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8511U - 风机的马达外壳 - Google Patents

风机的马达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8511U
CN210068511U CN201920398221.7U CN201920398221U CN210068511U CN 210068511 U CN210068511 U CN 210068511U CN 201920398221 U CN201920398221 U CN 201920398221U CN 210068511 U CN210068511 U CN 210068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tor
balance
mounting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82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张全义
邹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Aimeijia magne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82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8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8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8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包括壳体组件、转动组件及马达组件,通过设置平衡泥粘接环,提供平衡泥放置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平衡泥牢固粘接在壳体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壳体设置帽檐凸台,能够方便平衡泥粘接环的放置,同时,在马达转轴高速转动下,保证平衡泥能够牢固粘接在外壳上,从而代替了传统风机的壳体平衡泥粘接不稳出现掉落的情况,进而方便对马达进行动平衡调节,进一步地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承托板,一方面能够提高马达组件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能够给马达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在承托板上设置卡接孔,能够使轴承套稳固设置在承托板上,进而提高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风机的马达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
背景技术
风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以及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风机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在单级离心风机中,气体从轴向进入叶轮,气体流经叶轮时改变成径向,然后进入扩压器。在扩压器中,气体改变了流动方向并且管道断面面积增大使气流减速,这种减速作用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此外,风机可制成右旋和左旋两种型式,从电动机一侧正视:叶轮顺时针旋转,称为右旋转风机;叶轮逆时针旋转,称为左旋转风机。
然而,现有的风机产品的马达外壳的表面都是平直的,导致平衡泥无法稳固的粘接在马达外壳上,进而对马达的动平衡调节非常困难,只能对马达外壳的外形结构强制变形,或者对风机的其他部件进行结构改造,一方面,不仅损坏了风机原有的部件,缩短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需要对风机进行整个拆卸,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平衡泥粘接、能够提高调整动子的动平衡的便捷性及提高马达性能的马达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包括:
壳体组件、转动组件及马达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蜗壳及下蜗壳,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下蜗壳内,所述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下蜗壳上;
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本体、壳体、帽檐凸台及平衡泥粘接环,所述马达本体设置于所述下蜗壳上,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帽檐凸台套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平衡泥粘接环粘接于所述帽檐凸台上,并且所述平衡泥粘接环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粘接,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壳体及所述平衡泥粘接环以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泥粘接环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凸起及多个转动扇叶,各所述转动扇叶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上,各所述转动扇叶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转动扇叶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具有弧形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板上开设有顶部凹槽,所述下安装板上开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及所述底部凹槽分别用于调节动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轴承套、轴承及承托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套具有圆形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蜗壳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上安装板开设有导通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通过设置平衡泥粘接环,提供平衡泥放置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平衡泥牢固粘接在壳体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壳体设置帽檐凸台,能够方便平衡泥粘接环的放置,同时,在马达转轴高速转动下,保证平衡泥能够牢固粘接在外壳上,从而代替了传统风机的壳体平衡泥粘接不稳出现掉落的情况,进而方便对马达进行动平衡调节,进一步地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机的马达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机的马达外壳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包括壳体组件100、转动组件200及马达组件300,壳体组件100用于保护风机内部元器件,转动组件200用于将进入在风机内的空气进行排放流动,马达组件300则起到为风机提高电源动力的作用。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及图3,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蜗壳110及下蜗壳120,转动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下蜗壳120内,马达组件300设置于所述下蜗壳120;马达组件300包括马达本体、壳体310、帽檐凸台320及平衡泥粘接环330,马达本体设置于下蜗壳120上,马达本体的转轴与壳体310连接,帽檐凸台320套置于壳体310外,平衡泥粘接环330粘接于帽檐凸台320上,并且平衡泥粘接环330还与壳体310的外侧壁粘接,马达本体的转轴转动时用于带动壳体310及平衡泥粘接环330以马达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具体地,平衡泥粘接环330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帽檐凸台320是设置在壳体310的外侧边缘上,且帽檐凸台320的半径大于或等于与平衡泥粘接环330的半径。如此,通过在壳体310上设置帽檐凸台320及平衡泥粘接环330,帽檐凸台320能够使平衡泥粘接环330稳固地放置,通过设置平衡泥粘接环330,一方面,能够使平衡泥粘接在所述的平衡泥粘接环330上,提高平衡泥粘接的稳固度,同时,此设计也代替传统的壳体310因平直的外壁上无法粘接平衡泥,一方面,避免通过强制是壳体310变形的方法而损坏了壳体310;另一方面,通过在帽檐凸台320上粘接平衡泥,能够更好的调节马达的动平衡。此外,平衡泥粘接环330可以具有矩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的横截面。其中,马达组件300还包括马达转轴,马达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310上。
如此,通过设置平衡泥粘接环330,提供平衡泥放置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平衡泥牢固粘接在壳体310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壳体310设置帽檐凸台320,能够方便平衡泥粘接环330的放置,同时,在马达转轴高速转动下,保证平衡泥能够牢固粘接在外壳上,从而代替了传统风机的壳体平衡泥粘接不稳出现掉落的情况,进而方便对马达进行动平衡调节,进一步地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200包括上安装板210、下安装板220、凸起230及多个转动扇叶240,各转动扇叶240的一端分别设置于上安装板210上,各转动扇叶240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下安装板220上,凸起230设置于下安装板220上。
具体地,各转动扇叶240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
更具体地,凸起230具有弧形斜面。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孔进入后,通过风叶的作用,空气会进入到风道中,而通过将凸起230设置成弧形斜面,能够对风机内部的空气形成统一的流向,加快空气的流动。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组件300还包括轴承套、轴承,轴承设置于轴承套340内,轴承套340设置于壳体310上。
具体地,轴承套340具有圆形横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套340对轴承起到保护支持作用,而轴承能够降低马达的转动轴转动的摩擦系数。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上安装板210上开设有顶部凹槽,下安装板220上开设有底部凹槽,顶部凹槽及底部凹槽分别用于调节动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均为圆形槽,通过设置顶部凹槽及底部凹槽,能够在凹槽放置平衡泥,进而能够有效的调节各转动扇叶240的动平衡,进而延长了各转动扇叶240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摩擦造成损坏。
同时,马达组件300还包括承托板、电路板350以及插座,承托板设置在电路板上,下蜗壳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承重柱及多个定位体,各加强筋分别一一设置在各承重柱上,各定位体分别一一设置在各承重柱上。进一步地,承托板上设置有3个凸点,凸点为焊点,方便存放焊料。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电路板350及插座,能够为马达线圈提供电力,进而产生磁场,为转子的转动提供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下蜗壳120上设置多个承重柱,承重柱用于支撑电路板350以及承托板,通过在承托板开设多个通孔,方便承托板固定在承托柱上。再进一步地,通过在下蜗壳120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用于增强承重柱及下蜗壳的机械强度,同时,下蜗壳120还设置有多个定位体,各定位体设置在承重柱上,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固定板,具有防呆作用。此外,承托板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孔,一方面,能够固定轴承套;另一方面能够对马达组件300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平衡泥粘接环,提供平衡泥放置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平衡泥牢固粘接在壳体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壳体设置帽檐凸台,能够方便平衡泥粘接环的放置,同时,在马达转轴高速转动下,保证平衡泥能够牢固粘接在外壳上,从而代替了传统风机的壳体平衡泥粘接不稳出现掉落的情况,进而方便对马达进行动平衡调节,进一步地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承托板,一方面能够提高马达组件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度马达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在承托板上设置卡接孔,能够使轴承套稳固设置在承托板上,进而提高机械强度。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转动组件及马达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蜗壳及下蜗壳,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下蜗壳内,所述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下蜗壳上;
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本体、壳体、帽檐凸台及平衡泥粘接环,所述马达本体设置于所述下蜗壳上,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帽檐凸台套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平衡泥粘接环粘接于所述帽檐凸台上,并且所述平衡泥粘接环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粘接,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壳体及所述平衡泥粘接环以所述马达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泥粘接环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凸起及多个转动扇叶,各所述转动扇叶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上,各所述转动扇叶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动扇叶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弧形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上开设有顶部凹槽,所述下安装板上开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及所述底部凹槽分别用于调节动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轴承套、轴承及承托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具有圆形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蜗壳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上安装板开设有导通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
CN201920398221.7U 2019-03-26 2019-03-26 风机的马达外壳 Active CN210068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8221.7U CN210068511U (zh) 2019-03-26 2019-03-26 风机的马达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8221.7U CN210068511U (zh) 2019-03-26 2019-03-26 风机的马达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8511U true CN210068511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8221.7U Active CN210068511U (zh) 2019-03-26 2019-03-26 风机的马达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8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2392B (en) Passive fan assembly
CN202381399U (zh) 离心式风扇
KR101539321B1 (ko) 지붕 배기팬 설치형 발전기
JP4216792B2 (ja) 散熱装置
EP3779203B1 (en) Fan assembly of floor sweeping robot and floor sweeping robot
CN101975177B (zh) 涡轴流内制电机式强力风机
AU2016385149A1 (en) Axial fan assembly and motor home air-conditioner using same
CN210068511U (zh) 风机的马达外壳
CN109707666B (zh) 超大功率型风机叶轮
CN206487639U (zh) 一种离心风机箱
US7798771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N209354389U (zh) 送风装置
CN114555952A (zh) 电动送风机以及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CN109654043B (zh) 风扇
CN210178644U (zh) 倒梯形风轮及风机装置
CN211852207U (zh) 新型直流风机
CN211975473U (zh) 涵道循环扇及落地风扇
CN210423107U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CN208474181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大型风机
CN207073489U (zh) 一种高强度大风量离心风扇
CN206694278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08089601U (zh) 一种高转速稳定型鼓风机
CN215370314U (zh) 一种提升风力的风机
CN213628175U (zh) 一种转子与叶轮的安装组合件
CN20270753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离心通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6 No. 8, Songlin Road, community 6, Songshan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Aimeijia magne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8, Songlin Road, No.6 community, Songshan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SANXIE MAGNET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