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9549U -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9549U
CN203939549U CN201420283388.6U CN201420283388U CN203939549U CN 203939549 U CN203939549 U CN 203939549U CN 201420283388 U CN201420283388 U CN 201420283388U CN 203939549 U CN203939549 U CN 20393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ump
pipeline section
heat exchange
vehicle ec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3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奇
刘刚
彭成
李东辉
申景倩
韩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3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9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连通于三元催化器与发动机排气管之间,包括与三元催化器废气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进气管段,以及与发动机排气管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连通有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可控通闭的旁通气支管,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还连通有与旁通气支管相并联的穿过油底壳内机油池的壳内加热管路。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的余热来实现加热机油的目的,改善怠速冷启动时油底壳内机油升温缓慢的问题,能根据油底壳内机油的实际温度进行控制加热,使机油温度变化幅度可控,确保机油不产生结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发动机横置且排气侧在车的前面的各种车辆。

Description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发动机领域,涉及机油加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运行时依靠发动机来提供动力,发动机部件的润滑和冷却是通过机油来完成的。发动机机油温度的工作温度和油底壳储油的温度水平,受限于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温度,尤其当发动机运行在严寒地区或冬季等低温环境时,机油温度升高缓慢,机油会变得粘稠,较大的粘性会对被润滑部件造成阻滞,发动机油耗高,且油底壳机油温度不高,溶解的汽油不利于挥发,出现轴瓦磨损,严重导致发动机提前磨损。为避免环境温度对发动机机油的这种影响,需要对发动机机油进行额外的加热。
现有的额外加热方式,多采用电加热及热水加热的方式,比如现有的对油底壳进行额外加热的方式,就有将加热件设于油底壳内或油底壳底部外侧、油底壳底部下方等方式,而这些加热方式中采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来实现的方案,能够实现余热的合理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专利号为20082018347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装置,通过固联与油底壳间隙较小的油底壳罩,利用高温废气加热冷却液再预热油底壳。该产品专利还需要配备电磁泵、水泵等构件,结构及连接关系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的余热来实现加热机油的目的,改善怠速冷启动时油底壳内机油升温缓慢的问题,能根据油底壳内机油的实际温度进行控制加热,使机油温度变化幅度可控,确保机油不产生结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连通于三元催化器与发动机排气管之间,包括与三元催化器废气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进气管段,以及与发动机排气管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连通有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可控通闭的旁通气支管,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还连通有与旁通气支管相并联的穿过油底壳内机油池的壳内加热管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池内壁固设有机油温度传感器,该机油温度传感器与车辆ECU相联接;所述旁通气支管内的邻近与进气管段相接的位置处,设有由车辆ECU控制其通闭的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壳内加热管路包括带有封闭夹层的双层管状结构的壳内加热管单元,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内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段、排气管段相接通,外管套于内管外且两端与内管的外壁间封闭固联,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间的夹层内注有中间换热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
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固设有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与车辆ECU相联接。
所述中间换热液为沸点大于或等于300℃且凝固点小于或等于-20℃的液体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限定:
所述壳内加热管单元有至少两个,它们并联于进气管段与排气管段之间。
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车辆ECU的不同信号输入端,车辆E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阀,当车辆冷启动时,车辆ECU控制控制阀关闭;当机油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16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当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中间换热液温度大于或等于30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整车运行在温度低的环境下且从冷启动开始时,由于油底壳的机油温度低,仅靠发动机机体温度和摩擦生热使机油快速升温已不可能,此时将控制阀关闭,流经三元催化器后的废气全部流经壳内加热管路,实现废气加热中间换热液,中间换热液加热油底壳机油的目的;
2)中间换热液温度较高时,靠近机油一侧的壁面温度高于220℃时机油将结焦,通过流固耦合分析,控制中间换热液的温度小于300℃,靠近机油一侧的壁面机油将不结焦。该液体温度由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控制,当中间换热液温度高于300℃时,将控制阀打开,流经壳内加热管路的废气减少,降低中间换热液的温度;
3)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油底壳的机油由机油温度传感器控制机油温度在155℃附近,当油底壳的机油温度高于160℃时,将控制阀打开,流经壳内加热管路的废气减少。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废气能量的有效利用,并有效控制油底壳内机油的温度,改善低温环境的油耗,确保机油温度变化起伏不大,保证机油不产生结焦。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发动机横置且排气侧在车的前面的各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图中双条虚线表示液体;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壳内加热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双条虚线表示液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油底壳, 2—进气管段, 3—出气管段,4—旁通气支管,5—壳内加热管路,6—机油温度传感器,7—控制阀,8—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9—外管、10—内管,11—中间换热液;A—三元催化器,B—发动机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本实施例连通于三元催化器A与发动机排气管B之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与三元催化器A的废气接通的设于油底壳1体外的进气管段2,以及与发动机排气管B接通的设于油底壳1体外的出气管段3,还包括连通于进气管段2与出气管段3间的位于油底壳1体外的可控通闭的旁通气支管4,以及连通于进气管段2与出气管段3间的与旁通气支管4相并联的穿过油底壳1内机油池的壳内加热管路5。
油底壳1内的机油池内壁固设有机油温度传感器6,该机油温度传感器6与车辆ECU相联接。
旁通气支管4内的邻近与进气管段2相接的位置处,设有由车辆ECU控制通闭的控制阀7。
壳内加热管路5包括带有封闭夹层的双层管状结构的壳内加热管单元,每一壳内加热管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壳内加热管单元有至少两个,它们并联于进气管段2与排气管段3之间。
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内管10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段2、排气管段3相接通,外管9套于内管10外且两端与内管10的外壁间封闭固联,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外管9的内壁与内管10的外壁间的夹层内注有中间换热液11。
外管9的内壁上固设有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8,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8与车辆ECU相联接。不必在每一壳内加热管单元都设置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8。
中间换热液11为沸点大于或等于300℃且凝固点小于或等于-20℃的液体物质,比如水银。
如图3所示,机油温度传感器6、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车辆ECU的不同信号输入端,车辆E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阀7。当车辆冷启动时,车辆ECU控制控制阀7关闭;当机油温度传感器6测得的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16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当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8测得的中间换热液温度大于或等于30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7接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整车运行在温度低的环境下且从冷启动开始时,由于油底壳1的机油温度低,仅靠发动机机体温度和摩擦生热使机油快速升温已不可能,此时将控制阀7关闭,流经三元催化器A后的废气全部流经壳内加热管路5,实现废气加热中间换热液11,中间换热液11加热油底壳1内机油的目的;
2)中间换热液11温度较高时,靠近机油一侧的壁面温度高于220℃时机油将结焦,通过流固耦合分析,控制中间换热液11的温度小于300℃,靠近机油一侧的壁面机油将不结焦。该中间换热液11的温度由中间液换热温度传感器8控制,当中间换热液11的温度高于300℃时,将控制阀7打开,流经壳内加热管路5的废气减少,降低中间换热液的温度;
3)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油底壳1内的机油由机油温度传感器6控制机油温度在155℃附近,当油底壳1内的机油温度高于160℃时,将控制阀7打开,流经壳内加热管路5的废气减少。

Claims (9)

1.一种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连通于三元催化器与发动机排气管之间,包括与三元催化器废气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进气管段,以及与发动机排气管接通的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连通有设于油底壳体外的可控通闭的旁通气支管,所述进气管段与出气管段间还连通有与旁通气支管相并联的穿过油底壳内机油池的壳内加热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池内壁固设有机油温度传感器,该机油温度传感器与车辆ECU相联接;所述旁通气支管内的邻近与进气管段相接的位置处,设有由车辆ECU控制通闭的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内加热管路包括带有封闭夹层的双层管状结构的壳内加热管单元,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内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段、排气管段相接通,外管套于内管外且两端与内管的外壁间封闭固联,壳内加热管单元的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间的夹层内注有中间换热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固设有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与车辆ECU相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液为沸点大于或等于300℃且凝固点小于或等于-20℃的液体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内加热管单元有至少两个,它们并联于进气管段与排气管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内加热管单元有至少两个,它们并联于进气管段与排气管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车辆ECU的不同信号输入端,车辆E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阀,当车辆冷启动时,车辆ECU控制控制阀关闭;当机油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16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当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中间换热液温度大于或等于30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车辆ECU的不同信号输入端,车辆E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阀,当车辆冷启动时,车辆ECU控制控制阀关闭;当机油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160℃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当中间换热液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中间换热液温度大于或等于300度时,车辆ECU将控制控制阀接通。
CN201420283388.6U 2014-05-30 2014-05-30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Active CN20393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3388.6U CN203939549U (zh) 2014-05-30 2014-05-30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3388.6U CN203939549U (zh) 2014-05-30 2014-05-30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9549U true CN203939549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3388.6U Active CN203939549U (zh) 2014-05-30 2014-05-30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9549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768A (zh) * 2015-12-14 2016-04-06 黄相之 热能回收利用减排降耗控制系统
CN105626187A (zh) * 2016-02-29 2016-06-01 上海交通大学 排气余热回收式加热装置
CN105697117A (zh) * 2016-01-27 2016-06-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排气管路系统
CN10578166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冷却液与机油热交换装置
CN105781666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换热式低压排气再循环系统
CN106194493A (zh) * 2016-08-05 2016-12-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综合热管理系统
CN106762055A (zh) * 2017-02-17 2017-05-31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汽车余热回收装置
CN109057909A (zh) * 2018-08-31 2018-12-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机油盘总成
CN111120038A (zh) * 2019-12-16 2020-05-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及车辆
CN111219224A (zh) * 2018-11-23 2020-06-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防止机油稀释的装置
CN111237026A (zh) * 2020-03-25 2020-06-0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与车辆
CN11272875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通道电加温器
CN113417777A (zh) * 2021-07-31 2021-09-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768A (zh) * 2015-12-14 2016-04-06 黄相之 热能回收利用减排降耗控制系统
CN105697117A (zh) * 2016-01-27 2016-06-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排气管路系统
CN105626187A (zh) * 2016-02-29 2016-06-01 上海交通大学 排气余热回收式加热装置
CN10578166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冷却液与机油热交换装置
CN105781666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换热式低压排气再循环系统
CN106194493A (zh) * 2016-08-05 2016-12-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综合热管理系统
CN106762055A (zh) * 2017-02-17 2017-05-31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汽车余热回收装置
CN109057909A (zh) * 2018-08-31 2018-12-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机油盘总成
CN111219224A (zh) * 2018-11-23 2020-06-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防止机油稀释的装置
CN111120038A (zh) * 2019-12-16 2020-05-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及车辆
CN111237026A (zh) * 2020-03-25 2020-06-0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与车辆
CN11272875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通道电加温器
CN113417777A (zh) * 2021-07-31 2021-09-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装置
CN113417777B (zh) * 2021-07-31 2023-03-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9549U (zh) 油底壳内机油的可控加热装置
CN203308560U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发动机、汽车
CN106932202A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温度控制设备
CN202628361U (zh)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装置
CN202468129U (zh) 多功能燃油预热冷启动装置
CN106499494B (zh) 汽车发动机零流量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43339A (zh) 燃料油的加热方法
CN108049956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4085270B (zh) 汽车尾气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97117A (zh) 一种汽车双排气管路系统
CN106930883A (zh) 发动机的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CN201202507Y (zh) 发动机油水同步预热油底壳
CN201694024U (zh) 发动机低温启动预热及驾驶室采暖系统
CN206772592U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温度控制设备
RU18042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пусков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и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заданного теплов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6150825A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启动加热系统
CN203532042U (zh) 一种具有暖通流量控制的冷却系统
CN206319924U (zh) 一种发动机用机油恒温装置
CN208778075U (zh) 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
CN201723297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6870061A (zh) 一种快速预热变速器机油的冷却系统
CN201835887U (zh) 发动机低温起动双预热系统
CN208089434U (zh) 水循环加热装置
CN206267909U (zh) 汽车排气热能回收利用减排降耗控制系统
CN201326500Y (zh) 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的双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