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5584U -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5584U
CN203825584U CN201420078468.8U CN201420078468U CN203825584U CN 203825584 U CN203825584 U CN 203825584U CN 201420078468 U CN201420078468 U CN 201420078468U CN 203825584 U CN203825584 U CN 203825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nic product
touch
pane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84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文超
王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ao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Junda To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Junda Tou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Junda To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84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5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5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55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层与面板之间形成组合气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可消除上述组合气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油墨层、透明胶层及传感层;油墨层设置于面板下表面周沿,面板下表面的中间区域为不涂覆油墨的可视区;其中,在油墨层及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传感层通过透明胶层粘贴在防泡胶层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通过上述防泡胶层可有效消除油墨层与玻璃面板之间的高度差,防止组合气泡的产生。如此,将更有利于将触摸屏做薄,并可保证触摸屏的油墨层厚度,保证触摸屏面板颜色效果,使整体颜色均匀性更好。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指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触摸屏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使用触控技术,目前市场上触控技术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型: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振波感应式、红外线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主要指其中的投射电容式)因技术门槛高、重量轻、尺寸应用广等特点,已成为市场的主导技术。
目前,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4、油墨层3、透明胶层2及传感层1;
所述油墨层3设置于所述面板4下表面周沿,所述面板4下表面的中间区域为不涂覆油墨的可视区;
透明胶层2设置在传感层1上表面,通过该透明胶层2粘贴在油墨层3上。
面板4的材质一般为玻璃或者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等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用于提高触摸屏的可靠性;传感层1一般是单层或多层ITO(英文全称:Indium Tin Oxide,中文全称:氧化铟锡)膜层结构复合在玻璃或薄膜(一般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备获得)上;中间是贴合层(即透明胶层2),用于将面板4和传感层1贴合,一般为OCA(英文全称:Optical Clear Adhesive,中文全称:光学透明胶)或者UV胶(紫外光固化胶)进行贴合,目前常见的贴合层采用OCA双面贴合胶层。触摸屏行业面板颜色及Logo(商标)都需由印刷不同颜色油墨来实现,油墨层3设置在该面板4下表面。而由于油墨印刷使面板4四周边框与可视区之间产生高度差问题而造成面板4与传感层1组合后会在边框油墨区周围产生组合气泡a问题,尤其在白色面板产品上表现更为突出,如图1中所示,透明胶层与油墨层及可视区之间贴合过程中由于油墨层与玻璃面板之间的高度差,造成油墨层与面板之间的狭缝区空气无法有效排出,形成组合气泡a的问题。
为解决该组合气泡a,部分厂家采用了增加透明胶层2厚度的方式来改善,从而造成了触摸屏整体厚度变大无法超薄化。部分厂家采用减薄油墨的方式来改善组合气泡a问题,从而造成触摸屏面板颜色效果不佳及整体颜色均匀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层与面板之间形成组合气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可消除上述组合气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油墨层、透明胶层及传感层;
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面板下表面周沿,所述面板下表面的中间区域为不涂覆油墨的可视区;
其中,在所述油墨层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透明胶层粘贴在所述防泡胶层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由于在所述油墨层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然后再将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透明胶层粘贴在所述防泡胶层上。如此,可通过上述防泡胶层可有效消除油墨层与面板之间的高度差,为后续与透明胶层的贴合提供平整的贴合面,且在辊涂防泡胶层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空气排出,防止组合气泡的产生。如此,将更有利于将触摸屏做薄,并可保证触摸屏的油墨层厚度,保证触摸屏面板颜色效果,使整体颜色均匀性更好。
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层为双面贴合胶层。采用双面贴合胶层更易于简化产品制造工艺。
优选地,所述防泡胶层的厚度为高出玻璃盖板的油墨层2-5微米。
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优选地,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或ITO玻璃结构。
优选地,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双层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非导电面胶层和下线ITO薄膜层;所述上线ITO薄膜层与所述透明胶层贴合。
优选地,所述防泡胶层为UV胶水或者热固型胶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其中包括上述的触摸屏。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由于其触摸屏中的所述油墨层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通过上述防泡胶层可有效消除油墨层与面板之间的高度差,为后续与透明胶层的贴合提供平整的贴合面,且在辊涂防泡胶层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空气排出,防止组合气泡的产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其触摸屏的颜色效果更好。其便携式电子产品可做的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传感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触摸屏制备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形成防泡胶层流程图。
其中,1、传感层;2、透明胶层;3、油墨层;4、面板;5、防泡胶层;a、组合气泡;11、上线ITO薄膜层;12、非导电面胶层;13、下线ITO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例将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如图2所示,本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4、油墨层3、透明胶层2及传感层1;
所述油墨层3设置于所述面板4下表面周沿,所述面板4下表面的中间区域为不涂覆油墨的可视区;
其中,在所述油墨层3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5;所述传感层1通过所述透明胶层2粘贴在所述防泡胶层5上。
其中,面板4可以为玻璃和薄膜两大类,薄膜类型具体包括PC、PMMA或者PC与PMMA的复合板等,其厚度一般根据材质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玻璃可以做到0.55-1.1mm,薄膜的面板4可以做到0.5-2mm。玻璃面板的表面硬度较高,手感更好,因此,越来越多的面板采用玻璃面板。PMMA材质的面板4较脆,冲击易碎,易翘曲。PC材质较软,易变形,易翘曲。
PMMA的中文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其中,透明胶层2可以采用在触摸屏领域常用的OCA(光学透明胶)或者UV胶,更多采用OCA(光学透明胶),其主要特点是高透(99%以上的透过率),粘结性强,耐高温,不发黄无分层等优点。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层2为采用OCA制作的双面贴合胶层。采用双面贴合胶层更易于简化产品制造工艺。
UV胶又称无影胶、光敏胶或紫外光固化胶,无影胶是指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无影胶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现有技术中,在没有设置本实用新型防泡胶层5的情形下,一般采用加厚透明胶层2的方式来消除组合气泡a,比如,此前为消除上述组合气泡a,一般将透明胶层2的厚度设置为100-175微米,其厚度相对较厚,不利于将触摸屏做薄,本例中,由于采用了透明胶层2,可有效地消除组合气泡a,因此,可有效降低透明胶层2的厚度,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层2的厚度为10-30微米。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泡胶层5的厚度为高出玻璃盖板的油墨层3的高度标记为H,则所述高度H为2-5微米。
一般触摸屏设置在显示面板(LCD或LED等)上方,显示面板上方与触摸屏上的传感层1贴合,所述传感层1用来检测触摸屏上被触控点的位置,其结构一般为在玻璃或者薄膜的基板上形成特定图案的ITO透明电极层。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种在均匀载体(或称基体、基板等)上通过特殊工艺生成的透明导电薄膜。
根据基板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ITO薄膜结构或ITO玻璃结构。其结构和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例中并不对该模块进行改进。比如,ITO薄膜结构一般包括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
ITO玻璃结构一般通过在玻璃上溅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比如,在ITO玻璃基板的两面均溅射有ITO透明电极层。
ITO薄膜结构一般以硬化PET膜为基体,目前最常用到的PET膜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具有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和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可以在120℃左右的高温下长期使用,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其镀膜的方式可以采用真空蒸镀、溅镀、凝胶法等。
比如,常见的ITO薄膜结构可以采用双层结构,即所述传感层1采用ITO薄膜双层结构,如图4所示,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11、非导电面胶层12和下线ITO薄膜层13;所述上线ITO薄膜层11与所述透明胶层2贴合。
根据形成ITO电极层的面不一样,还可以将其分成单面和双面的结构,结合单层和双层,以ITO薄膜结构为例,可以具体将ITO薄膜单层结构分为ITO薄膜单面单层结构和ITO薄膜单面双层结构等等。
其中,所述防泡胶层5为UV胶水或者热固型胶水。所谓的热固型胶水是在热、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形成化学键的一类胶粘剂(或称粘结剂、粘合剂、胶水等)。其固化后不融化,也不溶解。本例中防泡胶水优选采用UV胶水。
当然,该触控屏还包括在其中丝印与电极连接的银浆线,并将其电连接至FPC(柔性印刷线路板)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由于在所述油墨层3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5;然后再将所述传感层1通过所述透明胶层2粘贴在所述防泡胶层5上。如此,可通过上述防泡胶层5可有效消除油墨层3与面板之间的高度差,为后续与透明胶层2的贴合提供平整的贴合面,且在辊涂防泡胶层5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空气排出,防止组合气泡a的产生。如此,将更有利于将触摸屏做薄,并可保证触摸屏的油墨层3厚度,保证触摸屏面板4颜色效果,使整体颜色均匀性更好。
实施例2
本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触摸屏。其中,便携式电子产品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PDA等等,本例中仅对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触摸屏作了改进,而不对电子产品上的其他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进行改进,而其触摸屏已在实施例1中作了具体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采用本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由于其触摸屏中的所述油墨层3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5,通过上述防泡胶层5可有效消除油墨层3与玻璃面板之间的高度差,为后续与透明胶层2的贴合提供平整的贴合面,且在辊涂防泡胶层5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空气排出,防止组合气泡a的产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其触摸屏的颜色效果更好。其便携式电子产品可做的更薄。
实施例3
本例将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如图5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A、制备传感层1;
步骤SB、在所述传感层1上表面设置透明胶层2;
步骤SC、在面板4的下表面周沿形成油墨层3,其下表面中间区域形成未涂敷油墨的可视区;
步骤SD、在所述油墨层3及所述可视区上涂敷一层防泡胶层5;
步骤SE、将上述复合有透明胶层2的传感层1贴合在具有防泡胶层5的面板4上。
其中上述步骤SA、SB制备传感层1,并在传感层1上设置透明胶层2的过程与步骤SC、SD在面板4下表面形成油墨层3的过程并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限制。其可以先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并行进行。本例中,步骤SB具体实施方法为将双面OCA通过贴合机贴合在传感层1下表面。所述步骤SE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将经步骤SC、SD后形成具有防泡胶层5的面板4,与上述步骤SB后形成复合有双面OCA的传感层1在贴合机中贴合,即可制备得到上述触摸屏。上述步骤SA、SB、SC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当然,还包括在该触摸屏的层中丝印银浆等步骤,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赘述。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D1、将面板4上的油墨层3和可视区进行清洁;
步骤SD2、然后在所述油墨层3和所述可视区上涂敷UV胶水;
步骤SD3、然后流平静置,干燥,形成所述防泡胶层5。
所述步骤SD1中进行清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在赘述。
所述步骤SD3中的流平静置具体为在涂敷UV胶水后,通过静置,使涂敷的UV胶水摊平,形成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优选地,所述流平静置的时间为3-15分钟。
其中,所述步骤SD3中的所述干燥为采用紫外光辐射固化,其干燥所用的能量为1000-3000MJ(兆焦耳)。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的方式,在步骤SD3中,一般在所述干燥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清除多余胶水,检查外观及测量尺寸。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的方式,在步骤SC之前,还包括对该面板4的下表面进行清洁的步骤。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其在制备的过程中,预先在油墨层3和可视区上涂敷形成一层防泡胶层5,通过上述防泡胶层5可有效消除油墨层3与玻璃面板之间的高度差,为后续与透明胶层2的贴合提供平整的贴合面,且在辊涂防泡胶层5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空气排出,防止组合气泡a的产生。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将触摸屏做得更薄,并可保证触摸屏的油墨层3厚度,保证触摸屏面板4颜色效果,使整体颜色均匀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油墨层、透明胶层及传感层; 
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面板下表面周沿,所述面板下表面的中间区域为不涂覆油墨的可视区;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墨层及所述可视区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泡胶层;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透明胶层粘贴在所述防泡胶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为双面贴合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泡胶层的厚度为高出玻璃盖板的油墨层2-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单层结构、ITO薄膜双层结构或ITO玻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为ITO薄膜双层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上线ITO薄膜层、非导电面胶层和下线ITO薄膜层;所述上线ITO薄膜层与所述透明胶层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泡胶层为UV胶水或者热固型胶水。 
8.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其上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 
CN201420078468.8U 2014-02-24 2014-02-24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5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8468.8U CN203825584U (zh) 2014-02-24 2014-02-24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8468.8U CN203825584U (zh) 2014-02-24 2014-02-24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5584U true CN203825584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846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5584U (zh) 2014-02-24 2014-02-24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558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962A (zh) * 2014-02-24 2015-02-11 东莞市骏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
CN105068697A (zh) * 2015-09-23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片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触摸显示装置
CN106155391A (zh) * 2015-04-15 2016-11-23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孔保护膜及触摸面板组件
CN109448542A (zh) * 2018-09-29 2019-03-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显示屏
CN110423020A (zh) * 2019-07-29 2019-11-08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具有圆偏光功能的可折叠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及制作方法
WO2022037148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音箱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962A (zh) * 2014-02-24 2015-02-11 东莞市骏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
CN106155391A (zh) * 2015-04-15 2016-11-23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孔保护膜及触摸面板组件
CN105068697A (zh) * 2015-09-23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片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触摸显示装置
CN109448542A (zh) * 2018-09-29 2019-03-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显示屏
CN110423020A (zh) * 2019-07-29 2019-11-08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具有圆偏光功能的可折叠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及制作方法
CN110423020B (zh) * 2019-07-29 2021-09-17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具有圆偏光功能的可折叠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及制作方法
WO2022037148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音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5584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CN104345962A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触摸屏及触摸屏制备方法
CN20336036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学胶带
TWI565384B (zh) 觸控面板
CN106853704B (zh) 用于多曲面触控显示模组的内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285819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825598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触摸屏
CN108282559A (zh) 电子设备
US20140176481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3279222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31099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EP2886331B1 (en) Laminate comprising adhesive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9215618U (zh) 一种光学控制与盖板保护功能一体化的偏光片
CN1081966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40016279A1 (en)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033284B (zh)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屏制作方法
CN206475518U (zh) 用于多曲面触控显示模组的内防爆膜
KR101647746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작방법
CN105493008A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
KR101733600B1 (ko) 인쇄용 전사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7567159U (zh) 一种耐反射高粘着力遮光胶带
TWM429931U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 of transparent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280164B (zh) 一体化柔性触摸屏双面ito膜结构
CN203930720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KR102161313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808 No. 2, industrial North Third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HAO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floor 3 and floor 4, No. 4, Gongye Beiyi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ITY JUNDA TOUCH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