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6655A -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6655A
CN106696655A CN201510435159.0A CN201510435159A CN106696655A CN 106696655 A CN106696655 A CN 106696655A CN 201510435159 A CN201510435159 A CN 201510435159A CN 106696655 A CN106696655 A CN 106696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inner plate
vehicle
fixed part
fix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51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本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351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6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6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6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车门内板组件包括:车门内板;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具有前上固定端和后下固定端,所述前上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侧,所述后下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下部,其中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前侧,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可以吸收车辆碰撞时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而且质量轻,制造难度低。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该车门内板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上铰链安装部位配有铰链安装补强板,在下铰链安装部位配有铰链安装补强板,车门内板采用前部与后部不等板厚处理(前部较厚作为补强),两个铰链安装补强板分别与车门内板连接。车门内板板厚一般为0.7mm,而采用局部补强的小尺寸安装加强板,如果为了满足刚度要求,相应的车门内板前部板厚需增加(较多采用1.2mm或1.4mm),工艺上采用激光拼焊板或分块焊接,导致车门重量增加及制造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该车门内板组件可以吸收车辆碰撞时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而且质量轻,制造难度低。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包括:车门内板;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具有前上固定端和后下固定端,所述前上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侧,所述后下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下部,其中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前侧,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内板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结构,可以提高车门内板的强度,以及下铰链处的安装刚度,进一步地还可以有利于车门吸收车辆前端发生撞击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提高车门在车身上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车辆的车门内板可以降低重量,还可以降低车门内板的制造难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门内板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车门下铰链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上固定端包括:第一横向固定部和第一纵向固定部,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均构造为板状结构且与所述车门内板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下固定端包括:第二横向固定部和第一高度固定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和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均构造为板状结构且与所述车门内板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前上固定端和后下固定端之间的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本体部构造为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内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固定在车门上铰链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内板的厚度在0.65mm-0.70mm。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具有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的车辆的车门内板可以吸收车辆前端发生撞击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提高车门在车身上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车辆的车门内板可以降低重量,还可以降低车门内板的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门内板组件100;
车门内板10;
第一加强结构20;
前上固定端30;第一横向固定部31;第一纵向固定部32;
后下固定端40;第二横向固定部41;第一高度固定部42;
第一本体部50;第二加强结构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100可以包括车门内板10和第一加强结构20。第一加强结构20具有前上固定端30和后下固定端40,前上固定端30固定在车门内板10的前侧,后下固定端40固定在车门内板10的下部,其中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前上固定端30位于后下固定端40的前侧,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前上固定端30位于后下固定端40的上方,并且第一加强结构20倾斜设置。具体地,前上固定端30位于车门下铰链处。如图1所示,铰链的固定件可以穿设在前上固定端30上以提高铰链在车门内板10上的安装稳定性。
第一加强结构20连接在车门内板10的前侧和下部之间,车门下板的前侧可以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0将受到铰链的载荷向后且向下传递给车门内板10的下部,从而可以有利于车门内板组件100吸收车辆前面撞击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提高车门的安装稳定性。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结构20,可以提高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刚度,而且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门内板10的重量,使得车门内板10轻量化,降低车门内板10的制造难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加强结构20可以包括:连接在前上固定端30和后下固定端40之间的第一本体部50,第一本体部50倾斜设置,并且第一本体部50构造为板状结构。
可选地,如图1所示,车门内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60,第二加强结构60固定在车门上铰链处。其中,第二加强结构60设置在第一加强结构20的前上固定端30的上方,而且第二加强结构60设置在车门上铰链处,从而可以提高上铰链安装在车门内板10上的安装稳定性。
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结构20和第二加强结构60,可以使得车门内板10的前端结构合理,而且满足刚度要求,提高车门内板10与上铰链和下铰链的安装刚度,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车门的下垂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内板组件100,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结构20,可以提高车门内板10的刚度,以及下铰链处的安装刚度,进一步地还可以有利于车门吸收车辆前端发生撞击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提高车门在车身上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车辆的车门内板10可以降低重量,还可以降低车门内板10的制造难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前上固定端30可以包括:第一横向固定部31和第一纵向固定部32,第一横向固定部31沿车辆的横向延伸,而且第一横向固定部31与车门内板10固定,第一纵向固定部32连接在第一横向固定部31的一侧,并且第一纵向固定部3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而且第一纵向固定部32与车门内板10固定。其中,下铰链的固定件可以穿设在第一横向固定部31上,从而可以提高下铰链在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纵向固定部32,可以提高第一横向固定部31与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安装可靠性,进一步地可以提高第一加强结构20与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安装可靠性,提高车门内板1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第一横向固定部31和第一纵向固定部32均可以构造为板状结构,而且第一横向固定部31和第一纵向固定部32与车门内板10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也就是说,第一横向固定部31贴合在车门内板10的前侧,而且第一纵向固定部32贴合在车门内板10的前侧,由此,前上固定端30与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接触面积大,便于前上固定端30与车门内板10的前侧的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后下固定端40包括:第二横向固定部41和第一高度固定部42,第二横向固定部41沿车辆的横向延伸,而且第二横向固定部41与车门内板10固定,第一高度固定部42连接在第二横向固定部41的一侧,并且第一高度固定部42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而且第一高度固定部42与车门内板10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高度固定部42,可以提高第二横向固定部41与车门内板10的下部的连接强度,可以提高后下固定端40与车门内板10的下部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可以提高第一加强结构20与车门内板10的连接强度,提高第一加强结构20与车门内板10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横向固定部41和第一高度固定部42均可以构造为板状结构,而且第二横向固定部41和第一高度固定部42与车门内板10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也就是说,第二横向固定部41贴合在车门内板10的下部,第一高度固定部42贴合在车门内板10的下部,由此,后下固定端40与车门内板10的下部的接触面积较大,便于后下固定端40和车门内板10的下部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车门内板10的厚度可以在0.65mm-0.70mm。满足上述条件的车门内板10的厚度较小,在保证满足刚度的条件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车门内板10轻量化,降低车门的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10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100的车辆的车门内板10可以吸收车辆前端发生撞击传递到车门上的冲击,提高车门在车身上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车辆的车门内板10可以降低重量,还可以降低车门内板10的制造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内板;
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具有前上固定端和后下固定端,所述前上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侧,所述后下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下部,其中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前侧,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所述后下固定端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固定端位于车门下铰链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固定端包括:
第一横向固定部和第一纵向固定部,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纵向固定部均构造为板状结构且与所述车门内板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固定端包括:
第二横向固定部和第一高度固定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和所述第一高度固定部均构造为板状结构且与所述车门内板的对应固定区域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前上固定端和后下固定端之间的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本体部构造为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固定在车门上铰链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的厚度在0.65mm-0.70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
CN201510435159.0A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06696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5159.0A CN106696655A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5159.0A CN106696655A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6655A true CN106696655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89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5159.0A Pending CN106696655A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66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43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0370A (ja) * 1997-03-11 1998-09-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20030006625A1 (en) * 2001-07-04 2003-01-0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EP1428707A1 (en) * 2002-12-09 2004-06-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door assembly
CN201610709U (zh) * 2009-11-25 2010-10-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CN102616196A (zh) * 2012-04-13 2012-08-0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侧碰乘员保护装置
CN203978197U (zh) * 2014-03-27 2014-12-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0370A (ja) * 1997-03-11 1998-09-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20030006625A1 (en) * 2001-07-04 2003-01-0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EP1428707A1 (en) * 2002-12-09 2004-06-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door assembly
CN201610709U (zh) * 2009-11-25 2010-10-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CN102616196A (zh) * 2012-04-13 2012-08-0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侧碰乘员保护装置
CN203978197U (zh) * 2014-03-27 2014-12-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43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CN113561743B (zh) * 2021-08-31 2024-04-0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钣金结构及车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9076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106608282B (zh) 车身侧部构造
US20100026054A1 (en) Moon Roof Frame Module for Reinforcement of Automotive Roof
US11904674B2 (en) Battery pack support structure
US20110175401A1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9739183U (zh) 一种汽车门槛及车身侧碰加强结构
CN105313976B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634069U (zh) 车身框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126825U (zh)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CN214930084U (zh) 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01712671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段的加强结构
CN106696655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67638U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104999928B (zh)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加强结构
CN110588785A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US20150042124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2006224806A (ja) フェンダ支持構造
CN210310566U (zh)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CN2099557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3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