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4017U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4017U
CN203824017U CN201420137521.7U CN201420137521U CN203824017U CN 203824017 U CN203824017 U CN 203824017U CN 201420137521 U CN201420137521 U CN 201420137521U CN 203824017 U CN203824017 U CN 203824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blade
air conditioner
pawl
bear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75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内敏也
友村圭佑
田泽哲也
山口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4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40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在借助中间支承轴体(30)而将叶片(4)安装于吹出口(1b)的状态下,使得卡止突起(44)与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爪(36)卡合,从而对轴(34)与轴承部(51)的嵌合状态进行保持,其中,爪从将基板(31)之间连接的基台(32)的轴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轴线方向伸出,且该爪的末端侧朝下方倾斜,卡止突起设置于叶片(4)的背面、且在轴线方向上与爪(36)对置。在将卡合解除时,利用从切口或切口插入的轴状工具,能够使爪朝上方摆动而越过卡止突起,并且,设置有爪的基台借助保持部而对被引导件引导的基板进行保持,因此,不会引起轴与轴承部的轴心偏离,无需考虑轴心轴心偏离,从而作业性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吹出口设置有对被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的叶片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机具备框体,该框体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且在内部收纳有风扇,在框体设置有用于对被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的叶片(风向板)。对于现有的空调机而言,通常用户徒手便能容易地从吹出口拆卸叶片。因此,有时在拆卸叶片的状态下使空调机运转,而在该情况下,存在在运转过程中误使手指与框体内部的风扇接触的可能性。为了防止上述情况,通常需要形成为使得用户无法徒手而容易地从吹出口拆卸叶片的机构。根据上述的背景,提出有如下的空调机,即:虽无法徒手而容易地拆卸叶片,但通过使用例如螺丝刀(driver)等通常的轴状工具则能够拆卸叶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于该现有的空调机而言,通过支承轴构造而将叶片的中间部支承为旋转自如。支承轴构造具备:安装于叶片的基板;突出设置于基板的轴支承片;设置于轴支承片的轴;设置于框体并将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部;突出设置于叶片并将基板支承为能够滑动的爪部;以伸出的方式突出设置于基板的两侧缘部的卡止片;以及设置于叶片的罩部。而且,卡止片与爪部接触,从而防止轴脱落,罩部对轴支承片进行覆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2949号公报(摘要、图1、图4)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对于拆卸叶片的作业而言,需要将伸出形成于支承轴构造的基板的两侧缘部的卡止部与突出设置于叶片背面的各爪部的卡合分别解除。由于该作业无法徒手进行,因此无法徒手而容易地从吹出口拆卸叶片,从而能够防止使用者不慎使得叶片脱落。
然而,在使用工具拆卸叶片时,需要将在基板的两侧缘部、且在与轴的插拔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伸出的两卡止部与两爪部的卡合解除,由此使得中间支承轴体沿着轴线而朝将轴拔出的方向滑动。因此,需要从两侧分别使用工具而将两卡止部与两爪部的卡合同时解除(使得两爪部间的间隔扩大),从而,即使对于客服从业人员而言,拆卸叶片时的作业性也较差。因此,期望改善维护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虽无法徒手而容易地从吹出口拆卸叶片,但通过使用通常的轴状工具则能够容易地拆卸叶片。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框体,其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且在内部收纳有风扇;以及叶片,其设置于框体、且对被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上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利用至少一个支承轴构造而在框体将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安装成旋转自如,支承轴构造具有轴旋转部、中间支承轴体以及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轴旋转部具备:第一轴承部或者第一轴;以及将框体与第一轴承部或者第一轴连接的臂部,中间支承轴体具备:多个平行的基板,它们沿叶片长度方向延伸;基台,其将上述基板之间连接;第二轴承部,其形成于基台的一端、且能够供第一轴或者能够插入到第一轴承部的第二轴插入;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爪,其从基台的第二轴或者第二轴承部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轴线方向伸出,且其末端侧朝下方倾斜;以及保护部,其设置成将爪包围、且在侧面具有切口,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具备:引导件,其设置于叶片的背面、且沿轴线方向对基板进行引导;保持部,其设置于叶片的背面的上述引导件的周边、且将被引导件引导的基板保持为滑动自如;轴插入部,其在引导件的一端侧设置于叶片的背面、且供第一轴或者第二轴插入;以及卡止突起,其在引导件的另一端侧设置于叶片的背面、且与轴插入部对置,爪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将叶片安装于吹出口的状态下,该爪与在轴线方向上对置的卡止突起卡合,从而对第一轴承部与第二轴的嵌合状态或者第一轴与第二轴承部的嵌合状态进行保持,在将卡合解除时,该爪能够朝上方摆动而越过卡止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在将叶片安装于吹出口的状态下,爪与在轴线方向上对置的卡止突起卡合,从而对第一轴承部与第二轴的嵌合状态或者第一轴与第二轴承部的嵌合状态进行保持。另外,由于以将爪包围的方式而设置有在侧面具备切口的保护部,因此,在将卡合解除时,虽无法徒手而容易地从框体拆卸叶片,但通过使用通常的轴状工具则能够将卡合解除,从而能够容易地拆卸叶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吹出口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叶片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支承轴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中间支承轴体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中间支承轴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A-A向视剖视图。
图8是图5的B-B向视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轴旋转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4的Z-Z向视剖视图。
图12是图4的Y-Y向视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组装之前的支承轴构造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S-S向视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组装之后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R-R向视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轴连结的中途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Q-Q向视剖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轴连结且爪与卡止突起卡合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的P-P向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1a…吸入口;1b…吹出口;2…前方吹出叶片;3…上方前侧吹出叶片;4…上方后侧吹出叶片;5…轴;6…轴承部;10…叶片保持机构;20…支承轴构造;30…中间支承轴体;31…基板;32…基台;33…轴支承片;34…轴;35…止挡件;36…爪;37…保护部;38a、38b、38c…切口;40…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1…保持部;42…引导件;43…轴插入部;44…卡止突起;50…轴旋转部;51…轴承部;52…臂部;100…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吹出口1b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框体1,如图1所示,在下前表面部设置有吸入口1a,在上表面部设置有吹出口1b。而且,在框体1的内部收纳有风扇以及热交换器(未图示)。若驱动风扇,则从吸入口1a将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吸入到框体1内。该空气与在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将该空气调整为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而将调整后的空气从吹出口1b吹出。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框体1设置有对被吹出的空气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叶片(风向板)。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由矩形板构成的3个叶片、亦即前方吹出叶片2、上方前侧吹出叶片3、以及上方后侧吹出叶片4(以下,称为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上述这些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分别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轴5。上述这些轴5分别被对应地插入到设置于吹出口1b的轴承部6、并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以对应的轴5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对从吹出口1b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此外,利用图3对设置于叶片4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支承轴构造20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叶片保持机构10的立体图。上述的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为细长形状的板(矩形板),因此容易挠曲。因此,在室内机100,如图3所示,利用叶片保持机构10的支承轴构造20而将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支承为旋转自如。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中间部”并非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长度方向上的严格意义的中间位置,而是表示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两端部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利用支承轴构造20而对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各自的中间部的两处部位进行支承,但利用支承轴构造20进行支承的部位的个数可以为一处,另外,也可以为3处以上。支承轴构造20均具有相同的构造。
(支承轴构造的详情)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支承轴构造20的详情进行说明。此外,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中间部均被相同构造的支承轴构造20支承,因此,此处列举叶片4的支承轴构造20为例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支承轴构造20的立体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中间支承轴体30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中间支承轴体的立体图。图7是图5的A-A向视剖视图。图8是图5的B-B向视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轴旋转部50的立体图。图11是图4的Z-Z向视剖视图。图12是图4的Y-Y向视剖视图。
如图4所示,支承轴构造20具备中间支承轴体30、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以及轴旋转部50。
中间支承轴体30具有:左右的基板31;以及将上述基板31连接、且朝上方突出的山形的基台32。另外,对于中间支承轴体30而言,用于形成轴的轴支承片33在基台32的一端以阶梯状设置成与基台32垂直,在该轴支承片33形成有轴34。另外,在中间支承轴体30的左右的基板31的各自的上表面立设有止挡件35。
另外,在中间支承轴体30,在位于基台32的轴34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通过切口而一体地形成有框状部,并且在包括框状部的基台32的下方设置有空间。而且,从该框状部的前端侧边缘的中央部朝向轴34的轴线方向的后方设置有伸出到框状部内的爪36,爪36的伸出的末端侧朝向下方的空间倾斜。因此,框状部作为将爪36包围的保护部37而发挥功能。而且,在保护部37的两侧面与端面分别设置有切口38a、38b、38c。该中间支承轴体30安装于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
如图9所示,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具有立设于叶片4的背面并在叶片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保持部41。即,如图4所示,当将中间支承轴体30安装于叶片4的背面部时,保持部41配置为与基板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缘部对置。另外,在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设置有一对引导件42,该一对引导件42配置于两保持部41之间、且相对于叶片4的长度方向(轴34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另外,在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在一对引导件42的一端侧设置有轴插入部43,并且在一对引导件42的另一端部之间以与轴插入部43对置的方式设置有卡止突起44。
如图10、图4所示,轴旋转部50具有:供中间支承轴体30的轴34插入的轴承部51;以及将轴承部51与框体1连接的臂部52。轴旋转部50经由中间支承轴体30而将叶片4支承为旋转自如。此外,也可以调换轴34与轴旋转部50的位置关系。例如,可以将轴旋转部50的轴承部51设置于中间支承轴体30的轴支承片33、且将轴34设置于轴旋转部50亦即框体1侧。
如图11所示,对于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而言,在保持部41与叶片4的背面之间夹持有基板31、且对中间支承轴体30进行支承。
如图4所示,当将中间支承轴体30安装于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时,前端侧的轴支承片33与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的轴插入部43抵接,另外,如图12所示,从基台32延伸并向下方倾斜的后端侧的爪36与卡止突起44抵接,因此,使得中间支承轴体30无法沿长度方向滑动。另外,此时,爪36与卡止突起44接触的接触部被保护部37覆盖。在保护部37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面部设置有切口38a、38b,因此,若从侧面观察,则能够确认到爪36与卡止突起44接触的接触部。该切口38a、38b、亦即保护部37与叶片4的背面之间的间隙形成为能够供一字型螺丝刀(minus driver)那样的通常的轴状工具插入的大小。另外,由切口38c形成的间隙形成为能够供卡止突起44通过的大小。
(叶片的安装以及拆卸方法)
接下来,利用图13~图20对叶片的安装以及拆卸的顺序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亦即室内机100的与轴旋转部50组装之前的支承轴构造20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S-S向视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50组装之后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20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R-R向视剖视图。图1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50轴连结的中途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20的俯视图。图18是图17的Q-Q向视剖视图。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与轴旋转部50轴连结并且爪36与卡止突起44卡合的状态下的支承轴构造20的俯视图。图20是图19的P-P向视剖视图。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室内机100中,对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进行安装、拆卸。其中,由于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的安装、拆卸方法相同,因此,此处列举叶片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叶片的安装方法)
为了安装叶片4,首先,如图13所示,使中间支承轴体30沿着引导件42而滑动至使得止挡件35与保持部41接触的位置。此时,如图14所示,爪36处于越过卡止突起44的位置。接下来,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使叶片4移动,从而使得轴旋转部50恰好到达轴插入部43的旁边的位置。接着,如图17所示,使中间支承轴体30朝将轴34从轴插入部43插入到轴旋转部50的轴承部51的方向(在图17中为左方)滑动,从而将轴34插入到轴旋转部50的轴承部51。此时,如图18所示,爪36越过卡止突起44,进而,如图11、图12、图19以及图20所示,爪36与卡止突起44以在轴34的轴线方向上对置的方式接触。另外,前端侧的轴支承片33与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的轴插入部43抵接。因此,中间支承轴体30变得无法滑动。此时,爪36与卡止突起44接触的接触部位于保护部37的内侧。经由以上的流程而将叶片4安装于框体1。
(叶片的拆卸方法)
为了拆卸叶片4,采用与安装叶片4的方法相反的流程。换句话说,使中间支承轴体30朝与将轴34插入到轴旋转部50的轴承部5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此时,需要将爪36向上方推压,从而使得该爪36越过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40的卡止突起44。但是,在将叶片4安装于吹出口1b的状态下,爪36与卡止突起44接触的接触部被保护部37覆盖,爪36位于保护部37的内侧,因此,无法徒手(换句话说,不使用工具)而将爪36与卡止突起44的卡合解除。因此,无法徒手从吹出口1b拆卸叶片4。
因此,对于支承轴构造20而言,利用一字型螺丝刀那样的通常的轴状工具便能够容易地将爪36与卡止突起44的卡合解除。换句话说,对于室内机100而言,利用一字型螺丝刀那样的通常的轴状工具便能够容易地拆卸叶片4。例如,将一字型螺丝刀插入到保护部37的切口38a或者38b,对爪36朝上方进行推压(图17以及图18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中间支承轴体30向后方滑动,从而使得上述爪36越过卡止突起44。若爪36越过卡止突起44,则能够使中间支承轴体30朝与对轴34进行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顺畅地滑动,从而能够将轴34从轴旋转部50的轴承部51拔出(图15以及图16的状态)。因此,在客服从业人员对室内机100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利用一字型螺丝刀等通常的轴状工具便能够容易地将叶片4从吹出口1b拆卸(换句话说,维护的作业性良好)。
对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室内机100而言,形成为如下室内机100:虽然无法徒手而容易地从吹出口1b拆卸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但通过使用通常的轴状工具则能够容易地拆卸叶片2、叶片3、以及叶片4。此时,利用从切口38a或者切口38b插入的轴状工具能够使爪36朝上方摆动而越过卡止突起44,并且,设置有爪36的基台32借助保持部41而对被引导件42引导的基板31进行保持,因此,不会引起轴34与轴承部51的轴心偏离,无需考虑轴心偏离,从而作业性得以提高。因此,通常用户不会误将叶片拆卸,从而使得客服从业人员能够在进行维护时以良好的作业性拆卸叶片。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分离式的空调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不言而喻,还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体型的空调机。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具备:
框体,该框体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且在内部收纳有风扇;以及
叶片,该叶片设置于所述框体、且对被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朝向进行调整,
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
利用至少一个支承轴构造而在所述框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安装成旋转自如,
所述支承轴构造具有轴旋转部、中间支承轴体以及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
所述轴旋转部具备:
第一轴承部或者第一轴;以及
臂部,该臂部将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轴承部或者所述第一轴连接,
所述中间支承轴体具备:
多个平行的基板,该多个平行的基板沿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
基台,该基台将所述这些基板之间连接;
第二轴承部,该第二轴承部形成于基台的一端、且能够供所述第一轴或者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轴承部的第二轴插入;
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爪,该爪从所述基台的所述第二轴或者所述第二轴承部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沿轴线方向伸出,该爪的末端侧朝下方倾斜;以及
保护部,该保护部设置成将所述爪包围、且在侧面具有切口,
所述中间支承轴体安装部具备:
引导件,该引导件设置于所述叶片的背面、且沿所述轴线方向对所述基板进行引导;
保持部,该保持部设置于所述叶片的背面的所述引导件的周边、且将被所述引导件引导的所述基板保持为滑动自如;
轴插入部,该轴插入部在所述引导件的一端侧设置于所述叶片的背面、且供所述第一轴或者所述第二轴插入;以及
卡止突起,该卡止突起在所述引导件的另一端侧设置于所述叶片的背面、且与所述轴插入部对置,
所述爪形成为如下结构:
在将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吹出口的状态下,所述爪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对置的所述卡止突起卡合,从而对所述第一轴承部与所述第二轴的嵌合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承部的嵌合状态进行保持,
在将所述卡合解除时,所述爪能够朝上方摆动而越过所述卡止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爪包围的所述保护部的所述侧面的切口具有能够供轴状工具的前端插入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爪包围的所述保护部的端面还设置有切口,该切口具有能够供所述卡止突起通过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基台的所述第二轴或者所述第二轴承部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所述保护部因切口而一体形成为框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为:
前方吹出叶片;
上方前侧吹出叶片;以及
上方后侧吹出叶片。
CN201420137521.7U 2013-03-26 2014-03-25 空调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40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5182A JP5950856B2 (ja) 2013-03-26 2013-03-26 空気調和機
JP2013-065182 2013-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4017U true CN203824017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9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752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4017U (zh) 2013-03-26 2014-03-25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50856B2 (zh)
CN (1) CN20382401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7962B (zh) * 2016-08-23 2022-05-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JP7337288B2 (ja) 2020-11-20 2023-09-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風向板の取り外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6023Y2 (zh) * 1985-05-30 1990-10-02
JPH0788966B2 (ja) * 1989-09-08 1995-09-27 喜久知工業株式会社 ダンパ
JPH11159795A (ja) * 1997-12-01 1999-06-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2195638A (ja) * 2000-12-27 2002-07-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049812A (ja) * 2001-08-06 2003-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脱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4926011B2 (ja) * 2007-11-27 2012-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5489956B2 (ja) * 2010-11-11 2014-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2937319B (zh) * 2011-08-16 2015-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0584A (ja) 2014-10-06
JP5950856B2 (ja)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4363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989376A (zh) 空气调节机
CN203824017U (zh) 空调机
JP631142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347877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 및 에어컨
CN105352040A (zh) 空调柜机
CN112432348B (zh)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
CN1952583B (zh) 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770261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77130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5526632A (zh) 空调室内机
JP6111947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1001142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온도센서 고정장치
CN202813577U (zh) 具有侧插式滤网的空调内机
CN104748343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及其空调器室内机
JP2016090162A (ja) 空気調和機
JP4986696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US20200284267A1 (en) Sirocco fan, blow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03083026U (zh) 室内机
CN204880372U (zh) 蜗壳组件及风管机
CN203823894U (zh) 空调机室内机
CN21615916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080902A (zh) 空调器的毛细管组件
CN20926316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3086051B1 (en)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