路径。
作为优化,第一压缩弹性件10和第二压缩弹性件8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只要能够压缩并提供弹力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如图5-图8所示,包括前模、后模12和以上全部实施例所描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中,前模包括两套,即第一套前模11和第二套前模13,后模12为一套,第一套前模11上不设置楔形拨块2和第一限位块3,但是具有定位斜面131,用于双色模具的第一啤操作,第二套前模13上设置有楔形拨块2和定位斜面131,用于双色模具的第二啤操作;后模12上滑动设置有滑块1。
上述双色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双色模具进行第一啤操作时,使用第一套前模11与后模12配合,在合模过程中,通过第一套前模11上的定位斜面131与滑块1的定位面102配合,将滑块1定位在后模12上,可以进行第一啤注塑。
如图5和图6所示,完成第一啤注塑成型操作后,换用第二套前模13与后模12配合,进行第二啤操作,合模时,第二套前模13下移,楔形拨块2插入滑块1的楔形槽101内,通过第二套前模13的定位斜面131和楔形拨块2共同定位滑块1,完成注塑,当第二啤开模时,第二套前模13上升,楔形拨块2从楔形槽101中上移,并通过拨条201拨动凸块9,进而使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完成抽芯操作,再次合模时,第二套前模13下移,带动楔形拨块2下移,第二套前模13的定位斜面131挤压滑块1的定位面102,且楔形拨块2的斜面挤压楔形槽101的斜面,从而共同推动滑块1返回到合模位置。
由上可见,双色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油缸驱动,并且采用了后模抽芯操作,避免了以往采用前模滑块机构时,在开合模过程中对注塑产品产生刮擦等损坏,从而提高了产品成型质量。替代了油缸驱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不需要配备复杂的油路,省去了油路的安装和检修,节省了人力,加快了模具生产进度,而且随着模具体积的减小,可以选用较小的注塑机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制造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对双色模具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后模抽芯滑块机构中的第二套前模13还固定有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4通过第一压缩弹性件10弹性滑动地设置在后模12上,用于限制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第一限位块3可压动第二限位块4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采用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滑块1的限位和定位,防止双色模具在进行注塑时,滑块1发生窜动,影响产品成型质量,减小安全隐患。
增加了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的双色模具的工作过程是: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双色模具进行第一啤操作时,使用第一套前模11与后模12配合,此过程中,不管是合模和开模操作,第二限位块4在第一压缩弹性件10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限制滑块1移动的位置,第一啤操作不需要抽芯操作,因此只需要将滑块1固定在合模位置,直接进行注塑即可。
如图5和图6所示,完成第一啤注塑成型操作后,换用第二套前模13与后模12配合,进行第二啤操作,合模时,第二套前模13下移,楔形拨块2插入滑块1的楔形槽101内,当凸块9为弹性连接在滑块1上时,楔形拨块2的侧面对凸块9产生挤压,将凸块9部分压到楔形槽101的两侧面内部,同时,第一限位块3将第二限位块4下压,使第二限位块4脱离对滑块1的限位,滑块1通过第二套前模13上的定位斜面和楔形拨块2定位在后模12的合模位置上,滑块1通过楔形拨块2定位在合模位置,完成第二啤注塑,当第二啤开模时,第二套前模13上升,楔形拨块2从楔形槽101中上移,并通过拨条201拨动凸块9,推动滑块1向模具的外侧移动,由于第二限位块4在滑块1滑动的过程中,还没有返回限制位置,因此滑块1可以滑动,完成抽芯操作,再次合模时,第一套前模13下移,其上的定位斜面推动滑块1的定位面,且楔形拨块2下移,楔形拨块的斜面推动滑块1的楔形槽101的斜面,共同将滑块复位到合模位置。
此外,双色模具采用两套前模和一套后模的设计,分模无需分两次滑块,制作两份图纸,节省了设计时间,加工编程无需写两次不同的刀路和拆两款不同的电极,节省了编程时间,配模无需配两次滑块(封胶位),不必将第一套模具注塑产品装配配模,提高了机台利用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设置在后模(12)上的滑块(1),所述滑块(1)上开设有楔形槽(101),并设置有与前模的定位斜面(131)配合定位的定位面(102);
固定在所述前模上、且可滑动插接在所述楔形槽(101)中的楔形拨块(2),所述楔形拨块(2)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拨块(2)的斜面平行的长条形的拨条(201);
设置在所述楔形槽(101)的两侧面上的凸块(9),所述凸块(9)可与所述拨条(201)拨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后模(12)上的第二限位块(4),所述第二限位块(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块(1)的滑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二限位块(4)通过第一压缩弹性件(10)弹性连接在所述后模(12)上,具有限制所述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的滑动趋势;
固定在所述前模上的第一限位块(3),所述第一限位块(3)可压动所述第二限位块(4)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后模(12)外侧的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上开设有导孔;
固定在所述滑块(1)上且与所述导孔配合滑动的导杆(7);
套在所述导杆(7)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杆(7)自由端和所述定位板(6)压缩抵接的第二压缩弹性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9)弹性连接在所述楔形槽(101)的两侧面上,可与所述楔形拨块(2)的两侧面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后模(12)上的导柱(5),所述导柱(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10)套设在所述导柱(5)上,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弹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10)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导孔,且所述导杆(7)和所述第二压缩弹性件(8)的数量均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性件(8)为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
9.一种双色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后模抽芯滑块机构,所述前模包括第一套前模(11)和第二套前模(13),所述第一套前模(11)和所述第二套前模(13)上均具有所述定位斜面(131),所述第二套前模(13)上固定有所述楔形拨块(2),所述后模(12)上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块(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前模上还固定有所述第一限位块(3),所述第二限位块(4)通过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10)弹性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模(12)上,用于限制所述滑块(1)向模具外侧移动,所述第一限位块(3)可压动所述第二限位块(4)向脱离限位的方向移动。
CN201420616914.6U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2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6914.6U CN20422209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6914.6U CN20422209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2099U true CN204222099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691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209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209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195A (zh) * 2015-06-03 2015-09-09 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内深倒扣的直顶斜抽脱模装置
CN106863715A (zh) * 2017-03-10 2017-06-20 惠州市炬兴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模具
CN107139402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上海天海电子有限公司 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
CN108000818A (zh) * 2017-12-21 2018-05-08 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色模脱模顶出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CN108839299A (zh) * 2018-08-13 2018-11-20 上海迪质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双工位型芯与双工位滑块的双色模具装置
CN114763001A (zh) * 2021-01-15 2022-07-19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母模内滑块防拉伤机构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195A (zh) * 2015-06-03 2015-09-09 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内深倒扣的直顶斜抽脱模装置
CN104890195B (zh) * 2015-06-03 2017-04-12 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内深倒扣的直顶斜抽脱模装置
CN106863715A (zh) * 2017-03-10 2017-06-20 惠州市炬兴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模具
CN106863715B (zh) * 2017-03-10 2022-12-23 深圳市荣晖旺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模具
CN107139402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上海天海电子有限公司 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
CN107139402B (zh) * 2017-05-09 2023-10-17 上海天海电子有限公司 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
CN108000818A (zh) * 2017-12-21 2018-05-08 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色模脱模顶出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CN108000818B (zh) * 2017-12-21 2023-08-22 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色模脱模顶出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CN108839299A (zh) * 2018-08-13 2018-11-20 上海迪质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双工位型芯与双工位滑块的双色模具装置
CN114763001A (zh) * 2021-01-15 2022-07-19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母模内滑块防拉伤机构
CN114763001B (zh) * 2021-01-15 2023-11-14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母模内滑块防拉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2099U (zh) 一种后模抽芯滑块机构及双色模具
CN102717491B (zh) 二次滑块抽芯机构
CN202264362U (zh) 防注塑退缩的油缸抽芯机构和模具
CN103538213A (zh) 一种前模为滑块的模具结构
CN201419451Y (zh) 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CN202668909U (zh) 二次滑块抽芯机构
CN201371561Y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1501089U (zh) 模具滑块自动剪浇口机构
CN202088353U (zh) 一种模具的平滑块带动斜滑块抽芯机构
CN103213243B (zh) 一种快速装插金属插针嵌件装置
CN204451054U (zh) 方便脱模的三通管件注塑模
CN207509637U (zh) 一种解锁按钮固定座模具
CN203077562U (zh) 一种细针镶件侧抽芯模具
CN202895581U (zh) 一种塑料注射三板模具
CN209718471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04076719U (zh) 合模装置
CN203496176U (zh) 一种新型平斜顶座
CN213830186U (zh) 一种利用一个油缸实现双圆弧抽芯的机构
CN203542970U (zh) 滑块先回式注塑模
CN205112288U (zh) 车灯注塑模具外抽芯倒脱模机构
CN203567055U (zh) 一种前模为滑块的模具结构
CN203739148U (zh) 一种可实现强制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8227465U (zh) 双向抽芯塑胶模具结构
CN203496191U (zh) 一种前置滑块驱动装置
CN203592607U (zh) 一种机械顶板先复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