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2885U - 煎蛋器 - Google Patents

煎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2885U
CN203762885U CN201420163221.6U CN201420163221U CN203762885U CN 203762885 U CN203762885 U CN 203762885U CN 201420163221 U CN201420163221 U CN 201420163221U CN 203762885 U CN203762885 U CN 20376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heating function
heating
egg
inn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32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632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28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蛋器,尤其系一种改进电加热装置的煎蛋器。它包括内胆、中间隔热筒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内胆与中间隔热筒之间设置有发热线。这款煎蛋器,其发热装置由发热管改成功率较低的发热线,而且,发热线为柔性体,可以紧密缠绕在内胆外壁,避免因缠绕部位存有较大间隙,而造成内胆加热不均匀所造成的不足,而且这种柔性发热线缠绕在内胆外壁,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易,用电热线作为加热体,具有煎煮鸡蛋口感好、容易导出、清洗方便,而且功率低、热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煎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蛋器,尤其系一种改进电加热装置的煎蛋器。
背景技术
鸡蛋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品,通常人们用平底锅煎鸡蛋,煎熟一面后用锅铲翻动鸡蛋来煎鸡蛋的另一面,完全煎熟后再用锅铲铲出,这种煎制方法主要有五个缺陷:1、由于加热过程不易控制,鸡蛋受热不均匀,容易将鸡蛋煎糊,破坏营养;2、煎蛋过程中大部分锅面未被利用,浪费能源;3、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烫伤事故;4、待鸡蛋煎熟后,锅也不容易清洗;5、需要人在旁边看管,并翻动鸡蛋。
鉴于上述问题,一些企业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一款新产品—煎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煎蛋器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煎蛋器的发热装置,多采用金属发热管加热并缠绕成螺旋状,然而,这种螺旋状的发热管,由于其相邻的上下两层管壁之间存有较大间隙,而且金属发热管功率较大,造成内胆受热不均匀;如:内胆局部过热,鸡蛋局部被煎糊,破坏了鸡蛋里面的营养物质;又如:内胆局部加热过低,导致鸡蛋局部不熟,既严重影响煎制鸡蛋的口感,又容易因该未熟的鸡蛋部位粘连在内胆内壁,造成鸡蛋难以从内胆中导出,甚至给内胆的清洗工作带来困难;(2)鉴于传统的煎蛋器,采用金属发热管加热,故存在功率大、能耗高、热量损失大,且热能利用率较低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内胆受热均匀,煎煮鸡蛋口感好、容易导出,而且功率低、热能利用率高的煎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煎蛋器,包括内胆、中间隔热筒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内胆与中间隔热筒之间设置有发热线;这款煎蛋器,其发热装置由发热管改成功率较低的发热线,而且,发热线为柔性体,可以紧密缠绕在内胆外壁,避免因缠绕部位存有较大间隙,而造成内胆加热不均匀所造成的不足,而且这种柔性发热线缠绕在内胆外壁,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易,用电热线作为加热体,具有煎煮鸡蛋口感好、容易导出、清洗方便,而且功率低、热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发热线沿内胆外壁表面、由下往上绕缠成螺旋状;以使内胆受理更均匀、更合理。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其相邻的上下两层线壁之间为紧密相抵,以避免存有间隙,使加热更均匀。
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其相邻的上下两层线壁之间也可以存有微小间隙;这种微小间隙的存在,由于发热线的缠绕密度仍很大,故此,仍可保证内胆受热均匀。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其高度小于内胆高度。
为方便发热线的穿过,所述中间隔热筒设置有供发热线两端穿过的上孔和下孔;以使发热线两端经上孔和下孔与底座上的电控部件电性连接。
为了发热线的固定,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可以系通过粘固或固定件设置在内胆外壁表面。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如;大功率加热要求,所述螺旋状发热线可以缠绕成内外数层,可以系由一条或数条发热线缠绕而成,这样的设计,能有效提高煎蛋器的加热功率,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发热线(7)是碳纤维发热线,发热效率更高,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发热线,如柔性线状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这款煎蛋器,其发热装置由发热管改成功率较低的发热线,而且,发热线为柔性体,可以紧密缠绕在内胆外壁,避免因缠绕部位存有较大间隙,而造成内胆加热不均匀所造成的不足,而且这种柔性发热线缠绕在内胆外壁,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易,用电热线作为加热体,具有煎煮鸡蛋口感好、容易导出、清洗方便,而且功率低、热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二)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发热线代替传统金属电热管,这款煎蛋器的质量轻、热能利用率更高,节能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煎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煎蛋器,包括顶盖1、底座16、外壳5、内胆9、中间隔热筒6、发热线7、外壳护套4、固定支板10、温控器8、电源线19、电源开关17、指示灯板、灯帽15、压线板13和内胆支撑架等;其中,上述内胆9、中间隔热筒6、外壳5和外壳护套4由内往外依次设置,顶盖1设置在外壳5顶部、底座16设置在外壳5底部,温控器8套设在内胆9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内胆9与中间隔热筒6之间设置有发热线7,所述发热线7沿内胆9外壁表面、由下往上缠绕成螺旋状,且发热线7相邻的上下两层线壁之间为紧密相抵,以防止因存在较大间隙而造成受热不均匀之不足。当然,发热线7相邻的上下两层线壁之间也可以存有微小间隙,这是因为,柔性发热线在缠绕时,其缠绕密度可以更大,即使存在微小间隙,也能使内胆9受热尽量均匀,其中,上述螺旋状的发热线7的高度小于内胆9的高度,尤其系集中缠绕在内胆9底部为主。
为了使发热线可固定,发热线7可以通过粘固(如:粘合剂)方式缠绕在内胆9外壁表面,当然也不局限于这种固定方式,如:发热线7也可通过固定件(未视出)固定在内胆9外壁表面;或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这里不再详细列举。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如;大功率加热要求,所述螺旋状发热线7可以缠绕成内外数层,可以系由一条或数条发热线缠绕而成,这样的设计,能有效提高煎蛋器的加热功率,提高加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顶盖1呈漏斗型,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中空倒圆台型。顶盖还配置有一壶盖(图中为示出),用于遮盖顶盖的开口,防止灰尘进入内胆9,顶盖1的下边缘向下延伸出第一承阶112,所述第一承阶112承接在内胆9上部。所述顶盖的下边缘的第一承阶112与内胆9顶端之间设置有内胆密封圈2。
所述外壳5可以为直筒型或双曲线型,所述外壳5外壁设有把手51,十分方便用户拿取。所述外壳5与外壳护套4的形状相适配,外壳护套4套设在外壳5外壁,这有效防止该煎蛋器长时间使用,外壳外壁温度过高烫伤用户,这样的设计显得产品更加人性化。
所述外壳5上边缘向上延伸出台阶52,所述顶盖1的上边缘承接在外壳5上部的台阶52上,所述顶盖1顶部的台阶52与外壳5之间设置有外壳上密封圈3。
底座16上边缘设置有第二承阶161,第二承阶161用于承接外壳5底部。所述外壳5底部与底座的第二承阶161之间设有外壳下密封圈11。
所述中间隔热筒6位于发热线与外壳之间,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既能防止外壳过热又能防止热量浪费。所述顶盖1设有开口向下的螺柱111,顶盖1与中间隔热筒6上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中间隔热筒6的下端与固定支板10连接。
为方便发热线7两端穿过,所述中间隔热筒6设置有供发热线7两端穿过的上孔62和下孔63,以便发热线7两端与下方底座16的电器部件电性连接。
所述中间隔热筒6中部向外延伸出隔离环61,隔离环61隔离开外壳5和中间隔热筒6,隔离环61将外壳5和中间隔热筒之间隔离为空气隔热空间。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导热能力差,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很好地对外壳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被塑料或不锈钢外壳烫伤。
所述温控器8设于内胆底端,温控器8可以将内胆温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防止鸡蛋被煎糊,而且,煎制完成后,自动停止加热,无需专人看管。
底座16对应内胆支撑架设有固定筒162,内胆支撑架通过固定筒162固定在底座上同时支撑着内胆。固定支板10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6上,所述固定支板10呈环状,固定支板10内侧还对应发热线开有穿线口71。螺旋缠绕在内胆外壁的发热线的末端可通过穿线口71穿过固定支板并与底座内的电器部件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开关17、指示灯板4、灯帽15、压线板13均设置在底座16上。指示灯板上的红、绿指示灯显示该煎蛋器处于哪种工作状态。
底座16底部均匀设置有脚垫18,该煎蛋器可通过脚垫稳定地立于台面上。
所述发热线(7)是碳纤维发热线,发热效率更高,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发热线,如柔性线状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用户将搅匀的鸡蛋液沿着煎蛋器的顶盖1的开口倒入内胆9,发热线7开始均匀加热内胆9,鸡蛋在内胆9内均匀受热,不会发生鸡蛋糊锅(局部未熟)的现象,煎熟的鸡蛋容易从内胆9中往顶盖1的开口推出, 且煎好的鸡蛋呈长条状,方便食用。

Claims (9)

1.一种煎蛋器,包括内胆(9)、中间隔热筒(6)和外壳(5),其特征是,所述内胆(9)与中间隔热筒(6)之间设置有发热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线(7)沿内胆(9)外壁表面、由下往上缠绕成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7)其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为紧密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7)其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存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7),其高度小于内胆(9)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中间隔热筒(6)设置有供发热线(7)两端穿过的上孔和下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的发热线(7)系通过粘固或固定件设置在内胆(9)外壁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发热线(7)缠绕成内外数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煎蛋器,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线(7)是碳纤维发热线或柔性线状发热体。
CN201420163221.6U 2014-04-04 2014-04-04 煎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3221.6U CN203762885U (zh) 2014-04-04 2014-04-04 煎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3221.6U CN203762885U (zh) 2014-04-04 2014-04-04 煎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2885U true CN203762885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322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2885U (zh) 2014-04-04 2014-04-04 煎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2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399A (zh) * 2016-06-16 2016-09-07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旗龙电器有限公司 快速加热式养生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399A (zh) * 2016-06-16 2016-09-07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旗龙电器有限公司 快速加热式养生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01172U (zh) 一种多用途炒菜机
CN203539088U (zh) 一种新型涡流锅
CN203447117U (zh) 电加热煎蛋器
CN103844879A (zh) 一种可自动煮饭及注水的电饭煲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22093U (zh) 一种隔水电炖盅
CN203762885U (zh) 煎蛋器
CN203539066U (zh) 多功能电热锅
CN204722128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油炸锅
CN105520502A (zh) 一种蒸煎机及蒸煎土豆的制作方法
CN207679333U (zh) 一种新型的油炸锅
CN204336644U (zh) 一种蒸涮一体的子母锅
CN207306542U (zh) 电饭煲
CN202191189U (zh) 烤蛋器
CN202775933U (zh) 电加热烧烤设备
CN202027385U (zh) 熟食品冷热一体处理装置
CN201452803U (zh) 一种自动注水鸳鸯电饭煲
CN208510649U (zh) 一种新型可加热分离型升降火锅
CN202619450U (zh) 电热式炸鸡炉
CN208355196U (zh) 一种分体式电磁升降火锅
CN205125889U (zh) 一种用于泉烹的锅体
CN201019588Y (zh) 一种节油油炸锅
CN203506377U (zh) 汽动夹层多煲柜
CN203555580U (zh) 方便拆洗的煮蛋器
CN203987568U (zh) 一种烧水壶
CN211721774U (zh) 肉加工用熬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