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5962U - 能源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源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5962U
CN204045962U CN201420427320.0U CN201420427320U CN204045962U CN 204045962 U CN204045962 U CN 204045962U CN 201420427320 U CN201420427320 U CN 201420427320U CN 204045962 U CN204045962 U CN 204045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easurement mechanism
energy measurement
fixed part
spa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73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章元
石川正人
木南雅英
横田周平
池田久典
小柳洋平
后藤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5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5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测量装置,能够从装置的侧面的自由方向引入线缆,并能够在装置的背面的空间内一边环绕线缆一边固定。具备基板(3);电气部件箱,其收纳基板(3);以及树脂制的框体(6),其被安装于电气部件箱,并在背面侧具有用于挂于螺丝(8)的螺丝座(9)、用于使线缆(7)穿过的开口部(13)、以及用于固定线缆(7)的线缆固定部(16),框体(6)形成有背面空间部(11),该背面空间部(11)比线缆(7)的直径凹陷、且朝向前面侧凹陷,设在侧面的侧面壁(1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切下。

Description

能源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背面具有环绕线缆的空间的能源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设置于壁面等设置面的能源测量装置中,在装置的背面具有线缆的布线空间,从在装置的上侧的侧面壁形成的切口部向空间内引入线缆,通过设置在该空间内的导向筋(guide rib),将线缆引导至与线缆连接部连通的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39204号公报
然而,以往的这种能源测量装置存在将线缆引入到装置内的方向被限定为特定的方向,无法从装置侧面的自由的方向引入线缆,必须在设置面上环绕线缆,导致设置部附近的设计性变差、线缆断线这样的课题。另外,由于在装置的背面不具有线缆固定部,所以存在无法固定线缆,在设置装置时,线缆进入到装置与设置面之间,导致由装置与设置面夹住线缆这样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装置侧面的自由的方向引入线缆,并能够在装置的背面的空间内环绕线缆同时进行固定的能源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具备:基板;电气部件箱,其收纳所述基板;以及树脂制的框体,其被安装于所述电气部件箱,并在背面侧具有用于挂于螺丝的螺丝座、用于使线缆穿过的开口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线缆固定部,所述框体形成有背面空间部,该背面空间部比所述线缆的直径凹陷、且朝向前面侧凹陷,设在侧面的侧面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切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由于框体的侧面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切下,并能够从装置的侧面的自由方向将线缆引入装置的背面空间部,所以能够不在设置面环绕线缆。另外,在装置的背面的空间内,由于能够一边环绕线缆一边利用线缆固定部进行固定,所以在设置装置时,可以不利用装置与设置面夹住线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在图2中取下前面装饰面板后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后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被纵向设置在设置面时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的A-A剖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被横向设置在设置面时的主视图。
图6b是图6a的B-B剖视图。
图7是在图2中取下电气部件上罩后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纵向设置于设置面时的布线图案的纵剖面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0b是图10a的C-C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纵向设置于设置面时的布线图案的后视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横向设置于设置面时的布线图案的后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前面装饰面板,2…电气部件上罩,2a…树脂上罩,2b…金属板上罩,3…基板,4…衬套(bushing),5…电气部件下罩,5a…树脂下罩,5b…金属板下罩,5ba…(金属板下罩的)U字槽,6…框体,7…线缆,8…螺丝,9…螺丝座,9a…(纵挂用)螺丝座,9b…(横挂用)螺丝座,9c…(横挂用)螺丝座,10…(螺丝座的)支承部,10a…(纵挂用螺丝座的)支承部,10b…(横挂用螺丝座的)支承部,10c…(横挂用螺丝座的)支承部,11…背面空间部,12…侧面壁,13…(框体的)开口部,14…槽,15…切口部,16…(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17…捆扎部件,18…背面孔,19…(设置面的)孔,20…设置面,21…(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1a…前端部,21b…中央部,22…(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2a…中央孔,22b…开口部,22c…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实用新型并非由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不同。
能源测量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装置)与配电板、气量计、水表等连接,基于从它们得到的信息来测量各种使用量,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将其结果输出给PC等的显示器。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3是在图2中取下了前面装饰面板1后的图。
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是立方体形状(严格来说也可以不是立方体),由基板3、电气部件下罩5和电气部件上罩2所形成的电气部件箱、衬套4、前面装饰面板1、和框体6构成。
基板3被安装电气部件,并具备测量电、煤气等能源的功能。另外,基板3具有省略图示的连接器,与供给驱动用的电力的电源、从配电板传递用于测量电力使用量的信息的电线、传递向PC等的显示器输出的信息的有线LAN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线缆)连接。
电气部件箱是收纳并保护基板3的部件,由电气部件下罩5和电气部件上罩2构成。电气部件下罩5由从背面保持基板3的树脂下罩5a、和覆盖树脂下罩5a的金属板下罩5b构成,电气部件上罩2由从表面覆盖基板3而作为盖的树脂上罩2a、和覆盖树脂上罩2a的金属板上罩2b构成。
由于金属板上罩2b以及金属板下罩5b为金属制,树脂上罩2a以及树脂下罩5a为树脂制,所以电气部件箱的外侧被金属覆盖,内侧被树脂覆盖。这是为了通过用金属覆盖外侧可使内部起火不漏到外部,或者不使外部起火侵入到内部,通过用树脂覆盖内侧可使基板3不接触金属而短路。
衬套4为橡胶制,是为了使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不接触金属板下罩5b(或者金属板上罩2b)的边缘而损伤来覆盖这些边缘并保护线缆的部件,形成有使线缆穿过的孔(引入口),衬套4被安装在形成于该金属板下罩5b的(短边侧的)一侧面的U字形状的U字槽5ba而覆盖边缘。其中,衬套4也起到使作业者的手指不接触金属板下罩5b(或者金属板上罩2b)的边缘而受伤来保护手指的作用。
前面装饰面板1为树脂制,被安装于电气部件箱(金属板上罩2b)的上侧,是构成能源测量装置的前面以及前面侧侧面的装饰的能够装卸的面板。
框体6为树脂制,被安装于电气部件箱(金属板下罩5b)的下侧,构成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以及背面侧侧面的装饰,另外,具有螺丝座9,用于将该螺丝座9挂在钉入到壁面等设置面的螺丝,来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后视图。
框体6具有多个螺丝座9(螺丝座9a~9c)(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在框体6的短边侧、且与为了使和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穿过而形成的开口部13相反侧形成螺丝座9a,在框体6的2个长边侧形成螺丝座9b、9c。螺丝座9a用于纵挂,螺丝座9b、9c用于横挂,螺丝座9是其底部较大开口的三角形状(严格来说也可以不是三角),在中央具有与螺丝的直径相同程度的大小,并形成有挂在螺丝上时与螺丝接触的支承部10(支承部10a~10c)。
另外,通过形成肋(rib)等并与横挂用的螺丝座9b、9c与设置在框体6的(上下左右)各侧面的侧面壁12中的最近的侧面壁12连接,能够增加横挂装置时的螺丝座9b、9c的强度。另一方面,在不将横挂用的螺丝座9b、9c与任意的框体6的侧面壁12连接的情况下,不能增加螺丝座9b、9c的强度,但取而代之,与同侧面壁12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多地确保后述的线缆的布线空间。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中,基板3被金属制的金属板上罩2b以及金属板下罩5b覆盖。因此,在将线缆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时,无法在装置的背面开孔(引入口)而使线缆从此处穿过,只能够使线缆从U字槽5ba(安装于U字槽5ba的衬套4的孔)穿过。
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螺丝座9的个数设为3个,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对将纵挂用仅设为螺丝座9a而言,若在框体6的短边侧且在开口部13侧形成螺丝座,则对于将该螺丝座挂于螺丝8而设置的能源测量装置,使线缆从上侧(的开口部13)穿过。于是,例如在线缆、其周边附着有霜等的情况下,存在水沿着线缆流进能源测量装置(内)的可能性。另外,当在装置的内部起火时,火有可能从上侧(的开口部13)向外部燃起。因此,用于防止这样的情况。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被纵向设置在设置面20时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的A-A剖视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被横向设置在设置面20时的主视图,图6b是图6a的B-B剖视图,图7是在图2中取下了电气部件上罩2后的图。
在将能源测量装置纵向设置于设置面20时,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首先对设置面20钉入一个螺丝8。然后,从螺丝座9a的开口的底部挪动来与支承部10a对准,挂到螺丝8上。随后,如图7所示,从装置的前面侧对形成于装置的省略图示的螺孔钉入多个螺丝8,将装置固定于设置面20。
另外,在将能源测量装置横向设置于设置面20时,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首先对设置面20钉入一个螺丝8。然后,从螺丝座9b(或者螺丝座9c)的开口的底部挪动来与支承部10b(或者支承部10c)对准,挂到螺丝8上。之后,如图7所示,从装置的前面侧对形成于装置的省略图示的螺孔钉入多个螺丝8,将装置固定于设置面20。
通过如此将螺丝座9形成为纵挂用和横挂用双方,能够纵横自如地在设置面20设置能源测量装置。因此,在能源测量装置的设置空间的方面上,能够应对只能够纵向或者横向设置那样的情况。另外,当在设置空间上纵向以及横向的哪个都能够设置时,由于框体6的开口部13能够以靠近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的连接源(配电板等)的方式设置,所以可减少线缆的环绕。
另外,由于螺丝座9是其底部较大地开口的三角形状,并在中央形成有支承部10,所以首先使螺丝8与较大地开口的底部对应,从此处挪动来使螺丝8与支承部10对准,所以成为容易将螺丝座9挂到螺丝8的形状。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立体图。其中,图8中的虚线表示背面空间部11的区域。
框体6如图8所示,在前面侧形成有凹陷的背面空间部11。该背面空间部11比线缆7的直径凹陷,为了在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20时在装置的背面与设置面20之间形成空间,并在该空间使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7环绕而形成。在该背面空间部11中设置有多个将线缆7固定的线缆固定部16。另外,在各侧面壁12的内侧形成有多个槽14。此外,虽然损害设计性,但也可以在各侧面壁12的外侧形成多个槽14。
接下来,对使线缆7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在将线缆7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的作业之前,取下电气部件上罩2以及前面装饰面板1来进行,并在作业结束后对它们进行安装,以下省略该说明。
图9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纵向设置于设置面20时的布线图案的纵剖面的示意图。
在对设置面20开设孔19那样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对设置面20开设孔19,但在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20时,可以按照该孔19位于背面空间部11的区域内(参照图8)的方式开设。而且,从孔19引出线缆7并穿过框体6的开口部13、和安装在金属板下罩5b的一侧面的U字槽5ba的衬套4的孔来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此时,为了不使线缆7移动,如图8所示,利用绑扎带等捆扎部件17将线缆7固定到位于线缆7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近)的线缆固定部16。然后,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20。
如以上那样,通过在设置面20的上述位置开设孔19,能够使线缆7直接从设置面20穿过开口部13。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16的放大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C-C剖视图。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线缆固定部16具有两端与背面空间部11连接的コ字形状,在使捆扎部件17穿过了在背面空间部11(形成的背面孔18)与线缆固定部16之间形成的空间后,将线缆7与线缆固定部16的一边捆扎,将线缆7固定于线缆固定部16。
其中,此处所说的固定除了使线缆7完全不移动之外,也包括抑制线缆7的活动的意思,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另一方面,在不对设置面20开设孔19那样的情况下,无法使线缆7直接从设置面20穿过开口部13。因此,需要从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到能源测量装置内,在设置面20上环绕线缆7之后穿过开口部13。此时,需要根据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与能源测量装置的位置关系,在设置面20上环绕线缆7,但有时在设置面20(几乎)没有环绕线缆7的空间。另外,若在设置面20上环绕线缆7,则由于裸露在外部的部分变长,所以断线的可能性相应地变高。
鉴于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从能源测量装置的上下左右的任意一处向装置内引入线缆7,然后利用背面空间部11在装置的背面环绕线缆7,使其穿过开口部13。
图11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纵向设置于设置面20时的布线图案的后视图。
在设置空间的方面,当纵向设置能源测量装置,且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从装置的正面观察位于左侧(从背面观察位于右侧)时,需要如图11所示,从能源测量装置的左侧将线缆7引入到装置内。因此,必须在框体6的一部分形成用于引入线缆7的空间。
鉴于此,利用钳子等切下框体6的(从装置的背面观察)右侧的侧面壁12的一部分,形成切口部15。由于框体6的侧面壁12是树脂制,所以能够利用钳子等切下。另外,由于在侧面壁12的内侧形成有槽14,所以容易沿着槽14切下,并且能够美观地切下,因此可以不损害设计性。其中,由于在侧面壁12的内侧形成有多个槽14,所以能够沿着槽14切下任意的部分。
此外,侧面壁12的上下左右中的任意一处(任意部位)都能够切下,可形成切口部15。因此,能源测量装置能够从上下左右任意的方向将线缆7引入背面空间部11。
而且,如图11所示,从形成在框体6的(从装置的背面观察)右侧的侧面壁12的切口部15将线缆7引入到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空间部11。而且,将线缆7固定于位于从切口部15到开口部13为止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附近)的线缆固定部16,并且穿过框体6的开口部13、和安装在金属板下罩5b的一侧面的衬套4的孔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然后,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20。
图12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横向设置于设置面20时的布线图案的主视图。
在设置空间的方面,当横向设置能源测量装置,且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位于其下侧时,需要如图12所示,从能源测量装置的下侧将线缆7引入装置内。
鉴于此,利用钳子等切下框体6的下侧的侧面壁12的一部分,形成切口部15。
而且,如图12所示,从形成在下侧的框体6的下侧的侧面壁12的切口部15将线缆7引入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空间部11。而且,将线缆7固定到位于从切口部15到开口部13为止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附近)的线缆固定部16,并且穿过框体6的开口部13、和安装在金属板下罩5b的一侧面的衬套4的孔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然后,将能源测量装置设置于设置面20。
如以上那样,即使在不对设置面20开设孔19的情况下,通过切下框体6的侧面壁12的一部分来形成切口部15,能够从切口部15将线缆7引入到能源测量装置的背面空间部11而环绕,并穿过框体6的开口部13、和安装在金属板下罩5b的一侧面的衬套4的孔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此时,通过将线缆7固定到位于从切口部15到开口部13为止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附近)的线缆固定部16,在设置装置时可以不由装置和设置面20夹住线缆7。
另外,由于在框体6的侧面壁12的内侧形成有多个槽14,所以通过沿着槽14切任意的部分而能够容易地切下、并且能够美观地切下,因此可以不损害设计性。
其中,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布线图案只是一个例子,通过根据能源测量装置的设置方向、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的位置等,在侧面壁12形成切口部15,能够从装置的上下左右任意的方向将线缆7引入装置的背面空间部11。另外,即使从任意的方向引入线缆7,也按照位于从切口部15到开口部13为止的线缆7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附近)的方式设置多个线缆固定部16(其中,除了在开口部13侧的侧面壁12形成了切口部15的情况)。
此外,在不对设置面20开设孔19那样的情况下,通过从线缆7的连接源(配电板等)到能源测量装置内在设置面20上环绕线缆7,线缆7的一部分裸露到外部,但为了避免断线,只要利用嵌条等覆盖线缆7的裸露部分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线缆7与基板3的连接器连接,但也可以考虑例如与端子台等其他部件连接的情况。
实施方式2.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21的放大图。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省略与本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1如图13所示,成为一端与背面空间部11连接的コ字形状的钩,其前端部21a与背面空间部11(形成于背面空间部11的背面孔18)之间的距离比线缆7的直径短。另外,由于线缆固定部21是树脂制,所以可以弯曲。
因此,通过将线缆固定部21弯曲而使前端部21a与背面空间部11(形成于背面空间部11的背面孔18)之间的距离扩展为线缆7的直径以上,并从扩展后的空间穿过线缆7而挂到中央部21b,能够固定于线缆固定部21。此时,由于前端部21a与背面空间部11(形成于背面空间部11的背面孔18)之间的距离比线缆7的直径窄,所以在将线缆7挂到线缆固定部21的中央部21b后,也不会脱落。
另外,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1在构造上不需要本实施方式1所需的捆扎部件17,可削减部件。
实施方式3.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能源测量装置的线缆固定部22的放大图。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省略与本实施方式1以及2重复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2如图14所示,在中央形成用于使线缆7穿过的中央孔22a,另外,在上侧的边具有与中央孔22a连通的开口部22b,该开口部22b随着朝向中央孔22a侧(下侧)而宽度变窄。而且,开口部22b的上侧与线缆7的直径相比宽度较宽,中央孔22a侧与线缆7的直径相比宽度较窄。
因此,使线缆7从开口部22b穿过中央孔22a而固定于线缆固定部22,但使线缆7容易穿过中央孔22a,并在穿过后,线缆7也不从中央孔22a脱落。
另外,线缆固定部22能够自如安装于在背面空间部11形成的插入孔22c或从其中拆下,能够插入必要的数量来进行安装。因此,通过仅在从切口部15至开口部13为止的线缆7的布线路径上(或者布线路径的近)安装线缆固定部22,能够节省部件的浪费。
另外,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线缆固定部22在构造上不需要本实施方式1中所需的捆扎部件17,可削减部件。

Claims (12)

1.一种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
电气部件箱,其收纳所述基板;以及
树脂制的框体,其被安装于所述电气部件箱,并在背面侧具有用于挂于螺丝的螺丝座、用于使线缆穿过的开口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线缆固定部,
所述框体形成有背面空间部,该背面空间部比所述线缆的直径凹陷、且朝向前面侧凹陷,
所述框体的设在侧面的侧面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切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连接器,
所述电气部件箱在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使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线缆穿过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被所述电气部件箱保护的端子台,
所述电气部件箱在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使与所述端子台连接的所述线缆穿过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壁形成有多个用于切下的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空间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线缆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部具有两端与所述背面空间部连接的コ字形状,
利用捆扎部件将所述线缆与所述线缆固定部的一边捆扎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部成为一端与所述背面空间部连接的コ字形状的钩,前端部与所述背面空间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线缆的直径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部在中央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线缆穿过的中央孔,在上侧的边具有与所述中央孔连通的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随着朝向所述中央孔侧而宽度变窄,所述开口部的上侧的宽度比所述线缆的直径宽,所述中央孔侧的宽度比所述线缆的直径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空间部具备插入孔,
所述线缆固定部能够自如安装于所述插入孔或从所述插入孔拆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部件箱被金属覆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纵挂用的所述螺丝座和横挂用的所述螺丝座,
横挂用的所述螺丝座不与所述框体的所述侧面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纵挂用的所述螺丝座和横挂用的所述螺丝座,
横挂用的所述螺丝座与最近的所述框体的所述侧面壁连接。
CN201420427320.0U 2013-08-08 2014-07-30 能源测量装置 Active CN2040459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5006 2013-08-08
JP2013165006A JP5901583B2 (ja) 2013-08-08 2013-08-08 エネルギー計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5962U true CN204045962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7320.0U Active CN204045962U (zh) 2013-08-08 2014-07-30 能源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01583B2 (zh)
CN (1) CN20404596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6988B2 (ja) * 2017-03-14 2021-07-21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化粧部材の組み付け構造
JP7386480B2 (ja) 2020-03-27 2023-11-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183Y2 (zh) * 1984-10-04 1992-02-07
JPH0447617Y2 (zh) * 1984-10-31 1992-11-10
JP2559031Y2 (ja) * 1990-10-04 1998-01-14 千代吉 村山 計器収納箱
JP2534239Y2 (ja) * 1993-06-10 1997-04-30 株式会社伊藤電気製作所 電力計器用取付台
JP3009814U (ja) * 1994-10-03 1995-04-11 センタック株式会社 分電盤の電線結束構造
JPH09271115A (ja) * 1996-03-29 1997-10-1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取付装置および分電盤
JPH09326572A (ja) * 1996-06-06 1997-12-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ノックアウト構造及び分電盤
JP4898241B2 (ja) * 2006-02-09 2012-03-14 テンパール工業株式会社 造営材への電線接触防止構造を備えた住宅用分電盤用付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1583B2 (ja) 2016-04-13
JP2015034724A (ja)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5962U (zh) 能源测量装置
JP2007201332A (ja) 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のケーブル保持部材
GB2430087B (en) Connector and mounting box for electrical wiring accessories, and methods and installation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200263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for tool-less installation of power cables
KR20090007158U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용 밴드케이블
JP2014199071A (ja) 自動変速機用保持プレ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配線ユニット
JP2010239107A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
JP6406910B2 (ja) 配線収納構造
ATE441234T1 (de) Kabelein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gehäusewand
JP6450927B2 (ja) 換気用ダクト
TW201410112A (zh) 機櫃
CN103221328B (zh) 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
CN207705606U (zh) 开关柜
JP5883702B2 (ja) 無線通信機能を備えた電気機器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JP2017135349A (ja) 電子機器
JP6953174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CN205039494U (zh) 用于接线盒的线缆固定装置
JP6364216B2 (ja) キュービクル式蓄電池設備
JP4131326B2 (ja) 保護ダクトとボックスとの接続部材
KR101369645B1 (ko) 배선용 케이블 가이드
JP2007306690A (ja) 分電盤の電気機器取り付け構造
CN219981298U (zh) 一种仪表保险盒后盖
CN206379819U (zh) 发电机组出线用的线槽结构
JP6539472B2 (ja) 機器収納用ラック、及び機器収納用ラックの設置方法
JP5142384B2 (ja) 住宅用分電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