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2968U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62968U CN204062968U CN201420500086.XU CN201420500086U CN204062968U CN 204062968 U CN204062968 U CN 204062968U CN 201420500086 U CN201420500086 U CN 201420500086U CN 204062968 U CN204062968 U CN 2040629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heae
- combustion chamber
- water tank
- steam boiler
- discharging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蒸汽锅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进料口、燃烧腔和出料口,所述燃烧腔正上方还设有水箱,该高效蒸汽锅炉还包含环绕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周围,提升所述燃烧腔内温度的蒸汽环绕系统和吸引所述燃烧腔内的高温空气和火焰向所述出料口方向流动的引风装置,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包括水平设在所述燃烧腔底面两侧的总管、连接所述总管与所述水箱且彼此平行的多个粗径气管、高位气管和低位气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蒸汽锅炉,结构简单,利于实施,采用优化的蒸汽管排布和风能排布,热能排布更加均匀,优化燃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背景技术
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很多废料需要进行燃烧处理,若是采用普通的燃烧池进行天然燃烧,一方面燃烧效率不高且不可控,另一方面对环境污染比较大,于是有很多企业采用蒸汽锅炉的方式来进行废料的燃烧,但是蒸汽锅炉怎样更好的提升热使用效率一直是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向,例如专利号为CN 203571692U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高效蒸汽锅炉,但该文件的修改思路只要是针对物料的进出所进行的改进,并不是对蒸汽锅炉本身热能传递方面做的优化,所以对热传递效率和燃烧效率的提升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蒸汽锅炉,结构简单,利于实施,采用优化的蒸汽管排布和风能排布,热能排布更加均匀,优化燃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进料口、燃烧腔和出料口,所述燃烧腔正上方还设有水箱,该高效蒸汽锅炉还包含环绕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周围,提升所述燃烧腔内温度的蒸汽环绕系统和吸引所述燃烧腔内的高温空气和火焰向所述出料口方向流动的引风装置,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包括水平设在所述燃烧腔底面两侧的总管、连接所述总管与所述水箱且彼此平行的多个粗径气管、高位气管和低位气管,所述粗径气管的管道直径大于所述高位气管和所述低位气管的管道直径,所述燃烧腔每侧至少设有3个所述彼此间隔相同的粗径气管,所述高位气管的数量与所述低位气管的数量均多于所述粗径气管,所述高位气管与所述水箱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低位气管与所述水箱的连接位置,所述蒸汽环绕系统还包括用于辅助加热所述燃烧腔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后加热装置,所述后加热装置包括靠近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两个总管垂直连接的后总管和一端与所述后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连接的多个彼此平行的后位气管,所述引风装置包括设在靠近所述出料口附近的引风机和与所述引风机相连且在所述燃烧腔内延伸的多个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延伸方向与物料传输方向平行,表面设有多个通风孔。
用户把需要燃烧的物料从所述进料口倒入,物料进入所述燃烧腔并往所述出料口方向进行传送,所述燃烧腔的底面部分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公知技术中的传送滚筒或者由链条带动前进的传送板皆可,所述燃烧腔里有明火在此处燃烧,为了使得物料燃烧更均匀,热效率更高,所述引风机将气流通过所述引风管从所述进料口的方向引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气流流动来增加所述出料口部分的氧气含量,使得靠近整个装置尾部的,即靠近所述出料口这部分的物料能够燃烧更完全,另一方面是通过所述引风管把火苗和高温气体吸引到尾部,来增加尾部的温度;所述水箱受明火燃烧,产生大量蒸汽,蒸汽通过所述蒸汽环绕系统传输流动,围绕着所述燃烧腔四周,进一步通过热辐射增加这个区域的温度,所述粗径气管拥有更加大的直径,流通着流量更大的蒸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受热效果好,在所述燃烧腔的每侧至少设有个所述粗径气管,分别设在前、中、后的位置,即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整个所述燃烧腔的侧面中部、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所述高位气管和所述低位气管中也包含着大量蒸汽,虽然口径小,蒸汽含量不多,但数量多,可以均匀且密集地分布在所述燃烧腔侧面,可以协助维持住所述粗径气管之间区域的温度,所述低位气管与所述水箱4的连接位置要低于所述高位气管与水箱的连接位置,这样高低的设置使得所述水箱的周边温度受所述高位气管的影响维持一定的温度,而所述燃烧腔和所述水箱位置较低的部分能得到更多的蒸汽环绕,改善了传统技术中由于火焰的燃烧分层和高温气体自身的流动造成的上下高低温度不均的现象,使得位于垂直方向上更低位置的部分能得到更多的蒸汽热辐射,从而增加受热效果,使得受热均匀,在实际工作中,越靠近尾部,即越靠近所述出料口部分温度越低,故增加所述后位气管来增加尾部的温度,在理想条件下,假如拥有的蒸汽无限量多,则只需设置大口径的所述粗径气管即可,但在实际工作中,明火燃烧所述水箱产生的蒸汽数量是有线的,通过设置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和所述引风装置,特别是设置不同气管的位置和口径,经过申请人实验,可以在有限的蒸汽总量下,达到最好的受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通风孔上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过滤网。
所述引风机会将高温气体和明火吸引至所述引风管中,所述过滤网可以遮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杂质和烟尘进入所述引风管中,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所述引风管造成内壁变窄,影响气体流动甚至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高位气管与所述低位气管均匀间隔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燃烧腔的底面倾斜,按物料传送前进方向逐渐向地面靠近。
底面的组成方式可以参考公知技术中常见的方式,可以是多个滚筒由高到低排列,可以是传送板由链条带动,传送板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引风装置还包含多个与所述引风管连接且在所述水箱内延伸的加热管。
所述引风管中有大量所述燃烧腔中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明火,明火和高温气体也进入所述被埋进所述水箱内的所述加热管中,此部分热量就可协助加热水箱,参与到整个系统的热循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水箱上设有安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包含垂直设在管道内壁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多个供蒸汽通过的通汽口。
受明火燃烧的加热效果,所述管道内壁中的所述加热板出于高温状态,部分还出于液体的水在接触此加热板时,会进一步完成汽化,形成蒸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该蒸汽锅炉设置有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和引风装置,使得整个燃烧过程在所述燃烧腔内受热温度更均匀,燃烧效果更好。
2、 所述蒸汽环绕系统对于管道口径大小、排列方式、位置的设置,达到了在有线的蒸汽总量下,蒸汽使用效率高,受热更均匀。
3、 所述水箱内有与所述引风管相连的所述加热管,进一步提升热循环效率,降低热量损失。
4、 所述蒸汽环绕系统的管道内壁中含有加热板,使得汽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侧示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后示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加热板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口,2、燃烧腔,3、出料口,4、水箱,5、安全阀门,6、蒸汽环绕系统,61、粗径气管,62、高位气管,63、低位气管,64、总管,7、引风装置,71、引风机,72、引风管,73、加热管,8、加热板,81,通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进料口1、燃烧腔2和出料口3,燃烧腔2正上方还设有水箱4,水箱4上设有安全阀门5。该高效蒸汽锅炉还包含环绕设置于燃烧腔2周围,提升燃烧腔2内温度的蒸汽环绕系统6和吸引燃烧腔2内的高温空气和火焰向出料口3方向流动的引风装置7。用户把需要燃烧的物料从进料口1倒入,物料进入燃烧腔2并往出料口3方向进行传送,燃烧腔2的底面倾斜,按物料传送前进方向逐渐向地面靠近。底面的组成方式可以参考公知技术中常见的方式,可以是多个滚筒由高到低排列,可以是传送板由链条带动,传送板倾斜设置。
蒸汽环绕系统6包括水平设在燃烧腔2底面两侧的总管64、连接总管64与水箱4且彼此平行的多个粗径气管61、高位气管62和低位气管63,粗径气管61的管道直径大于高位气管62和低位气管63的管道直径,燃烧腔2每侧至少设有3个彼此间隔相同的粗径气管61,高位气管62的数量与低位气管63的数量均多于粗径气管61,高位气管62与水箱4的连接位置高于低位气管63与水箱4的连接位置,蒸汽环绕系统6还包括用于辅助加热燃烧腔2靠近出料口3一端的后加热装置,后加热装置包括靠近出料口3与两个总管64垂直连接的后总管66和一端与后总管66连接,另一端与水箱4靠近出料口3一端连接的多个彼此平行的后位气管65,水箱4受明火燃烧,产生大量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环绕系统6传输流动,围绕着燃烧腔2四周,进一步通过热辐射增加这个区域的温度,粗径气管61拥有更加大的直径,流通着流量更大的蒸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受热效果好,在燃烧腔2的每侧至少设有3个粗径气管61,分别设在前、中、后的位置,即靠近出料口3的一端、整个燃烧腔2的侧面中部、靠近进料口1的一端,高位气管62和低位气管63中也包含着大量蒸汽,虽然口径小,蒸汽含量不多,但数量多,可以均匀且密集地分布在燃烧腔2侧面,可以协助维持住粗径气管61之间区域的温度,低位气管63与水箱4的连接位置要低于高位气管62与水箱4的连接位置,这样高低的设置使得水箱4的周边温度受高位气管62的影响维持一定的温度,而燃烧腔2和水箱4位置较低的部分能得到更多的蒸汽环绕,改善了传统技术中由于火焰的燃烧分层和高温气体自身的流动造成的上下高低温度不均的现象,使得位于垂直方向上更低位置的部分能得到更多的蒸汽热辐射,从而增加受热效果,使得受热均匀,在实际工作中,越靠近尾部,即越靠近出料口3部分温度越低,故增加后位气管65来增加尾部的温度。
如图3所示:蒸汽环绕系统6包含垂直设在管道内壁的加热板8,加热板8上设有多个供蒸汽通过的通汽口81,管道内壁中的加热板8出于高温状态,部分还出于液体的水在接触此加热板8时,会进一步完成汽化,形成蒸汽。
如图1和图2所示:引风装置7包括设在靠近出料口3附近的引风机71和与引风机71相连且在燃烧腔内延伸的多个引风管72,引风管72的延伸方向与物料传输方向平行,表面设有多个通风孔。燃烧腔2里有明火在此处燃烧,为了使得物料燃烧更均匀,热效率更高,引风机71将气流通过引风管72从进料口1的方向引向出料口3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气流流动来增加出料口3部分的氧气含量,使得靠近整个装置尾部的,即靠近出料口3这部分的物料能够燃烧更完全,另一方面是通过引风管72把火苗和高温气体吸引到尾部,来增加尾部的温度,通风孔上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过滤网,引风机71会将高温气体和明火吸引至引风管72中,过滤网可以遮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杂质和烟尘进入引风管72中,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引风管72造成内壁变窄,影响气体流动甚至堵塞。引风装置7还包含多个与引风管72连接且在水箱4内延伸的加热管73。引风管72中有大量燃烧腔2中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明火,明火和高温气体也进入被埋进水箱4内的加热管73中,此部分热量就可协助加热水箱,参与到整个系统的热循环中。
在理想条件下,假如拥有的蒸汽无限量多,则只需设置大口径的粗径气管61即可,但在实际工作中,明火燃烧水箱4产生的蒸汽数量是有线的,通过设置蒸汽环绕系统6和引风装置7,特别是设置不同气管的位置和口径,经过申请人实验,可以在有限的蒸汽总量下,达到最好的受热效果。
Claims (7)
1.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进料口(1)、燃烧腔(2)和出料口(3),所述燃烧腔(2)正上方还设有水箱(4),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蒸汽锅炉还包含环绕设置于所述燃烧腔(2)周围,提升所述燃烧腔(2)内温度的蒸汽环绕系统(6)和吸引所述燃烧腔(2)内的高温空气和火焰向所述出料口(3)方向流动的引风装置(7),所述蒸汽环绕系统(6)包括水平设在所述燃烧腔(2)底面两侧的总管(64)、连接所述总管(64)与所述水箱(4)且彼此平行的多个粗径气管(61)、高位气管(62)和低位气管(63),所述粗径气管(61)的管道直径大于所述高位气管(62)和所述低位气管(63)的管道直径,所述燃烧腔(2)每侧至少设有3个所述彼此间隔相同的粗径气管(61),所述高位气管(62)的数量与所述低位气管(63)的数量均多于所述粗径气管(61),所述高位气管(62)与所述水箱(4)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低位气管(63)与所述水箱(4)的连接位置,所述蒸汽环绕系统(6)还包括用于辅助加热所述燃烧腔(2)靠近所述出料口(3)一端的后加热装置,所述后加热装置包括靠近所述出料口(3)与所述两个总管(64)垂直连接的后总管(66)和一端与所述后总管(6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4)靠近所述出料口(3)一端连接的多个彼此平行的后位气管(65),所述引风装置(7)包括设在靠近所述出料口(3)附近的引风机(71)和与所述引风机(71)相连且在所述燃烧腔内延伸的多个引风管(72),所述引风管(72)的延伸方向与物料传输方向平行,表面设有多个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上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气管(62)与所述低位气管(63)均匀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2)的底面倾斜,按物料传送前进方向逐渐向地面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7)还包含多个与所述引风管(72)连接且在所述水箱(4)内延伸的加热管(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上设有安全阀门(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环绕系统(6)包含垂直设在管道内壁的加热板(8),所述加热板(8)上设有多个供蒸汽通过的通汽口(8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0086.XU CN204062968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00086.XU CN204062968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62968U true CN204062968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20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0008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62968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629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0358A (zh) * | 2014-09-02 | 2014-12-03 | 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20500086.XU patent/CN20406296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0358A (zh) * | 2014-09-02 | 2014-12-03 | 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CN104180358B (zh) * | 2014-09-02 | 2015-10-28 | 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81336U (zh) |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 | |
CN203162937U (zh) |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 | |
CN204880187U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预热烘干装置 | |
CN204062968U (zh)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
WO2015046902A1 (ko) | 연소장치 | |
CN104180358B (zh) | 一种高效蒸汽锅炉 | |
CN201522091U (zh) | 卧式逆燃燃煤锅炉 | |
CN201066195Y (zh) | 卧式逆燃燃煤锅炉 | |
CN203908001U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热风锅炉 | |
CN203549758U (zh) | 炭素煅烧炉余热锅炉 | |
CN203336816U (zh) | 一种大型卧式烟气余热重复利用锅炉 | |
CN203215981U (zh) | 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炉 | |
CN206891157U (zh) | 一种全方位加热的侧入式长棒加热炉 | |
CN206269360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用节能锅炉 | |
CN204853900U (zh) | 一种双进风锅炉 | |
CN205223109U (zh) | 一种塑料裂解装置 | |
CN203116268U (zh) | 节能立式热风炉 | |
CN213810606U (zh) | 甜菜颗粒粕燃气燃烧炉 | |
CN202271107U (zh) | 管接头预热装置 | |
CN202613484U (zh) | 一种用于锅炉的风力布料装置 | |
CN103234265A (zh) | 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炉及余热回收方法 | |
CN201352044Y (zh) | 一种烘干线 | |
CN210458060U (zh) | 一种废气循环利用装置 | |
CN205279427U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高效燃烧室 | |
CN206531093U (zh) | 一种生物质燃烧点火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2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