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4752U -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4752U
CN204084752U CN201420376424.3U CN201420376424U CN204084752U CN 204084752 U CN204084752 U CN 204084752U CN 201420376424 U CN201420376424 U CN 201420376424U CN 204084752 U CN204084752 U CN 204084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an
motor
spiral case
air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64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利
张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64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4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4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47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路系统,该风路系统包括蜗壳、安装于所述蜗壳顶部的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蜗壳底部的风扇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风扇电机之间的贯流风扇;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风扇孔,所述蜗壳底部设置有电机孔和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固定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套的轴承座;所述贯流风扇贯穿所述风扇孔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风扇电机贯穿所述电机孔与所述贯流风扇套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路系统和除湿机,能够提高除湿机风路系统拆装和维护的便捷性,增强风路系统中贯流风扇和风扇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路系统通常不单独设置轴承座,而将轴承座集成在除湿机蜗壳或者空调室内机底盘上,与除湿机蜗壳或者空调室内机底盘一体成型,在贯流风扇的安装过程中,将轴承套安装在除湿机蜗壳或者空调室内机底盘上轴承座的柱形腔体内,然而这将导致在安装轴承套之后,不便于检查轴承套安装是否到位,给风路系统的维护带来不便。
而且现有的风路系统中贯流风扇电机的固定结构通常配有一半圆柱形凹槽,将风扇电机安装在该半圆柱形凹槽内,再配以另一半圆柱形电机盖,通过螺钉或者扣位使半圆柱形凹槽与半圆柱形电机盖组合成一腔体,包容并固定风扇电机,这种将风扇电机包容在腔体内的方式对风扇电机进行过度约束,导致风扇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不稳定,而且风扇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无法释放,造成贯流风扇旋转不稳,容易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除湿机风路系统拆装和维护的便捷性,增强风路系统中贯流风扇和风扇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路系统,该风路系统包括蜗壳、安装于所述蜗壳顶部的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蜗壳底部的风扇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风扇电机之间的贯流风扇;
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风扇孔,所述蜗壳底部设置有电机孔和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固定组件;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套的轴承座;所述贯流风扇贯穿所述风扇孔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风扇电机贯穿所述电机孔与所述贯流风扇套接。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中心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凸置有轴承螺钉柱,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组件的轴承固定柱;
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固定孔安装固定所述轴承套,所述轴承螺钉柱与所述轴承固定柱连接将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在蜗壳上。
优选地,所述轴承套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凸筋。
优选地,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卡扣,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卡扣适配的轴承扣位,所述轴承盖在所述轴承卡扣与所述轴承扣位卡合时支撑所述轴承套底部。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包括电机转轴和限位凸台;所述电机转轴贯穿所述电机孔,且所述限位凸台容置于所述电机孔内;
所述贯流风扇包括风扇转轴和电机轴套,所述风扇转轴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电机轴套与所述电机转轴套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的限位凸台上套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外径等于所述电机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转轴呈弧形柱设置,所述贯流风扇的电机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转轴适配的弧形插槽,且所述电机轴套在所述弧形插槽平面一侧设置有径向孔。
优选地,所述风扇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耳;所述电机固定组件包括电机卡扣和电机固定柱;
所述电机卡扣夹持所述风扇电机,所述电机固定柱与所述固定耳连接将所述风扇电机固定在所述蜗壳上。
优选地,所述电机固定组件与所述蜗壳一体成型。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风路系统,该风路系统包括蜗壳、安装于所述蜗壳顶部的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蜗壳底部的风扇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风扇电机之间的贯流风扇;
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风扇孔,所述蜗壳底部设置有电机孔和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固定组件;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套的轴承座;所述贯流风扇贯穿所述风扇孔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风扇电机贯穿所述电机孔与所述贯流风扇套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路系统和除湿机,风路系统中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和轴承座,在安装贯流风扇过程中,先通过轴承座安装轴承套,再将轴承组件安装在蜗壳顶部,使轴承套与贯流风扇套接,由于轴承座单独设置而不集成在蜗壳上,因此便于在轴承座安装轴承套后对轴承套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查,从而能够提高风路系统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通过蜗壳底部的电机固定组件将风扇电机夹持并固定,便于风扇电机的拆装,提高了风路系统拆装的便捷性,而且电机固定组件以夹持方式对风扇电机进行限位而不完全包围风扇电机,从而在确保对风扇电机进行限位的同时,给风扇电机留有震动空间,使得风扇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能够向外释放,确保风扇电机转动稳定,也避免风扇电机产生的震动传递至贯流风扇而导致贯流风扇旋转不稳,从而能够提高风扇电机和贯流风扇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轴承组件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轴承组件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贯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路系统。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风路系统包括蜗壳100、安装于蜗壳100顶部的轴承组件200、安装于蜗壳100底部的风扇电机300,以及连接于轴承组件200和风扇电机300之间的贯流风扇400。
如图1至图3所示,蜗壳100顶部设置有风扇孔110,蜗壳100底部设置有电机孔130和用于夹持并固定风扇电机300的电机固定组件140。
如图1所示,轴承组件200包括轴承套210,以及用于安装轴承套210的轴承座220;贯流风扇400贯穿风扇孔110与轴承套210套接,风扇电机300贯穿电机孔130与贯流风扇400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蜗壳100底部设置有电机孔130和电机固定组件140,该电机固定组件140用于夹持并固定风扇电机300,在安装风扇电机300时,通过电机固定组件140夹持风扇电机300将风扇电机300固定在蜗壳100上,完成风扇电机300的安装。在安装贯流风扇400时,可先将轴承套210安装在轴承座220内预装轴承组件200,再将贯流风扇400的一端从蜗壳100顶部的风扇孔110穿入,与固定在蜗壳100底部的风扇电机300套接,然后将预装好的轴承组件200安装在蜗壳100顶部,使得贯流风扇400与轴承套210套接,完成贯流风扇400的安装。在安装风扇电机300、贯流风扇400和轴承组件200后,轴承组件200安装于蜗壳100顶部,风扇电机300安装于蜗壳100底部,贯流风扇400连接于轴承组件200和风扇电机3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贯流风扇400过程中,通过轴承座220安装轴承套210,再将轴承组件200安装在蜗壳100顶部,使轴承套210与贯流风扇400套接,由于轴承座220单独设置而不集成在蜗壳100上,因此便于在轴承座220安装轴承套210后对轴承套210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查,从而能够提高风路系统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通过蜗壳100底部的电机固定组件140将风扇电机300夹持并固定,便于风扇电机300的拆装,也提高了风路系统拆装的便捷性,而且电机固定组件140以夹持方式对风扇电机300进行限位而不完全包围风扇电机300,从而在确保对风扇电机300进行限位的同时,给风扇电机300留有震动空间,使得风扇电机3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能够向外释放,使得风扇电机300转动稳定,也避免风扇电机300产生的震动传递至贯流风扇400而导致贯流风扇400旋转不稳,从而能够提高风扇电机300和贯流风扇400工作的稳定性。
再参照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轴承组件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轴承组件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座220的中心开设有固定孔221,轴承座220的外侧凸置有轴承螺钉柱222,蜗壳100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轴承组件200的轴承固定柱120;轴承座220通过固定孔221安装固定轴承套210,轴承螺钉柱222与轴承固定柱120连接将轴承组件200固定在蜗壳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装配轴承组件200时,可将轴承套210插入轴承座220的固定孔221内,安装在轴承座220之内。在安装轴承套210过程中,可检查轴承套210是否安装到位,在轴承套210安装不到位时,可通过旋转轴承套210,使得轴承套210完全与轴承座220的固定孔221接合。
在安装贯流风扇400时,在预装好轴承组件200,并将贯流风扇400从蜗壳100顶部的风扇孔110穿入,与固定在蜗壳100底部的风扇电机300套接后,可将轴承组件200中轴承座220的轴承螺钉柱222对准蜗壳100顶部的轴承固定柱120,通过螺钉连接轴承螺钉柱222和轴承固定柱120,将轴承组件200安装在蜗壳100顶部,从而将贯流风扇400安装在蜗壳100内。
如图1和图2所示,蜗壳100顶部设置有三根轴承固定柱120,三根轴承固定柱120之间相间120°平均分布在风扇孔110的周围,相应地,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座220外侧凸置有三根轴承螺钉柱222,三根轴承螺钉柱222之间相间120°平均分布在轴承座220的外侧。当然轴承固定柱120和轴承螺钉柱222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三个,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适当数量的轴承固定柱120和轴承螺钉柱222,只要轴承固定柱120和轴承螺钉柱222能够配合将轴承组件200与蜗壳100固定即可。
在固定轴承组件200时,可将轴承座220上的三根轴承螺钉柱222分别对准蜗壳100上的三根轴承固定柱120,通过螺钉将轴承螺钉柱222与轴承固定柱120连接,将轴承组件200安装固定在蜗壳100顶部。
同理,在拆卸轴承组件200时,可先将连接轴承螺钉柱222和轴承固定柱120的螺钉拆除,拆下轴承组件200后,再将轴承套210从轴承座220的固定孔221中取出。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套210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凸筋211。
通过在轴承套210的外侧设置弹性凸筋211,从而在将轴承套210安装在轴承座220的固定孔221内时,弹性凸筋211被挤压,使得轴承套210稳固的安装在轴承座220内,避免轴承套210与轴承套21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也防止轴承套210滑落。
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轴承组件200还包括轴承盖230,轴承盖230上设置有轴承卡扣231,轴承座220上设置有与轴承卡扣231适配的轴承扣位223,轴承盖230在轴承卡扣231与轴承扣位223卡合时支撑轴承套210底部。
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盖230上设置有三个轴承卡扣231,三个轴承卡扣231之间相间120°平均分布,相应地,轴承座220上也设置有三个轴承扣位223,三个轴承扣位223之间也120°平均分布,三个轴承卡扣231与三个轴承扣位223适配。当然轴承卡扣231和轴承扣位223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三个,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适当数量的轴承卡扣231与轴承扣位223,只要轴承卡扣231与轴承扣位223能够配合将轴承盖230与轴承套210固定即可。
在装配轴承组件200时,在将轴承套210安装在轴承座220的固定孔221内之后,可将轴承盖230上的三个轴承卡扣231对准轴承套210上的三个轴承扣位223,将三个轴承卡扣231分别对应卡入三个轴承扣位223中,将轴承盖230固定在轴承座220上,而且轴承盖230在轴承卡扣231与轴承扣位223卡合时支撑轴承套210底部,使轴承套210限位,避免轴承套210下移。
由于轴承套210与轴承座220套合,轴承盖230与轴承套210卡合,轴承座220、轴承套210和轴承盖230之间的装配留有震动间隙,使得贯流风扇4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可以向外释放,从而增强贯流风扇400转动的稳定性。
再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路系统较佳实施例中贯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风扇电机300包括电机转轴310和限位凸台320;电机转轴310贯穿电机孔130,且限位凸台320容置于电机孔130内。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贯流风扇400包括风扇转轴410和电机轴套420,风扇转轴410与轴承套210套接,电机轴套420与电机转轴310套接。
在安装风扇电机300时,可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穿入蜗壳100底部的电机孔130,伸进蜗壳100内,蜗壳100底部的电机固定组件140夹持风扇电机300,并将电机固定在蜗壳100上。在安装贯流风扇400时,可将贯流风扇400从蜗壳100顶部的风扇孔110伸进蜗壳100内,使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对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插入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中,使电机轴套420与电机转轴310套接,从而将风扇电机300与贯流风扇400稳固地连接。而且,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伸进蜗壳100后,风扇电机300的限位凸台320容置于电机孔130内,通过电机孔130配合电机固定组件140对风扇电机300进行限位,避免风扇电机300转动过程中偏移。
贯流风扇400贯穿蜗壳100顶部的风扇孔110后,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与电机转轴310套接,同时,贯流风扇400的风扇转轴410与固定在蜗壳100顶部的轴承套210套接,将贯流风扇400与轴承组件200稳固地连接,从而将风扇电机300、贯流风扇400、轴承组件200都稳固地安装到蜗壳100上。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风扇电机300的限位凸台320上套设有垫圈340,垫圈340的外径等于电机孔130的孔径。
在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伸进蜗壳100内与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套接时,风扇电机300的限位凸台320容置于电机孔130内,本实施例通过在限位凸台320上套设一垫圈340,且垫圈340的外径等于电机孔130的孔径,使得限位凸台320与电机孔130无间隙紧贴,避免风扇电机300松动,也避免风扇电机300将产生的震动传递至贯流风扇400而导致贯流风扇400旋转不稳定。在安装垫圈340时,可用胶水等粘合物将垫圈340与限位凸台320外表面粘合。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呈弧形柱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上设置有与电机转轴310适配的弧形插槽421,且电机轴套420在弧形插槽421平面一侧设置有径向孔422。
本实施例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设置为弧形柱,相应地,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设置有与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适配的弧形插槽421,而且电机轴套420在弧形插槽421平面一侧设置有径向孔422,可通过一平头螺钉伸进径向孔422与弧形插槽421内的电机转轴310平面一侧相抵,从而使得电机转轴310插入弧形插槽421后,电机转轴310弧面一侧不能发生旋转,避免电机转轴310与电机轴套420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贯流风扇400旋转不稳定。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风扇电机300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耳330;电机固定组件140包括电机卡扣141和电机固定柱142。
通过电机卡扣141夹持住风扇电机300,再通过螺钉将电机固定柱142与固定耳330固定连接,实现将风扇电机300固定在蜗壳100上。
如图3所示,电机固定组件140包括三个电机卡扣141,三个电机卡扣141之间相间120°平均分布,当然电机卡扣141的数量不限制为三个,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适当数量的电机卡扣141,只要电机卡扣141能够夹持住风扇电机300,而且不完全包围风扇电机300即可。
在安装风扇电机300时,可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指向蜗壳100内,将风扇电机300从三个电机卡扣141处按下,撑开三个电机卡扣141,将风扇电机300的电机转轴310穿过电机孔130与贯流风扇400的电机轴套420对准,并插入电机轴套420的弧形插槽421后,通过一螺钉将风扇电机300的固定耳330与电机固定柱142连接,将风扇电机300固定在蜗壳100上,然后利用平头螺钉伸进径向孔422对电机转轴310进行限位,从而将风扇电机300与贯流风扇400稳固连接。
在拆卸风扇电机300时,可先将平头螺钉从径向孔422处拆除,再将连接固定耳330与电机固定柱142螺钉拆除,然后直接从三个电机卡扣141处拆下风扇电机300,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施例中,电机固定组件140与蜗壳100一体成型。通过将电机固定组件140与蜗壳100设置为一体结构,使得在拆装风扇电机300时,无需拆装电机固定组件140,使得风扇电机300拆装和维护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风路系统,该风路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系统包括蜗壳、安装于所述蜗壳顶部的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蜗壳底部的风扇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风扇电机之间的贯流风扇;
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风扇孔,所述蜗壳底部设置有电机孔和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固定组件;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套的轴承座;所述贯流风扇贯穿所述风扇孔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风扇电机贯穿所述电机孔与所述贯流风扇套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中心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凸置有轴承螺钉柱,所述蜗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组件的轴承固定柱;
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固定孔安装固定所述轴承套,所述轴承螺钉柱与所述轴承固定柱连接将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在蜗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凸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卡扣,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卡扣适配的轴承扣位,所述轴承盖在所述轴承卡扣与所述轴承扣位卡合时支撑所述轴承套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包括电机转轴和限位凸台;所述电机转轴贯穿所述电机孔,且所述限位凸台容置于所述电机孔内;
所述贯流风扇包括风扇转轴和电机轴套,所述风扇转轴与所述轴承套套接,所述电机轴套与所述电机转轴套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的限位凸台上套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外径等于所述电机孔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的电机转轴呈弧形柱设置,所述贯流风扇的电机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转轴适配的弧形插槽,且所述电机轴套在所述弧形插槽平面一侧设置有径向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耳;所述电机固定组件包括电机卡扣和电机固定柱;
所述电机卡扣夹持所述风扇电机,所述电机固定柱与所述固定耳连接将所述风扇电机固定在所述蜗壳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组件与所述蜗壳一体成型。
10.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路系统。
CN201420376424.3U 2014-07-08 2014-07-08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4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6424.3U CN204084752U (zh) 2014-07-08 2014-07-08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6424.3U CN204084752U (zh) 2014-07-08 2014-07-08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4752U true CN204084752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7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642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4752U (zh) 2014-07-08 2014-07-08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47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095A (zh) * 2018-07-25 2018-10-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
WO2020010978A1 (zh) * 2018-07-10 2020-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壳体和空调器
CN111166270A (zh) * 2020-01-15 2020-05-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的工作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0978A1 (zh) * 2018-07-10 2020-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壳体和空调器
CN108679095A (zh) * 2018-07-25 2018-10-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
CN111166270A (zh) * 2020-01-15 2020-05-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的工作机构
CN111166270B (zh) * 2020-01-15 2023-08-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的工作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4752U (zh) 风路系统和除湿机
TWI509951B (zh) 吊扇馬達
CN202260882U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安装结构
CN103968459B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0003573U (zh) 一种低噪音双支撑前倾离心直流无刷风机
CN105298927B (zh) 一种电风扇机头组件安装结构及采用其的电风扇
CN102269176B (zh) 一种塔扇轴承组件结构
CN115013329A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CN105091303B (zh) 电机固定装置及窗式空调
CN205595931U (zh) 一种电机压盖装配结构
CN207227803U (zh) 晾衣机端盖卡接结构
CN208623445U (zh) 一种电机转轴支撑结构
CN104913401B (zh) 电机固定架和电机安装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205677857U (zh) 一种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安装结构
CN209200860U (zh) 一种无刷风筒电机
CN206712640U (zh) 一种结构简易的高频振动电机
CN106286373A (zh) 一种系统风机的房屋结构支座
CN209483650U (zh) 一种吊扇
CN205489903U (zh) 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结构
CN205812297U (zh) 一种新型喇叭
CN2105363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永磁电机用机壳
CN109756061A (zh) 一种电机内部的电子结构
CN210624725U (zh) 蜗壳安装结构及风管机
CN210068511U (zh) 风机的马达外壳
CN205113031U (zh) 一种汽车及其发舱盖开启把手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