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4349U -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4349U
CN204004349U CN201420370108.5U CN201420370108U CN204004349U CN 204004349 U CN204004349 U CN 204004349U CN 201420370108 U CN201420370108 U CN 201420370108U CN 204004349 U CN204004349 U CN 204004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ing arm
wire drawing
support arm
arm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0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俊
王涛
汪震隆
李光明
汪江
马成
张莉
焦红莲
苏家杰
孙晋松
王志强
于尧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370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4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4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43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该摇臂包括摇臂本体,所述摇臂本体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相交叉的部位设有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拉丝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摇臂,将现有技术中连续的拉丝改为了分段式的拉丝,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合适的拉丝通道而不得不让周边整车其它部件避开的部位,通过摇臂与拉丝走向的不同重新归还给了内部其它部件。而摇臂布置方案的众多进一步给内部其它部件的布置带来了更多的可选方案。从而兼顾了拉丝和整车其它部件的合理布置。

Description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进行换挡操作时,驾驶员将操纵杆从一个挡位移动到另一个挡位,其中,在车体内部,通过拉丝来连接操纵杆和变速器,操纵杆移动时,拉丝将操纵杆的移动转化为变速器的齿轮组的移动,最终带来传动比的变动。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丝的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拉丝的两端分别为操纵杆连接端1和变速器连接端2,拉丝用于将操纵杆连接端1的挂挡力传递到变速器连接端2。很显然的,现有技术需要一个连续的,不能过于弯曲的,有一定径向活动范围的拉丝通道供拉丝布置。但同时,整车其它部件众多,这些部件同样需要合理的布置,在变速操纵机构的内部让出一条理想的拉丝通道后给内部其它部件的合理布置带来了困难。实际设计的结果往往退而求其次,通过牺牲整车其它部件的某些性能以获得一个合适的拉丝通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拉丝对于理想拉丝通道的需求与变速操纵机构内部众多其它部件的合理布置需求之间具有矛盾,现有技术较难获得兼顾两种需求的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丝走向设计和变速操纵机构内部众多其它部件合理布置难以兼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换挡机构的摇臂,包括摇臂本体,所述摇臂本体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相交叉的部位设 有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拉丝连接部。
上述的摇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角度调节件。
上述的摇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交叉连接。
上述的摇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或所述第二支臂为弯折件,所述弯折件的弯折方向朝向所述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向方向。
上述的摇臂,所述转动连接部为通孔。
上述的摇臂,所述通孔内嵌有减磨轴套。
上述的摇臂,所述拉丝连接部为球头销。
上述的摇臂,所述球头销与所述摇臂本体铆接。
一种变速换挡机构,包括通过拉丝连接的变速器和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段的所述拉丝由上述的摇臂连接,所述拉丝固定于所述拉丝连接部上,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汽车的车体上。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变速换挡机构为上述的变速换挡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臂,摇臂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连接拉丝,从而将现有技术中连续的拉丝改为了分段式的拉丝,而摇臂的两个支臂的长度和夹角均可自主设计,这就给摇臂的布置带来了众多的可选方案。这样,因为摇臂与拉丝走向的不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合适的拉丝通道而不得不让整车其它部件避开的空间,并不必须由摇臂占据,从而可以重新用于整车其它部件的布置,这就使得这些部件得以合理布置。而摇臂具有众多的布置方案,进一步给整车的其它部件的布置带来了更多的可选方案,从而兼顾了拉丝和整车内部其它部件的合理布置。
由于上述摇臂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摇臂的变速换挡机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由于上述变速换挡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变速换挡机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丝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纵杆连接端;2、变速器连接端;3、拉丝;4、摇臂本体;41、第一支臂;42、第二支臂;43、通孔;44、减磨轴套;45、球头销;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换挡机构的摇臂,包括摇臂本体4,摇臂本体4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摇臂本体4上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相交叉的部位设有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上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拉丝连接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交叉连接,在交叉的部位设置有转动连接部,摇臂本体4通过转动连接部与车体转动连接,第一支臂41的端部和第二支臂42的端部均设置有拉丝连接部,拉丝连接部用以固定连接拉丝3。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长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夹角根据具体的设计具体确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一个连续的、弯曲度较小的、具有一定拉丝径 向活动范围的拉丝通道,在某些部位,变速操纵机构内部的其它部件必须避让,而这很可能就牺牲或削弱了这些部件的部分性能。本实施例中,在这些必须避让的部位,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代替拉丝3,由于摇臂的走向与拉丝3不同,原先拉丝3必须经过的部位摇臂可以避开,从而使得变速操纵机构内部的其它部件得以合理布置。而且由于摇臂的长度和夹角可自主设计,在这些必须避让的部位,不同尺寸的摇臂需要的活动空间也不同,从而给拉丝3和变速操纵机构内部其它部件的合理布置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方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中,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角度调节件,以使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之间夹角的大小可调节。这样,对于不同的车型或者同一车型内不同的布置需求,同一摇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通过调节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夹角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布置需求。角度调节装置为机械领域常见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个支臂的一端直接相连,这样摇臂本体4大概呈“人”字形,两个支臂的另一端设置拉丝连接部。一般情况下,交叉连接的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呈“X”形,“X”形设置的摇臂本体4既有可能与变速操纵机构内部的其它部件形成干涉,制作材料也较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两个支臂的一端直接相连则可缓解上述问题。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中,两个支臂中的一个或两个为弯折件,弯折件的弯折方向朝向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向方向,当转动连接件为通孔43时,转动轴向为通孔43的中心线;当转动连接件为转轴5时,转动轴向为转轴5的轴线。如此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摇臂连接的两段拉丝3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内,这就给拉丝3布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为图4中的B-B剖视图,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转动连接件选择为通孔43时,通孔43内优选嵌置减磨衬套44。减磨衬套44与相配合的转轴5优选间隙配合。经过试验证明,在减磨衬套44和转轴5的配合表面光滑无毛刺且两者间隙配合时,两者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可控制在 3N以下,这几可忽略不计。这样,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部位,摇臂转动的阻力远小于使用拉丝3的阻力,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的变速操纵机构,挂挡时的阻力较现有技术更小,挂挡更流畅。
同时,减磨衬套44还有助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摇臂维护,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臂中,拉丝连接部优选为球头销45,球头销45优选与摇臂本体4铆接。球头销45和铆钉均为常见通用件,且连接性能牢固可靠,便于长期使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速换挡机构,包括通过拉丝3连接的变速器和操纵杆,拉丝3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段的拉丝3由上述的摇臂连接,拉丝3固定于拉丝连接部上,摇臂本体4通过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汽车的车体上。
本实施例中,汽车的操纵杆的行程是确定的,与操纵杆直接连接的拉丝3的运动也可以通过操纵杆的运动而确定,那么对于确定的摇臂,其与拉丝3连接后的转动范围就是确定的,对于不同尺寸的摇臂,可确定出不同的活动范围,此时结合变速操纵机构其它内部元件需要的布置空间,即可选择出最合适的拉丝3走向方案和内部元件布置方案。
由于上述摇臂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摇臂的变速换挡机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变速换挡机构为上述的变速换挡机构。
由于上述变速换挡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变速换挡机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变速换挡机构的摇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本体,所述摇臂本体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相交叉的部位设有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远离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拉丝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角度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交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或所述第二支臂为弯折件,所述弯折件的弯折方向朝向所述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嵌有减磨轴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连接部为球头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销与所述摇臂本体铆接。
8.一种变速换挡机构,包括通过拉丝连接的变速器和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段的所述拉丝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摇臂连接,所述拉丝固定于所述拉丝连接部上,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汽车的车体上。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变速换挡机构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换挡机构。
CN201420370108.5U 2014-07-03 2014-07-03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4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0108.5U CN204004349U (zh) 2014-07-03 2014-07-03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0108.5U CN204004349U (zh) 2014-07-03 2014-07-03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4349U true CN204004349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01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04349U (zh) 2014-07-03 2014-07-03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4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2987A (zh) * 2018-12-14 2019-0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换挡摇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2987A (zh) * 2018-12-14 2019-0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换挡摇臂
CN109322987B (zh) * 2018-12-14 2019-11-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换挡摇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4349U (zh) 摇臂、变速换挡机构及汽车
CN203960539U (zh) 一种缝纫机上的剪线机构
CN201644627U (zh) 一种无模渐进成形工具
DE102014113102A1 (de) Schaltungs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10077451A (zh) 转向装置
CN204083185U (zh) 一种汽车手动换挡器
CN206802169U (zh) 一种双螺旋面型阻尼器机构
CN205500664U (zh) 快速千斤顶
CN104842788B (zh) 弹簧助力器、离合踏板总成和车辆
CN204161117U (zh) 汽车用软轴过渡支架、汽车变速系统和汽车
CN2615421Y (zh) 一种转轴装置
CN106239889A (zh) 一种用于方便碳纤维管加工的涨芯工装
CN104791389B (zh) 伸缩轴的制造方法
CN205815108U (zh) 一种玩具车的车轮转向机构
CN209112069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滑轨结构
US20220205490A1 (en) Coupling arrangement
CN207550288U (zh) 一种汽车双轴承转向节装置
CN206537451U (zh) 一种易转动导缆滚轮
CN205089790U (zh) 一种球销
CN220400309U (zh) 一种用于绞铜机穿线板
CN204553523U (zh) 干式曲轴
CN204739206U (zh) 一种选档臂与选档杆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3702834U (zh) 一种球销
CN20367043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向轴头润滑装置
CN207128526U (zh) 芯轴、具有它的衬套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