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6825U -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6825U
CN209126825U CN201821868450.2U CN201821868450U CN209126825U CN 209126825 U CN209126825 U CN 209126825U CN 201821868450 U CN201821868450 U CN 201821868450U CN 209126825 U CN209126825 U CN 209126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channel
horizontal
stiffening plate
horizontal portion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84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龙
邱志勇
陈晓春
耿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84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6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6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6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通道组件,包括中通道加强板,用以与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连接,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部的截面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设有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之间在其两侧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在其中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二侧部、中间连接部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通道加强板前部截面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为整个零部件提供了更高的刚度,提高了整个前地板刚度、模态。

Description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碰撞安全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厂家对汽车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车身作为汽车碰撞的主要承载结构,应当具备通过合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和耗散碰撞力的功能,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目的。因此车身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成为影响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此,目前有车身结构方案在中通道上设三个中通道加强板,分别连接左右地板小纵梁、左右座椅前横梁和左右座椅后横梁。三个中通道加强板的设计能有效地连接中通道左右两侧结构,在侧面碰撞中形成完整的传力通道。但这种结构刚度较小,传力效果欠佳。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刚度较大的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度较大的中通道组件及使用这种中通道组件的车身骨架结构与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通道组件,包括中通道加强板,用以与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连接,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部的截面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设有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之间在其两侧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在其中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二侧部、中间连接部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设有第二腔体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中设有中通道电池加强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电池加强板设置有冲铆螺母与铆钉,所述铆钉用于固定所述中通道电池加强板与所述第二腔体结构,所述冲铆螺母用于固定电池包框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部连接所述座椅前横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的截面包括所述第一水平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表面为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的顶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连接所述座椅后横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端连接有用以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中通道后加强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端设有用以分别与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的前围板连接结构、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包括中通道组件、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前地板、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后地板,所述中通道组件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通道加强板前部截面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为整个零部件提供了更高的刚度,提高了整个前地板刚度、模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身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身骨架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拆除了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后地板)。
图3为图1所示车身骨架结构中中通道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中通道组件前部的截面图。
图5为图3所示中通道组件中中通道电池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车身骨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中通道组件、2-前围板、3-前围板下横梁、4-前地板、5-座椅前横梁、6-座椅后横梁、7-后地板横梁、10-中通道加强板、12-中通道电池加强板、14-冲铆螺母、16-铆钉、18-中通道后加强板、100-第一腔体结构、101-第一水平部、102-第一侧部、103-侧边部、104-第二水平部、105-第二侧部、106-中间连接部、107-前围板连接结构、108-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结构、110-第二腔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身骨架结构,包括中通道组件1、前围板2、前围板下横梁3、前地板4、座椅前横梁5、座椅后横梁6、后地板横梁7。本实施例中,中通道组件1与前围板2、前围板下横梁3、前地板4、座椅前横梁5、座椅后横梁6、后地板7均固定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只与其中部分零件相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通道组件1采用铝合金材质,包括中通道加强板10、中通道电池加强板12、冲铆螺母14、铆钉16、中通道后加强板18。
本实施例中,中通道加强板10可选用冲压铝板,其前部与后部采用不同的截面形状。前部的截面整体上为呈倒品字形排列的三个腔体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两个第一腔体结构100以及位于下部的一个第二腔体结构110。具体而言,中通道加强板10前部的截面包括第一水平部101以及由第一水平部101两侧对称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部102,第一侧部102末端还进一步弯折延伸形成水平侧边部103。第一水平部101上方设有第二水平部104,第二水平部104与第一侧部102之间在其两侧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侧部105,第二侧部105与第一侧部102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水平部101、第二水平部104、两第二侧部105形成等腰梯形。第二水平部104与第一侧部102之间在其中部设有连接两者的中间连接部106,中间连接部106竖向平分上述等腰梯形。第一水平部101、第二水平部104、第二侧部105、中间连接部106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
第二腔体结构110位于第一水平部101正下方,用于放置中通道电池加强板12。冲铆螺母14与铆钉16均有多个,间隔设置在中通道电池加强板12上。铆钉16用于固定中通道电池加强板12与第二腔体结构110,冲铆螺母14用于通过与电池包框架(未画出)上的螺栓配合以固定电池包框架。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第二腔体结构,电池加强板通过其它方式安装。
中通道加强板10后部截面不具有上方两个第一腔体结构。因此,后部截面包括第一水平部101以及由第一水平部101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部102,第一水平部101上表面作为中通道加强板10后部的顶面。这样,相当于将中通道加强板后部局部切掉,从而能降低中通道高度,有利于人机的方便性。
请结合图6、图7,中通道加强板10前端设有前围板连接结构107、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结构108,用以分别与前围板2、前围板下横梁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围板连接结构107设于第二水平部104,采用自冲铆接(SPR)等方式固定连接前围板2;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结构108设于第一水平部101,通过螺接方式固定前围板下横梁3,这样就形成了腔体搭接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
中通道后加强板18连接于中通道加强板10后端,用以与后地板横梁7连接。
安装时,中通道加强板10沿车辆的前后设置,前端与前围板2、前围板下横梁3连接;中间位置,利用前部与座椅前横梁5连接,后部与座椅后横梁6连接,左右两侧通过侧边部与前地板4连接;后端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18与后地板横梁7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车辆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中通道组件为铝合金结构零部件结构,相比传统钢制结构质量轻30%左右,有利于车身轻量化;
2.前端与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形成腔体搭接结构,极大提高前围与前地板衔接区域刚度与强度,减小碰撞时对乘员舱的侵入量;
3.中通道加强板后部局部切掉,降低中通道高度,利于人机的方便性;
4.中通道加强板后端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与后地板横梁连接,中通道加强板的可选冲压铝板,零件成本低,同时有效提高前地板在此区域的刚度、模态;
5.中通道加强板为3个腔体倒品字型结构,下部腔体为电池安装结构,上部两个腔体为整个零部件提供更高的刚度,提高了整个前地板刚度、模态;
6.中通道电池加强板采用冲铆螺母,且由铆钉铆接于中通道加强板上,整个铆接结构相比一般车型螺接结构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通道组件,包括中通道加强板,用以与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部的截面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设有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之间在其两侧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在其中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二侧部、中间连接部形成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设有第二腔体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中设有中通道电池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电池加强板设置有冲铆螺母与铆钉,所述铆钉用于固定所述中通道电池加强板与所述第二腔体结构,所述冲铆螺母用于固定电池包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部连接所述座椅前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的截面包括所述第一水平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表面为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部连接所述座椅后横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后端连接有用以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中通道后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前端设有用以分别与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的前围板连接结构、前围板下横梁连接结构。
9.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通道组件、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前地板、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后地板,所述中通道组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
CN201821868450.2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9126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8450.2U CN20912682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8450.2U CN20912682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6825U true CN209126825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8450.2U Active CN20912682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68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869A (zh) * 2020-10-13 2021-02-0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通道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3071569A (zh) * 2020-01-03 2021-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5009380A (zh) * 2022-07-19 2022-09-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569A (zh) * 2020-01-03 2021-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2339869A (zh) * 2020-10-13 2021-02-0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通道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2339869B (zh) * 2020-10-13 2022-04-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通道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5009380A (zh) * 2022-07-19 2022-09-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CN115009380B (zh) * 2022-07-19 2024-03-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6825U (zh) 一种中通道组件、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4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4415518U (zh)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239329A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6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7029313U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
CN106275097B (zh) 一种座椅及加强结构
CN210310566U (zh)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CN10920450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2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4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