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3959U -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3959U
CN204053959U CN201420456451.1U CN201420456451U CN204053959U CN 204053959 U CN204053959 U CN 204053959U CN 201420456451 U CN201420456451 U CN 201420456451U CN 204053959 U CN204053959 U CN 204053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installing hole
reducing
curb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64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澈雨
龚革新
张荣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X PRESSOTECHNI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X PRESSOTECHNI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X PRESSOTECHNI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X PRESSOTECHNI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564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3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3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395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用于将一对衬套对称地压入副桥架的同一个安装孔内,包括第一缩口机构、第二缩口机构,当在压力缸工作活塞杆推动下相向动作时,衬套从一侧经由导引口穿过锥度内腔进入到安装孔内,副衬套从另一侧经由副导引口穿过副锥度内腔进入到安装孔内,在压入过程中衬套、副衬套的外周分别在导流沟、副导流沟的引导下褶皱收缩至预定尺寸以镶嵌到安装孔内。本技术在锥度内腔与衬套轮辐支撑的密实相应部位设置导流沟,迫使流动材料逐渐引入导流沟内形成预先设定的褶皱,使材料密实部位的收缩与薄弱部位的收缩比协调一致,改善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使衬套的压入到位后达到质量稳定、排除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中所使用的一种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尤其涉及汽车底盘前后副桥架上的衬套安装过程中在压装设备上的衬套缩口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底盘的前后副桥架相应的位置上安装的衬套是尼龙复合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对冲击力、振动力有较强的缓释吸收能力,并且机械强度高、韧性好,因而在汽车底盘的前后副桥架相应的位置上得到普遍的应用。由于压装镶嵌的衬套是两个结构相似、对合尺寸一致、互相对应的安装在副桥架上的同一孔位中的,为了能顺利的把过盈尺寸的衬套压入副桥架上,在衬套压入副桥架安装孔时需要对衬套的外径进行收缩处理。为此,采用相应的缩口工装把衬套的外径尺寸缩减到小于或等于副桥架上的安装孔尺寸,才能达到压入安装的目的。但是,衬套是一个弹性的轮式形状体,并有一对异形轮辐支撑连接着中心套和轮辋、在外径轮辋侧面有凹陷缺口槽,整体衬套出现外径壁厚不均、有虚有实。收缩衬套外径时由于是过盈尺寸,虽经过缩口环的缩尺导引,但是衬套是尼龙、橡胶、金属的复合材料互成一体,外形结构复杂。在预压缩口过程中异形轮辐支撑部位就会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整体出现材料流动不均现象,迫使轮辐支撑比较充实紧密部位的材料流动到轮辋的薄弱虚空部位形成材料堆积,继续施力压装时堆积凸出的材料就会遭到破壁损伤,安装后的衬套位置不能准确到位,两个衬套结合面出现间隙不等,安装后衬套整体扭曲变形,在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部位形成折裂,从而大大降低机械强度形成安全隐患。在技术要求、安全性能、质量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的汽车制造行业里,汽车副桥架安装衬套过程中始终被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困扰着。如何改善工艺、创新工装,来解决这种不安全隐患的现象达到安装后的稳定效果,是汽车制造领域技术人员为之思考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缩口压力状态下使衬套的异形轮辐支撑部位材料流动得到缓释及对薄弱部位材料堆积的问题,并在预压时即能达到均匀缩尺又能减少应力集中,保证两个对应的衬套准确镶入副桥架的安装孔内。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可靠、方便灵活、质量稳定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用于将一对衬套对称地压入副桥架的同一个安装孔内,包括位于安装孔一侧的第一缩口机构、位于安装孔另一侧的第二缩口机构,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用于将衬套从一侧压入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用于将副衬套从另一侧压入所述的安装孔内。
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包括压头、模套、缩口环,所述的压头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模套内,所述的衬套的一端安装入模套内与压头吻合定位,所述的缩口环设置在模套/上,所述的缩口环具有锥度内腔,该锥度内腔的敞口端形成有与衬套另一端相吻合的导引口,所述的锥度内腔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所述的锥度内腔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导流沟,所述的导流沟的展开面积相当于衬套对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包括副压头、副模套、副缩口环,所述的副压头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副模套内,所述的副衬套的一端安装入安装入副模套内与副压头吻合定位,所述的副缩口环设置在副模套上,所述的副缩口环具有副锥度内腔,该副锥度内腔的敞口端形成有与副衬套另一端相吻合的副导引口,所述的副锥度内腔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所述的副锥度内腔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副导流沟,所述的副导流沟的展开面积相当于副衬套相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当所述的压头、副压头分别在压力缸工作活塞杆推动下相向动作时,所述的衬套从一侧经由导引口穿过锥度内腔进入到安装孔内,所述的副衬套从另一侧经由副导引口穿过副锥度内腔进入到安装孔内,在压入过程中所述的衬套、副衬套的外周分别在导流沟、副导流沟的引导下褶皱收缩至预定尺寸以镶嵌到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的左侧,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的右侧,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第二缩口机构自左而右中心线对齐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的上方,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第二缩口机构自下而上中心线对齐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还包括弹性支撑于所述的模套下方的套压簧,当推压所述的副桥架带动套压簧被压缩时,所述的安装孔、缩口环、衬套、压头被相互压紧以固定在限位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可伸缩设置的悬架,所述的悬架设置于副衬套与安装孔之间,所述的副缩口环可上下及圆周方向浮动的平行安装在该悬架内,当所述的安装孔、缩口环、衬套、压头接触到位中心对应时,所述的悬架带动副缩口环伸进到副桥架的安装孔上方,使所述的副压头、副模套、副衬套、副缩口环中心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悬架包括基座与限位圈,所述的限位圈下方安装有法兰盘,所述的副衬套可上下及圆周方向浮动的平行安装在所述的限位圈与法兰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副缩口环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横向孔与多个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孔,所述的横向孔内设置有横压簧抵压于限位圈内壁上,所述的纵向孔内设置有纵压簧抵压于法兰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缩口环上设置有卡台与定位槽以定位卡放在模套上,所述的副缩口环上设置有副卡台与副定位槽以定位卡放在副模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导流沟在锥度内腔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分布,所述的副导流沟在副锥度内腔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导流沟、副导流沟的横截面呈尖齿形沟、波浪曲形沟或梯形沟的形状。
现有技术是用常规的缩口环光滑孔径简单直接的把衬套工件压入副桥架上的安装孔内,如果衬套圆周结构均匀充实,通过光滑的缩口模具使圆周面积也可以达到均匀收缩直径的效果,但本技术涉及的衬套是一种由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成形,异形轮辐支撑形成轮辋圆周有虚有实,由于衬套结构复杂,材料流动没有方向性,虽然利用了锥度导引口挤压收缩的功能达到把衬套压装到副桥支架上的安装孔内目的,但是质量不稳定留有安全隐患。
在常规技术状态下,衬套用缩口环工装收缩外径尺寸,外径的圆周表面积尺寸也就会相应的随着收缩,在缩口工装直径固定限制的条件下,衬套被收缩的圆周表面积实际上是向圆心内相应的褶皱移动。本技术对缩口环进行了结构创新,在锥度内腔与衬套轮辐支撑的密实相应部位设置导流沟,迫使流动材料逐渐引入导流沟内形成预先设定的褶皱,使材料密实部位的收缩与薄弱部位的收缩比协调一致,改善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使衬套的压入到位后达到质量稳定、排除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缩口环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导流沟放大示意图;
图5是副缩口环主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副缩口环立体示意图;
图9是悬架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C-C剖视图;
图11是法兰盘主视图;
图12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副缩口环的组合装置结构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是衬套剖面主视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5的左视图;
图18是副衬套剖面主视图;
图19是图18的仰视图;
图20是图18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8的左视图;
图22是汽车底盘副桥架压装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俯视图;
图24描述了衬套待压装状态示意图;
图25描述了衬套分别装入上下模头示意图;
图26描述了副衬套、副缩口环、副桥架中心对合示意图;
图27描述了副缩口环移动与副桥架中心对合示意图;
图28描述了副衬套下行与副缩口环装置中心对合示意图;
图29描述了一对衬套分别压入缩口环与副缩口环内示意图;
图30描述了一对衬套压入副桥架的相应位置内示意图;
图31是一对衬套压入副桥架后的成品示意图;
图32是图31的俯视图;
图33是纵向直形导流沟实施例示意图;
图34是纵向螺旋形导流沟实施例示意图;
图35是横向梯形排列导流沟实施例示意图;
图36是横向弧形排列导流沟实施例示意图。
标注说明:
1-压头;
2-模套;
3-衬套、31-中心套、32-大间隙、33-轮辋、34-凹陷窝、35-侧开口、36-小间隙、37-轮辐;
4-缩口环、41-卡台、42-导流沟、43-锥度内腔、44-导引口、45-定位槽;
100-副压头;
200-副模套;
300-副衬套;301-副中心螺母、302-副大间隙、303-副轮辋、304-副凹陷窝、305-副侧开口、306-副小间隙、307-副轮辐;308-副凸台;
400-副缩口环、401-副卡台、402-副导流沟、403-副锥度内腔、404-副导引口、405-副定位槽、406-纵向孔、407-横向孔;
5-法兰盘、51-内圈、52-通孔、53-贴面;
6-悬架、61-螺纹孔、62-限位圈、63-端面、64-基座;
7-副桥架;71-凹端面、72-止端面、73-安装孔、74-侧方孔;
8-套压簧;X-横压簧;H-纵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5、图16、图17所描述的衬套3的结构视图,另外参见附图18、图19、图20、图21所描述的副衬套300的结构视图,对比两个工件可以看出衬套3与副衬套300的区别在于,衬套3有中心套31而副衬套是中心螺母301,另外副衬套300比衬套3多出凸台308,其余的所有结构特征,包括大间隙32、副大间隙302、轮辋33、副轮辋303、凹陷窝34、副凹陷窝304、侧开口35、副侧开口305、小间隙36、副小间隙306、轮辐37、副轮辐307,均是互相在结构上相同对称对应的,但是共同的结构特征是,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结构分布是非对称的、异形的,异形轮辐支撑形成轮辋圆周有虚有实,由于衬套结构复杂,材料流动没有方向性,需要针对以上结构特征做出特定的技术革新。
   针对衬套3、副衬套300的结构特征,分别对应设置了缩口环4、副缩口环400。参见附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缩口环4、副缩口环400分别在相应位置上具有相同的锥度内腔43、副锥度内腔403,设置对称、对应的导流沟42、副导流沟402和导引口44、副导引口404。
参见图1,针对衬套是互相对应安装镶嵌在同一个孔位中的方式,采取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是以副桥架安装孔为中心工位,分为互相对应两个部分进行设置,一部分是以衬套3为工作目标位于安装孔73一侧的手动的第一缩口机构,另一部是以副衬套300为工作目标位于安装孔73另一侧的自动的第二缩口机构,第一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下方,第二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上方,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73、第二缩口机构自下而上中心线对齐布置。
第一缩口机构用于将衬套3从一侧压入安装孔73内,第一缩口机构包括压头1、模套2、缩口环4,压头1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模套2内,衬套3的一端安装入模套2内与压头1吻合定位,缩口环4上设置有卡台41与定位槽45以定位卡放在模套2上,压装工作中缩口环4是通过手动放置在模套2上并由定位槽45与模套2的柱销按压装要求方向定位,模套2下方弹性支撑有套压簧8,当推压副桥架7带动套压簧8被压缩时,安装孔73、缩口环4、衬套3、压头1被相互压紧以固定在限位状态;缩口环4具有锥度内腔43,该锥度内腔43的敞口端形成有与衬套3另一端相吻合的导引口44,锥度内腔43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73,锥度内腔43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导流沟42,导流沟42的展开面积相当于衬套3对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
第二缩口机构用于将副衬套300从另一侧压入安装孔73内,第二缩口机构包括副压头100、副模套200、副缩口环400,副压头100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副模套200内,副衬套300的一端安装入安装入副模套200内与副压头100吻合定位,副缩口环400上设置有副卡台401与副定位槽405以定位卡放在副模套200上,副缩口环400具有副锥度内腔403,该副锥度内腔403的敞口端形成有与副衬套300另一端相吻合的副导引口404,副锥度内腔403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73,副锥度内腔403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副导流沟402,副导流沟402的展开面积相当于副衬套300相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
当压头1、副压头100分别在压力缸工作活塞杆推动下相向动作时,衬套3从一侧经由导引口44穿过锥度内腔43进入到安装孔73内,副衬套300从另一侧经由副导引口404穿过副锥度内腔403进入到安装孔73内,在压入过程中衬套3、副衬套300的外周分别在导流沟42、副导流沟402的引导下褶皱收缩至预定尺寸以镶嵌到安装孔73内完成衬套压装工作。
参见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位于上方的第二缩口机构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可伸缩设置的悬架6,悬架6设置于副衬套300与安装孔73之间,悬架6包括基座64与限位圈62,限位圈62下方安装有法兰盘5,副衬套300可上下及圆周方向浮动的平行安装在限位圈62与法兰盘5之间,当一部分的压头1、模套2、衬套3、缩口环4与工件副桥架7的安装孔73中心对应接触到位时,另一部分的副缩口环400的副导引孔404在悬架6带动下伸进到副桥架7的安装孔73部位,使副压头100、副模套200、副衬套300、副缩口环400中心对应。
副缩口环400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横向孔407与多个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孔406,横向孔407内设置有横压簧X抵压于限位圈62内壁上,纵向孔406内设置有纵压簧H抵压于法兰盘5上。由副定位槽405与悬架6上的相应位置的顶丝限定方向位置,并通过横压簧X、纵压簧H的支撑,法兰盘5扣合在悬架6上,其中通孔52、贴面53与螺纹孔61、端面63相应的通过螺栓固定,使副缩口环400在内圈51及限位圈62的直径范围内有限的全方位弹性悬浮;另外装配总成的悬架6由基座64通过螺栓与悬臂(气缸工作活塞端部接头)连接固定,在工作时伸出到位与工位中心对应,工作完成后收缩退出留有充分空间,保证被加工部件副桥支架装卸方便。
见图22、图23的汽车底盘副桥架压装部位结构示意图,并对比图31、图32的衬套压入副桥架后的成品示意图;当衬套3与副衬套300对应的压入到位后,互相之间的间隙要均匀,凹陷窝34与副凹陷窝304的位置要对称对应,侧开口35、副侧开口305同时与副桥架7的旁路口74对应。
根据缩口过程中在圆周向心产生的褶皱移动现象,本技术采用了在缩口环的锥形孔壁上,针对衬套异形轮辐对应的部位,按照压入方向设置相应的数条导流沟,导流沟的展开面积相应该部位的褶皱收缩面积,在压入过程中迫使材料流动按照导流沟移动,使衬套异形轮辐密实部位的材料不能被挤到薄弱部位,防止了压装过程出现的材料堆积、扭曲变形、造成破损后果,减缓了轮辐支撑的轮辋部位应力集中,使整体衬套与安装孔能够平稳顺畅镶入、准确牢固定位完成压装技术要求。
作为优选地几种变形,如图33、34所示,导流沟42在锥度内腔43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分布,副导流沟402在副锥度内腔403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排列;另外,如图35、36所示,导流沟42、副导流沟402的横截面呈尖齿形沟、波浪曲形沟或梯形沟的形状。
   以下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装置的压装方法:
   1、见图24按压装要求配备相应的部件,对应工位工装; 
   2、见图25分别把衬套3、副衬套300放入压头1、副压头100上,再把缩口环4的导引口44朝向衬套3并与模套2中心对应;
   3、见图26把缩口环4卡放在模套2上,然后在设定的工位上推压副桥架7并带动套压簧8被压缩,同时使凹端面71、缩口环4、衬套3、压头1互相紧密接触固定在限定位置;
   4、见图27气缸工作活塞推动悬架6使副缩口环400与副桥架7上的安装孔73中心对应,并保持与止端面72悬浮有限接触距离;
   5、见图28在压力缸的工作活塞的推动下,副压头100、副模套200、及副衬套300与副缩口环400接触到位;
   6、见图29,两个中心对应的压力缸的工作活塞,分别同时相向施加压力,模套2、副模套200的限位定位的条件下、在导流沟42及副导流沟402的分别导引下,压头1把衬套3压入缩口环4内;副压头100把副衬套300压入副缩口环400内;
   7、见图30,压头1继续施力把衬套3压入副桥架7的安装孔73内并使轮辋33凹陷于凹端面71;副压头100继续施力把副衬套300压入副桥架7的安装孔73内使副凸台308的端面与副轮辋303平齐;侧开口35与副侧开口305及74侧方孔中心对应吻合;
8、见图32,是压装结束后的成品示意图。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例如采用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第二缩口机构自左而右中心线对齐布置,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用于将一对衬套对称地压入副桥架(7)的同一个安装孔(73)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安装孔(73)一侧的第一缩口机构,用于将衬套(3)从一侧压入所述的安装孔(73)内,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包括压头(1)、模套(2)、缩口环(4),所述的压头(1)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模套(2)内,所述的衬套(3)的一端安装入模套(2)内与压头(1)吻合定位,所述的缩口环(4)设置在模套(2)上,所述的缩口环(4)具有锥度内腔(43),该锥度内腔(43)的敞口端形成有与衬套(3)另一端相吻合的导引口(44),所述的锥度内腔(43)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73),所述的锥度内腔(43)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导流沟(42),所述的导流沟(42)的展开面积相当于衬套(3)对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
位于安装孔(73)另一侧的第二缩口机构,用于将副衬套(300)从另一侧压入所述的安装孔(73)内,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包括副压头(100)、副模套(200)、副缩口环(400),所述的副压头(100)可伸缩滑动地设置在副模套(200)内,所述的副衬套(300)的一端安装入安装入副模套(200)内与副压头(100)吻合定位,所述的副缩口环(400)设置在副模套(200)上,所述的副缩口环(400)具有副锥度内腔(403),该副锥度内腔(403)的敞口端形成有与副衬套(300)另一端相吻合的副导引口(404),所述的副锥度内腔(403)的收口端对准安装孔(73),所述的副锥度内腔(403)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副导流沟(402),所述的副导流沟(402)的展开面积相当于副衬套(300)对应部位的收缩表面积;
当所述的压头(1)、副压头(100)分别在压力缸工作活塞杆推动下相向动作时,所述的衬套(3)从一侧经由导引口(44)穿过锥度内腔(43)进入到安装孔(73)内,所述的副衬套(300)从另一侧经由副导引口(404)穿过副锥度内腔(403)进入到安装孔(73)内,在压入过程中所述的衬套(3)、副衬套(300)的外周分别在导流沟(42)、副导流沟(402)的引导下褶皱收缩至预定尺寸以镶嵌到安装孔(73)内。
2.根据权利1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左侧,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右侧,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73)、第二缩口机构自左而右中心线对齐布置。
3.根据权利1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设置于安装孔(73)的上方,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安装孔(73)、第二缩口机构自下而上中心线对齐布置。
4.根据权利3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缩口机构还包括弹性支撑于所述的模套(2)下方的套压簧(8),当推压所述的副桥架(7)带动套压簧(8)被压缩时,所述的安装孔(73)、缩口环(4)、衬套(3)、压头(1)被相互压紧以固定在限位状态。
5.根据权利4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缩口机构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可伸缩设置的悬架(6),所述的悬架(6)设置于副衬套(300)与安装孔(73)之间,所述的副缩口环(400)可上下及圆周方向浮动的平行安装在该悬架(6)内,当所述的安装孔(73)、缩口环(4)、衬套(3)、压头(1)接触到位中心对应时,所述的悬架(6)带动副缩口环(400)伸进到副桥架(7)的安装孔(73)上方,使所述的副压头(100)、副模套(200)、副衬套(300)、副缩口环(400)中心对应。
6.根据权利5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6)包括基座(64)与限位圈(62),所述的限位圈(62)下方安装有法兰盘(5),所述的副衬套(300)可上下及圆周方向浮动的平行安装在所述的限位圈(62)与法兰盘(5)之间。
7.根据权利6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缩口环(400)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横向孔(407)与多个沿纵向延伸的纵向孔(406),所述的横向孔(407)内设置有横压簧(X)抵压于限位圈(62)内壁上,所述的纵向孔(406)内设置有纵压簧(H)抵压于法兰盘(5)上。
8.根据权利1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口环(4)上设置有卡台(41)与定位槽(45)以定位卡放在模套(2)上,所述的副缩口环(400)上设置有副卡台(401)与副定位槽(405)以定位卡放在副模套(200)上。
9.根据权利1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沟(42)在锥度内腔(43)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分布,所述的副导流沟(402)在副锥度内腔(403)的内壁上沿锥度方向呈竖直、倾斜或螺旋状态排列。
10.根据权利1所述的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沟(42)、副导流沟(402)的横截面呈尖齿形沟、波浪曲形沟或梯形沟的形状。
CN201420456451.1U 2014-08-13 2014-08-13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53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6451.1U CN204053959U (zh) 2014-08-13 2014-08-13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6451.1U CN204053959U (zh) 2014-08-13 2014-08-13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3959U true CN204053959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5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645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53959U (zh) 2014-08-13 2014-08-13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39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5284A (zh) * 2014-08-13 2014-12-03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N110253242A (zh) * 2019-06-11 2019-09-20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开瓣式收口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5284A (zh) * 2014-08-13 2014-12-03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N104175284B (zh) * 2014-08-13 2015-12-23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N110253242A (zh) * 2019-06-11 2019-09-20 苏州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 开瓣式收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5284B (zh)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N106239195B (zh) 一种机匣零件的支撑工装
CN204747547U (zh) 用于薄壁圆筒零件车床定位的气动卡盘夹具
CN103395444A (zh) 具有车削的阻尼器夹具的枢轴轴承
CN204053959U (zh) 衬套压装缩口导向装置
CN105598486A (zh) 特殊结构的薄壁工件内孔夹持装置
CN107618575B (zh) 疲劳寿命高的重型卡车后轮挡泥板支架的加工方法
CN204649532U (zh) 一种吊耳螺栓拉伸试验工装及其耳部接头
CN109201909A (zh) 一种家居置物架钢管锥度缩管机
CN203796831U (zh) 一种可方便压出的轻量化橡胶衬套结构
CN203377756U (zh) 电动机机壳内止口的车夹具
CN105537836B (zh) 重型轮辋焊接夹具
CN105014437B (zh) 一种定心夹紧装置
CN208083359U (zh) 一种定点压紧铁型的装置
CN203804845U (zh) 汽轮机筒形内汽缸上、下半合并把紧工装
CN205600372U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薄壁工件内孔夹持装置
CN104924886B (zh) 一种抗扭拉杆及汽车
CN206071075U (zh) 一种钢结构安装用对口器
CN214488574U (zh) 一种便携式液压胀管机
CN211464579U (zh) 一种液压扩孔机
CN204771500U (zh) 一种保证工件装配同心度的定位装置
CN205309037U (zh) 孔口翻边机
CN211178220U (zh) 一种用于辅助地铁降噪阻尼环开口测量的夹具装置
CN210877622U (zh) 一种后桥差速器精加工外圆夹具
CN207120171U (zh) 一种接头压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