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3636U -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3636U
CN204153636U CN201420455086.2U CN201420455086U CN204153636U CN 204153636 U CN204153636 U CN 204153636U CN 201420455086 U CN201420455086 U CN 201420455086U CN 204153636 U CN204153636 U CN 204153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egular polygon
auto lamp
fin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50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550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3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3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36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属于发光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包括导光圈、散热片和光源组件,所述的光源组件固定于散热片上,所述的导光圈的背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且该背面上还开设有光源槽,所述的散热片与导光圈的背面相配合,且所述的光源组件位于上述的光源槽内,所述的散热片与导光圈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多边形导光圈形成多边形光圈,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增强了光导发光圈的警示效果,且外形美观,有别于传统的圆形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同时,散热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延长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导发光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背景技术
车灯是汽车的眼睛,其具有照明、警示及装饰三种功能,车灯种类繁多,常见的不仅有夜行照明灯、雾灯、转弯时用于弧线照明的曲线灯,还有汽车后部的刹车灯、尾灯、倒车灯以及车牌照明灯等等,一般早期汽车的车灯结构,大致为一个灯罩加上灯泡,使灯泡产生光线并透射出灯罩,以达到照明或是警示的作用。
然而,这种单纯的车灯结构若遇浓雾、昏暗的道路或在会车时,并无法达到警示或提醒来车驾驶的作用。因此,如何借助车灯结构的设计改良,以提升行车时的警示效果,已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专利号ZL201320225776.4,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0月16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汽车灯光导发光圈,该申请案是申请人于2013年4月28日提出的申请,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汽车灯光导发光,包括散热环、导热片、导光圈和光源,导光圈的一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反射面的倾斜角度为30°~70°,且反射面的倾斜方向与光线的传导方向相反,导光圈上开有凹槽,凹槽与导光圈相连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导光圆台,凹槽内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源,该光源选用LED灯,导热片的一面与散热环固连,散热环与导光圈设有反射面的一面相配合。该申请案提高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发光效果,充分发挥了汽车灯的警示作用,且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但在具体应用中,申请人发现,上述申请案中的汽车灯光导发光圈为圆形,其发出的光圈也为圆形,光圈立体感不强,给人的感官刺激较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警示的作用;此外,大多的交通警示灯及汽车的前后灯均为圆形设计,众多的圆形光源易引起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导致驾驶员出现判断上的失误。还有,该申请案中为了加强散热环和导热片的连接牢固性,使用了4个铆接点铆接,但实践中发现,4个铆接点减少了散热环和导热片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其散热效果。因此,上述的汽车灯光导发光圈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
中国专利号ZL201320851657.X,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7月2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改进的汽车灯光导发光圈,该申请案是申请人于2013年12月20日提出的申请,该申请案主要是针对上述在先申请案的进一步改进,优化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散热环结构及安装操作,减轻了发光圈的重量及降低了发光圈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发出的光圈立体感不强导致警示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正多边形导光圈形成多边形光圈,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增强了光导发光圈的警示效果,且外形美观,有别于传统的圆形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同时,散热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延长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包括导光圈、散热片和光源组件,所述的光源组件固定于散热片上,所述的导光圈的背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且该背面上还开设有光源槽,所述的散热片与导光圈的背面相配合,且所述的光源组件位于上述的光源槽内,所述的散热片与导光圈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片与导光圈的形状均为正八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导热片、光源座和光源,所述的导热片的中间部分为“U”形结构,所述的光源座通过螺栓连接于导热片的“U”形结构两侧,所述的光源集成于光源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热片与散热片铆接,且在导热片与散热片上形成两个铆接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为LED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槽内与导光圈相连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光凸台,所述的导光凸台的位置与光源的位置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射面的倾斜方向与光源发出光线的传导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光圈上设有卡勾,所述的散热片上设有与卡勾相配合的凹槽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片和光源座的材质均为铝;所述的导热片的材质为无氧铜。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光圈的材质为透明的PC塑料。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光源组件固定于散热片上,导光圈的背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且该背面上还开设有光源槽,散热片与导光圈的背面相配合,且光源组件位于光源槽内,散热片与导光圈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利用正多边形导光圈形成多边形光圈,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增强了光导发光圈的警示效果,且外形美观,有别于传统的圆形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散热片与导光圈的形状均为正八边形,实践证明,正八边形的光圈警示效果最佳;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导热片的中间部分为“U”形结构,光源座通过螺栓连接于导热片的“U”形结构两侧,光源集成于光源座上,安装方便,且增加了导热片的吸热面积,使得导热片的传热更快,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导热片与散热片铆接,且在导热片与散热片上形成两个铆接点,增加了导热片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散热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延长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光源槽内与导光圈相连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光凸台,导光凸台的位置与光源的位置相对应,光源为LED灯,该导光凸台的导光性好,使光源发出的光更好地进入导光圈,同时导光圈的材质选用透明的PC塑料,使得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效果更加明显;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反射面的倾斜方向与光源发出光线的传导方向相反,利用光线的反射原理,提高了发光效果,充分发挥了汽车灯的警示作用;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导光圈上设有卡勾,散热片上设有与卡勾相配合的凹槽口,便于导光圈与汽车灯的安装,且散热片与导光圈配合更加稳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散热片和光源座的材质均为铝;导热片的材质为无氧铜,无氧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铝具有良好的传热、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地为汽车灯光导发光圈散热,用于大功率LED光源时散热效果显著,可延长LED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光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组件安装于散热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散热片;11、凹槽口;2、导光圈;21、卡勾;22、光源槽;23、导光凸台;24、反射面;3、光源组件;31、导热片;32、光源座;33、光源;4、铆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包括导光圈2、散热片1和光源组件3,如图4所示,光源组件3包括导热片31、光源座32和光源33,导热片31的中间部分为“U”形结构,光源座32通过螺栓连接于导热片31的“U”形结构两侧(螺栓未在图中示出),光源33集成于光源座32上,光源33通过导光圈2传导光线,该光线从导光圈2的两侧出发,最终在导光圈2的中间相遇,并在此处终止,本实施例中的光源33为寿命和发光性能更好的LED灯,该LED灯可以为单色LED灯或多色LED灯,光源组件3安装方便,且增加了导热片31的吸热面积,使得导热片31的传热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光源组件3固定于散热片1上,导光圈2的背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24,反射面24的倾斜角度为30°~70°,且反射面24的倾斜方向与光源组件3发出光线的传导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面24由内凹的小三角形形成,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结构,光源组件3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面24的反射后,投射到导光圈2的另一面,并在这个面上形成均匀的光圈,这种光线先反射、再折射的方式,提高了发光圈的发光效果,充分发挥了汽车灯的警示作用;导光圈2的背面上还开设有光源槽22,光源槽22内与导光圈2相连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光凸台23,导光凸台23的位置与光源33的位置相对应,该导光凸台23的导光性好,使光源33发出的光更好地进入导光圈2,同时导光圈2的材质选用透明的PC塑料,PC塑料的导光性能优异,使得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效果更加明显;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背面相配合,且光源组件3位于上述的光源槽22内,与现有光导发光圈不同,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利用正多边形导光圈2形成多边形光圈,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增强了光导发光圈的警示效果,且外形美观,有别于传统的圆形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形状均为正八边形,实践证明,正八边形的光圈警示效果最佳。
本实施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导热片31与散热片1铆接,且在导热片31与散热片1上形成两个铆接点4,在保证导热片31与散热片1连接牢固的前提下,增加了导热片31与散热片1的接触面积,散热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延长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使用寿命。此外,导光圈2上设有卡勾21,散热片1上设有与卡勾21相配合的凹槽口11,便于导光圈2与汽车灯的安装,且散热片1与导光圈2配合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1和光源座32的材质均为铝,导热片31的材质为无氧铜,无氧铜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铝具有良好的传热、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地为汽车灯光导发光圈散热,用于大功率LED光源时散热效果显著,可延长LED光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利用正多边形导光圈形成多边形光圈,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增强了光导发光圈的警示效果,且外形美观,有别于传统的圆形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同时,散热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延长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使用寿命。使用时,仅需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灯光导发光圈通过卡勾21卡入汽车灯的卡槽内,与汽车灯连接成一个整体;将汽车灯光导发光圈的控制电路连接到汽车灯的控制系统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控制发光圈与汽车灯一同工作,也可以控制发光圈单独工作,实现了汽车灯良好的警示作用的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对汽车灯外形美观、光线鲜明的要求。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包括导光圈(2)、散热片(1)和光源组件(3),所述的光源组件(3)固定于散热片(1)上,所述的导光圈(2)的背面内侧设置有反射面(24),且该背面上还开设有光源槽(22),所述的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背面相配合,且所述的光源组件(3)位于上述的光源槽(2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与导光圈(2)的形状均为正八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组件(3)包括导热片(31)、光源座(32)和光源(33),所述的导热片(31)的中间部分为“U”形结构,所述的光源座(32)通过螺栓连接于导热片(31)的“U”形结构两侧,所述的光源(33)集成于光源座(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片(31)与散热片(1)铆接,且在导热片(31)与散热片(1)上形成两个铆接点(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33)为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槽(22)内与导光圈(2)相连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光凸台(23),所述的导光凸台(23)的位置与光源(33)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面(24)的倾斜方向与光源(33)发出光线的传导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圈(2)上设有卡勾(21),所述的散热片(1)上设有与卡勾(21)相配合的凹槽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和光源座(32)的材质均为铝;所述的导热片(31)的材质为无氧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圈(2)的材质为透明的PC塑料。
CN201420455086.2U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3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086.2U CN204153636U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086.2U CN204153636U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3636U true CN204153636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1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50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3636U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3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975A (zh) * 2017-04-01 2017-06-20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氛围灯及其配光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975A (zh) * 2017-04-01 2017-06-20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氛围灯及其配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27914A1 (en) Structure for a center high mounted stop lamp
CN202581059U (zh) 一种汽车组合后灯
CN202852647U (zh) 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
CN105240772A (zh) 一种汽车照明灯具
CN205938866U (zh) 用于汽车前照灯的灯体结构和汽车前照灯
CN204153636U (zh) 一种正多边形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CN102997155B (zh) 一种摩托车led前照灯
CN202012831U (zh) Led警灯
CN204786025U (zh) Led日间行车灯
CN205118890U (zh) 一种采用补光结构的led汽车透镜
CN203686828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CN101566300B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的组合尾灯
CN106678694A (zh) 一种大功率汽车led大灯散热装置
CN203240454U (zh) 一种汽车灯光导发光圈
CN202349870U (zh) 一种led信号灯80度配光结构
CN206330045U (zh) 一种自动调整功率的大灯
CN206739009U (zh) 一种汽车灯泡
CN203202874U (zh) 一种汽车后雾灯
CN201072056Y (zh) 第三刹车灯结构
CN204026438U (zh) Led摩托车前照灯光学照明系统
CN102951071B (zh) 具警示作用的主动式转向头灯
CN208418208U (zh) 一种led节能平泡灯
CN209495209U (zh) 一种在内墙墙角使用的led洗墙灯
CN206055441U (zh) 一种电动车前照灯
CN201923246U (zh) 自行车车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