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3087U -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3087U
CN204013087U CN201420338224.9U CN201420338224U CN204013087U CN 204013087 U CN204013087 U CN 204013087U CN 201420338224 U CN201420338224 U CN 201420338224U CN 204013087 U CN204013087 U CN 204013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rotor core
face
isolation plate
magnetic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82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运
黄凡
梁昀
阮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82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3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3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3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电机包括:转轴、转子铁芯、第一隔磁板和第二隔磁板。转轴内设有沿转轴的轴向延伸且具有注液口的冷却通道,转轴的周壁上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通孔。转子铁芯外套在转轴上,转子铁芯内设有与通孔连通的流通通道,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隔磁板外套在转轴上且设在第一端面上,第二隔磁板外套在转轴上且设在第二端面上,第二隔磁板与第二端面之间限定出与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空腔,第二隔磁板上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排出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冷却油可以对转轴和转子铁芯进行双重冷却,使得转轴和转子铁芯都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包括转子铁芯和转轴,转子铁芯外套在转轴上,相关技术中的对电机进行冷却的方法都是在转子铁芯中设置冷却通道,冷却流道不能接触到转轴表面,因此只能对转子铁芯中的转子硅钢片及磁钢冷却,而不能对转轴起到有效的冷却效果,严重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冷却油可以对转轴和转子铁芯进行双重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电机的电动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内设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且具有注液口的冷却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通孔;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外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注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注液口之间的距离;第一隔磁板和第二隔磁板,所述第一隔磁板外套在所述转轴上且设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隔磁板外套在所述转轴上且设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隔磁板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限定出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隔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排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在转轴上设有冷却通道和通孔,冷却油可以对转轴和转子铁芯进行双重冷却,使得转轴和转子铁芯都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通过设有上述的电机,不仅可以对转子铁芯进行冷却还可以对转轴进行冷却,由此可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未设有第一隔磁板和第二隔磁板的电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隔磁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隔磁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机100、
转轴1、冷却通道10、通孔11、凹槽12、注液口101、封闭端102、
转子铁芯2、流通通道20、磁钢21、第一端面22、第二端面23、
第一隔磁板3、第一内环30、第一外环31、
第二隔磁板4、排出口40、第二内环41、第二外环42、环形凸台43、
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铆压线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其中电机100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内”指的是在转轴1的径向上朝向转轴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外”指的是在转轴1的径向上远离转轴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第一隔磁板3和第二隔磁板4。其中,转轴1内设有沿转轴1的轴向延伸且具有注液口101的冷却通道10,转轴1的周壁上设有与冷却通道10连通的通孔1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通道10应该不贯穿转轴1,且注液口101应该是设在转轴1的伸出转子铁芯2的部分上,通孔11设在转轴1与转子铁芯2配合的部分上。具体地,冷却通道10包括开口端(即注液口101)和封闭端102,转轴1形成为部分中空,冷却油从注液口101通入到冷却通道10内,在图4的示例中,注液口101设在转轴1的伸出转子铁芯2外的端面上,即冷却通道10形成为从转轴1的其中一个端面朝向另一个端面凹入的冷却槽。当然值得理解的是,在保证转轴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注液口101还可以是设在转轴1的外周壁上。
转子铁芯2外套在转轴1上,转子铁芯2内设有与通孔11连通的流通通道20,转子铁芯2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2和第二端面23,第一端面22与注液口10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面23与注液口101之间的距离。其中在保证转子铁芯2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流通通道20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只要可与通孔11连通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
第一隔磁板3和第二隔磁板4分别外套在转轴1上且设在转子铁芯2的两端面上,具体而言,第一隔磁板3外套在转轴1上且设在第一端面22上,第二隔磁板4外套在转轴1上且设在第二端面23上,第二隔磁板4与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之间限定出与流通通道20连通的第一空腔5,第二隔磁板4上设有与第一空腔5连通的排出口40。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隔磁板3与转轴1之间的装配关系应该保证冷却油不会从第一隔磁板3与转轴1之间漏出,第二隔磁板4与转轴1之间的装配关系应该保证冷却油不会从第二隔磁板4与转轴1之间漏出。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00的工作原理等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需要对电机100进行冷却时,冷却油通过注液口101进入到冷却通道10内,冷却油在冷却通道10内流动以对转轴1进行冷却,冷却通道10内的冷却油从通孔11排入到转子铁芯2的流通通道20内,冷却油在流通通道20内流动以对转子铁芯2进行冷却,流通通道20内的冷却油流入到第一空腔5内,并从排出口40排出,从排出口40排出的冷却油经外部冷却后从注液口101重新排入到冷却通道10内,完成一个冷却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通过在转轴1上设有冷却通道10和通孔11,冷却油可以对转轴1和转子铁芯2进行双重冷却,使得转轴1和转子铁芯2都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机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第一隔磁板3、第二隔磁板4和铆压线圈7。转子铁芯2外套在转轴1上并随转轴1一起转动,第一隔磁板3和第二隔磁板4分别穿过转轴1固定在转子铁芯2的两个端面上,铆压线圈7设在第一隔磁板3上。
转轴1形成为部分中空,包括一个注液口101和一个封闭端102,中空部分限定出冷却通道10,接近封闭端102的位置设置有贯通转轴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通孔11,通孔11为多个,转轴1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12,其中凹槽12为多个,多个通孔11与多个凹槽12一一对应,每个凹槽12沿朝向注液口101方向延伸,凹槽12形成为回油通道。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转轴1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凹槽12和通孔1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凹槽12和通孔11还可以分别为一个。
如图4所示,转子铁芯2由多片硅钢片叠加构成,转子铁芯2上设有流通通道20,流通通道20沿转子铁芯2的轴向贯穿转子铁芯2,流通通道20为多个且绕转子铁芯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转子铁芯2的流通通道20的外围插入多个绕轴线均匀分布的磁钢21。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转子铁芯2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流通通道2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4所示,第一隔磁板3与转子铁芯2的第一端面22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6,转轴1的外周面上的凹槽12与通孔11连通且凹槽12沿朝向注液口101的方向延伸以与第二空腔6连通,流通通道20与第二空腔6连通。
如图6所示,第一隔磁板3包括第一内环30和第一外环31,第一内环30外套在转轴1上,第一外环31从第一内环30的外沿朝向转子铁芯2延伸以与转子铁芯2的第一端面22接触配合,第一内环30、第一外环31和转子铁芯2的第一端面22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6,第一外环31可以通过铆压的方式固定在转子铁芯2的第一端面22上。从而使得第一隔磁板3的结构简单。
第二隔磁板4与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5,流通通道20与第一空腔5连通,第二隔磁板4上还设有与第一空腔5连通的排出口40。如图7所示,第二隔磁板4包括第二内环41和第二外环42,第二内环41外套在转轴1上,第二外环42从第二内环41的外沿朝向转子铁芯2延伸以与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接触配合,例如第二外环42和转子铁芯2的相应端面之间为铆压连接。第二内环41、第二外环42和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5。从而使得第二隔磁板4的结构简单。
排出口40设在第二外环42上,排出口40为多个且多个排出口40绕第二外环4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理解的是,排出口4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排出口40可以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
如图4所示,第二隔磁板4还包括环形凸台43,环形凸台43从第二内环41的内圈沿朝向转子铁芯2的方向延伸以与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接触配合,环形凸台43的内表面与转轴1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可以提高第二隔磁板4和转轴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冷却油从第二隔磁板4和转轴1之间漏出。
冷却油从注液口101进入到冷却通道10内,冷却油在冷却通道10内流动以对转轴1进行冷却,直到接近封闭端102的位置冷却油从通孔11排入到转轴1的外表面的凹槽12内,改变了冷却油的流动方向,冷却油从凹槽12流入到第二空腔6内,第二空腔6内的冷却油与转子铁芯2和磁钢21接触,带走部分热量,第二空腔6内的冷却油进入到流通通道20内以再次对转子铁芯2进行冷却,从流通通道20排出的冷却油进入到第一空腔5内,最后从排出口40排出,从排出口40排出的冷却油经外部冷却后重新从注液口101注入,完成一个冷却循环。
也就是说,冷却油在电机100中的流通路径为:冷却通道10——通孔11——凹槽12——第二空腔6——流通通道20——第一空腔5——排出口4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不仅可以对转子铁芯2进行冷却,还可以对转轴1进行冷却,延长了电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流通通道20包括径向通道(图未示出)和轴向通道(图未示出),径向通道从转子铁芯2的内壁沿转轴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轴向通道与径向通道相连且朝向第一空腔5延伸至转子铁芯2的第二端面23上。也就是说,冷却通道10内的冷却油无需经过第二空腔6,而是直接进入到径向通道内,这样第一隔磁板3就不需要设计成与转子铁芯2留微小间隙以限定出第二空腔6,而是第一隔磁板3全部与转子铁芯2的端面接触配合例如铆压连接。
其中,当转轴1的外周面设有凹槽12时,则进入到凹槽12内的冷却油直接进入到流通通道20的径向通道内,冷却油的流通路径为冷却通道10——通孔11——凹槽12——径向通道——轴向通道——第一空腔5——排出口40。
当转轴1的外周面未设置凹槽12时,则径向通道应该与通孔11对应,从通孔11流出的冷却油直接流入到径向通道内,冷却油的流通路径为冷却通道10——通孔11——径向通道——轴向通道——第一空腔5——排出口4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通过设有上述的电机100,不仅可以对转子铁芯2进行冷却还可以对转轴1进行冷却,由此可以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内设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且具有注液口的冷却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通孔;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外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注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注液口之间的距离;
第一隔磁板和第二隔磁板,所述第一隔磁板外套在所述转轴上且设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隔磁板外套在所述转轴上且设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隔磁板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限定出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隔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所述凹槽沿朝向所述注液口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板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以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多个,所述通孔为多个,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多个凹槽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板包括第一内环和第一外环,所述第一内环外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外环从所述第一内环的外沿朝向所述转子铁芯延伸以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一端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包括径向通道和轴向通道,所述径向通道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壁上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轴向通道与所述径向通道相连且朝向所述第一空腔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为多个且绕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磁板包括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所述第二内环外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外环从所述第二内环的外沿朝向所述转子铁芯延伸以与所述第二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外环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设在所述第二外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为多个且所述多个排出口绕所述第二外环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磁板还包括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从所述第二内环的内圈沿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二端面接触配合。
12.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1420338224.9U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Active CN204013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224.9U CN204013087U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224.9U CN204013087U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3087U true CN204013087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8224.9U Active CN204013087U (zh) 2014-06-23 2014-06-23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3087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094A (zh) * 2017-12-26 2018-03-27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机转子
CN108336865A (zh) * 2018-03-30 2018-07-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液冷驱动电机
CN10851236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浙江兴轮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
CN109980825A (zh) * 2019-03-27 2019-07-0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冷式电机
CN110417232A (zh) * 2019-08-05 2019-11-05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10718980A (zh) * 2019-10-12 2020-01-21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转子组件、电机及新能源汽车
CN110875651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子
CN111052546A (zh) * 2017-06-19 2020-04-2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11162633A (zh) * 2020-01-15 2020-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及汽车
CN112769268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组件及动力总成
WO2021128274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转子及马达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546A (zh) * 2017-06-19 2020-04-2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11052546B (zh) * 2017-06-19 2022-06-2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07846094A (zh) * 2017-12-26 2018-03-27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机转子
CN108336865A (zh) * 2018-03-30 2018-07-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液冷驱动电机
CN108336865B (zh) * 2018-03-30 2024-03-0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液冷驱动电机
CN10851236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浙江兴轮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
CN108512363B (zh) * 2018-04-10 2020-08-18 浙江兴轮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
CN110875651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子
CN110875651B (zh) * 2018-09-03 2022-09-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子
CN109980825A (zh) * 2019-03-27 2019-07-0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冷式电机
CN110417232A (zh) * 2019-08-05 2019-11-05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10417232B (zh) * 2019-08-05 2020-12-15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10718980A (zh) * 2019-10-12 2020-01-21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转子组件、电机及新能源汽车
WO2021128274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转子及马达
CN111162633A (zh) * 2020-01-15 2020-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及汽车
CN112769268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组件及动力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3087U (zh)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EP3073119B1 (en) Electrically driven pump
CN207234586U (zh) 电机和车辆
CN101087082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及制造方法
CN104079092A (zh) 转子铁芯以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6313565U (zh) 电机转子油冷结构和具有该油冷结构的电机
CN104638838A (zh) 具有集成到壳体中的冷却通道的电机
US11611253B2 (en) Rotor of motor and automobile
CN207939353U (zh) 一种电机和车辆
CN209184335U (zh) 用于电机转子的油冷冷却结构
CN109936232A (zh) 汽车、电机及其定子组件和分流机构
CN103296824A (zh) 汽车电机的油冷却系统和一种汽车电机
CN105656229B (zh) 电子泵及其电子泵的制造方法
CN104362800A (zh)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回路
EP2731236B1 (en) Motor
CN203871969U (zh) 电机冷却组件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111463943A (zh) 用于电动马达冷却套的方法和系统
CN114915056A (zh) 一种定子的冷却结构以及车用永磁同步电机
CN203869195U (zh) 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支架及电机组件
CN104333175B (zh) 电机和具有它的洗涤泵
CN203445719U (zh) 转子冲片、转子铁芯及电机
CN205004871U (zh) 一种汽车电机
CN203647072U (zh) 锅盖组件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03304491U (zh) 用于在气缸盖浇铸工艺中形成气缸盖水套的砂芯组件
CN103384101A (zh) 电机模块冷却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