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6637U -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6637U
CN203826637U CN201420074454.9U CN201420074454U CN203826637U CN 203826637 U CN203826637 U CN 203826637U CN 201420074454 U CN201420074454 U CN 201420074454U CN 203826637 U CN203826637 U CN 203826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se
plate
earphone jack
assembly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44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银
李再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kcon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kcon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kcon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kcon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44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6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6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66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耳机连接器的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导电端子,绝缘插座上设有耳机插孔;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耳机插孔设于第二绝缘座上,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并与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上并与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第三绝缘座将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插座分为三部分设置,并将导电端子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故,使得导电端子与第一绝缘座的配合比较严实,避免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提高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电子设备上一般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包括塑胶插座和嵌设于塑胶插座上的导电端子,塑胶插座上设有具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塑胶插座内的主体部、沿主体部延伸凸设于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主体部延伸凸设于塑胶插座外的焊脚部。
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一般通过压铆方式安装于塑胶插座上。为了实现导电端子的压铆安装,塑胶插座就需设置供导电端子压铆安装的安装孔,且安装孔与耳机插孔连通。由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沿主体部的端部弯折延伸入耳机插孔内的,故,将导电端子压铆安装与安装孔内后,导电端子与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就不可避免会形成一些与耳机插孔连通的细小孔洞。这些细小孔洞会直接影响耳机连接器的密封性,使得耳机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较差。这样,在具体应用中,一方面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容易从细小孔洞内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产品长期使用后,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容易堆积在细小孔洞处,从而造成导电端子弹性失效、导电端子腐蚀损坏等情形的发生,进而导致耳机连接器功能失效的情形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其旨在解决现有耳机连接器在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插座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内的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外的焊脚部;所述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所述耳机插孔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二组件上并将所述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绝缘座包括基板和凸设于所述基板上的插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嵌设于所述插板内,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焊脚部分别延伸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插板和所述接触部卡插于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凸设于所述插板之朝向所述基板侧边缘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加强板配合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加强板卡插于所述开口槽内。
具体地,所述基板包括中间板体和分别沿所述中间板体两侧弯折设置的两L形折板,所述L形折板包括竖直板和横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板体与所述横直板,所述插板凸设于所述横直板上。
具体地,所述耳机插孔为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的盲孔,其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且所述开口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封闭端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的第一阶梯底面和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第二阶梯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适配的阶梯形凹槽,该阶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卡插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三绝缘座为一U形板状构件,其包括后部板体和分别沿所述后部板体两端弯折设置的侧部板体,所述后部板体贴合所述第二组件之靠近所述耳机插孔封闭端的后壁设置,两所述侧部板体分别贴合所述第二组件的两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板体的端部朝向所述U形板状构件的内侧还弯折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台配合设置的卡槽,所述卡位凸台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通过将绝缘插座分为三部分设置,并具体将导电端子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以构成第一组件,然后将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上以构成第二组件,再在第二组件外封装成型第三绝缘座以将第一组件锁紧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上,从而完成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的组装固定。其中,由于导电端子是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的,即第一绝缘座注塑封装于导电端子外,故,可使得导电端子与第一绝缘座之间的配合比较严实,避免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从而提高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的密封性能,提高了耳机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保证了耳机连接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上述的耳机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耳机连接器,故,在有效实现电子设备音频功能的前提下,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尘和防水性能,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1和嵌设于绝缘插座1上的导电端子2,导电端子2可由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冲压成型。绝缘插座1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121,导电端子2包括嵌设于绝缘插座1内的主体部21、沿主体部21延伸凸设于耳机插孔121内壁上的接触部22和沿主体部21延伸凸设于绝缘插座1外的焊脚部23。导电端子2的主体部21用于实现与绝缘插座1的固定连接;接触部22用于与耳机插头的信号端子接触电连接;焊脚部23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板锡焊连接并实现与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孔121内时,耳机插头上的信号端子可抵顶接触于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上,从而可有效实现音频传输功能。绝缘插座1包括第一绝缘座11、第二绝缘座12和第三绝缘座13,第一绝缘座11、第二绝缘座12和第三绝缘座13具体可由塑胶材料注塑成型,耳机插孔121设于第二绝缘座12上,导电端子2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第一绝缘座11上并与第一绝缘座11构成第一组件101,第一组件101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12上并与第二绝缘座12构成第二组件102,第三绝缘座13注塑成型于第二组件102上并将第一组件101封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12上。第一绝缘座11用于实现与导电端子2的固定连接,第二绝缘座12用于设置耳机插孔121,第三绝缘座13用于将由第一绝缘座11与导电端子2构成的第一组件101锁紧固定于第二绝缘座12上,从而可保证第一组件101与第二绝缘座12连接的稳固可靠性。由于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是分开注塑成型的,故,既便于实现导电端子2在第一绝缘座11上的嵌件成型,又不至于使导电端子2的嵌件成型影响耳机插孔121的成型加工。同时,导电端子2在第一绝缘座11上的嵌件成型,可使得导电端子2与第一绝缘座11之间的配合比较严密,避免了导电端子2与绝缘插座1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提高了导电端子2与绝缘插座1配合处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耳机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保证了耳机连接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耳机插孔121为设于第二绝缘座12上的盲孔,其具有开口端1211和封闭端(图未示),且开口端1211的孔径大于封闭端的孔径。耳机插孔121的开口端1211孔径设置得比封闭端孔径大,主要是根据耳机插头的结构优化设计的。具体应用中,为了便于耳机插头在耳机插孔121内的插拔和避免耳机插头进出耳机插孔121开口端1211时不会产生强烈碰撞,耳机插头的前端部径向尺寸会设计得臂其后端部径向尺寸稍微小点。本实施例,耳机插孔121的开口端1211孔径与耳机插头的后端部径向尺寸匹配设置,这样,既可使耳机插头的前端部可轻易插入耳机插孔121内,又可通过耳机插孔121开口端1211内壁与耳机插头后端部外壁的贴合接触保证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孔121内后不会轻易滑脱;同时,其将耳机插孔121的封闭端孔径与耳机插头的前端部径向尺寸匹配设置,这样,既可保证耳机插孔121的封闭端可供耳机插头的前端部插入,又利于减小耳机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利于产品向小型化发展。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也可将耳机插孔121的封闭端孔径设计得跟开口端1211孔径一样大,其同样可保证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孔121内顺畅性,但其不利于产品向小型化发展。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和顶部轮廓均呈阶梯状设置,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包括靠近开口端1211设置的第一阶梯底面124和靠近封闭端的第二阶梯底面125,第一阶梯底面124到耳机插孔12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阶梯底面125到耳机插孔121中心的距离;第二绝缘座12的顶部轮廓包括靠近开口端1211设置的第一阶梯顶面126和靠近封闭端的第二阶梯顶面127,第一阶梯顶面126到耳机插孔12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阶梯顶面127到耳机插孔121中心的距离。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和顶部轮廓均呈阶梯状设置,主要是根据耳机插孔121开口端1211孔径大于封闭端孔径的特性进行匹配优化设计的,这样,一方面可保证耳机插孔121壁厚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利于减小耳机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和顶部轮廓也均呈平整性设置,但,这样,不利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组件101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第一绝缘座11上设有与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适配的阶梯形凹槽110,阶梯形凹槽110与第二绝缘座12的底部轮廓卡插配合。阶梯形凹槽110包括与第一阶梯底面124适配的第一阶梯槽1101和与第二阶梯底面125适配的第二阶梯槽1102,第一阶梯槽1101的凹设深度大于第二阶梯槽1102的凹设深度,第一阶梯槽1101的底壁和第二阶梯槽1102的底壁分别抵顶接触第一阶梯底面124和第二阶梯底面125。第一绝缘座11上阶梯形凹槽110的设置,一方面可保证第一绝缘座11与第二绝缘座12底部轮廓配合的紧密性,另一方面利于减少第一绝缘座11的材料用量。
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绝缘座11包括基板111和凸设于基板111上的插板112,上述阶梯形凹槽110设于基板111的中间部分处,插板112设于阶梯形凹槽110与基板111的侧部边缘之间,导电端子2的主体部21嵌设于插板112内,接触部22和焊脚部23分别延伸于基板111的两侧,且接触部22与插板112位于基板111的同一侧,接触部22沿主体部21的一端朝向阶梯形凹槽110所在侧弯折设置。第二绝缘座12上设有与耳机插孔121连通的安装孔122,插板112和接触部22卡插于安装孔122内。主体部21嵌设于插板112内,一方面可实现导电端子2在第一绝缘座11上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可通过插板112防护主体部21,以防止主体部21的轻易弯折变形或折断。由于导电端子2之延伸入耳机插孔121内壁的接触部22和延伸于绝缘插座1外的焊脚部23分设于基板111的两侧,且导电端子2在第一绝缘座11上的嵌件成型不会使得基板111上形成细小孔洞,故,虽然插板112及接触部22与安装孔122的卡插配合会形成细小孔洞,但,基板111可阻断细小孔洞的向外延伸,这样,即使灰尘、水分等外界杂质可从耳机插孔121内进入细小孔洞时,灰尘、水分等外界杂质也不会从细小孔洞内进入电子设备内,进而有效保证了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效果。插板112的设置数量与导电端子2的设置数量相同,而导电端子2的设置数量根据耳机插头的结构进行匹配设置,本实施例,导电端子2具体设有六个,基板111上凸设的插板112数量对应为六个,六个插板112分设于阶梯形凹槽110的两侧,第二绝缘座12上设置的安装孔122对应设有六个,且六个安装孔122与六个插板112对位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绝缘座11还包括加强板113,加强板113凸设于插板112之朝向基板111侧边缘的侧壁上,即加强板113凸设于插板112之背对阶梯形凹槽110的侧壁上,第二绝缘座12上设有与加强板113配合设置的开口槽123,加强板113卡插于开口槽123内。加强板113的设置可增强插板112的刚性和强度,从而利于防止插板112轻易折弯变形或折断。加强板113的设置数量与插板112的设置数量相同。
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基板111呈“几”字形,其包括中间板体1111和分别沿中间板体1111两侧弯折设置的两L形折板1112,L形折板1112包括竖直板11121和横直板11122,竖直板111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间板体1111与横直板11122,插板112凸设于横直板11122上。中间板体1111为阶梯板,即中间板体1111的板厚不一致,具体地,中间板体1111之靠近耳机插孔121开口端1211的板厚比靠近耳机插孔121封闭端的板厚小,从而可使得中间板体1111和竖直板11121形成上述阶梯形凹槽110。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三绝缘座13为一U形板状构件,其包括后部板体131和分别沿后部板体131两端弯折设置的侧部板体132,后部板体131贴合第二组件102之靠近耳机插孔121封闭端的后壁设置,两侧部板体132分别贴合第二组件102的两侧壁设置。后部板体131抵顶于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的后壁上;两侧部板体132分别抵顶于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的侧壁上,并可将加强板113压紧。后部板体131和侧部板体132的设置,一方面可将第一绝缘座11封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12上,另一方面可加强耳机插孔121的壁厚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侧部板体132的端部朝向U形板状构件的内侧还弯折设有卡位凸台133,第二绝缘座12上设有与卡位凸台133配合设置的卡槽128,卡位凸台133收容于卡槽128内。卡位凸台133与卡槽128的设置,可提高第三绝缘座13与第二组件102配合的稳固性;同时,卡槽128的设置,可利于第二绝缘座12成型后的快速脱模,从而利于保证第二绝缘座12的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上述的耳机连接器。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为手机、MP3、MP4、电脑等具有音频功能的电子产品。其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耳机连接器,故,在有效实现电子设备音频功能的前提下,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尘和防水性能,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插座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内的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外的焊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所述耳机插孔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二组件上并将所述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包括基板和凸设于所述基板上的插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嵌设于所述插板内,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焊脚部分别延伸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插板和所述接触部卡插于所述安装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凸设于所述插板之朝向所述基板侧边缘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加强板配合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加强板卡插于所述开口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中间板体和分别沿所述中间板体两侧弯折设置的两L形折板,所述L形折板包括竖直板和横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板体与所述横直板,所述插板凸设于所述横直板上。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孔为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的盲孔,其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且所述开口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封闭端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的第一阶梯底面和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第二阶梯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适配的阶梯形凹槽,该阶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卡插配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座为一U形板状构件,其包括后部板体和分别沿所述后部板体两端弯折设置的侧部板体,所述后部板体贴合所述第二组件之靠近所述耳机插孔封闭端的后壁设置,两所述侧部板体分别贴合所述第二组件的两侧壁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板体的端部朝向所述U形板状构件的内侧还弯折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台配合设置的卡槽,所述卡位凸台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连接器。
CN201420074454.9U 2014-02-20 2014-02-20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6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4454.9U CN203826637U (zh) 2014-02-20 2014-02-20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4454.9U CN203826637U (zh) 2014-02-20 2014-02-20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6637U true CN203826637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445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6637U (zh) 2014-02-20 2014-02-20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66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8263A (zh) * 2016-06-15 2016-09-21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耳机座及其制备工艺
CN106803625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107196111A (zh) * 2017-05-10 2017-09-22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3625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106803625B (zh) * 2015-11-26 2019-04-12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105958263A (zh) * 2016-06-15 2016-09-21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耳机座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96111A (zh) * 2017-05-10 2017-09-22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5632U (zh) 一种沉板防水usb连接器
CN203826637U (zh)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723641A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1629421U (zh) 一种usb插头、usb连接结构以及无线终端
CN201130732Y (zh) 电连接器
CN202749615U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3826667U (zh) 防水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防水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0247433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TWM442613U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05987004U (zh) 听筒组件及终端
CN203911045U (zh)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电池连接器、手机
CN203521730U (zh) 电连接器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204045788U (zh) 插接板、usb双面接头及数据线
CN204271373U (zh) 一种降噪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3800332U (zh) 微型usb插座
CN202678570U (zh) 防水型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8210077U (zh) 手机侧按键安装结构
CN202308538U (zh) Usb 3.0插座连接器
CN201904911U (zh) 发声器弹片与塑料基座的配合结构
CN201918566U (zh) 稳固型电连接器
CN220106981U (zh) USB TYPE C 6pin直立贴板连接器
CN202076610U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1653066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充电器外壳
CN208142385U (zh) 斜头沉板式耳机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