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7951U - 空调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7951U
CN203757951U CN201420111957.9U CN201420111957U CN203757951U CN 203757951 U CN203757951 U CN 203757951U CN 201420111957 U CN201420111957 U CN 201420111957U CN 203757951 U CN203757951 U CN 20375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voltage
circuit
inverter circu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19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甲斐昭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79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对产生了误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复位操作而继续运转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具备:平滑电路,对被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变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电源电路,将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多个所希望的直流电压;逆变器驱动模块,使用变换后的直流电压驱动内部驱动电路,将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以及频率并施加给压缩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以变换后的直流电压动作控制逆变器驱动模块;和控制主控制器,在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之间进行相同数据的通信,在通信不成立或者自身发送的数据与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供给的直流电压进行复位操作。

Description

空调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中,在进行设备相互间的信号(通信)处理的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controller)的输出侧分别设有将特定频率以下的信号截止的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filter)电路、第一平滑电路、第二平滑电路以及第一导通截止开关、第二导通截止开关(onoff switch),当任意一个控制器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发生了误动作时,通过将发生了误动作一侧的导通截止开关断开而停止向负载输出,来防止负载侧因微型计算机的误动作而被保持为异常的状态(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26902号公报(第3页,第2图)
然而,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由于在任意一个微型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产生了暂时的误动作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空调机的运转动作,所以存在舒适性变差这一问题。另外,在将空调机用于设备冷却的用途中,存在设备冷却变得不充分而导致设备故障这一问题。另外,需要在各控制器的输出侧设置滤波电路、平滑电路、导通截止开关,存在成本(cost)变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产生了误动作的控制器进行复位(reset)操作而能够继续运转的空调机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备:用于进行空调机的空调控制,具备:平滑电路,其对被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变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电源电路,其将被所述平滑电路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多个所希望的直流电压;逆变器驱动模块,其使用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来驱动内部驱动电路,将被所述平滑电路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以及频率并施加给压缩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其以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动作,来控制所述逆变器驱动模块;和控制主控制器,其以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动作,进行所述空调机的空调控制,并且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之间进行相同数据的通信,在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通信不成立的情况下或者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自身发送的数据与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供给的直流电压来进行复位操作。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主控制器在自身发生动作不良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以及所述逆变器驱动模块供给直流电压,并停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转。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电源电路在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电压输出部具备能够使直流电压的供给导通截止的导通截止用继电器。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主控制器操作所述导通截止用继电器来进行所述复位操作。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导通截止用继电器是具备基极电流限制电阻以及发射极偏压电阻的晶体管,基于来自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高电平信号的输出而导通。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电源电路在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电压输出部具备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操作而使直流电压的输出导通截止的电压变换器。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主控制器操作所述电压变换器来进行所述复位操作。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所述电压变换器是具备基极电流限制电阻以及发射极偏压电阻的晶体管,基于来自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高电平信号的输出而导通。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具备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动作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在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复位操作变为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在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并且相互通信信息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空调机中,在向所述室内单元赋予运转指令的遥控器中配置的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在上述空调机控制装置中,在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并且相互通信信息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空调机中,配置于所述室外单元的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起到能够对产生了误动作的控制器进行复位操作来继续运转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unit)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单元的构成例的图。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mainmicrocomputer)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flowchart)。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sequence)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图。
图8-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8-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制冷剂用配管,4-室内/室外连接用布线,5-遥控器,6-遥控器用布线,7-压缩机,8-室外热交换器,9-室内热交换器,10-电子膨胀阀,11-室外风扇,12-室内风扇,13-室外单元控制部,14-室内单元控制部,15-工业(交流)电源,16-整流电路,17-平滑电容器,18-室外电源电路部,19-电源生成用变压器,19a-初级侧绕组,19b、19c、19d-次级侧输出绕组,20-电源生成用元件,21-整流二极管,22-平滑电容器,23-电压变换器,24-稳定化电容器,25-整流二极管,26-平滑电容器,27a、27b-整流二极管,28a、28b-平滑电容器,29a、29b-稳定化电容器,30a、30b-电压变换器,31a、31b-稳定化电容器,32a-继电器,32b-电压变换器,32c-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3-逆变器电路,34a~34f晶体管,35a~35f-回流二极管,36a~36f-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7-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8-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9-通信电路,39a-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b-驱动晶体管,39c-限制电阻,39d-限制电阻,40-通信电路,40a-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b-驱动晶体管,40c-限制电阻,40d-限制电阻,41-冲击电流抑制电路,42-冲击电流防止电阻,43-冲击电流抑制用继电器,44-继电器驱动电路,45-电压变换电路,46-室外风扇电机,47-风扇电机驱动电路,48-电子膨胀阀驱动电路,49-高压压力开关,50-变换电路,51-低压压力开关,52-变换电路,53-喷出温度热控管,54-变换电路,55-制冷剂温度热控管,56-变换电路,57-非易失性存储器,58-切换开关,59-显示部,60-微型计算机误动作监视电路,61a-继电器操作线圈驱动用晶体管,61aa-基极电流限制电阻,61ab-发射极偏压电阻,61b-外部切换端子导通截止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61ba-发光部,61bb-受光部,61c-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a-基极电流限制电阻,61cb-发射极偏压电阻,61d-限制电阻,61e-限制电阻,62-室内通信电路,63-室外通信电路,64-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5-室内风扇电机,66-室内风扇电机驱动电路,67-室内温度热控管,68-变换电路,69-室内配管温度热控管,70-变换电路,71-非易失性存储器,72-切换开关,73-遥控器通信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调机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其中,该实用新型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图2以及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的构成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构成例的图。在以下的室外单元的说明中,在各段落的开头没有表示为图2或者图3的是在图2、图3中共用的构成,在各段落的开头表示为图2或者图3的是分别在图2、图3中特有的构成。
室外单元1与室内单元2通过制冷剂用配管3以及室内/室外连接用布线4而连接。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5接收运转指令、制冷或者供暖等运转模式(mode)、被空调设定温度等来自用户(user)的选择。另外,在遥控器5中设有对运转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部。遥控器5通过遥控器用布线6与室内单元2连接。
在室外单元1与室内单元2中,使用压缩机7、室外热交换器8、室内热交换器9、电子膨胀阀10,构成为通过制冷剂用配管3将制冷剂回路连接成环状。室外热交换机8中设有使外部空气流通的室外风扇(fan)11,室内热交换器9中设有使室内空气流通的室内风扇12。
室外单元控制部13控制室外单元1整体的动作,室内单元控制部14控制室内单元2整体的动作。
在室外单元1中,整流电路16将来自工业(交流)电源15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平滑电容器(capacitor)17将其平滑成某一恒定的直流电压(母线电压)。
室外电源电路部18具备由初级侧绕组19a、次级侧输出绕组19b、次级侧输出绕组19c、次级侧输出绕组19d构成的电源生成用变压器(transformer)19。电源生成用变压器19的初级侧绕组19a与通过平滑电容器17获得的直流电压(母线电压)连接,通过利用电源生成用元件20使直流电压(母线电压)导通截止(on off),在次级侧输出绕组19b、次级侧输出绕组19c、次级侧输出绕组19d中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
次级输出侧绕组19b的整流二极管(diode)21对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平滑电容器22将其平滑成恒定的直流电压。电压变换器23将被平滑电容器22平滑后的电压进一步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DC5Vb)。稳定化电容器24使被电压变换器23变换后的电压(DC5Vb)稳定化。
次级输出侧绕组19c的整流二极管25对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平滑电容器26将其平滑成恒定的直流电压(DC12Vb)。
在图2中,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的整流二极管27a对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平滑电容器28a将其平滑成恒定的直流电压(DC15Va),经由继电器(relay)32a被稳定化电容器29a稳定化。电压变换器30a将被稳定化电容器29a稳定化后的电压进一步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DC5Va)。稳定化电容器31a使被电压变换器30a变换后的电压(DC5Va)稳定化。
在图3中,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的整流二极管27b对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平滑电容器28b将其平滑为恒定的直流电压(DC18Va),具有能够从外部控制输出电压的导通截止的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并在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的电压为高电平(high level)的情况下输出电压的电压变换器32b将其变换成恒定的直流电压(DC15Va),并被稳定化电容器29b稳定化。电压变换器30b将被稳定化电容器29b稳定化后的电压进一步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DC5Va)。稳定化电容器31b使被电压变换器30b变换后的电压(DC5Va)稳定化。
逆变器电路33内置有晶体管(transistor)34a~34f以及回流二极管35a~35f。晶体管34a~34f的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6a~36f通过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生成的直流电压(DC15Va)进行动作,进行晶体管34a~34f的导通截止控制。逆变器电路33通过将平滑电容器17的直流电压(母线电压)变换成任意的交流频率以及交流电压并施加给压缩机7,能够以任意的交流频率以及交流电压运转压缩机7。
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是对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6a~36f发出指令来控制动作的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被供给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a),以该直流电压(DC5Va)进行动作。
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是进行作为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的一系列控制整体的控制主控制器。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被供给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b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b),以该直流电压(DC5Vb)进行动作。
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通过通信电路39以及通信电路40连接,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相互进行通信。例如,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计算出作为空调机压缩机7所需要的频率等并指示给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基于与由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指示的压缩机7的频率对应的动作来控制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6a~36f。这里,在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中,作为相互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设为总是相互交换相同的数据。
通信电路39是从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向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发送的发送电路。通信电路39具备由发光部以及受光部构成的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photo coupler)39a。基于来自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通信来驱动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发光部的驱动晶体管39b通过将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b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b)经由限制电阻39c向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发光部供给,来控制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发光部。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a)经由限制电阻39d与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受光部连接,由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发光部的动作控制的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39a的受光部的动作结果被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获取。
通信电路40是从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向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发送的发送电路。通信电路40具备由发光部以及受光部构成的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基于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来驱动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发光部的驱动晶体管40b通过将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a)经由限制电阻40c向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发光部供给,来控制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发光部。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b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b)经由限制电阻40d与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受光部连接,由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发光部的动作控制的通信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40a的受光部的动作结果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获取。
冲击电流防止电阻42和冲击电流抑制用继电器43与冲击电流抑制电路41并联连接。冲击电流抑制用继电器43从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经由继电器驱动电路44来控制继电器接点的ON/OFF。冲击电流抑制电路41串联连接在整流电路16与平滑电容器17之间。电压变换电路45将被平滑电容器17平滑后的直流电压(母线电压)变换成能够由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读入的电压,并将变换后的电压向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输出。
室外风扇11用的室外风扇电机(fan motor)46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经由风扇电机驱动电路47控制成所希望的转速。
电子膨胀阀10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经由电子膨胀阀驱动电路48控制成所希望的开度。
高压压力开关(switch)49被设在制冷剂回路内,例如在制冷剂的压力变高时进行动作。高压压力开关49的工作状态经由变换电路50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获取。低压压力开关51被设在制冷剂回路内,例如在制冷剂的压力变低时进行动作。低压压力开关51的工作状态经由变换电路52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获取。
喷出温度热控管(thermistor)53检测压缩机7的喷出温度。喷出温度热控管53的值经由变换电路54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获取。制冷剂温度热控管55检测制冷剂的温度。制冷剂温度热控管55的值经由变换电路56被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获取。
非易失性存储器(memory)57对来自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切换开关58进行各种设定。显示部59进行各种显示。
微型计算机误动作监视电路60监视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误动作。微型计算机误动作监视电路60与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RESET(复位)端子连接。微型计算机误动作监视电路60在检测出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误动作的情况下,操作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RESET端子,使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从外部产生复位,防止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进一步失控。
在图2中,继电器操作线圈(coil)驱动用晶体管61a进行在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的平滑电容器28a与稳定化电容器29a之间设置的继电器32a的继电操作。在继电器操作线圈驱动用晶体管61a的内部内置有基极(base)电流限制电阻61aa、和发射极偏压(emitter bias)电阻61ab。继电器操作线圈驱动用晶体管61a构成为以来自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高电平的信号进行动作,使继电器32a导通(on)(闭电路)。
在图3中,外部切换端子导通截止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61b由发光部61ba和受光部61bb构成,进行在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的平滑电容器28b与稳定化电容器29b之间设置的电压变换器32b的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的切换操作。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b生成的直流电压(DC5Vb)经由限制电阻61d与发光部61ba连接,由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利用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来控制发光部61ba的导通截止。由室外电源电路部18的次级输出侧绕组19d生成的直流电压(DC18Va)经由限制电阻61e与受光部61bb连接,能够实现直流电压(DC18Va)向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的通电或者不通电。在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的内部内置有基极电流限制电阻61ca和发射极偏压电阻61cb。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构成为基于来自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高电平的信号来进行动作,由于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被施加高电平的电压,所以电压变换器32b的输出为有效(输出导通)。
室外单元1具备室内通信电路62,室内单元2具备室外通信电路63,室外单元1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经由室内通信电路62、室外通信电路63与作为室内单元2的室内控制控制器的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相互进行通信。
室内风扇12用的室内风扇电机65被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经由室内风扇电机驱动电路66控制成所希望的转速。
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热控管67的值经由变换电路68被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获取。检测室内配管的温度的室内配管温度热控管69的值经由变换电路70被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获取。
非易失性存储器71对来自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的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切换开关72进行各种设定。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与遥控器5经由遥控器通信电路73进行各种信息交换。
接下来,对在空调机中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了误动作的情况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5-1、图5-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图。其中,这里基于在图1中使用了图2的室外单元1的情况的空调机的构成来进行说明。
在空调机中,若主电源被接通,则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接通(步骤(step)S301)。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发送各种通信数据(步骤S302),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303)。
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302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305)。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判定要否运转压缩机7(步骤S306)。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不要运转压缩机7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实施压缩机7的停止处理(步骤S307),进行运转待机(standby)处理(步骤S308),移至步骤S302。是否需要运转压缩机7根据在遥控器5中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操作来决定。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04: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启动(start)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计时器(timer)来开始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以使压缩机7在3分钟内不再起动(步骤S309)。
接着,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断开(off)(步骤S310),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接通(步骤S311),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复位操作。然后,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312)。
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3:是),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302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314)。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14: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确认在步骤S309中设定的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的结束或者未结束(步骤S315)。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5: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313。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5: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306。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3: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14: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确认在步骤S309中设定(set)的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的结束或者未结束(步骤S316)。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6: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310。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16: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成为运转待机状态(步骤S317)。这里,运转待机状态与步骤S308的运转待机处理后的状态相同,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步骤S317之后与步骤S308同样移至步骤S302。
在判断为需要运转压缩机7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发送各种运转数据(步骤S318),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319)。
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20: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318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321)。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21: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运转继续处理(步骤S322)。然后,移至步骤S306。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20: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21: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实施压缩机7的停止处理(步骤S323),移至步骤S309。
若将图5-1、图5-2的流程图与图6的顺序图进行对比,则大致在图6中,到运转压缩机7之前为止的停止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301~S317。在该期间中,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3分钟)的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309~S316,到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3分钟)前为止的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301~S308。另外,在图6中,压缩机7的运转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318~S322。另外,在图6中,压缩机7运转后的停止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323、S309~S316。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产生了暂时误动作的情况下,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通过将向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供给的动作电源接通断开来进行复位操作,解除了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误动作。由此,通过不使空调机的运转立即停止地解除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误动作,能够继续通常的运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中产生了误动作的情况下进行复位操作,但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在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中,通过与其他微型计算机(控制器)之间也进行同样的相互通信,能够对于其他微型计算机(控制器)也检测误动作,进行复位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主控制器的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作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了复位操作,但这只是一个例子,控制器的形态并不限定于微型计算机。例如,也可以使控制器成为由多个结构构成的电路形态。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或者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了复位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不动作时将压缩机7的运转安全且可靠地停止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图。在空调机中,若主电源被接通,则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图2的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接通。这里,继电器操作线圈驱动用晶体管61a(图2)以及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图3)由内置发射极偏压电阻的晶体管构成。因此,在来自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的高电平的导通输出被切断的情况下,继电器操作线圈驱动用晶体管61a(图2)以及光电耦合器驱动用晶体管61c(图3)可靠地截止。
当在压缩机7的运转过程中发生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不动作时,在图2中,继电器32a的操作线圈的通电被切断,继电器32a的设定断开(断开电路)。另外,当在压缩机7的运转过程中发生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不动作时,在图3中,外部切换端子导通截止用绝缘型光电耦合器61b断开,电压变换器32b的电压变换器导通截止端子32c经由限制电阻61e与低电平(low level)连接,电压变换器32b的输出断开。
其结果,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动作电源(DC5Va)以及逆变器电路33的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6a~36f的驱动用电源(DC15Va)的供给被切断,可以停止压缩机7。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在发生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不动作的情况下,将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动作电源(DC5Va)以及逆变器电路33的晶体管驱动用电路36a~36f的驱动用电源(DC15Va)的供给切断的构成。由此,在发生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不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将压缩机7安全且可靠地停止。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故障等时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8-1、图8-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各构成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中的各构成的动作状态的顺序图。其中,这里基于在图1中使用了图2的室外单元1的情况的空调机的构成来进行说明。
在空调机中,若主电源被接通,则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接通(步骤S601)。接着,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逆变器电路驱动微型计算机37的异常次数计数值设定为某个规定次数(A)(步骤S602)。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发送各种通信数据(步骤S603),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604)。
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05: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603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606)。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06: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判定要否运转压缩机7(步骤S607)。在不需要运转压缩机7的情况下(步骤S607: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实施压缩机7的停止处理(步骤S608),进行运转待机处理(步骤S609),移至步骤S603。是否需要运转压缩机7根据在遥控器5中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操作来决定。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05: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06: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启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计时器来开始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以使压缩机7不在3分钟内再起动(步骤S610)。
接着,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断开(步骤S611),将继电器32a(在图3中为电压变换器32b)接通(步骤S612),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进行复位操作。然后,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613)。
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14: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603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615)。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15:是),确认在步骤S610中设定的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的结束或者未结束(步骤S616)。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16: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614。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16: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607。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14: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15: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确认在步骤S610中设定的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的结束或者未结束(步骤S617)。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17: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614。在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17: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异常次数计数值(N)设为N=N+1(步骤S618)。
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在步骤S602中设定的逆变器电路驱动微型计算机37的异常次数计数值(counter)(A)与异常次数计数值(N)的比较(步骤S619)。在N<A的情况下(步骤S619:N<A),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移至步骤S610。在N=A的情况(步骤S619:N=A),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发送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为异常的信息(步骤S620)。室内控制微型计算机64针对遥控器5发送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为异常的信息,遥控器5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为异常进行显示(步骤S621)。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成为运转待机状态(步骤S622)。这里,运转待机状态与步骤S609的运转待机处理后的状态相同,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在步骤S622之后与步骤S609同样,移至步骤S603。
在判断为需要运转压缩机7的情况下(步骤S607: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对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发送各种运转数据(步骤S623),进行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接收等待(步骤S624)。
在判定为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25: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判定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接收数据与在步骤S623中发送的通信数据是否一致(步骤S626)。在接收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26:是),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进行运转继续处理(步骤S627)。然后,移至步骤S607。
在没有来自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25:否),或者判定为接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626:否),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实施压缩机7的停止处理(步骤S628),移至步骤S610。
若将图8-1、图8-2的流程图与图9的顺序图进行对比,则大致在图9中,到运转压缩机7之前为止的停止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601~S609。另外,在图9中,压缩机7的运转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623~S627。另外,在图9中,压缩机7运转之后的停止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610~S622、S628。在该期间中,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3分钟)的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610~S622、S628,压缩机7的3分钟再起动防止模式(3分钟)后的期间相当于流程图的步骤S620~S622。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检测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故障以及不动作的情况下,控制主微型计算机38将该信息经由室内单元2向遥控器5发送,在遥控器5中,将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状态显示于显示部。由此,观看遥控器5的显示的人能够掌握室外单元1的状态,来判别空调机的运转动作因什么样的微型计算机误动作而停止,因此可以提高服务(service)/维护(maintenance)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遥控器5的显示部显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图2以及图3的构成中,由于室外单元1也具备显示部59,所以也可以取代遥控器5的显示部或者与遥控器5的显示部一同在室外单元1的显示部59上显示逆变器电路驱动用微型计算机37的状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对空调机的控制是有用的,尤其适合产生了误动作等的情况的控制。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机控制装置,用于进行空调机的空调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
平滑电路,其对被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变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
电源电路,其将被所述平滑电路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多个所希望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驱动模块,其使用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来驱动内部驱动电路,将被所述平滑电路平滑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所希望的电压以及频率并施加给压缩机;
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其以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动作,来控制所述逆变器驱动模块;和
控制主控制器,其以由所述电源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压动作,进行所述空调机的空调控制,并且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之间进行相同数据的通信,在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通信不成立的情况下或者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自身发送的数据与从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供给的直流电压来进行复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主控制器在自身发生动作不良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以及所述逆变器驱动模块供给直流电压,并停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在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电压输出部具备能够使直流电压的供给导通截止的导通截止用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主控制器操作所述导通截止用继电器来进行所述复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截止用继电器是具备基极电流限制电阻以及发射极偏压电阻的晶体管,基于来自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高电平信号的输出而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在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电压输出部具备能够基于来自外部的操作而使直流电压的输出导通截止的电压变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主控制器操作所述电压变换器来进行所述复位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变换器是具备基极电流限制电阻以及发射极偏压电阻的晶体管,基于来自所述控制主控制器的高电平信号的输出而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动作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
在对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的复位操作变为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并且相互通信信息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空调机中,在向所述室内单元赋予运转指令的遥控器中配置的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并且相互通信信息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空调机中,配置于所述室外单元的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逆变器电路驱动用控制器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这一情况。
CN201420111957.9U 2013-03-19 2014-03-12 空调机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79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6751 2013-03-19
JP2013056751A JP6080633B2 (ja) 2013-03-19 2013-03-19 空気調和機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7951U true CN203757951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195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7951U (zh) 2013-03-19 2014-03-12 空调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0633B2 (zh)
CN (1) CN203757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516A (zh) * 2016-01-06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7596B2 (ja) * 2015-03-31 2019-07-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170633A1 (ja) * 2015-04-22 2016-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3436A (ja) * 1982-10-01 1984-04-1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回路
JPH076665B2 (ja) * 1989-05-29 1995-01-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H0829024A (ja) * 1994-07-19 1996-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3216585B2 (ja) * 1997-08-29 2001-10-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730808B2 (ja) * 1999-06-03 2006-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4007402B2 (ja) * 2006-02-02 2007-11-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516A (zh) * 2016-01-06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80633B2 (ja) 2017-02-15
JP2014181857A (ja) 2014-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8349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WO201309927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228365B (zh) 离心机和电力控制设备
CN104467558A (zh) 一种替换psc电机的ecm电机参数设定方法
CN203757951U (zh) 空调机控制装置
CN103292389A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2721141B (zh) 一种直流无刷风机盘管机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2000111123A (ja) セパレート形空気調和機
EP3382294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580400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231014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EP354101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565577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7258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7257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13711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012782A (ja) セパレート形空気調和機
KR10159668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313989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6861905U (zh) 冷库用空调系统
JP201716119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0432560C (zh) 空调中间控制器
WO2024113971A1 (zh) 空调系统及其供电控制装置和供电控制方法
JP577257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145895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