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4823U -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4823U
CN204004823U CN201420478063.3U CN201420478063U CN204004823U CN 204004823 U CN204004823 U CN 204004823U CN 201420478063 U CN201420478063 U CN 201420478063U CN 204004823 U CN204004823 U CN 204004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ase tube
composite bimetal
internal lining
overlay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80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
李奇
张燕飞
王斌
刘振锋
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unward Aerospac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unward Aerospac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unward Aerospac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unward Aerospac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80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4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4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4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包括基管和套装于基管内侧的内衬管,所述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20°~50°的坡口,所述基管的两端内壁上沿基管的圆周方向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堆焊层,所述内衬管超出堆焊层形成钝边,所述钝边上沿内衬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基管、堆焊层和内衬管焊接在一起的封焊层。本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在基管坡口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堆焊层,能够保证基管与内衬管管端的有效复合,有效避免复合后封焊时坡口顶端处渗碳,使得复合管内衬壁厚可以减薄至0.5mm,有效降低复合管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状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背景技术
金属管道已在石油天然气输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碳钢管应用最广,但耐腐蚀性能差。在耐腐蚀合金管中,双金属复合管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焊性强等特点,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主要采用爆炸复合法制备,即将基管与内衬管装配,然后将集束炸药放置在内衬管轴线上,通过炸药瞬间生产的爆炸力,引起水槽内水压瞬间增高,瞬间增高的水压推动内衬管在直径方向向外扩张,在轴向方向向内收缩,向外扩张的内衬管在水压的作用下,扩张至外基管的内表面上,并在水压的作用下,随外基管继续扩张,直至压力消失,复合成形。爆炸复合后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基管与内衬管管端平齐,不易进行堆焊,且堆焊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管。该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在基管坡口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堆焊层,能够保证基管与内衬管管端的有效复合,有效避免复合后封焊时坡口顶端处渗碳,使得复合管内衬壁厚可以减薄至0.5mm,有效降低复合管制造成本;通过在基管坡口处设置堆焊层,保证复合后内衬管和基管更容易进行封焊焊接,有效增加了复合管管端内衬管和基管的焊接面积,提高了复合管双金属间的结合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和套装于基管内侧的内衬管,所述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20°~50°的坡口,所述基管的两端内壁上沿基管的圆周方向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堆焊层,所述内衬管超出堆焊层形成钝边,所述钝边上沿内衬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基管、堆焊层和内衬管焊接在一起的封焊层。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的外端面与坡口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堆焊层沿双金属复合管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1.5mm~2.5mm。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的内壁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8mm~30mm。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边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2mm~5mm。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壁厚不小于4mm。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厚度为0.5mm~3mm。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为碳钢基管。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为不锈钢内衬管。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的材质与内衬管的材质相同。
上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焊层为不锈钢封焊层,封焊层的外端面呈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在基管坡口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堆焊层,能够保证基管与内衬管管端的有效复合,有效避免复合后封焊时坡口顶端处渗碳,使得复合管内衬壁厚可以减薄至0.5mm,有效降低复合管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在基管坡口处设置堆焊层,保证复合后内衬管和基管更容易进行封焊焊接,有效增加了复合管管端内衬管和基管的焊接面积,提高了复合管双金属间的结合性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管; 2—内衬管; 3—堆焊层;
4—封焊层; 5—坡口; 6—钝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包括基管1和套装于基管1内侧的内衬管2,所述基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30°的坡口5,所述基管1的两端内壁上沿基管1的圆周方向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堆焊层3,所述内衬管2超出堆焊层3形成钝边6,所述钝边6上沿内衬管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基管1、堆焊层3和内衬管2焊接在一起的封焊层4。
本实施例中,所述堆焊层3的外端面与坡口5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堆焊层3沿双金属复合管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堆焊层3的内壁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钝边6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4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管1的壁厚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管2的厚度为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管1为碳钢基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管2为不锈钢内衬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堆焊层3的材质与内衬管2的材质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焊层4为不锈钢封焊层,封焊层4的外端面呈弧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坡口5的角度为20°,堆焊层3沿双金属复合管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2.5mm,堆焊层3的内壁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30mm,钝边6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5mm,基管1的壁厚为4mm,内衬管2的厚度为3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坡口5的角度为50°,堆焊层3沿双金属复合管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1.5mm,堆焊层3的内壁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8mm,钝边6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2mm,基管1的壁厚为5mm,内衬管2的厚度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在基管坡口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堆焊层,能够保证基管与内衬管管端的有效复合,有效避免复合后封焊时坡口顶端处渗碳,使得复合管内衬壁厚可以减薄至0.5mm,有效降低复合管制造成本;通过在基管坡口处设置堆焊层,保证复合后内衬管和基管更容易进行封焊焊接,有效增加了复合管管端内衬管和基管的焊接面积,提高了复合管双金属间的结合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1)和套装于基管(1)内侧的内衬管(2),所述基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20°~50°的坡口(5),所述基管(1)的两端内壁上沿基管(1)的圆周方向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堆焊层(3),所述内衬管(2)超出堆焊层(3)形成钝边(6),所述钝边(6)上沿内衬管(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用于将基管(1)、堆焊层(3)和内衬管(2)焊接在一起的封焊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3)的外端面与坡口(5)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堆焊层(3)沿双金属复合管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1.5mm~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3)的内壁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8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边(6)沿双金属复合管轴向的长度为2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的壁厚不小于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2)的厚度为0.5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为碳钢基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2)为不锈钢内衬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3)的材质与内衬管(2)的材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焊层(4)为不锈钢封焊层,封焊层(4)的外端面呈弧面。
CN201420478063.3U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Active CN204004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063.3U CN204004823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063.3U CN204004823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4823U true CN204004823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063.3U Active CN204004823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4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7104A (zh) * 2014-08-22 2014-12-10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造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7104A (zh) * 2014-08-22 2014-12-10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造工艺
CN104197104B (zh) * 2014-08-22 2016-07-20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7104B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造工艺
CN104019288B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造工艺
CN201757231U (zh) 超高压管接头结构
CN203948802U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CN204004823U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
CN204042296U (zh) 一种整体内衬耐腐蚀合金复合弯头
CN103411072A (zh) 过渡圆弧内堆焊的耐蚀合金内衬复合三通及其制造方法
CN208322472U (zh) 双金属复合管
CN102434735A (zh) 一种复合金属软管
CN202546102U (zh) 高压厚壁大口径无缝热压弯头
CN201779376U (zh) 双金属复合异径接头
CN202349483U (zh) 冲压式双金属复合弯管
CN202629480U (zh) 一种防腐金属复合管
CN202580422U (zh) 机械式双金属复合三通管件
CN102679096A (zh) 一种新型管道阀门保温套
CN202349482U (zh) 两端冶金机械式双金属复合弯管
CN204785173U (zh) 小内径锻管法兰
CN105156771A (zh) 双金属螺旋钢管及其制作方法
CN204879110U (zh) 一种大口径不锈钢钢制管件
CN201779398U (zh) 双金属复合管帽
CN203083414U (zh) 散热水箱水管改良
CN202580423U (zh) 端部冶金机械式双金属复合三通管件
CN201779371U (zh) 一种搪瓷防腐管道中的不锈钢短接
CN202349484U (zh) 环接耐腐蚀合金内衬复合弯头
CN202493311U (zh) 柴油发动机增压回油管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