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6984U -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6984U
CN203766984U CN201420199724.9U CN201420199724U CN203766984U CN 203766984 U CN203766984 U CN 203766984U CN 201420199724 U CN201420199724 U CN 201420199724U CN 203766984 U CN203766984 U CN 20376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r
car frame
mounting
wheel
sh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97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997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69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本实用新型由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构成,通过人体工程学受力分析,合理分布曲柄轴与座板、腰靠、前轮轴、后轮轴的相对位置,将传统自行车的向下踩踏受力方式改为向前下方的蹬踏受力方式,进而将传统自行车的三角形鞍座改为方形车座,有效的解决三角形鞍座对人体会阴部的压迫,并尽可能提高构件利用率,实现舒适安全与多功能折叠的完美结合,可折叠构成购物拖车,也可快速组合构成三轮自行车,是一种舒适休闲便携的代步工具。

Description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优化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可折叠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大轮径的,有小轮径的,但都存在为追求小尺寸或折叠后的小尺寸而牺牲舒适性的问题;还存在三角形鞍座对人体会阴部的压迫,而导致供血循环不足的问题;还存在传动系统裸露或部分裸露,润滑油污染其他物品的问题;还存在折叠后代步功能失效,而成为货物或包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通过人体工程学受力分析,将受力方式进行调整,进而合理分布曲柄轴与座板、腰靠、前轮轴、后轮轴的相对位置,并尽可能提高构件利用率,实现舒适安全与多功能折叠的完美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
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包括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用螺栓连接构成主车架;还包括由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构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曲柄轴及安装在曲柄轴上的主动链轮、传动轴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从动链轮和二级大链轮、驱动轴及安装在驱动轴上的二级小链轮和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左后轮半轴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左后轮、右后轮半轴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右后轮,以及给轴类零件提供旋转支承的多个轴承;还包括脚踏和曲柄,脚踏通过脚踏轴连接在曲柄上,曲柄连接在曲柄轴上;还包括所述由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构成的空腔内有一级传动链条套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将曲柄轴上的扭力矩传递给传动轴上,二级传动链条套在二级大链轮和二级小链轮以及张紧轮上,将传动轴上的扭力矩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通过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将扭力矩分别传递给左、右后轮半轴,左、右后轮半轴将扭力矩传递给两个后轮,构成主车架驱动机构;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包括由车把通过十字套与车把立管连接为龙头组件;还包括前轮通过前叉与前叉立管连接,由前叉立管通过转向碗组与转向碗组套管连接,构成以转向碗组套管轴心为轴转动的转向组件;还包括车把立管可插入前叉立管进行伸缩,由弹性销定位,由车把立管偏心锁扣锁紧固定;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与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可沿L形滑槽滑向主车架前端部,并以两侧悬臂销为轴心翻转向上滑,使转向碗组套管靠紧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还包括位于主车架上面的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可钩住转向碗组套管上的悬臂上销,将转向碗组套管贴紧固定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从而使前轮转向机构贴紧固定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与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可沿着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滑向主车架后部,将前轮转向机构折叠在主车架下部;
所述座架机构,包括两个座架立管分别通过其一头的半圆管夹与主车架后轮轴管铰接,可以以主车架后轮轴管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弧形座架连管将两个座架立管的另一头分别固定在座架连管两头的管夹中,使两个座架立管形成的平面平行于主车架后轮轴管轴心线;还包括V形撑拉杆开口头分别与座架连管的两个管夹头的锁紧螺杆铰接,所述V形撑拉杆可以以座架连管两头的锁紧螺杆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V形撑拉杆的小头可与主车架上的快接卡槽连接固定,使V形撑拉杆、座架连管、两个座架立管和主车架构成稳定的五面体支撑结构;还包括座架管的两头可插入两个座架立管中,可伸缩调整车座高度,并由座架连管两头的管夹锁紧,构成稳固座架结构;还包括车座用销轴铰接在座架管上,车座可向座架管上的腰靠方向偏转折叠;还包括车座折叠后,再将V形撑拉杆的小头与主车架上的快接卡槽分开,将V形撑拉杆向两个座架立管平面方向折叠后,可将主车架连同前轮转向机构向两个座架立管平面方向偏转折叠;
所述货架机构,包括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的货架,包括货架撑杆用销轴连接在货架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用销轴连接在货架撑杆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的另一头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构成货架机构;还包括两个弹簧的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两个货架连杆上,两个弹簧的另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由于弹簧的拉力作用,可使货架机构稳定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前轮转向机构中的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有悬臂销和悬臂上销。
进一步,所述主车架前端部开有V形槽;所述主车架前部两侧开有L形滑槽;所述主车架两侧L形滑槽前部竖向槽体构成的L形滑槽前端平面与V形槽槽底截交线呈楔形夹角。
进一步,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中采用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实现两个后轮的驱动和超越滑行。
进一步,所述座架机构中的座架管向上弯曲出腰靠结构。
进一步,所述座架机构中的车座俯视为方形结构,并包覆有海绵座垫。
进一步,所述快接卡槽上对称分布有卡槽;所述快接卡槽上铰接有卡簧;所述卡簧上弯曲出卡簧手柄和防松钩。
进一步,所述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可连接组合固定构成三轮自行车。
进一步,所述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将前轮轴垂直于主车架纵向轴线时,所述安装于主车架前部的曲柄轴的轴心线所确定的曲柄轴垂直平面与前轮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曲柄长度;还包括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前轮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减去曲柄长度,再减去前轮半径后等于100毫米。
进一步,所述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车座平面的距离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调整至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还包括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通过腰靠的轴心线的腰靠垂直平面的距离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还包括所述腰靠垂直平面在后轮轴前部。
进一步,所述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受力方式是以所述座架机构中的座架管上的靠腰为受力支撑,向前下方蹬踏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上的脚踏。
进一步,所述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折叠后可与货架机构构成购物拖车。
一种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包括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还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所述电动轮毂安装在主车架驱动机构中的右后轮处;所述板状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在货架机构中的货架下方;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中的车把上。
进一步,所述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的组合可构成折叠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曲柄轴尽可能靠向主车架前端部,同时控制车座平面与曲柄轴的相对高度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并在座架管上向上弯曲出腰靠,并控制通过腰靠的轴线的腰靠垂直平面与曲柄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从而将传统自行车的向下踩踏受力方式改为本实用新型的靠在腰靠上向前下方的舒展的蹬踏受力方式,使得该三轮自行车在骑行时舒适休闲;
(2)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自行车的向下踩踏受力方式改为向前下方的蹬踏受力方式,进而可将传统自行车的三角形鞍座改为方形车座,有效的解决三角形鞍座对人体会阴部的压迫,同时由于方形车座与人体臀部接触面积大,可减轻长时间骑行的疲劳感;
(3)本实用新型将驱动机构的传动零件均设计在主车架形成的空腔内,很好的解决了润滑油污染其他物品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折叠后与货架机构构成购物拖车,解决了在折叠后代步功能失效,而成为货物或包袱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人们出行时公共交通不能覆盖区域的代步问题,为促进人们环保出行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三轮自行车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主车架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主车架内驱动机构前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主车架内驱动机构后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转向碗组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主车架上V形槽和L形滑槽的位置说明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座架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快接卡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曲柄轴与各轴各平面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折叠方法说明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折叠成购物拖车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00、主车架驱动机构; 101、上主车架;  102、下主车架;  103、主车架;
104、曲柄轴;    105、主动链轮;  106、传动轴;  107、从动链轮;
108、二级大链轮;   109、驱动轴;  110、二级小链轮;
111、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    112、左后轮半轴;  113、左后轮;
114、右后轮半轴;  115、右后轮;  116、脚踏;  117、曲柄;
118、一级传动链条;  119、二级传动链条;  120、张紧链轮;
121、主车架纵向轴线;  123、曲柄轴垂直平面;  200、前轮转向机构;
201、车把;  202、十字套;  203、车把立管;  204、前轮;
205、前叉;  206、前叉立管;  207、转向碗组;  208、转向碗组套管;
209、弹性销; 210、车把立管偏心锁扣;  211、悬臂销;  212、L形滑槽;
213、V形槽;  214、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  215、悬臂上销;
216、槽底截交线;  217、L形滑槽前端平面; 218、前轮轴;  219、悬臂;
300、座架机构;  301、座架立管; 302、半圆管夹;  303、主车架后轮轴管;
304、座架连管;  305、管夹;  306、V形撑拉杆;  307、锁紧螺杆;
308、快接卡槽;  309、座架管; 310、车座;  311、销轴;  312、腰靠;
313、卡槽;    314、卡簧;  315、卡簧手柄;  316、防松钩;
317、车座平面;  318、腰靠垂直平面;
400、货架机构; 401、货架; 402、货架撑杆; 403、货架连杆; 4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100、前轮转向机构200、座架机构300、货架机构400。
参见图2-5,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100,包括上主车架101和下主车架102用螺栓连接构成主车架103;还包括由上主车架101和下主车架102构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曲柄轴104及安装在曲柄轴104上的主动链轮105、传动轴106及安装在传动轴106上的从动链轮107和二级大链轮108、驱动轴109及安装在驱动轴109上的二级小链轮110和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111、左后轮半轴112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左后轮113、右后轮半轴114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右后轮115,以及给轴类零件提供旋转支承的多个轴承;还包括脚踏116和曲柄117,脚踏116通过脚踏轴连接在曲柄117上,曲柄117连接在曲柄轴104上;还包括所述由上主车架101和下主车架102构成的空腔内有一级传动链条118套在主动链轮105和从动链轮107上,将曲柄轴104上的扭力矩传递给传动轴106上,二级传动链条119套在二级大链轮108和二级小链轮110以及张紧轮120上,将传动轴106上的扭力矩传递给驱动轴109,驱动轴109通过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111将扭力矩分别传递给左后轮半轴112和右后轮半轴114,左后轮半轴112和右后轮半轴114分别将扭力矩传递给两个后轮,构成主车架驱动机构100。
参见图5,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00,包括由车把201通过十字套202与车把立管203连接为龙头组件;还包括前轮204通过前叉205与前叉立管206连接,由前叉立管206通过转向碗组207与转向碗组套管208连接,构成以转向碗组套管208的轴心为轴转动的转向组件;还包括车把立管203可插入前叉立管206进行伸缩,由弹性销209定位,由车把立管偏心锁扣210锁紧固定。
参见图5-8,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00,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与主车架103上的L形滑槽212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可沿L形滑槽212滑向主车架103前端部,并以两侧悬臂销211为轴心翻转向上滑,使转向碗组套管208靠紧在主车架103前端部的V形槽213中;还包括位于主车架103上面的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214可钩住转向碗组套管208上的悬臂上销215,将转向碗组套管208贴紧固定在主车架103前端部的V形槽213中,从而使前轮转向机构200贴紧固定在主车架103前端部的V形槽213中。
参见图12,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00,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与主车架103上的L形滑槽212连接,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可沿着主车架103上的L形滑槽212滑向主车架103后部,将前轮转向机构200折叠在主车架103的下部。
参见图5以及图12,所述座架机构300,包括两个座架立管301分别通过其一头的半圆管夹302与主车架后轮轴管303铰接,可以以主车架后轮轴管303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弧形座架连管304将两个座架立管301的另一头分别固定在座架连管304两头的管夹305中,使两个座架立管301形成的平面平行于主车架后轮轴管303轴心线;还包括V形撑拉杆306开口头分别与座架连管304的两个管夹305的锁紧螺杆307铰接,可以以座架连管304两头的锁紧螺杆307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V形撑拉杆306的小头可与主车架103上的快接卡槽308连接固定,使V形撑拉杆306、座架连管304、两个座架立管301和主车架103构成稳定的五面体支撑结构;还包括座架管309的两头可插入两个座架立管301中,可伸缩调整车座310的高度,并由座架连管304两头的管夹305锁紧,构成稳固座架结构;还包括车座310用销轴311铰接在座架管309上,车座310可向座架管309上的腰靠312方向偏转折叠;还包括车座310折叠后,再将V形撑拉杆306的小头与主车架103上的快接卡槽308分开,并将V形撑拉杆306向两个座架立管301平面方向折叠后,可将主车架103连同前轮转向机构200向两个座架立管301平面方向偏转折叠。
参见图5以及图14,所述货架机构400,包括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301上的货架401,包括货架撑杆402用销轴连接在货架401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403用销轴连接在货架撑杆402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403的另一头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301上,构成货架机构400;还包括两个弹簧404的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两个货架连杆403上,两个弹簧404的另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301上,由于弹簧的拉力作用,可使货架机构稳定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参见图6-8,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00中的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有悬臂219以及悬臂销211和悬臂上销215;此零件将前轮转向机构200与主车架103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承受冲击载荷,制造时悬臂219以及悬臂销211和悬臂上销215均采用满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使用时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贴紧在主车架103前端的V形槽213中,所以踩踏脚踏116时,产生在主车架103上的横向力矩由转向碗组套管208的外圆柱面与V形槽213的槽面配合传递给前轮转向机构200,故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219主要承受拉力。
参见图7以及图8,所述主车架103前端部开有V形槽213;所述主车架103前部两侧开有L形滑槽212;所述主车架103两侧L形滑槽212前部竖向槽体构成的L形滑槽前端平面217与V形槽213槽底截交线216呈楔形夹角;在自行车状态骑行时,所述楔形夹角结构,可使转向碗组套管208持续靠紧主车架103前端部的V形槽213,在前轮转向机构200受到纵向冲击力产生纵向冲击力矩时,楔形夹角可持续消除弹性变形产生的间隙,是一种有效的放松结构;所述主车架103前端采用V形槽213结构,是一种自动定位结构,与楔形夹角配合使用既可以消除纵向冲击力矩产生的间隙,也可以消除踩踏脚踏116时的横向冲击力矩产生的间隙,使转向碗组套管208稳固于主车架103的前端,从而使前轮转向机构200稳固于主车架驱动机构100的前端。
参见图2以及图4,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中采用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111,实现两个后轮的驱动和超越滑行;由于现有自行车都采用棘轮棘爪机构的飞轮为传动零件,对于小轮径自行车而言飞轮的空程角太大,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传动精度高且空程角很小的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111,采用两个的目的是防止三轮自行车在颠簸路面骑行时驱动轮失速而导致踏空失稳问题。
参见图9,所述座架机构中的座架管309向上弯曲出腰靠312结构;在减轻人体躯干对腰部的压力的同时给腰部提供支撑力,使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舒适休闲。
参见图5,所述座架机构中的车座310俯视为方形结构,并包覆有海绵座垫,有效的解决现有自行车的三角形鞍座对人体会阴部的压迫,同时由于方形车座310与人体臀部接触面积大,可减轻长时间骑行的疲劳感。
参见图5以及图10以及图12,所述快接卡槽308上对称分布有卡槽313,并铰接有卡簧314,所述卡簧314上弯曲出卡簧手柄315和防松钩316;使用时先将卡簧314向主车架103上平面方向偏转放平,再将V形撑拉杆306的小头插入卡槽313中,再将卡簧314向V形撑拉杆306方向偏转,压迫V形撑拉杆306的小头至卡槽313槽底,由于卡簧314为弹性元件,可将卡簧手柄315捏拢继续向V形撑拉杆306后部推,使防松钩316钩住V形撑拉杆306起到防松作用,采用此结构的快接卡槽308既起到压紧作用又起到防松作用,且零件少而简单,快速连接稳固可靠,没有人为外力不会松开。
参见图1以及图5,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100、前轮转向机构200、座架机构300、货架机构400可连接组合固定构成三轮自行车;实施方式是:所述车把立管203插在前叉立管206中,由弹性销209定位,由车把立管偏心锁扣210锁紧固定,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00中的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可沿L形滑槽212滑向主车架103前端部,并以两侧悬臂销211为轴心翻转向上滑,使转向碗组套管208靠紧在主车架103前端部的V形槽213中,并通过位于主车架103上面的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214钩住转向碗组套管208上的悬臂上销215,将转向碗组套管208贴紧固定在主车架103前端的V形槽213中,从而使前轮转向机构200贴紧固定在主车架驱动机构100的前端,再将V形撑拉杆306的小头与主车架103上的快接卡槽308连接固定,使V形撑拉杆306、座架连管304、两个座架立管301和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中的主车架103构成稳定的五面体支撑结构,再将座架管309的两头插入两个座架立管301中,伸缩调整车座310的高度,并由座架连管304两头的管夹305锁紧,构成稳固座架结构,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301上的货架机构400可根据需要折叠或打开,如此即完成三轮自行车状态的组合固定。
参见图11,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将前轮轴218垂直于主车架103的纵向轴线121时,所述安装于主车架103前部的曲柄轴104的轴心线所确定的曲柄轴垂直平面123与前轮轴218的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曲柄117的长度;还包括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前轮轴218的轴心线的距离减去曲柄117的长度,再减去前轮204的半径后等于100毫米;所述曲柄轴104与前轮轴218采用此种位置布置设计的目的是:其一,当曲柄117处于向前的水平面位置时,用力向下踩踏脚踏116时产生的横向力矩主要由前轮转向机构200平衡;其二,将曲柄轴104靠向主车架103前端部,使骑行时的腿部动作伸展,达到舒适的目的;其三,在正常骑行时,前轮204任意偏转都不会触碰到脚尖部和脚跟部,经网上查询,中国自行车行业标准关于脚踏与前轮偏转时的最小距离是88毫米。
参见图5以及图11,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所述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车座平面317的距离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调整至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所述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通过腰靠312的轴心线的腰靠垂直平面318的距离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所述腰靠垂直平面318在后轮轴前部;其中,车座平面317的调整,可通过调整座架管309的两头插入两个座架立管301中的深度实现,并由座架连管304两头的管夹305锁紧固定,而所述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腰靠垂直平面318的距离由主车架103不同型号规格的尺寸来实现,出于重心安全考虑,使用者无法调整;此项的设计思路是:由于传统自行车的曲柄轴位于整体重心的下方,骑行方式为向下踩踏自行车脚踏,为使人体大腿运动不受限制,传统自行车只能采用三角形鞍座,以至于人体会阴部受到压迫,导致供血循环不足,为此,本实用新型将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腰靠垂直平面318的距离设计为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将传统自行车骑行时的向下踩踏自行车脚踏的受力方式,改为本实用新型的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的向前下方蹬踏脚踏116的受力方式,本实用新型同时将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车座平面317的距离设计为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人体脚掌向前下方蹬踏脚踏116作圆周运动时,人体大腿的运动不会被车座310限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车座310可设计为舒适的方形平面车座,并在座架管309上弯曲出腰靠312结构,给人体腰部提供支撑力;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的重心稳定,本实用新型将腰靠垂直平面318设计在后轮轴前部,在双手握把状态时,使前轮204承受的重量大于总重量的25%。
参见图1以及图11,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受力方式是以所述座架机构300中的座架管309上的靠腰312为受力支撑,向前下方蹬踏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上的脚踏116;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将曲柄轴104靠向主车架103前端部,使骑行时的腿部动作伸展,将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车座平面317的距离设计为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将曲柄轴104的轴心线与腰靠垂直平面318的距离设计为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这种位置布置方式使得受力方式为向前下方蹬踏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上的脚踏116,实现舒适休闲的设计目的。
参见图5以及图12以及图13,所述主车架驱动机100、前轮转向机构200、座架机构300折叠后与货架机构400构成购物拖车;折叠过程是:首先,松开车把立管偏心锁扣210,将用于定位的弹性销209按入前叉立管206内,同时向下按压车把立管203,同时顺时针转动车把210,使车把210轴与前轮204圆平面平行,当车把立管203处于最低位时,再将车把立管偏心锁扣210锁紧,然后,松开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214,将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214上的钩头与悬臂上销215分开,再松开位于主车架103上的快接卡槽308,将V形撑拉杆306与快接卡槽308分开,同时将V形撑拉杆306向座架立管301方向偏转,再将车座310向腰靠312方向偏转至合拢,再提起主车架103向车座310方向偏转靠拢至车座310的底面,同时将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208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211与主车架103上的L形滑槽212连接的前轮转向机构200,沿着主车架103上的L形滑槽212滑向主车架103的后部,将前轮转向机构200折叠在主车架103的下部,在将前轮转向机构200折叠在主车架103的下部的同时,逆时针旋转车把201,使前轮204圆平面平行于后轮轴,至此,所述主车架驱动机100、前轮转向机构200、座架机构300折叠后与货架机构400构成购物拖车。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包括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还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100、前轮转向机构200、座架机构300、货架机构400;所述电动轮毂安装在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中的右后轮处;所述板状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在货架机构400中的货架401的下方;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200中的车把上;实施方式是:将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中的右后轮半轴114及支承轴承换成悬臂轴,再将电动轮毂安装在此悬臂轴上,右轮胎安装在电动轮毂上,这样,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中的左后轮113仍然由人力驱动,而右后轮则由电动轮毂驱动;由于货架机构400中的货架401高过后轮,其下方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板状锂离子电池组,故将板状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在货架401的下方;为操作方便,故将电动车控制系统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200中的车把上。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所述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的组合可构成折叠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由于主车架驱动机构100中的左后轮113仍然由人力驱动,而右后轮则由电动轮毂驱动,可同时使用,起到互相助力作用,且其折叠机构及构件没有改变,故所述组合可构成折叠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的使用方式为:
(1)所述车把201为U形结构,车把201与腰靠垂直平面318的距离设计为人体臂长长度(不含手掌),也可松开十字套202上的锁紧螺栓,按人体坐直时的坐姿臂长调整到感觉舒适时将锁紧螺栓锁紧,不得用后仰坐姿调整车把201;
(2)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请将所述货架机构400置于打开状态,所述货架撑杆402可起到重心后移时的安全保护作用;
(3)主车架103有不同型号规格,请选择适合使用者腿长的型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由于传动方式及构件连接方式很多,都可以实现相同设计目的,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
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包括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用螺栓连接构成主车架;还包括由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构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曲柄轴及安装在曲柄轴上的主动链轮、传动轴及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从动链轮和二级大链轮、驱动轴及安装在驱动轴上的二级小链轮和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左后轮半轴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左后轮、右后轮半轴及安装在该半轴上的右后轮,以及给轴类零件提供旋转支承的多个轴承;还包括脚踏和曲柄,脚踏通过脚踏轴连接在曲柄上,曲柄连接在曲柄轴上;还包括所述由上主车架和下主车架构成的空腔内有一级传动链条套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将曲柄轴上的扭力矩传递给传动轴上,二级传动链条套在二级大链轮和二级小链轮以及张紧轮上,将传动轴上的扭力矩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通过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将扭力矩分别传递给左后轮半轴和右后轮半轴,左后轮半轴和右后轮半轴分别将扭力矩传递给两个后轮,构成主车架驱动机构;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包括由车把通过十字套与车把立管连接为龙头组件;还包括前轮通过前叉与前叉立管连接,由前叉立管通过转向碗组与转向碗组套管连接,构成以转向碗组套管的轴心为轴转动的转向组件;还包括车把立管可插入前叉立管进行伸缩,由弹性销定位,由车把立管偏心锁扣锁紧固定;所述前轮转向机构,包括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与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可沿L形滑槽滑向主车架前端部,并以两侧悬臂销为轴心翻转向上滑,使转向碗组套管靠紧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还包括位于主车架上面的转向碗组套管偏心锁扣可钩住转向碗组套管上的悬臂上销,将转向碗组套管贴紧固定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从而使前轮转向机构贴紧固定在主车架前端部的V形槽中;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通过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与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的悬臂销可沿着主车架上的L形滑槽滑向主车架后部,将前轮转向机构折叠在主车架的下部;
所述座架机构,包括两个座架立管分别通过其一头的半圆管夹与主车架后轮轴管铰接,可以以主车架后轮轴管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弧形座架连管将两个座架立管的另一头分别固定在座架连管两头的管夹中,使两个座架立管形成的平面平行于主车架后轮轴管轴心线;还包括V形撑拉杆开口头分别与座架连管的两个管夹头的锁紧螺杆铰接,所述V形撑拉杆可以以座架连管两头的锁紧螺杆为轴作偏转运动;还包括V形撑拉杆的小头可与主车架上的快接卡槽连接固定,使V形撑拉杆、座架连管、两个座架立管和主车架构成稳定的五面体支撑结构;还包括座架管的两头可插入两个座架立管中,可伸缩调整车座高度,并由座架连管两头的管夹锁紧,构成稳固座架结构;还包括车座用销轴铰接在座架管上,车座可向座架管上的腰靠方向偏转折叠;还包括车座折叠后,再将V形撑拉杆的小头与主车架上的快接卡槽分开,并将V形撑拉杆向两个座架立管平面方向折叠后,可将主车架连同前轮转向机构向两个座架立管平面方向偏转折叠;
所述货架机构,包括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的货架,包括货架撑杆用销轴连接在货架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用销轴连接在货架撑杆上,包括两个货架连杆的另一头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构成货架机构;还包括两个弹簧的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两个货架连杆上,两个弹簧的另一头分别用销轴连接在座架立管上,由于弹簧的拉力作用,可使货架机构稳定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机构中的转向碗组套管上对称分布有悬臂以及悬臂销和悬臂上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前端部开有V形槽;所述主车架前部两侧开有L形滑槽;所述主车架两侧L形滑槽前部竖向槽体构成的L形滑槽前端平面与V形槽槽底截交线呈楔形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中采用两个外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组件实现两个后轮的驱动和超越滑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机构中的座架管向上弯曲出腰靠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机构中的车座俯视为方形结构,并包覆有海绵座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卡槽上对称分布有卡槽;所述快接卡槽上铰接有卡簧;所述卡簧上弯曲出卡簧手柄和防松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可连接组合固定构成三轮自行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将前轮轴垂直于主车架纵向轴线时,所述安装于主车架前部的曲柄轴的轴心线所确定的曲柄轴垂直平面与前轮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曲柄长度;还包括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前轮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减去曲柄长度,再减去前轮半径后等于10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三轮自行车状态时,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车座平面的距离可根据使用者人体调整至等于人体小腿长度减去曲柄长度;还包括所述曲柄轴的轴心线与通过腰靠的轴心线的腰靠垂直平面的距离大于人体处于坐姿时的大腿骨加坐骨的长度;还包括所述腰靠垂直平面在后轮轴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三轮自行车状态骑行时,受力方式是以所述座架机构中的座架管上的靠腰为受力支撑,向前下方蹬踏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上的脚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折叠后可与货架机构构成购物拖车。
13.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包括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所述电动轮毂安装在主车架驱动机构中的右后轮处;所述板状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在货架机构中的货架的下方;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中的车把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毂、板状锂离子电池组、电动车控制系统、主车架驱动机构、前轮转向机构、座架机构、货架机构的组合可构成折叠电动助力三轮自行车。
CN201420199724.9U 2014-04-18 2014-04-18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9724.9U CN203766984U (zh) 2014-04-18 2014-04-18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9724.9U CN203766984U (zh) 2014-04-18 2014-04-18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6984U true CN203766984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972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984U (zh) 2014-04-18 2014-04-18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69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784A (zh) * 2014-04-18 2014-07-02 徐斌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WO2017020433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朱红英 一种折叠车的抽插车架
WO2017020434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朱红英 一种自动抽插式折叠车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784A (zh) * 2014-04-18 2014-07-02 徐斌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WO2017020433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朱红英 一种折叠车的抽插车架
WO2017020434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朱红英 一种自动抽插式折叠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9243B (zh) 脚踏车
JP2010018173A (ja) X型フレームの三輪折りたたみ自転車
CN103895784A (zh)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CN203766984U (zh) 符合人体力学的舒适休闲旅行购物多功能折叠车
CN104395189A (zh) 交通工具
KR200462239Y1 (ko) 전륜부 분리와 접철이 가능한 역삼륜 겸용 자전거
KR20120037835A (ko) 범용 접철식 자전거
CN201432768Y (zh) 可折叠坐式滑板车
CN206265235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方向总成装置
CN201385731Y (zh) 前驱动后转向躺式三轮自行车
CN203819449U (zh) 一种行走运动式脚踏车
CN205440735U (zh) 一种手臂驱动自行滑板车
CN210681017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
CN103950501B (zh) 手驱动前轮脚控制前轮代步器
CN103661754B (zh) 一种两轮手摇自行车
CN201082742Y (zh) 骑马式游戏健身车
KR20110067080A (ko) 기립형 자전거
CN201989899U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
CN200992264Y (zh) 斜蹬式靠背椅双轮自行车
CN205602026U (zh) 一种自行车车把
Roy et al. Bicycle desig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CN203996560U (zh) 一种平衡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新型独轮平衡车
KR101114203B1 (ko) 자전거
CN201932310U (zh) 一种简易型折叠式自行车
CN202728451U (zh) 倒三轮躺式安全骑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u B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