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4586U - 电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4586U
CN207234586U CN201721068866.1U CN201721068866U CN207234586U CN 207234586 U CN207234586 U CN 207234586U CN 201721068866 U CN201721068866 U CN 201721068866U CN 207234586 U CN207234586 U CN 207234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sing
oil duct
moto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88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厚朝
邵长志
米义鹏
张倩
张冰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88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4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4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4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和车辆,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机壳内设有沿轴向延伸且与进油口连通的轴向油道,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限定出铁芯直冷油道,所述铁芯直冷油道与所述轴向油道相连,所述机壳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轴向油道连通的绕组油道,所述绕组油道与所述定子绕组正对设置,所述铁芯直冷油道和所述绕组油道均与出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冷却油与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的直接接触,可高效地带走电机内部热量,降低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的温度,使电机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增加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上的绝缘材料、磁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提高电机的功率和扭矩密度。

Description

电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和设有该电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趋势下,电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电机温升或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结构变形,还会使电机的耐压性和绝缘性降低。电机冷却方式有自冷、风冷、水冷、油冷,油冷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相关技术中,油冷技术只是针对定子绕组或定子铁芯单独冷却,电机内部的冷却效果有限,且定子铁芯与机壳大多采用过盈配合,造成装配困难,装配成本过高,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降低电机内部温度,提升冷却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机壳内设有沿轴向延伸且与进油口连通的轴向油道,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限定出铁芯直冷油道,所述铁芯直冷油道与所述轴向油道相连,所述机壳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轴向油道连通的绕组油道,所述绕组油道与所述定子绕组正对设置,所述铁芯直冷油道和所述绕组油道均与出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油道为多个,多个所述轴向油道沿周向间隔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外壁外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进油道,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道相连,所述机壳的外壁还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开且与所述进油道相连的外过油孔,多个所述外过油孔与多个所述轴向油道一一对应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进油道的周向的中部,且多个所述外过油孔中最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个的流通截面积比其他外过油孔的流通截面积小。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外壁外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台,所述进油道设于所述凸台的内壁,所述进油口贯穿所述凸台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道的弧度为90°-120°,且所述进油道位于所述电机轴向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定子铁芯正对且与所述定子铁芯限定出所述铁芯直冷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机壳间隙配合以形成冷却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冷却油道相连,所述出油口在径向上背离所述进油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冷却油与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的直接接触,可高效地带走电机内部热量,降低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的温度,从而使电机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增加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上的绝缘材料、磁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提高电机的功率和扭矩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有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机。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机100,
机壳10,进油口11,轴向油道12,铁芯直冷油道13,绕组油道14,出油口15,进油道16,外过油孔17,凸台18,内过油孔19,
定子铁芯20,
定子绕组3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电机100包括:机壳10、定子铁芯20、定子绕组30。
其中,机壳10内设有轴向油道12,轴向油道12沿电机100的轴向延伸,且轴向油道12与进油口11连通,轴向油道12对电机100轴向的不同位置进行冷却,轴向油道12与进油口11连接,冷却油液通过进油口11流入轴向油道12。
机壳10具有容纳腔,定子铁芯20和定子绕组30设于机壳10内,机壳10与定子铁芯20连接,定子铁芯20置于机壳10内侧,机壳10与定子铁芯20之间限定出铁芯直冷油道13,铁芯直冷油道13与轴向油道12相连,比如机壳10的内壁可以设有内过油孔19,内过油孔19可以沿径向延伸以连通到轴向油道12,这样,铁芯直冷油道13可以通过内过油孔19与轴向油道12连接,轴向油道12内的一部分冷却油液流入铁芯直冷油道13后,可以实现冷却油液与定子铁芯20的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带走定子铁芯20的热量,定子铁芯20直冷油道13与出油口15连通,这样与定子铁芯20实现热交换的冷却油液可以从出油口15流出电机100,在外部被冷却后再次循环使用。
机壳10的内壁设有绕组油道14,绕组油道14与轴向油道12连通,绕组油道14与定子绕组30正对设置,绕组油道14与出油口15连通,轴向油道12内的另一部分冷却油液流入绕组油道14,可以实现冷却油液与定子绕组30的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为定子绕组30散热,绕组油道14可以设在轴向油道12的两端,且每一端可以均设有多条绕组油道14,比如图2中的2条。
可以理解的是,外部冷却油液经过进油口11进入进油道16,再经过进油道16流向轴向油道12,冷却油液沿着轴向油道12向电机轴向输送,一部分冷却油液再从轴向油道12流向铁芯直冷油道13,铁芯直冷油道13冷却油液与定子铁芯20和机壳10内壁直接接触,带走定子铁芯20和机壳10内壁的热量,另一部分冷却油液流向了绕组油道14,绕组油道14中的冷却油液与定子绕组30直接接触,即可实现对定子绕组30的降温作用,冷却油液最终经绕组油道14和铁芯直冷油道13流向出油口15,经出油口15排向外部,从而实现电机100内部整体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通过冷却油与定子绕组30和定子铁芯20的直接接触,可高效地带走电机100内部热量,降低定子绕组30与定子铁芯20的温度,从而使电机100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增加定子绕组30与定子铁芯20上的绝缘材料、磁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提高电机100的功率和扭矩密度。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轴向油道12为多个,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7个,多个轴向油道12沿周向间隔开设置,多个轴向油道12沿周向间隔开设置并置于同一曲面上,即可对机壳10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冷却。
其中,如图1所示,机壳10的外壁外设有进油道16,进油道16沿周向延伸,进油口11与进油道16相连,进油口11与进油道16径向相连,机壳10的外壁还设有外过油孔17,外过油孔17可以为多个,多个外过油孔17沿周向间隔开,且外过油孔17与进油道16相连,外过油孔17一端与进油道16相连,外过油孔17另一端与轴向油道12相连,机壳10的外壁可为沿圆周方向的弧形曲面,多个外过油孔17与多个轴向油道12一一对应地相连。
多个外过油孔17可使得进油道16的冷却油液流向多个轴向油道12,多个轴向油道12再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为铁芯直冷油道13供应冷却油液,从而使铁芯直冷油道13内不同区域的冷却油液的温度更为均衡,以降低定子铁芯20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多个轴向油道12与绕组油道14在不同位置相连,以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为向绕组油道14供油,绕组油道14内不同区域的冷却油液的温度更为均衡,以降低定子绕组30不同位置的温度差。
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油口11与进油道16的连接处位于进油道16的周向的中部,即进油道16的周向的中部连接进油口11,进油口11置于进油道16的外部,且多个外过油孔17中最靠近进油口11的一个的流通截面积比其他外过油孔17的流通截面积小。
可以理解的是,最靠近进油口11的一个外过油孔17处的冷却油液的流速最快,将最靠近进油口11的一个外过油孔17的流通截面积设置得较小,可以防止过多的冷却油液通过该外过油孔17流入对应的轴向油道12,这样各个轴向油道12的冷却油液即可均衡分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外过油孔17的流通截面积沿背离进油口11的方向逐渐变大,可以理解的是,外过油孔17处的冷却油液的流速与该外过油孔17到进油口11的距离成反比,通过设置上述孔径的外过油孔17,可以避免各部分流量差距过大,实现电机100各部分的冷却效果均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0的外壁外设有凸台18,凸台18沿周向延伸,机壳10置于凸台18内侧,进油道16设于凸台18的内壁,凸台18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槽体,槽体与机壳10的外壁配合形成进油道16,进油口11贯穿凸台18的外壁,进油口11贯穿凸台18以与进油道16相连。
优选地,如图1,进油道16的弧度为90°-120°,比如进油道16的弧度为100°,进油道16可为弧形空腔,这样即可实现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的油液输入,又能减少凸台的长度,减少材料的消耗,且进油道16位于电机100轴向的中部,这样,从进油道16输入的冷却油液可以均衡向沿轴向向轴向油道12的两侧输送,轴向油道12上的轴向不同位置的油温更均衡。
如图1所示,机壳10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与定子铁芯20正对,且凹槽与定子铁芯20限定出铁芯直冷油道13,机壳10的内壁设有内过油孔19,内过油孔19与轴向油道12相连,内过油孔19与铁芯直冷油道13相连,这样,铁芯直冷油道13的成型工艺简单,且冷却油液的流通面积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100中,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20与机壳10间隙配合以形成冷却油道,冷却油道位于机壳10内表面,冷却油道位于定子铁芯20外侧,定子铁芯20与机壳10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冷却油道可直接用于定子铁芯20的冷却,形成了冷却定子铁芯20的环形油路以及出油口15,定子铁芯20与机壳10采用间隙配合,避免了因定子铁芯20与机壳10过盈配合而采用压装的方式,有效节省装配时间及成本。
如图2所示,出油口15设于机壳10与冷却油道相连,出油口15在径向上背离进油口11,出油口15设置于电机100径向上背离进油口11的一侧,出油口15与冷却油道相连,冷却油经进油口11注入,完成对电机100内部的冷却作用后,从出油口15流出,这样,冷却油液可以环绕电机100一周后再流出,以尽可能地带走更多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电机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为电动车辆,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为驱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电机100的散热效果好,工作更稳定,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设于所述机壳(10)内的定子铁芯(20)和定子绕组(30),所述机壳(10)内设有沿轴向延伸且与进油口(11)连通的轴向油道(12),所述机壳(10)与所述定子铁芯(20)之间限定出铁芯直冷油道(13),所述铁芯直冷油道(13)与所述轴向油道(12)相连,所述机壳(10)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轴向油道(12)连通的绕组油道(14),所述绕组油道(14)与所述定子绕组(30)正对设置,所述铁芯直冷油道(13)和所述绕组油道(14)均与出油口(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油道(12)为多个,多个所述轴向油道(12)沿周向间隔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的外壁外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进油道(16),所述进油口(11)与所述进油道(16)相连,所述机壳(10)的外壁还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开且与所述进油道(16)相连的外过油孔(17),多个所述外过油孔(17)与多个所述轴向油道(12)一一对应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1)与所述进油道(16)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进油道(16)的周向的中部,且多个所述外过油孔(17)中最靠近所述进油口(11)的一个的流通截面积比其他外过油孔(17)的流通截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的外壁外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台(18),所述进油道(16)设于所述凸台(18)的内壁,所述进油口(11)贯穿所述凸台(18)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道(16)的弧度为90°-120°,且所述进油道(16)位于所述电机(100)轴向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定子铁芯(20)正对且与所述定子铁芯(20)限定出所述铁芯直冷油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20)与所述机壳(10)间隙配合以形成冷却油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15)设于所述机壳(10)与所述冷却油道相连,所述出油口(15)在径向上背离所述进油口(1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100)。
CN201721068866.1U 2017-08-24 2017-08-24 电机和车辆 Active CN207234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866.1U CN207234586U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8866.1U CN207234586U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4586U true CN207234586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8866.1U Active CN207234586U (zh) 2017-08-24 2017-08-24 电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4586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136A (zh) * 2018-05-03 2018-07-31 包头天工电机有限公司 油冷轮毂永磁同步电机
CN108880024A (zh) * 2018-07-20 2018-11-23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油冷结构
CN109450174A (zh) * 2019-01-14 2019-03-08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系统以及电机
CN109474114A (zh) * 2019-01-14 2019-03-15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CN109639054A (zh) * 2018-10-25 2019-04-16 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油冷系统的电机定子
CN110535261A (zh) * 2018-05-25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
CN112448524A (zh) * 2019-08-31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车辆
CN113114005A (zh) * 2021-04-08 2021-07-13 苏州索尔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端部油路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136A (zh) * 2018-05-03 2018-07-31 包头天工电机有限公司 油冷轮毂永磁同步电机
CN108347136B (zh) * 2018-05-03 2024-01-30 包头天工电机有限公司 油冷轮毂永磁同步电机
CN110535261A (zh) * 2018-05-25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
CN108880024A (zh) * 2018-07-20 2018-11-23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油冷结构
CN109639054A (zh) * 2018-10-25 2019-04-16 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油冷系统的电机定子
CN109639054B (zh) * 2018-10-25 2024-03-22 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油冷系统的电机定子
CN109450174A (zh) * 2019-01-14 2019-03-08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系统以及电机
CN109474114A (zh) * 2019-01-14 2019-03-15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
CN112448524A (zh) * 2019-08-31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车辆
CN112448524B (zh) * 2019-08-31 2023-08-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车辆
CN113114005A (zh) * 2021-04-08 2021-07-13 苏州索尔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端部油路系统
CN113114005B (zh) * 2021-04-08 2023-10-27 苏州索尔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端部油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4586U (zh) 电机和车辆
US9054565B2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492952B2 (en) Coolant channels for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US8446056B2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276266A (zh) 一种双向冷却油冷电机
CN108336865A (zh) 一种液冷驱动电机
CN207939351U (zh) 一种液冷驱动电机
CN207559753U (zh) 电机机壳、电机以及车辆
KR20130093622A (ko) 고정자 냉각을 갖는 전기 물 펌프
CN10945012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和具有该电机定子的油冷电机
WO2019205694A1 (zh) 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
KR20130109970A (ko) 전기 기계를 위한 슬리브 부재
CN107276275B (zh) 一种轴向冷却电机
JP2022534643A (ja) モータのロータ、モータ、パワートレインおよび自動車
CN102355080A (zh) 一种电机水冷却装置
JP2017093207A (ja) 回転電機
CN107134877B (zh) 电机、电动汽车
CN108400671A (zh) 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
CN210404939U (zh) 电机以及车辆
CN206834870U (zh) 具有油冷结构的电机转子
CN211351917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系统及其电机冷却结构
CN205004871U (zh) 一种汽车电机
CN110798022A (zh) 一种冷却装置
US20130076166A1 (en) Electric machine modul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957826A (zh) 一种冷却结构、油冷电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