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0704U -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0704U
CN204170704U CN201420539597.2U CN201420539597U CN204170704U CN 204170704 U CN204170704 U CN 204170704U CN 201420539597 U CN201420539597 U CN 201420539597U CN 204170704 U CN204170704 U CN 204170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heae
reative cell
stationary pipes
su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95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舒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IANZHENG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IANZHENG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IANZHENG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IANZHENG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95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0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0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07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包括:反应室,其为一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密闭柱体;气力搅拌装置,其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及搅拌叶。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气流,推动反应釜内部浆料不断自下而上的翻滚,使浆料能得到均匀的搅拌,并使用高压气流推动搅拌叶的转动,进一步加强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力度,提高搅拌的效果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把第一气管的固定管设置成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把进料管接在吸料间上,使物料自动吸入吸料间并随着高压气流进入反应室内部,不仅加快进料的速度,且能够更快的搅拌均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搅拌质量好,速度快,相比传统单纯的螺旋叶搅拌,效率提高4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反应釜使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对反应釜中的浆料搅拌,搅拌的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受到螺旋桨形状和结构的影响,螺旋桨结构过于简单会使搅拌的效果降低,螺旋桨结构过于复杂,搅拌效果虽好,但是装卸很麻烦,使用寿命也不长。
水在沸腾时会发生自下而上的翻滚,这时投入配料非常容易混合均匀,如何使用高压气流模拟这样的环境,并利用这样的高压气流带动搅拌叶转动,实现高压气流和搅拌叶双重工作,提高反应釜搅拌的效率及效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一般反应釜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气流,推动反应釜内部浆料不断自下而上的翻滚,使浆料能得到均匀的搅拌,并使用高压气流推动搅拌叶的转动,进一步加强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力度,提高搅拌的效果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把第一气管的固定管设置成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把进料管接在吸料间上,使物料自动吸入吸料间并随着高压气流进入反应室内部,不仅加快进料的速度,且能够更快的搅拌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中,包括:
反应室,其为一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密闭柱体;
气力搅拌装置,其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及搅拌叶,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由中空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气管包括转动管和固定管,所述转动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部并与所述反应室底部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管设置于与所述转动管位置对应的反应室外部,所述固定管设置为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所述转动管的一端和固定管以可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气体连通,所述转动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垂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气管内部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端部沿所述反应室横截面方向设置有一定的弯曲角度;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转动管的封闭的一端顶部;
其中,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结构包括:入口圆筒段、圆锥喷嘴、吸料间及出口圆筒段,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一端与圆锥喷嘴相接连通,所述吸料间为一中空的密闭柱体,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一端垂直穿过所述吸料间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吸料间的内部,所述出口圆筒段垂直设置在所述吸料间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的第二端面,所述出口圆筒段与吸料间内部连通,且与入口圆筒段同轴设置,所述出口圆筒段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和固定管的活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套在所述转动管内,在固定管和转动管重叠的管壁间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子,所述固定管端口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转动管端口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固定管和转动管的凸起共同形成了限制滚子脱离的密闭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二气管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气管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二气管的端部弯曲角度设置为60-120°。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和固定管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固定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反应室底端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装料容器和进料管,所述装料容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管一端连接在所述装料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吸料间的侧壁,使所述装料容器与吸料间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单向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排气管、高压气泵及出料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顶端,并与反应室内部连通;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泵连接并由所述高压气泵驱动产生高压气流;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并与所述反应室内部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安全溢流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室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观察反应室内部环境的玻璃窗、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及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压力的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高压气流,推动反应釜内部浆料不断自下而上的翻滚,使浆料能得到均匀的搅拌,并使用高压气流推动搅拌叶的转动,进一步加强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力度,提高搅拌的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把第一气管的固定管设置成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把进料管接在吸料间上,使物料自动吸入吸料间并随着高压气流进入反应室内部,不仅加快进料的速度,且能够更快的搅拌均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搅拌质量好,速度快,相比传统单纯的螺旋叶搅拌,效率提高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的固定管的内部文丘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中,包括:
反应室1,其为一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密闭柱体;
气力搅拌装置,其包括第一气管2、第二气管3及搅拌叶4,所述第一气管2和第二气管3均由中空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气管2包括转动管5和固定管6,所述转动管5设置于所述反应室1内部并与所述反应室1底部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管6设置于与所述转动管5位置对应的反应室1外部,所述固定管6设置为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所述转动管5的一端和固定管6以可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气体连通,所述转动管5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气管3与所述第一气管2的转动管5垂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气管2内部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管3的端部沿所述反应室1横截面方向设置有一定的弯曲角度;所述搅拌叶4设置在所述转动管5的封闭的一端顶部;该气力搅拌装置实现的过程为:高速气流进入第一气管2经固定管6、转动管5后进入第二气管3,最后从第二气管3的端部喷射而出,产生强大反推力,使转动管5和搅拌叶4一起转动,搅拌叶4对反应室1中的物料进行搅拌,从第二气管3喷出的气流也使物料不断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
其中,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结构包括:入口圆筒段7、圆锥喷嘴8、吸料间9及出口圆筒段10,所述入口圆筒段7的第一端与圆锥喷嘴8相接连通,所述吸料间9为一中空的密闭柱体,所述入口圆筒段7的第一端垂直穿过所述吸料间9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吸料间9的内部,所述出口圆筒段10垂直设置在所述吸料间9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出口圆筒段10与吸料间9内部连通,且与入口圆筒段7同轴设置,所述出口圆筒段10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文丘里喷射管的工作原理是;入口圆筒段7接通高压气泵14,高速气流从圆锥喷嘴8喷射而出,进入出口圆筒段10,产生吸力,并吸走从进料管12进入吸料间9的物料。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一气管2的转动管5和固定管6的活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固定管6的一端套在所述转动管5内,在固定管6和转动管5重叠的管壁间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子,所述固定管6端口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转动管5端口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固定管6和转动管5的凸起共同形成了限制滚子脱离的密闭空间,所述固定管6和转动管5的凸起互相卡住滚子,防止滚子脱离,还能防止漏气。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二气管3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气管2的直径,从第一气管2到第二气管3直径突然减小,气流加急,有助于提高气流从第二气管3端口喷出时产生的推动力。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二气管3的端部弯曲角度设置为60-120°,最优的角度为90°,当所述端部弯曲成90°时,气流产生的推力完全作用于所述第二气管3,不会产生其他分力,提高气流作用的效率。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第一气管2的转动管5和固定管6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固定管6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管2与所述反应室1底端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所述转动管5和固定管6连接处应当使用润滑油封闭,这样既减少摩擦,又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气体漏出,所述第一气管2与反应室1底端连接出应当经过焊接处理或是使用胶水封闭。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装料容器11和进料管12,所述装料容器11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管12一端连接在所述装料容器11的底部,所述进料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吸料间9的侧壁,使所述装料容器11与吸料间9连通,当高压气泵14启动,圆锥喷嘴8喷射高速气流,产生文丘里效应,对吸料间9产生吸力,物料经过填料容器11和进料管12进入到吸料间9,进而被高速气流一起带入到出口圆筒段10,最终进入反应室1内。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进料管12上设置有进料单向阀。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排气管13、高压气泵14及出料管15,所述排气管13设置在所述反应室1的顶端,并与反应室1内部连通;所述入口圆筒段7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泵14连接并由所述高压气泵14驱动产生高压气流;所述出料管15设置在所述反应室1的底部,并与所述反应室1内部连通。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排气管13上设置有安全溢流阀,调节安全溢流阀的限值可以控制反应室1内部的压力。
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所述反应室1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观察反应室内部环境的玻璃窗、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及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压力的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过程:高压气泵14启动,产生高压气流,经入口圆筒段7,从圆锥喷嘴8喷出,进入出口圆筒段10,产生文丘里效应,对吸料间9产生吸力,装料容器11中的物料经进料管12进入吸料间9,被高压气流一起带入出口圆筒段10,然后从第二气管3的端口喷射而出,产生强大推力,使转动管5和搅拌叶4一起转动,对反应室1内部物料进行搅拌,同时高压气流使物料不断上下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调节排气管13上的安全溢流阀,使反应室1内部保持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过大,安全溢流阀开启排气,反应完成后,从出料管15排出物料。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室,其为一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密闭柱体;
气力搅拌装置,其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及搅拌叶,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由中空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气管包括转动管和固定管,所述转动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部并与所述反应室底部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管设置于与所述转动管位置对应的反应室外部,所述固定管设置为文丘里喷射管结构,所述转动管的一端和固定管以可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气体连通,所述转动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垂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气管内部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端部沿所述反应室横截面方向设置有一定的弯曲角度;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转动管的封闭的一端顶部;
其中,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结构包括:入口圆筒段、圆锥喷嘴、吸料间及出口圆筒段,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一端与圆锥喷嘴相接连通,所述吸料间为一中空的密闭柱体,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一端垂直穿过所述吸料间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吸料间的内部,所述出口圆筒段垂直设置在所述吸料间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的第二端面,所述出口圆筒段与吸料间内部连通,且与入口圆筒段同轴设置,所述出口圆筒段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和固定管的活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套在所述转动管内,在固定管和转动管重叠的管壁间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子,所述固定管端口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转动管端口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固定管和转动管的凸起共同形成了限制滚子脱离的密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气管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的端部弯曲角度设置为60-1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的转动管和固定管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固定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反应室底端连接处经过密封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装料容器和进料管,所述装料容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管一端连接在所述装料容器的底部,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吸料间的侧壁,使所述装料容器与吸料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排气管、高压气泵及出料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顶端,并与反应室内部连通;所述入口圆筒段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气泵连接并由所述高压气泵驱动产生高压气流;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并与所述反应室内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安全溢流阀。
10.如权利要求5、7或9所述的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观察反应室内部环境的玻璃窗、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及用于测量反应室内部压力的压力计。
CN201420539597.2U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0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9597.2U CN204170704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9597.2U CN204170704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0704U true CN204170704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5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959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0704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070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7319A (zh) * 2016-09-23 2017-02-01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发酵罐
CN107456935A (zh) * 2017-08-25 2017-12-12 淄博推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动搪玻璃搅拌装置
CN114213169A (zh) * 2021-12-22 2022-03-22 宁波费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733469A (zh) * 2022-04-20 2022-07-1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反应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7319A (zh) * 2016-09-23 2017-02-01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发酵罐
CN107456935A (zh) * 2017-08-25 2017-12-12 淄博推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动搪玻璃搅拌装置
CN107456935B (zh) * 2017-08-25 2019-02-05 淄博推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搪玻璃搅拌装置
CN114213169A (zh) * 2021-12-22 2022-03-22 宁波费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733469A (zh) * 2022-04-20 2022-07-1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反应釜
CN114733469B (zh) * 2022-04-20 2024-05-28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反应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70704U (zh) 一种气力搅拌高压反应釜
CN107051321A (zh) 搅拌罐
CN105879763A (zh) 一种脉冲式气流混合机
CN201840989U (zh) 一种新型双轴加湿搅拌机
CN208373084U (zh) 一种气体驱动搅拌的气液固三相反应装置
CN207243002U (zh) 一种硅藻泥生产用自动进料系统
CN113828176B (zh)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组合式泡沫发生器
CN204367168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06285889U (zh) 一种带尾气处理装置的化工物料搅拌反应设备
CN206967738U (zh) 一种建筑砂浆制备搅拌装置
CN104261926A (zh) 一种卧式螺旋搅拌型秸秆堆肥发生设备
CN110455561A (zh) 多物料输出装置及车轮钢轨高速接触疲劳试验机防护装置
CN206199263U (zh) 一种生产水性胶粘剂的反应装置
CN205633953U (zh) 一种螺旋供料气缸交替推进的进料装置
CN108654544A (zh) 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搅拌式反应釜
CN214496134U (zh) 一种有机肥配料混料加温一体化发酵启动设备
CN210905918U (zh) 一种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的生产拌合装置
CN204619823U (zh) 一种智能高效节能的油墨贮存装置
CN203291761U (zh) 一种防爆胶浆搅拌机
CN106975412A (zh) 一种鼓泡式循环搅拌的溶液配制装置
CN207722654U (zh) 拌和膨胀珍珠岩的u型拌和设备
CN206199262U (zh) 一种搅拌充分的乳化混合反应器
CN204710340U (zh) 一种工业物料搅拌输料装置
CN206073726U (zh) 草酸送料机
CN219922746U (zh) 一种水性环氧富锌涂料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