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6662U -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 Google Patents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6662U
CN203966662U CN201420384823.4U CN201420384823U CN203966662U CN 203966662 U CN203966662 U CN 203966662U CN 201420384823 U CN201420384823 U CN 201420384823U CN 203966662 U CN203966662 U CN 203966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external conductor
transmission cable
groun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48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刚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6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66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02Pai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01R13/65914Connection of shield to additional grounding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specially adapted to a specific shape of cables, e.g. corrugated cables, twisted pair cables, cables with two screens or hollow cables
    • H01R24/562Cables with two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20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能够抑制地线的位置不正所引起的特性的恶化。该差动传输电缆具备:至少两根内部导体;分别或者一并地覆盖该两根内部导体地设置的绝缘体;设于该绝缘体的外周的外部导体;卷绕于该外部导体的外周的压紧带;以及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接地用的地线,其中,将上述地线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外侧。此外,该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具备:多个上述差动传输电缆;和以一并覆盖该多个差动传输电缆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护套。

Description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差动传输电缆,其构成为,平行地配置两根在内部导体覆盖了绝缘体的绝缘电线,在其周围卷绕金属带而形成外部导体(护罩),并在其周围以不使金属带松弛的方式卷绕有压紧带。
在这样的差动传输电缆中,若将外部导体直接软钎焊于基板等的接地图案,则有绝缘体因软钎焊时的热而损伤(变形)的担忧,从而有连接合格率变差的问题。
于是,使用用于外部导体的接地而具备地线的差动传输电缆。地线与外部导体电连接,通过将该地线电连接于基板等的接地图案,能够经由地线使外部导体接地。
地线多配置在外部导体的内侧,但也有在外部导体的外侧、即外部导体与压紧带之间配置的情况。
此外,作为该申请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有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3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645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在外部导体的内侧配置地线,则有因地线的位置仅稍微错位而使对内偏斜、Scd21等特性恶化的问题。
另外,在外部导体与压紧带之间配置有地线的情况下,压紧带对金属带的按压变得不充分,从而有导致对内偏斜、Scd21等特性恶化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能够抑制因地线的位置不正所引起的特性的恶化的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完成的,
方案一的差动传输电缆,其具备:至少两根内部导体;覆盖该两根内部导体地设置的绝缘体;设于该绝缘体的外周的外部导体;卷绕于该外部导体的外周的压紧带;以及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接地用的地线,上述差动传输电缆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地线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外侧。
方案二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紧带螺旋状地卷绕于上述外部导体的外周。
方案三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二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导体由在树脂层的一个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金属带构成,并以上述金属层为外侧地卷绕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而构成。
方案四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三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导体纵向包围而形成。
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四中任一方案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地线与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并仅在该电缆终端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
方案六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进行固定的接地固定用部件,通过将该接地固定用部件软钎焊于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来电连接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
方案七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四中任一方案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方案八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方案九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四中任一方案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十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十一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四中任一方案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十二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十三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一~四中任一方案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方案十四的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五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方案十五是一种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差动传输电缆;和以一并覆盖该多个差动传输电缆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护套,上述差动传输电缆,具备:至少两根内部导体;覆盖该两根内部导体地设置的绝缘体;设于该绝缘体的外周的外部导体;卷绕于该外部导体的外周的压紧带;以及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外侧、且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接地用的地线。
方案十六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紧带螺旋状地卷绕于上述外部导体的外周。
方案十七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六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导体由在树脂层的一个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金属带构成,并以上述金属层为外侧地卷绕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而构成。
方案十八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七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导体纵向包围而形成。
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十八中任一方案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地线与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并仅在该电缆终端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
方案二十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进行固定的接地固定用部件,通过将该接地固定用部件软钎焊于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来电连接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
方案二十一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十八中任一方案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方案二十二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方案二十三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十八中任一方案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二十四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二十五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十八中任一方案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二十六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方案二十七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五~十八中任一方案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方案二十八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是在方案十九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因地线的位置不正所引起的特性的恶化的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差动传输电缆的立体图。
图2是使用了图1的差动传输电缆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变形例的差动传输电缆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差动传输电缆,2—内部导体,3—绝缘体,4—外部导体,5—压紧带,6—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传输电缆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差动传输电缆1具备:平行配置的两根内部导体2;一并覆盖两根内部导体2地设置的绝缘体3;设于绝缘体3的外周的外部导体4;卷绕于外部导体4的外周的压紧带5;以及与外部导体4电连接的外部导体4的接地用的地线6。
外部导体4由在树脂层的一个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金属带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导体4,使用在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树脂层形成有由铜构成的金属层的铜带。
外部导体4以金属层为外侧地卷绕在绝缘体3的外周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金属带纵向包围(以金属带的两端部沿绝缘体3的长边方向重叠的方式卷绕)在绝缘体3的外周而形成外部导体4,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金属带螺旋状地卷绕于绝缘体3的外周(横绕)而形成外部导体4。
作为压紧带5,使用PET带等树脂带即可。压紧带5用于抑制外部导体4的松弛,螺旋状地卷绕于外部导体4的外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设有一层压紧带5,但也可以设置两层压紧带5。在设置两层压紧带5的情况下,为了在制造时稳定地进行卷绕,优选使两层的卷绕方向为相同方向(同向卷绕)。
作为地线6,可以使用由单线构成的结构,也可以使用由绞合多根(例如七根)素线而成的绞线构成的结构。另外,地线6也可以是使用了横向剖视时呈矩形的扁线的扁地线。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传输电缆1中,将地线6配置于压紧带5的外侧。地线6沿压紧带5的外周配置。
地线6与在电缆终端层剥而露出的外部导体4电连接。地线6仅在电缆终端与外部导体4电连接。此外,在一个电缆终端设置连接器等的情况下等,在一个电缆终端不需要地线6的接地的情况下,仅在另一个电缆终端电连接地线6和外部导体4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用于将在电缆终端露出的外部导体4和地线6进行固定的接地固定用部件7,通过将接地固定用部件7卷绕于外部导体4和地线6的周围而焊锡固定于两者,来电连接外部导体4和地线6。
作为接地固定用部件7使用铜箔等金属箔、将多根铜线等金属细线集束而成的(绞合线)等热容量较小且焊锡容易濡湿的部件。由此,能够缩短软钎焊时间,从而能够抑制热所引起的绝缘体3的损伤而提高连接合格率。
此外,即使不使用接地固定用部件7,例如,还能够在电缆终端露出的外部导体4的周围卷绕了地线6之后,将该地线6的前端部与内部导体2平行地配置,将地线6的卷绕于外部导体4周围的部分软钎焊于外部导体4等的、将地线6直接软钎焊于外部导体4。换句话说,接地固定用部件7也可以通过将地线6自身暂时卷绕固定于外部导体4的外侧来替代。该情况下,为了缩短焊接时间,作为地线6优选使用由绞线构成的地线。
在差动传输电缆1的电缆终端以外的部分,地线6可以固定于压紧带5的外周,也可以不固定。
在将地线6固定于压紧带5的外周的情况下,具备将地线6捆束固定于压紧带5的外周的捆束部件,可以在电缆长边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设置该捆束部件等,将地线6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压紧带5的外周即可。
图2所示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21具备多个图1的差动传输电缆1,并以一并覆盖多个差动传输电缆1的外周的方式设有护套22。
为了使剖面形状呈近似圆形,优选差动传输电缆1的根数为了两根或者八根。图2中,表示使用了八根差动传输电缆1的情况。
多对差动传输电缆21在使地线6沿各差动传输电缆1的压紧带5的外周的状态下绞合(Cabling)而形成。地线6容纳于邻接的差动传输电缆1的压紧带5之间的间隙,从而几乎没有因具备地线6而引起电缆外径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电缆外径的增大所引起的屈曲性的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传输电缆1中,将地线6配置于压紧带5的外侧。
通过将地线6配置于压紧带5的外侧,即使地线6错位,也可以不会影响对内偏斜、Scd21等特性。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实现能够抑制地线6的位置不正所引起的特性的恶化的差动传输电缆1。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一根地线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具备多根地线6。在具备两根地线6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的差动传输电缆31那样,优选将两根地线6以从两根内部导体2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压紧带5的两侧。由此,能够在作为信号线的内部导体2的两侧配置作为接地电位的地线6,从而能够抑制在向基板等连接的连接部分的特性恶化。另外,由于向基板等连接的导体(内部导体2和地线6)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基板等的安装作业。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以一并覆盖两根内部导体2的方式设有绝缘体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以分别覆盖两根内部导体2的方式设置绝缘体3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28)

1.一种差动传输电缆,具备:
至少两根内部导体;
覆盖该两根内部导体地设置的绝缘体;
设于该绝缘体的外周的外部导体;
卷绕于该外部导体的外周的压紧带;以及
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接地用的地线,
上述差动传输电缆的特征在于,
将上述地线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紧带螺旋状地卷绕于上述外部导体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导体由在树脂层的一个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金属带构成,并以上述金属层为外侧地卷绕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导体纵向包围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地线与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并仅在该电缆终端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进行固定的接地固定用部件,通过将该接地固定用部件软钎焊于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来电连接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15.一种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差动传输电缆;和
以一并覆盖该多个差动传输电缆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护套,
上述差动传输电缆具备:
至少两根内部导体;
覆盖该两根内部导体地设置的绝缘体;
设于该绝缘体的外周的外部导体;
卷绕于该外部导体的外周的压紧带;以及
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外侧、且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接地用的地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紧带螺旋状地卷绕于上述外部导体的外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导体由在树脂层的一个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金属带构成,并以上述金属层为外侧地卷绕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而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导体纵向包围而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地线与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并仅在该电缆终端与上述外部导体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在电缆终端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进行固定的接地固定用部件,通过将该接地固定用部件软钎焊于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来电连接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地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上述地线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的捆束部件,使用该捆束部件,来将上述地线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捆束固定于上述压紧带的外周。
23.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一并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以分别覆盖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方式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对差动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根上述地线,将该两根地线以从上述两根内部导体的排列方向夹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压紧带的两侧。
CN201420384823.4U 2013-07-16 2014-07-11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666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7619 2013-07-16
JP2013147619A JP2015022807A (ja) 2013-07-16 2013-07-16 差動伝送ケーブルおよび多対差動伝送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6662U true CN203966662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482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66662U (zh) 2013-07-16 2014-07-11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24479B2 (zh)
JP (1) JP2015022807A (zh)
CN (1) CN2039666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5170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威海市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40G pbs高频信号传输连接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9859888A (zh) * 2019-02-01 2019-06-07 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数字通信用高速平行电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1273A (ja) * 2015-04-10 2016-12-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JP6544032B2 (ja) * 2015-05-12 2019-07-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多心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6422825B2 (ja) * 2015-06-01 2018-11-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366811B2 (en) * 2016-09-15 2019-07-3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arallel pair cable
JP6245402B1 (ja) * 2017-07-04 2017-12-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多芯ケーブル、及び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TWI806146B (zh) * 2020-10-23 2023-06-2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傳輸線纜與具有高速傳輸線纜的線端連接器
CN215298943U (zh) * 2021-01-04 2021-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
TWI827100B (zh) * 2022-04-11 2023-12-21 益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軸纜線及其訊號傳輸總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1202A (en) * 1973-01-31 1975-10-07 Moore & Co Samuel Electron cured plastic insulated conductors
FR2683679B1 (fr) * 1991-11-12 1994-02-04 Aerospatiale Ste Nationale Indle Procede pour connecter le blindage d'au moins un cable electrique blinde a un conducteur electrique de liaison, et connexion obtenue par mise en óoeuvre de ce procede.
US5956445A (en) * 1994-05-20 1999-09-21 Belden Wire & Cable Company Plenum rated cables and shielding tape
US6403887B1 (en) * 1997-12-16 2002-06-11 Tensolite Company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GB9821511D0 (en) * 1998-10-03 1998-11-25 Smiths Industries Plc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3669562B2 (ja) 1999-09-22 2005-07-06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端末加工性に優れた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US6528731B2 (en) * 2000-11-24 2003-03-04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shield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790981B2 (en) * 2004-09-10 2010-09-07 Amphenol Corporation Shielded parallel cable
JP5141660B2 (ja) 2009-10-14 2013-02-13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817674B2 (ja) * 2011-09-16 2015-11-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ノンドレイン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グランド接続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5170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威海市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40G pbs高频信号传输连接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9859888A (zh) * 2019-02-01 2019-06-07 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数字通信用高速平行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2807A (ja) 2015-02-02
US20150021063A1 (en) 2015-01-22
US9324479B2 (en) 201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6662U (zh) 差动传输电缆以及多对差动传输电缆
JP5061114B2 (ja) 高周波漏れ電流リターン線付きモーター駆動ケーブル、低インダクタンスリターン線付きノ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及び、該ケーブルを用いたモーター駆動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数値制御工作機械またはロボットまたは射出成型機
US8801461B2 (en) Stepped termination block
US9663045B2 (en) Wiring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166082A1 (en) Ant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lat cable
JP4569300B2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3876897B2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KR20140000421U (ko) 다심 케이블 조립체
US8647149B2 (en) Connecting member-terminated multi-core coaxial cab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202110838U (zh) 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电缆
US2012010364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cable
TWM572563U (zh) 芯線組及使用該芯線組的線纜
CN203536090U (zh) 多芯线缆
US20050167150A1 (en) Three-conductor cable
CN104112504A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
CN202839056U (zh) 多芯电缆组件
CN104795134A (zh) 一种工业用抗干扰绝缘电缆
KR20110006148A (ko) 연성 다심 케이블
CN109559844B (zh) 一种电力传输电缆
CN202839050U (zh) 多芯电缆组件
CN202258470U (zh)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JP2019129104A (ja) 絶縁電線
CN216720441U (zh) 差分连接器
US8062066B1 (en) Signaling cable with flexible metallic shielding
CN102339659A (zh) 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