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9950U - 汽车及其扶手箱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其扶手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9950U
CN204149950U CN201420610252.1U CN201420610252U CN204149950U CN 204149950 U CN204149950 U CN 204149950U CN 201420610252 U CN201420610252 U CN 201420610252U CN 204149950 U CN204149950 U CN 204149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handrail
undertray
armrest box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02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雪中
陈子棨
周连明
贺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Gonow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Gonow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Gonow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Gonow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02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9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9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99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扶手箱,固定在副仪表板(4)上,所述副仪表板(4)具有副仪表板本体(41)和副仪表板骨架(42),所述扶手箱包括:副仪表板本体(41)形成的扶手箱本体(3),所述扶手箱本体(3)上部具有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扶手箱本体(3)第一开口处的杂物盒(2),所述杂物盒(2)能够封装所述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所述杂物盒(2)具有第二开口;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的扶手箱盖(1),所述第一铰接轴(5)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扶手箱盖(1)绕所述第一铰接轴(5)转动所述扶手箱盖(1)能够封装所述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该扶手箱有效地改善了其结构,使物品取放更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及其扶手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扶手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扶手箱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除了要具备必须的操控功能件外,还要配置必要的特殊功能件,以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以及实用性。汽车扶手箱布置在汽车副仪表板处两个座椅中间,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将胳膊放置在上面,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基于车内空间紧凑,没有足够的储物空间,扶手箱还兼具有储物功能。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箱通过支架支承扶手箱,扶手箱是个腔体,里面可以放置物品,扶手箱上面的盖体可放置胳膊。
但是,扶手箱的箱体结构较简单,没有分层细化储物空间,只有一个储物盒,所有物品都一并放入这个储物盒,物品杂乱无章的堆放在其中。由于没有单独放置小物品的地方,小的物品很容易被压在底部,不易被找到,使得驾驶员在有需要时不能随手拿到物品,拿取物品很不方便,耽误时间。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改善扶手箱的结构,使物品取放更方便,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扶手箱,改善了扶手箱的结构,使物品取放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扶手箱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扶手箱,固定在副仪表板上,所述副仪表板具有副仪表板本体和副仪表板骨架,所述扶手箱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形成的扶手箱本体,所述扶手箱本体上部具有第一开口;
位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第一开口处的杂物盒,且所述杂物盒能够封装所述扶手箱本体的第一开口,所述杂物盒上部具有第二开口;
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相铰接的扶手箱盖,且所述第一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扶手箱盖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所述扶手箱盖能够封装所述杂物盒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扶手箱盖包括:
用于支撑手臂的扶手箱盖本体;
位于所述扶手箱盖本体下部的扶手骨架;
连接所述扶手箱盖本体与所述扶手骨架的滑轨件,所述扶手箱盖本体沿着所述滑轨件相对于所述扶手骨架滑动;
固定在所述扶手骨架底部的扶手底座。
优选地,所述滑轨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箱盖本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骨架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一导轨相互卡接并能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扶手箱盖本体包括扶手上盖板以及与所述扶手上盖板固定连接的扶手下盖板,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下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扶手箱盖还包括扶手装饰板,其位于所述扶手上盖板与所述扶手下盖板之间且与所述滑轨件相对。
优选地,所述扶手骨架包括扶手骨架本体和扶手骨架连接端,所述扶手骨架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铰接,所述扶手骨架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所述扶手箱盖能够封装所述杂物盒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杂物盒包括杂物盒本体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杂物盒本体上的杂物盒支架,所述杂物盒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铰接,且所述第二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杂物盒支架绕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所述杂物盒的第二开口能够内嵌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第一开口内部。
优选地,所述杂物盒本体为立方体,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壁、下壁以及四个侧壁,所述上壁固定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一锁止块,所述第一锁止块能够卡在所述扶手箱本体上且所述上壁能够与所述扶手箱本体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扶手箱盖的底壁固定有第二缓冲块和第二锁止块,所述第二锁止块能够卡在所述杂物盒上且所述底壁能够与所述杂物盒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扶手箱,固定在副仪表板上,副仪表板具有副仪表板本体和副仪表板骨架,扶手箱包括扶手箱本体、杂物盒以及扶手箱盖,扶手箱本体是由副仪表板本体形成的,扶手箱本体上部具有第一开口;杂物盒位于扶手箱本体第一开口处,且杂物盒能够封装扶手箱本体的第一开口,杂物盒上部具有第二开口,可以单独放置小物品;扶手箱盖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副仪表板骨架相铰接,且第一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扶手箱盖绕第一铰接轴转动扶手箱盖能够封装杂物盒的第二开口。当扶手箱盖封装杂物盒的第二开口时,扶手箱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扶手箱处于打开状态,以此打开或者关闭扶手箱,取放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扶手箱,在扶手箱本体的第一开口处设置了杂物盒,扶手箱分为两层,人们可以根据存放物件的种类、大小、重量以及使用习惯的不同,自行选择将物品放置于扶手箱本体中还是杂物盒中。上层的杂物盒空间较小,可放置手机、通行卡等较小的物品,拿取方便;下层的扶手箱本体空间较大,可放置大件物品,实现多元化储物功能。设置单独放置小物品的杂物盒,小的物品放置其中,避免被压在扶手箱本体底部,驾驶员在有需要时可随手拿到物品,拿取物品很方便,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种扶手箱。由于上述的扶手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扶手箱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扶手箱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扶手箱盖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位置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扶手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扶手箱盖的爆炸图;
图7为图1所示杂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扶手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扶手箱盖、2-杂物盒、3-扶手箱本体、4-副仪表板、5-第一铰接轴、11-扶手骨架、12-扶手底座、13-滑轨件、14-扶手箱盖本体、15-扶手装饰板、16-第二缓冲块、17-第二锁止块、21-第一锁止块、22-第一缓冲块、23-杂物盒本体、24-杂物盒支架、41-副仪表板本体、42-副仪表板骨架、141-扶手上盖板、142-扶手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汽车的扶手箱,改善了扶手箱的结构,使物品取放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扶手箱的汽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汽车扶手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扶手箱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扶手箱盖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扶手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扶手箱盖的爆炸图;图7为图1所示杂物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扶手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的扶手箱,固定在副仪表板4上,副仪表板4一般位于车身中轴线上,不仅要外观精致,还要提升驾乘舒适性,且具备可靠地安全性,在汽车碰撞时对乘员有安全保护作用,其材质要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对乘客没有伤害性。副仪表板4包括副仪表板本体41和副仪表板骨架42,在副仪表板4处的扶手箱可以是单独的扶手箱安装在副仪表板4上;从成本和汽车的整体美观性考虑,最好由副仪表板本体41形成扶手箱本体3,副仪表板本体41向外延伸,逐渐扩展形成上部具有第一开口的扶手箱本体3。形成的扶手箱本体3可以是圆柱形的,还可以是其它适宜的形状,比如说立方体的,内部储物空间的边角可以设计成圆弧的倒角,自然过渡。扶手箱的外观最好与汽车内部环境相协调,比如外表面可以设计成流线形的,使汽车内部更加美观大气。扶手箱本体3的大小不做进一步限制,可以根据车内空间大小以及储物需求的大小设定。由于驾驶员要把胳膊放置在扶手箱上,扶手箱本体3的高度是比较重要的,这个高度要适中,最好能使驾驶员处在一个较舒适的高度,充分发挥扶手箱放置手臂、缓解驾驶员疲劳的功能。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杂物盒2,杂物盒2上部具有第二开口,可以单独放置小物品。杂物盒2的大小要能够封装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具体地说,杂物盒2是扶手箱本体3的盖体,杂物盒2的底壁甚至侧壁是扶手箱本体3与杂物盒2的分界线,下方是扶手箱本体3,上方就是杂物盒2。杂物盒2的形状不是唯一的,可以是任意适宜的形状,最好为规则的立方体的,既容易加工,又美观大方。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处要设置扶手箱盖1,扶手箱盖1表面可以放置手臂。扶手箱盖1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副仪表板骨架42相铰接,第一铰接轴5固定在副仪表板骨架42上,扶手箱盖1上有铰接孔,第一铰接轴5穿过铰接孔与扶手箱盖1相铰接,第一铰接轴5的轴线最好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保证扶手箱盖1转动的平稳性。扶手箱盖1绕第一铰接轴5转动扶手箱盖1能够封装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当扶手箱盖1封装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时,杂物盒2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杂物盒2处于打开状态,以此打开或者关闭杂物盒2,取放物品,这种铰接的连接方式很容易将两者连接起来,而且扶手箱盖1转动灵活。
在扶手箱本体3的开口处设置了杂物盒2,扶手箱分为两层,人们可以根据存放物件的种类、大小、重量以及使用习惯的不同,自行选择将物品放置于哪个储物盒。上层的杂物盒2空间较小,可放置手机、通行卡等较小的物品,拿取方便;下层的扶手箱本体3空间较大,可放置大件物品,实现多元化储物功能。设置单独放置小物品的杂物盒2,小的物品放置其中,不被压在扶手箱底部,驾驶员在有需要时可随手拿到物品,拿取物品很方便,节省时间。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扶手箱盖进行若干改变,扶手箱盖1可以包括扶手箱盖本体14、扶手骨架11、滑轨件13以及扶手底座12。扶手箱盖本体14主要用于支撑手臂,其表面最好为光滑表面,上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是曲面,还可以在表面开设放置胳膊的凹槽,使手臂更加舒适;棱角区域最好设置成过渡圆角,既美观,又不会划伤驾驶员。扶手箱盖本体1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其它适宜的材质,比如说塑料的,总之,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支撑手臂。扶手箱盖本体14的颜色可以是单一颜色,也可以是复合颜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设定,本实用型新对此不做进一步要求。扶手骨架11位于扶手箱盖本体14下部,具体的,扶手箱盖本体14下部凹陷,形成凹槽,扶手骨架11可以在此凹槽内。扶手骨架11可以是一个框架,也可以是实体,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在不影响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最好将扶手骨架11做成框架结构。扶手骨架11的形状不做进一步限制,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滑轨件13将扶手箱盖本体14与扶手骨架11连接起来,具体的,滑轨件13不仅是连接件,还是导轨,扶手箱盖本体14可以沿着滑轨件13相对于扶手骨架11滑动,也就是说,扶手骨架11是固定不动的,扶手箱盖本体14相对于扶手骨架11滑动,滑动的范围不受限制,比如说可以滑动100mm。扶手箱盖本体14上表面放置胳膊,扶手箱盖本体14能够滑动可以调节其位置,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同驾驶员的使用要求,还可以适用于相同驾驶员在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调节方便,适用性广泛。扶手底座12固定在扶手骨架11底部,扶手底座12实际上是一挡板,固定在扶手骨架11底部,将扶手骨架11以及滑轨件13封装在扶手箱盖本体14的凹槽内。扶手底座12可以保证扶手箱盖1的整体美观性,也可以保证驾驶员不被滑轨件13误伤。可以通过螺钉将扶手底座12固定在扶手骨架11上,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比如说,可以通过卡接固定将扶手底座12固定在扶手骨架11上,如果两者都是金属,可还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总之,固定方式很多,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滑轨件13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也就是两个导轨,一个固定在扶手箱盖本体14上,另一个固定在扶手骨架11上,两个导轨相互配合。滑轨件13可以固定在上壁上,但是此时增加扶手箱盖1的高度,扶手箱总高度不变,则扶手箱本体3的高度会降低,减少了储物空间;固定在下壁上时,扶手箱盖本体14滑动后,滑轨件13露出来,影响美观;综合考虑,固定在侧壁上最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上侧是指地理空间中的上面,反之为下侧。具体的,第一导轨固定在扶手箱盖本体14内侧壁上,第二导轨固定在扶手骨架11外侧壁上。第二导轨和第一导轨相互卡接在一起,并且能够相对滑动,由于扶手骨架11是固定的,因此第二导轨也是相对固定的,滑动的是第一导轨,进而实现扶手箱盖本体14滑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扶手箱盖本体14包括扶手上盖板141以及与扶手上盖板141固定连接的扶手下盖板142,也就是说,扶手箱盖本体14是由扶手上盖板141和扶手下盖饭共同组成的中空腔体,减轻了扶手箱盖1的重量,节约材料。扶手下盖板142与扶手骨架11相对,自然第一导轨固定在扶手下盖板142上。具体扶手上盖板141和扶手下盖板142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空腔体的大小与扶手上盖板141和扶手下盖板142的厚度是相对的,彼此制约的,要综合制定它们的厚度。扶手上盖板141和扶手下盖板14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颜色也不受限制,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的扶手箱,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扶手箱盖1还可以包括扶手装饰板15,位于扶手上盖板141与扶手下盖板142之间且与滑轨件13相对。当扶手箱盖本体14滑移之后,扶手骨架11暴露出来,很不美观;并且扶手骨架11与扶手箱盖本体14之间有很大的缝隙,灰尘易从这缝隙进入扶手箱盖1内部,影响美观,不易清理。由此,在扶手骨架11上部固定扶手装饰板15,当扶手箱盖本体14移动之后,露出扶手装饰板15,既美观,灰尘也不会进入扶手箱盖1中。扶手上盖板141与扶手下盖板142之间是中空腔体,扶手装饰板15就设置在中空腔体中,扶手上盖板141与扶手下盖板142端部留有缝隙,当扶手箱盖本体14滑动时,扶手装饰板15相当于从缝隙穿出,其实扶手装饰板15一直与扶手骨架11相固定,移动的是扶手箱盖本体14。扶手骨架11与扶手装饰板15的固定方式很多,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为了方便扶手装饰板15拆卸,可以通过卡接,在扶手骨架11上设置卡扣,扶手装饰板15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卡槽,也可以在扶手骨架11上设置卡槽,扶手装饰板15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卡扣,只要能将两者固定在一起,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让扶手箱盖1更好地与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扶手骨架11可以包括扶手骨架本体和扶手骨架连接端两部分,扶手骨架本体和扶手骨架连接端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单独部件,通过螺钉将两部分固定在一起。扶手骨架连接端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扶手骨架11绕第一铰接轴5转动扶手箱盖1能够封装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扶手骨架11的要具有一定强度,通过扶手骨架11将扶手箱盖1与扶手箱本体3连接起来,对整个扶手箱盖1起支撑作用,并且,通过它转动带动整个扶手箱盖1转动,传递转矩,依靠扶手骨架11打开或关闭杂物盒以及间接打开或关闭扶手箱本体3,因此扶手骨架11非常重要。
由于杂物盒2是扶手箱本体3的盖体,为了打开扶手箱本体3,杂物盒本体23具体包括杂物盒本体23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杂物盒本体23上的杂物盒支架24,两者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考虑到杂物盒2整体使用寿命,杂物盒支架24可以使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制成,当然,杂物盒本体23和杂物盒支架24也可以是一体的。杂物盒支架24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第二铰接轴固定在副仪表板骨架42上,杂物盒支架24上有铰接孔,第二铰接轴穿过铰接孔与杂物盒2相铰接,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最好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保证杂物盒2转动的平稳性,杂物盒2整体受力更加均匀。杂物盒支架24绕第二铰接轴转动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能够内嵌于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内部,当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内嵌于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内部时,扶手箱本体3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扶手箱本体3处于打开状态,以此打开或者关闭扶手箱本体3,取放物品。第二铰接轴与上述的第一铰接轴5可以是相同的一根轴,也可以是不同的轴。如果是相同的轴,扶手骨架连接端和杂物盒支架24位于铰接轴不同的位置;如果是不同的轴,第一铰接轴5和第二铰接轴位于副仪表板骨架42的不同位置。这种铰接的连接方式连接简单,而且很容易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杂物盒2转动灵活。当然,这种连接形式只是优选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方案,杂物盒本体23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为立方体的。当为立方体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壁、下壁以及四个侧壁,上壁固定有第一缓冲块22和第一锁止块21,在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向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靠近的过程中,当杂物盒2的第一锁止块21卡在扶手箱本体3上时,杂物盒2不能继续向扶手箱本体3移动,达到杂物盒2的极限位置,防止了杂物盒2继续向扶手箱本体3内部移动,甚至伸进扶手箱本体3内部。上壁上还固定有第一缓冲块22,且上壁能够与扶手箱本体3相抵接。第一缓冲块22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震性能明显。第一缓冲块22的材质一般为橡胶,也可以由其它适宜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都在其保护范围内。
显然,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箱盖1进行若干改变,扶手箱盖1的底壁固定有第二缓冲块16和第二锁止块17,第二锁止块17能够卡在杂物盒2上且底壁能够与杂物盒2相抵接。由于第二缓冲块16和第二锁止块17与第一缓冲块22和第一锁止块21的设置方式与作用大致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扶手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扶手箱。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扶手箱,所以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扶手箱,固定在副仪表板(4)上,所述副仪表板(4)具有副仪表板本体(41)和副仪表板骨架(4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41)形成的扶手箱本体(3),所述扶手箱本体(3)上部具有第一开口;
位于所述扶手箱本体(3)第一开口处的杂物盒(2),且所述杂物盒(2)能够封装所述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所述杂物盒(2)上部具有第二开口;
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42)相铰接的扶手箱盖(1),且所述第一铰接轴(5)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扶手箱盖(1)绕所述第一铰接轴(5)转动所述扶手箱盖(1)能够封装所述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盖(1)包括:
用于支撑手臂的扶手箱盖本体(14);
位于所述扶手箱盖本体(14)下部的扶手骨架(11);
连接所述扶手箱盖本体(14)与所述扶手骨架(11)的滑轨件(13),所述扶手箱盖本体(14)沿着所述滑轨件(13)相对于所述扶手骨架(11)滑动;
固定在所述扶手骨架(11)底部的扶手底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件(13)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箱盖本体(14)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骨架(11)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一导轨相互卡接并能够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盖本体(14)包括扶手上盖板(141)以及与所述扶手上盖板(141)固定连接的扶手下盖板(142),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扶手下盖板(1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盖(1)还包括扶手装饰板(15),其位于所述扶手上盖板(141)与所述扶手下盖板(142)之间且与所述滑轨件(13)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骨架(11)包括扶手骨架本体和扶手骨架连接端,所述扶手骨架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5)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所述扶手骨架(11)绕所述第一铰接轴(5)转动所述扶手箱盖(1)能够封装所述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盒(2)包括杂物盒本体(23)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杂物盒本体(23)上的杂物盒支架(24),所述杂物盒支架(24)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42)铰接,且所述第二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杂物盒支架(24)绕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所述杂物盒(2)的第二开口能够内嵌于所述扶手箱本体(3)的第一开口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盒本体(23)为立方体,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壁、下壁以及四个侧壁,所述上壁固定有第一缓冲块(22)和第一锁止块(21),所述第一锁止块(21)能够卡在所述扶手箱本体(3)上且所述上壁能够与所述扶手箱本体(3)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盖(1)的底壁固定有第二缓冲块(16)和第二锁止块(17),所述第二锁止块(17)能够卡在所述杂物盒(2)上且所述底壁能够与所述杂物盒(2)相抵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箱。
CN201420610252.1U 2014-10-21 2014-10-21 汽车及其扶手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9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0252.1U CN20414995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汽车及其扶手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0252.1U CN20414995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汽车及其扶手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9950U true CN204149950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8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02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9950U (zh) 2014-10-21 2014-10-21 汽车及其扶手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99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991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车辆
CN110143168A (zh) * 2018-02-11 2019-08-2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置物盒
CN113997839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168A (zh) * 2018-02-11 2019-08-2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置物盒
CN109130991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车辆
CN113997839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CN113997839B (zh) * 2020-07-28 2024-04-16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9950U (zh) 汽车及其扶手箱
USD744008S1 (en) Interior beltline of a truck
CN204149945U (zh) 扶手箱通用盒体及扶手箱
CN101716901B (zh) 车用座椅处的折叠桌
CN201201539Y (zh) 汽车内饰用新型杯托
CN202038214U (zh) 汽车手扶箱折叠式水杯架
CN204149951U (zh) 汽车及其手套箱
CN203283131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扶手箱
CN202764847U (zh) 用于商务车的可移动多功能储物盒
CN203681413U (zh)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汽车扶手箱
CN204956313U (zh) 多功能车用扶手箱和车辆
KR20130058826A (ko) 차량용 센터 콘솔
CN210733917U (zh) 一种带后滑及翻转功能的汽车用扶手
CN205417411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储物盒
CN205554055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2174998U (zh) 一种新型汽车扶手箱
CN201604556U (zh) 利用汽车扶手箱为支撑的汽车扶手装置
KR20120005225U (ko) 장식소품기능의 휴지통
CN205930420U (zh) 一种外接式车载杯架
CN110962752B (zh) 一种笔架装置及汽车
CN205080368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智能手表
CN203832367U (zh) 一种汽车车厢内挂钩结构
CN204055586U (zh) 车载多功能扶手箱
CN207842770U (zh) 一种环卫车辆及其车厢
CN102923059A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开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