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8197U -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8197U
CN203978197U CN201420144954.5U CN201420144954U CN203978197U CN 203978197 U CN203978197 U CN 203978197U CN 201420144954 U CN201420144954 U CN 201420144954U CN 203978197 U CN203978197 U CN 203978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door
inner plate
extension board
reinforc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449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红清
王雪振
张华�
梁建章
余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449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8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8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81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所述车门加强结构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横向倾斜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连且第二端与和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相对的自由侧边框相连;以及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撞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二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下边框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可以使车门具有较好的抗振性,可以提高车门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降低车门的变形量。

Description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以及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轿车车门是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与车身一起构成乘员的乘坐空间。车门应当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和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然而车门刚度不足会引起车门变形量过大、车门卡死、密封不严、漏风、渗水等现象,还会使车门产生振动和噪声,降低乘客乘坐舒适性,而且容易造成车门内部零部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车门加强结构,该车门加强结构可以使车门具有较好的抗振性,可以提高车门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降低车门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该加强结构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进而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车门包括车门内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横向倾斜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连且第二端与和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相对的自由侧边框相连;以及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撞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二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下边框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加强结构,通过同时在车门内板上设置防撞梁和加强梁,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车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由此车门的抗振性得到提高,当车辆受到颠簸时,可以大大地降低车门的变形量,车门的安全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加强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车门内板的下边框上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构造有与所述台阶部形状匹配的配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部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垂直相连的纵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台阶部的上平面配合且所述纵板与所述台阶部的侧面配合。 
优选地,位于所述加强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主体部上设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沿所述加强梁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位于所述加强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主体部的边缘上延伸有与所述主体部垂直的翻折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包括: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连;以及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垂直相连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防撞梁的第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车门加强结构还包括:螺母板,所述螺母板焊接至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对的表面上,所述螺母板上设有螺纹孔;以及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延伸板、所述螺母板的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以将所述第一延伸板连接至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还包括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板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可以提高车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及抗振性。因此,通过设置该车门加强结构,从而可以使车门的强度和刚度得以提高,抗震性能好,当车辆受到颠簸时,车门的变形量可以大大地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车门。 
由于车门的强度和刚度好,抗震性能强,由此通过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从而可以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与车门内板的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门加强结构与车门内板的配合结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门加强结构的加强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门100;车门加强结构10; 
车门内板20;铰接侧边框201;自由侧边框202;下边框203;台阶部2031;上平面2032;侧面2033; 
防撞梁1;第一端11;第二端12; 
加强梁2;第一端21;第一延伸板211;通孔2111;翻边2112;第二延伸板212;第三延伸板213; 
第二端22;配合部221;横板2211;纵板2212;主体部23;加强筋条231;翻折板24;螺纹连接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1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车门100可以包括车门内板20、车门外板(图未示出),车门外板设在车门内板20外侧,其中车门内板20和车门外板之间限定出空腔。车门100通过铰链连接在车身上,以便车门100在枢转的过程中可以将车厢打开或者关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10包括:防撞梁1和加强梁2。防撞梁1沿横向倾斜设在车门内板20上,其中防撞梁1的两端中的第一端11(即图中的左端)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相连,防撞梁1的第二端12(即图中的右端)与和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相对的自由侧边框202相连。也就是说,例如图1中的车门内板20的左侧为车门100与车身相铰接的一侧,称为铰接侧边框201,图1中的车门内板20的右侧为车门100的自由端,称为自由侧边框202。也就是说,防撞梁1的左端连接在车门内板20的与车身相铰接的一侧的铰接侧边框201上,防撞梁1的右端连接在车门内板20的自由侧边框202上。 
其中如图1所示,防撞梁1可以邻近车门内板20的下端设置,由于车门100的下部结构通常都比较薄弱,因此通过将防撞梁1设在车门内板20的下部,从而可以提高车门100下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使车门100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可选地,防撞梁1可以与车门内板20焊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加强梁2的两端中的第一端21与防撞梁1的第一端11相连,加强梁2的两端中的第二端22与车门内板20的下边框203相连。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梁2的左端与防撞梁1的左端相连,加强梁2的右端与车门内板20的下边框203相连。如图1所示,加强梁2设在邻近车门内板20的左下角处,也就是说,加强梁2邻近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的下角处,由此可以大大地提高车门内板20该处的结构强度。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防撞梁1和加强梁2均设在车门内板20和车门外板之间的空腔内,也就是说,防撞梁1和加强梁2均与车门内板20的外表面配合连接,由此车门100结构更加合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外方向”是相对于车门100正常关闭时的方向而言,具体地,邻近车厢的方向为内向,远离车厢的方向为外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10,通过同时在车门内板20上设置防撞梁1和加强梁2,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车门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由此车门100的抗振性得到提高,当车辆受到颠簸时,可以大大地降低车门100的变形量,车门100的安全性高。 
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梁2的第一端21可以包括第一延伸板211和第二延伸板212,第一延伸板211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相连,第二延伸板212与第一延伸板211垂直相连且第二延伸板212与防撞梁1的第一端11相连。如图2所示,第二延伸板212从第一延伸板211的内端向垂直于第一延伸板211的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一延伸板211可以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焊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具体地,车门加强结构10还可以包括螺母板(图未示出)和螺纹连接件3,螺母板焊接至第一延伸板211的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相对的表面上,其中螺母板 上设有螺纹孔,第一延伸板211上可以设有通孔2111,螺纹连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延伸板211、螺母板的螺纹孔以及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以将第一延伸板211连接至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上,由此可以使第一延伸板211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构造成可拆卸的结构。换言之,通过设置螺母板可以为螺纹连接件3的安装提供螺纹孔,以使螺纹连接件3可以方便地将第一延伸板211与车门内板20的铰接侧边框201相连。优选地,螺母板3的厚度大于第一延伸板211的厚度,由此不仅可以使螺纹孔具有一定的深度以便可以与螺纹连接件3相连接,而且也可以对第一延伸板211的结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 
可选地,第二延伸板212可以与防撞梁1的第一端11焊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在加强梁2的第一端21设有第一延伸板211和第二延伸板212,从而可以使加强梁2的第一端21可以更加方便地与车门内板20和防撞梁1相连,由此可以使加强梁2的第一端21的结构合理,连接结构简单且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强梁2的第一端21还可以包括第三延伸板213,第三延伸板213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板211相连且第三延伸板213同时与车门内板20相连,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延伸板213大致与第一延伸板211平行,其中第三延伸板213通过翻边2112与第一延伸板211相连,第三延伸板213的与车门内板20相对的表面可以与车门内板20通过焊接连接。由此,加强梁2的第一端21不仅可以与防撞梁1相连,同时还可以与车门内板20相连,这样可以提高加强梁2的第一端21的配合强度,进而提升车门100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如图2所示,车门内板20的下边框203上形成有台阶部2031,加强梁2的第二端22构造有与台阶部2031形状匹配的配合部221。具体而言,台阶部2031具有上平面2032和侧面2033,如图2所示,上平面2032大致与水平面平行,侧面2033大致垂直于上平面2032。更为具体地,配合部221包括横板2211和与横板2211垂直相连的纵板2212,横板2211与台阶部2031的上平面2032配合且纵板2212与台阶部2031的侧面2033配合。可选地,横板2211可以与台阶部2031的上平面2032焊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纵板2212可以与台阶部2031的侧面2033焊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在加强梁2的第二端22设置与车门内板20的台阶部2031进行配合的配合部221,由此可以使加强梁2的第二端22与车门内板20的配合更加紧密,配合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有利地,位于加强梁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主体部23上设有加强筋条231。通过设置加强筋条231从而能够提高主体部23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使加强梁2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具体地,加强筋条231沿加强梁2的主体部23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位于加强梁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主体部23的边缘上延伸有与主体部23垂直的翻折板24,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主体部23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提高加强梁2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100,该车门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1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加强结构10可以提高车门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及抗振性。因此,通过设置该车门加强结构10,从而可以使车门100的强度和刚度得以提高,抗震性能好,当车辆受到颠簸时,车门100的变形量可以大大地降低。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车门100设在车辆的车身上。由于车门100的强度和刚度好,抗震性能强,由此通过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100,从而可以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加强结构,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加强结构包括: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横向倾斜设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连且第二端与和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相对的自由侧边框相连;以及 
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撞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中的第二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下边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的下边框上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加强梁的第二端构造有与所述台阶部形状匹配的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垂直相连的纵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台阶部的上平面配合且所述纵板与所述台阶部的侧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加强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主体部上设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沿所述加强梁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加强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主体部的边缘上延伸有与所述主体部垂直的翻折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包括: 
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连; 
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垂直相连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防撞梁的第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母板,所述螺母板焊接至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相对的表面上,所述螺母板上设有螺纹孔;以及 
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延伸板、所述螺母板的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以将所述第一延伸板连接至所述车门内板的铰接侧边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还包括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板相连且所述第三延伸板与所述车 门内板相连。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加强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 
CN201420144954.5U 2014-03-27 2014-03-27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78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44954.5U CN203978197U (zh) 2014-03-27 2014-03-27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44954.5U CN203978197U (zh) 2014-03-27 2014-03-27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8197U true CN203978197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4495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78197U (zh) 2014-03-27 2014-03-27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81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060A (zh) * 2017-01-22 2017-05-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门下横加强梁
CN106696655A (zh) * 2015-07-22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561743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6655A (zh) * 2015-07-22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627060A (zh) * 2017-01-22 2017-05-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门下横加强梁
CN106627060B (zh) * 2017-01-22 2023-09-0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门下横加强梁
CN113561743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CN113561743B (zh) * 2021-08-31 2024-04-0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411B (zh) 树脂车顶安装结构
CN104058011B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US9227665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modular body
CN203439128U (zh) 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03978197U (zh)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JP2016529164A (ja) 取り付けられる技術パネルを含む、自動車のテールゲート用のインナーボックス
KR101734580B1 (ko) 자동차용 센터필러 패널
CN104903181B (zh) 车辆的车顶构造
CN104554488B (zh) 厢式车及其厢体
CN203974491U (zh) 用于车门的加强支架、车门和车辆
CN109415092B (zh) 车辆的车顶固定构造
CN203701901U (zh) 车门和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N205365746U (zh) B柱上内板装配结构
JP6674656B2 (ja) キャブ構造
JP2008308071A (ja) 車両後部の上側コーナ部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10920757B (zh) 车辆的下部结构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JP2014159194A (ja)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構造
CN104002873B (zh)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JP2018002033A (ja) 車両の上部構造
CN203697921U (zh) 用于汽车的门内板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05970781U (zh) 一种提升模态频率的汽车天窗
CN103101506B (zh) 水箱及其制造方法
JP6903845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インナパネル
JP2006116993A (ja) 車両用開閉体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0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7

Address after: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