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7307U -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 Google Patents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7307U
CN204077307U CN201320865384.4U CN201320865384U CN204077307U CN 204077307 U CN204077307 U CN 204077307U CN 201320865384 U CN201320865384 U CN 201320865384U CN 204077307 U CN204077307 U CN 204077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vehicle
purification unit
vehicle seat
seat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53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塞德里克·凯泰尔斯
赵莹
叶青
桑迪普·布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53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7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7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73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靠背,尤其是汽车座椅靠背,其中座椅靠背包括前侧和后侧,后侧的表面具有腔体,并且腔体内设置有与靠背轮廓相匹配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风管,其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至少一个过滤装置,其设置在风管内;-鼓风装置,其设置在风管内,其适于将环境空气吸入空气入口并将所述环境空气输送至过滤装置;-控制板,使适于至少控制鼓风装置。

Description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特别是一种集成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出行时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道路扬尘、汽车尾气、二手烟等都会污染车内空气,尤其是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有害颗粒物(PM2.5)和/或病毒和/或化学物质(尤其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可被不设防地吸入体内,溶解于血液,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净化车内空气,现有技术中已存在专门用于车内的空气净化器,其内置鼓风装置和空气过滤系统,可将车内被污染的空气吸入净化器内并排出净化后的空气。该车载空气净化器可以放置在车内的任意位置。但是,这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具有明显的缺陷:这种净化器额外占据本就有限的车内空间,以及需要额外占用车内为数不多的点烟器电源。此外在车内放置具有硬壳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将增加潜在的安全风险。另外作为一种非原厂出产的汽车配件产品,难以在设计风格和质量上与原车统一。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另一种用于车内的空气净化器,其设计成叠加在车厢内两个前座之间的扶手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一种空气净化器的缺陷。但是,这种设计同样具有上述缺陷,并且该设计也会影响原扶手的性能及舒适性;而且,在一些特定的轿车(例如豪华轿车)中不存在前座扶手这一部件,也就无法安置这种空气净化器。此外,将空气净化器安置在前座之间的扶手上将改变原车设计中的车内空气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座椅靠背,尤其是汽车座椅靠背。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尤其是汽车座椅靠背,其包括前侧和后侧,后侧的表面具有腔体,并且腔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与座椅的靠背轮廓相匹配或贴合的空气净化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结合如下的一项或多项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可包括:
- 风管,其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 至少一个过滤装置,其设置在风管内,尤其是被吸入空气入口的环境空气被输送至该过滤装置再经空气出口排出;
- 鼓风装置,其设置在风管内,使气流从空气入口流向空气出口,尤其是该鼓风装置适于将环境空气吸入空气入口并将经净化的空气从空气出口排出;以及
- 至少一个控制板,其适于至少控制鼓风装置。
进一步,过滤装置具有多层用于过滤颗粒和/或病毒和/或化学物质,尤其是过滤装置具有多层结构。过滤装置可选自HEPA过滤器、粒子发生器、活性炭过滤器或光触媒。
进一步,过滤装置可移除地固定在座椅中。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盖子,优选为大体平行于所述后侧表面且优选为是通过卡扣安装固定的盖子,且过滤装置被覆盖在所述盖子内侧。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还可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优选地固定在所述空气入口附近,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等级。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位于风管中的次级风管,次级风管一端优选地与风管连接,该次级风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质量传感器,适于引导空气从空气入口进入空气质量传感器。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还可包括指示装置,其适于指示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空气质量状态。
进一步,一方面,所述工作状态至少包括通电、断电。另一方面,所述空气质量状态至少包括空气纯净和空气受到污染。
进一步,控制板还可包括:自动控制单元,其根据空气质量等级控制空气净化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可包含离子发生器,尤其是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空气净化装置是无源净化器,例如活性炭元件、竹炭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座椅,尤其是汽车座椅,其包括上述任一座椅靠背,以及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座垫。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车椅座椅靠背与空气净化装置完整集成为一体,从而不会额外占据有限的车内空间;并且由于该空气净化装置不是悬挂在车椅后背上的,从而不会产生类似掉落或飞出的潜在安全风险;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及与其集成在一起的空气净化装置是一同被设计和制造,从而在与车辆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全部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多种组合相结合。
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靠背的透视图,其中汽车座椅靠背安装在汽车座椅上;
-图2是图1中座椅靠背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座椅靠背的正视图;
-图4是图2中座椅靠背的后视图;
-图5是图3中座椅靠背的沿A-A方向的截面图;以及
-图6是图3中座椅靠背的沿B-B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并非真实比例,而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多种优选特征的简图。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设计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状根据具体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是指在所有附图中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效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座椅靠背的汽车座椅。该座椅靠背包括前侧60和后侧61,后侧61向后排乘客方向倾斜且其表面设置有腔体;优选地,后侧61表面还可以设有背部面板,该背部面板从靠背的表面向外突起并由盖子15封闭,然后再在其内部构成一个腔体。该腔体中集成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1。并且该空气净化装置1匹配或贴合于座椅靠背的轮廓,直接牢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上或者部分地嵌在座椅靠背中。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还可包括座垫80。
图2-6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空气净化装置1主要包括过滤装置11、风管10、鼓风装置12、以及可选的控制板13。过滤装置11和鼓风装置12设置在风管10内,以便于车内的环境空气能从车厢进入风管10然后经过过滤装置11过滤再被排出。控制板13优选地设置在净化装置1附近,至少与鼓风装置12连接,以便能至少控制该鼓风装置12的启停和风量。
具体地,风管10包括空气入口101和空气出口102,本实施例中空气入口101设置在分管10的下部,空气出口102例如设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的两侧,优选的空气出口102设置在两侧的同时还具有向上偏斜的引导片,以便于经净化的空气向车厢上方排出。
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或设置更多空气入口和/或空气出口。
此外,在空气入口101和/或空气出口102处可以设置导风装置100,将来自空气入口101的空气净化后分配到两个空气出口102进行排放。
风管10可以由塑料件制成,亦可以由其他环保型材料制成。在另一种变形中,风管10的内壁由金属材料构成,通电后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或颗粒。
此外如图5、6所示,风管10具有多个弯曲部分,以适应紧凑设计的需求和提高空气流通性。
另外,在车厢内部,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彼此相对,车顶和车底彼此相对,使得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当空气净化装置1工作时,该空间中的空气通过净化装置1的抽吸排放沿该空间的边界流动,进而在后排乘客周围形成清洁的“空气流”或“空气泡”。
尤其是,在该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净化装置1将靠近车底的空气吸收,并将其净化后排放到车顶区域,然后净化后的空气经车顶沿后排座椅流动,以利于后排乘客呼吸净化空气,然后空气再回流至车底。这样,车厢内形成“空气流”或“空气泡”这样的小型空气循环。
优选的,后侧61布置成向后排乘客方向倾斜。此外,空气出口102布置在有利于有效形成“空气流”或“空气泡”的位置,以便使整个车厢内部的空气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鼓风装置12,例如风扇或鼓风机等等,用于从空气入口101吸入空气并将空气输送至过滤装置11,然后通过空气出口102排放。其中空气始终沿着导风装置100流动,从空气入口101至空气出口102不间断流动,即风管10的一部分设置于过滤装置11和鼓风装置1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导风装置100和鼓风装置12之间的风管10是文丘里管的形式,以增加鼓风装置12的效率。
过滤装置11具有盒状或块状的外壳,能够嵌入座椅背面的腔体中,并且在外壳的一对相对面上设置有多个微小孔洞,空气可通过该多个微小孔洞进入过滤装置11内部进行过滤。过滤装置11内部设置有一系列过滤颗粒物和/或病毒和/或化学物的层,例如复合活性炭纤维层结构、复合玻纤层等。
优选的,过滤装置11具有多层结构,使之能截留直径大于0.1 μm的颗粒。另外,过滤装置11也可以是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HEPA)、离子发生器、活性炭过滤器或光触媒过滤器。
本实例中,过滤装置11正对鼓风装置12设置,以便鼓风装置12直接正向地将空气吹向过滤装置11,以使净化效率最大化。另外,在过滤装置11的外壳内部还可设置放电层或紫外照射层,以便进一步实现杀菌消毒的功能。
另一方面,过滤装置11可更换。为此,过滤装置11通过嵌卡或附加固定件例如固定条、固定挡块或固定卡扣等固定在鼓风装置12对面,并且可移动地固定在盖子15的内侧,以便在其过滤能力下降时打开盖子15对其进行更换,而无需拆开整个空气净化装置1。
进一步,该空气净化装置1的盖子15大体平行于座椅后侧表面,所示示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通过卡扣固定,以保护其内部的风管10、过滤装置11、鼓风装置12和控制板13。
另外,通过锁紧装置,例如锁扣件、螺纹连接件等进行固定也是可行的。在另一种变形中,盖子15为翻盖或滑盖。在另一种变形中,盖子15为电动开启盖,其具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在腔体内部通过控制板13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此外,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14、次级风管和指示装置70,以便检测车厢内空气质量是否需要净化。空气质量传感器14设置在靠近空气入口101处并且远离空气出口102处,从而确保检测的空气是环境空气而非经过净化后的纯净空气,次级风管将空气引导进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4,待空气质量传感器14检测出其污染等级后通过指示装置70显示检测结果。
控制板13也能与空气质量传感器14以及指示装置70相连,用于控制鼓风装置12的工作状态、利用来自空气质量传感器14的数据向指示装置70发出显示指令。可选的,控制板13中具有自动控制单元,其根据来自空气传感器14的数据自动决定是否启动空气净化装置1。
而且,所述指示装置70能够显示出多种不同颜色的灯光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分别表达各种等级的空气质量等级,并且在空气质量等级恶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闪烁灯光提示使用者。可选的,指示装置70具有多个光源,分布在不同位置,每个位置都具有对应其显示状态的文字或符号标记。其显示出的状态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的工作状态和/或空气质量状态。
工作状态至少包括通电、断电。此外,空气质量状态至少包括空气纯净和空气受到污染。因此,工作状态和空气质量状态将提醒使用者何时应启动空气净化。可选的,所述指示装置70是一种输出显示屏,和/或其还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此外,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过滤器探测器,其设置在过滤装置11内部并且与指示装置相连,过滤器探测器适用于直接检测过滤装置11内部的微粒密度,当过滤装置11过滤量超过饱和值时,则通过指示装置70提示用户进行更换。
或者,也可以根据空气质量传感器14测得的空气质量和鼓风装置12的鼓风量计算得出消耗的过滤量,当到达难以继续净化空气的临界阀值时,通过指示装置70提示用户对已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过滤装置11进行更换。
另外,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1还具有手动启动开关90,如图所示,其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指示装置70上方,但并不局限于此。
作为一种变形,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1也可没有手动启动开关90,而将该功能集成到汽车中控台的控制界面中或车内仪表盘的按键中,以防止后排乘客无意的触动,尤其是,例如儿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是离子空气净化器,优选的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离子空气净化器包含负离子发生器,其可使经由负离子发生器的空气中具备大量的负离子,并使含有负离子的空气从空气出口102中排出。含有负离子的空气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并使其沉降、粘附在可粘附物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是无源净化器,例如活性炭、竹炭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座椅还能具有降噪结构和/或减振结构,其设置在座椅靠背表面和/或连接至鼓风装置12,以便于降低空气净化装置1工作期间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该降噪结构和/或减振结构主要包括例如弹簧、海绵、塑料、橡胶等弹性体,和/或降噪材料例如复合非织造布、复合纤维棉、隔音棉,尤其是多孔降噪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其具备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以及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座垫80,并且座椅靠背和座垫80设计成相互配合,具有相同的品质和风格,以增加汽车整体品质。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实例,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预想到能实现相同功能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多种实施例及多种变形及改进。尤其是,需明确的是,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所有这些实施例及变形及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其中所述汽车座椅靠背包括前侧(60)和后侧(61),所述后侧(61)包括腔体,并且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与所述座椅的靠背轮廓相匹配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至少包括: 
-风管(10),其包括空气入口(101)和空气出口(102); 
-鼓风装置(12),其设置在所述风管(10)内,使气流从所述空气入口(101)流向所述空气出口(102),所述鼓风装置(12)适于将环境空气吸入所述空气入口(101)并将经净化的空气从所述空气出口(102)排出,以及 
-至少一个过滤装置(11),其设置在所述风管(10)内,其中被吸入所述空气入口(101)的环境空气被输送至所述过滤装置(11)再经所述空气出口(10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1)至少是HEPA过滤器、粒子发生器、活性炭过滤器、或光触媒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1)具有多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1)可移除地固定在座椅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盖子(15),所述盖子(15)大体平行于所述后侧(61)表面且通过卡扣安装固定,所述过滤装置(11)被覆盖在所述盖子(15)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14),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4)固定在所述入口(101)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 置(1)还包括位于所述风管(10)中的次级风管,所述次级风管一端与所述风管(10)连接,所述次级风管的另一端(18)安装有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指示装置(70),适于指示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的工作状态和/或空气质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至少包括通电、断电,和/或所述空气质量状态至少包括空气纯净和空气受到污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板(13),所述控制板(13)与所述鼓风装置(12)相连,以便控制所述鼓风装置(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3)进一步包括:自动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单元根据空气质量等级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的开启或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离子发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是无源净化器。 
14.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以及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座垫(80)。 
CN201320865384.4U 2013-12-26 2013-12-26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77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5384.4U CN204077307U (zh) 2013-12-26 2013-12-26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5384.4U CN204077307U (zh) 2013-12-26 2013-12-26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7307U true CN204077307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538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77307U (zh) 2013-12-26 2013-12-26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7307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405A (zh) * 2015-05-20 2015-08-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5620231A (zh) * 2016-02-01 2016-06-01 浙江倚天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座椅结合的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5857024A (zh) * 2016-05-23 2016-08-17 爱唯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空气净化器的汽车装置
CN106004578A (zh) * 2016-05-30 2016-10-12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能净化车内空气的座椅
CN108437858A (zh) * 2018-04-03 2018-08-24 刘华英 一种多功能公交座椅
CN10984962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0239412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WO2020104734A1 (fr) 2018-11-23 2020-05-28 Hutchinso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l'air dans un véhicule
CN11143909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李尔公司 空气过滤器组件
WO2022117492A1 (en) 2020-12-01 2022-06-09 Airlabs Bv Air cleaning device
WO2024021294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陈得兴 一种乘用车座椅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405A (zh) * 2015-05-20 2015-08-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5620231A (zh) * 2016-02-01 2016-06-01 浙江倚天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座椅结合的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5620231B (zh) * 2016-02-01 2018-01-09 马文炳 一种与座椅结合的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5857024A (zh) * 2016-05-23 2016-08-17 爱唯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空气净化器的汽车装置
CN106004578A (zh) * 2016-05-30 2016-10-12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能净化车内空气的座椅
CN10984962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0239412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CN108437858A (zh) * 2018-04-03 2018-08-24 刘华英 一种多功能公交座椅
WO2020104734A1 (fr) 2018-11-23 2020-05-28 Hutchinso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l'air dans un véhicule
FR3088993A1 (fr) 2018-11-23 2020-05-29 Hutchinso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l’air dans un véhicule
CN11143909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李尔公司 空气过滤器组件
WO2022117492A1 (en) 2020-12-01 2022-06-09 Airlabs Bv Air cleaning device
WO2024021294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陈得兴 一种乘用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7307U (zh)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靠背
CN203995808U (zh) 包含空气净化装置的汽车座椅头枕
CN215692644U (zh) 空气净化装置、儿童承载装置和座椅单元
CN106976377A (zh) 汽车车内空气自动净化系统
CN2044724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472497U (zh) 一种汽车车门
CN20385446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6475711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5997819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载多功能导航一体机
KR102132067B1 (ko) 차량용 미세먼지 절감장치
CN104676770A (zh) 一种高效车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1350822Y (zh) 车用多功能ic自动控制空气净化器
CN204801456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
CN207631063U (zh) 一种汽车空气净化脚垫
CN206841126U (zh) 一种汽车天窗集成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3780270U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6781484U (zh) 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4460490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JP2000060948A (ja) 空気清浄装置
CN207579524U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车用空调出风口罩
CN106004348A (zh) 车载雾霾检测净化装置
KR20200001745U (ko) 대시보드형 공기청정기
CN206664441U (zh) 汽车的内后视镜及汽车
JP2012240498A (ja) 自動車
CN208914939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