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5598U -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5598U
CN203825598U CN201420084971.4U CN201420084971U CN203825598U CN 203825598 U CN203825598 U CN 203825598U CN 201420084971 U CN201420084971 U CN 201420084971U CN 203825598 U CN203825598 U CN 203825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sensing layer
electronic product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49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清义
柯秋香
夏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D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D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D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DA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49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5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5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55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透明胶层及传感层;所述传感层电连接至一触控FPC;所述触摸屏的传感层上设置有绑定位,所述绑定位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解决了现有的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将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时,传感层上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和封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发生密封效果差而导致功能失效问题。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触控技术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型: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振波感应式、红外线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主要指其中的投射电容式)因技术门槛高、重量轻、尺寸应用广等特点,已成为市场的主导技术。
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透明胶层及传感层;透明胶层设置在传感层上表面,通过该透明胶层粘贴在油墨层上;面板的材质一般为玻璃或者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等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用于提高触摸屏的可靠性;传感层一般是单层或多层ITO(英文全称:Indium Tin Oxide,中文全称:氧化铟锡)膜层结构复合在玻璃或薄膜(一般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备获得)上;中间是贴合层,用于将面板和传感层贴合,一般为OCA(英文全称:Optical Clear Adhesive,中文全称:光学透明胶)或者UV胶(紫外光固化胶)进行贴合,目前常见的贴合层采用OCA双面贴合胶层。
触摸屏一般上设有触控图形,根据该触控图形检测触控的动作,该触控图形通过在触摸屏的周沿布设有与触控图形电连接的银浆线,其银浆线与触控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线路板)电连接,触控FPC再电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内的主板上,以实现触控输入和控制。
现有设计中,传感层上设置有绑定位,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上,然后用硅胶密封,但在封胶时,传感层上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及封胶位置发生偏移的缺陷,从而使得密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将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时,传感层上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和封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发生密封效果差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透明胶层及传感层;所述传感层电连接至一触控FPC;所述触摸屏的传感层上设置有绑定位,所述绑定位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2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胶层为双面贴合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FPC与所述绑定位具体通过异方向导电热熔胶绑定在一起以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或ITO玻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双层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非导电面胶层和下线ITO薄膜层;所述上线ITO薄膜层与所述透明胶层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在所述绑定位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这样,通过绑定位的起始与结束位分别设有的凹槽,在开始点胶时,异方向导电热熔胶先填充凹槽,结束时,多余的异方向导电热熔胶也会填充凹槽,从而避免溢胶风险,提高了封胶效率,保证触摸屏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将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时,传感层上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和封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发生密封效果差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为上述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FPC电连接至所述主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传感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触控屏与触控FPC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传感层外形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传感层;2、透明胶层;3、面板;4、触控FPC;11、上线ITO薄膜层;12、非导电面胶层;13、下线ITO薄膜层;14、绑定位;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例将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3、透明胶层2及传感层1;所述传感层1电连接至一触控FPC4,所述触摸屏的传感层1上设置有绑定位13,所述绑定位13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14,所述触控FPC4压合在所述绑定位13上。
其中,面板3可以为玻璃和薄膜两大类,薄膜类型具体包括PC、PMMA或者PC与PMMA的复合板等,其厚度一般根据材质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玻璃可以做到0.55-1.1mm,薄膜的面板3可以做到0.5-2mm。玻璃面板的表面硬度较高,手感更好,因此,越来越多的面板采用玻璃面板。PMMA材质的面板3较脆,冲击易碎,易翘曲。PC材质较软,易变形,易翘曲。
PMMA的中文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其中,透明胶层2可以采用在触摸屏领域常用的OCA(光学透明胶)或者UV胶,更多采用OCA(光学透明胶),其主要特点是高透(99%以上的透过率),粘结性强,耐高温,不发黄无分层等优点。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层2为采用OCA制作的双面贴合胶层。采用双面贴合胶层更易于简化产品制造工艺。
UV胶又称无影胶、光敏胶或紫外光固化胶,无影胶是指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rn的范围。无影胶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一般触摸屏设置在显示面板(LCD或LED等)上方,显示面板上方与触摸屏上的传感层1贴合,所述传感层1用来检测触摸屏上被触控点的位置,其结构一般为在玻璃或者薄膜的基板上形成特定图案的ITO透明电极层。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种在均匀载体(或称基体、基板等)上通过特殊工艺生成的透明导电薄膜。
根据基板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ITO薄膜结构或ITO玻璃结构。其结构和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例中并不对该模块进行改进。比如,ITO薄膜结构一般包括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
ITO玻璃结构一般通过在玻璃上溅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比如,在ITO玻璃基板的两面均溅射有ITO透明电极层。
ITO薄膜结构一般以硬化PET膜为基体,目前最常用到的PET膜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具有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和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可以在120。C左右的高温下长期使用,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其镀膜的方式可以采用真空蒸镀、溅镀、凝胶法等。
比如,常见的ITO薄膜结构可以采用双层结构,即所述传感层1采用ITO薄膜双层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11、非导电面胶层12和下线ITO薄膜层13;所述上线ITO薄膜层11与所述透明胶层2贴合。
根据形成ITO电极层的面不一样,还可以将其分成单面和双面的结构,结合单层和双层,以ITO薄膜结构为例,可以具体将ITO薄膜单层结构分为ITO薄膜单面单层结构和ITO薄膜单面双层结构等等。
当然,该触控屏还包括在其中丝印与电极连接的银浆线,并将其电连接至FPC4(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线路板),例如,如图3所示,一般触摸屏上设有触控图形,根据该触控图形检测触控的动作,该触控图形通过在触摸屏的周沿布设有与触控图形电连接的银浆线,其银浆线与触控FPC4电连接,触控FPC4再电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内的主板上,此时,触控FPC4是指与传感层1上的触控图形电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所起的作用是为触控图形提供电压,并将检测后的触控结果传递给主板。
现有技术中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传感层上设置有绑定位,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上,然后用异方向导电热熔胶密封,但在封胶时,所述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及封胶位置发生偏移的缺陷,从而使得密封效果差。本例中,如图4所示,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传感层1上设置有绑定位14,触控FPC4压合在绑定位14上,在所述绑定位14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15,所述触控FPC4压合在所述绑定位14上,这样,通过所述绑定位14的起始与结束位分别设有的凹槽15,在开始点胶时,异方向导电热熔胶先填充凹槽15,结束时,多余的异方向导电热熔胶也会填充凹槽15,从而避免溢胶风险,提高了封胶效率,保证触摸屏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凹槽15通过对所述传感层1的外形冲切而成的,优选地,所述凹槽15的深度为10-20微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在所述绑定位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这样,通过绑定位的起始与结束位分别设有的凹槽,在开始点胶时,异方向导电热熔胶先填充凹槽,结束时,多余的异方向导电热熔胶也会填充凹槽,从而避免溢胶风险,提高了封胶效率,保证触摸屏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薄膜电容式触摸屏中将触控FPC压合在传感层的绑定位时,传感层上绑定位的起始位与结束位容易出现溢胶、缺胶和封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发生密封效果差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
实施例2
本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简单说明,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触摸屏;
其中,所述触摸屏为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FPC电连接至所述主板。
本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改进点主要在其传感层的绑定位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这样,通过绑定位的起始与结束位分别设有的凹槽,在开始点胶时,异方向导电热熔胶先填充凹槽,结束时,多余的异方向导电热熔胶也会填充凹槽,从而避免溢胶风险,提高了封胶效率,保证触摸屏的可靠性。并未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其余部分做出改动,上述改进的触摸屏已经在实施例1中作了具体说明,其余未做说明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1及本例的上述说明,足以获得改进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因此,不再对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透明胶层及传感层;所述传感层电连接至一触控FPC;
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传感层上设置有绑定位,所述绑定位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触控FPC压合在所述绑定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为双面贴合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FPC与所述绑定位具体通过异方向导电热熔胶绑定在一起以实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或ITO玻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双层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非导电面胶层和下线ITO薄膜层;所述上线ITO薄膜层与所述透明胶层贴合。
7.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的触摸屏;
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
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FPC电连接至所述主板。
CN201420084971.4U 2014-02-27 2014-02-27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5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4971.4U CN203825598U (zh) 2014-02-27 2014-02-27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4971.4U CN203825598U (zh) 2014-02-27 2014-02-27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5598U true CN203825598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497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5598U (zh) 2014-02-27 2014-02-27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559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073A (zh) * 2015-11-03 2016-01-20 江西省天翌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防水处理工艺
CN106155398A (zh) * 2015-04-23 2016-11-2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柔性电路板绑定定位方法
CN109757031A (zh) * 2019-01-23 2019-05-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电容屏及柔性电路板加工方法
CN111867228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38379A (zh) * 2021-09-24 2021-12-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组件、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398A (zh) * 2015-04-23 2016-11-2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柔性电路板绑定定位方法
CN105260073A (zh) * 2015-11-03 2016-01-20 江西省天翌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防水处理工艺
CN105260073B (zh) * 2015-11-03 2018-10-19 江西省天翌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防水处理工艺
CN109757031A (zh) * 2019-01-23 2019-05-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电容屏及柔性电路板加工方法
CN111867228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38379A (zh) * 2021-09-24 2021-12-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组件、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5598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CN102141865B (zh) 单层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21681B1 (ko) 터치패널
CN203825584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KR20150104282A (ko) 고경도 표면강화 필름기반 연성 커버 윈도우를 이용한 유연 경량형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모듈
TWI610209B (zh) 薄膜感應器、包含該感應器之電容觸控式螢幕及其製作方法與終端產品
CN104345962A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
CN204679980U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101398729A (zh) 光照式触摸板及光照式触摸板的制造方法
TWI565384B (zh) 觸控面板
US20140176481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5426008A (zh) 压力感应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KR20130023663A (ko)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JP2013131099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203644006U (zh) 一种内嵌式电容触摸屏
KR101131314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468198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3593087A (zh) 触摸显示模组
CN106293172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73827B (zh) 触控偏光单元、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以及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KR20140052510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6033284B (zh)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屏制作方法
JP2016138985A (ja) 電極付き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05353978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4667371U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