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2096U -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2096U
CN203752096U CN201420178716.6U CN201420178716U CN203752096U CN 203752096 U CN203752096 U CN 203752096U CN 201420178716 U CN201420178716 U CN 201420178716U CN 203752096 U CN203752096 U CN 203752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gear
seat
wheel body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87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Dan Che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Dan Ch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Dan Che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Dan Ch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787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2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2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20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簧松紧调节装置,属于日常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底板件和盖板件围成蜗轮腔、蜗杆腔和手柄插拔口,啮合的蜗轮蜗杆分设于蜗轮腔和蜗杆腔,蜗轮由带缺口的主蜗轮体和插置于缺口中的副蜗轮体组成,所述缺口贯通蜗轮中心孔,安装扭簧的扭簧轴可以从该缺口卡入蜗轮中心孔,副蜗轮体由对配的卡榫卡槽径向限位、由卡榫和限位压件轴向限位,在主蜗轮和副蜗轮体上各用支架支撑安装一根可以插入扭簧调节法兰的调节孔的杠杆,调节时只要手扶手柄,蜗杆由连接于端部蜗杆旋转驱动器驱动旋转,带动蜗轮旋转,从而驱动扭簧旋转实现扭力调整,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杠杆人工交替插拔扳动旋转方式操作安全性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Description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工具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用于扭簧扭力调节的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扭簧是一种通过使弹簧圈发生扭转变形而产生弹力的弹簧。在使用扭簧的翻板门中,扭簧的作用就是平衡门体的重量,减少开关门时的能耗,扭簧穿装于扭簧轴,扭簧一端使用固定法兰固定,另一端通过调节法兰与扭簧轴固定,扭簧轴上固定套装绳轮,绳轮上缠绕钢丝绳,钢丝绳下端与门体底端连接,门体的下降能通过钢丝绳、扭簧轴带动扭簧旋转变形产生扭力,当扭簧的扭力与关门状态时的门体重量相当时,开门机就能以最小的功耗实现门体上升开门。在翻板门安装时需要将扭簧扭力调整到相当于关门状态时的门体重量。如图1所示,现有的扭簧扭力调整方式都是采用杠杆A4插入调节法兰A3上的调节孔A31后手动扳动调节法兰旋转方式,带动扭簧A1旋转变形,在扭力达到与门体重量相当时,用紧定螺钉将调节法兰与扭簧轴A2固定。调节过程中调节法兰一边旋转一边由安装工人将两根杠杆在调节孔中交替插拔,扭簧轴的安装位置相对较高,工人需要爬高并使用较大扳力,杠杆插拔扳动时又容易脱出导致工人受伤,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扭簧扭力调节工具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性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并能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对啮合的蜗轮和蜗杆、底板、盖板,设有蜗轮腔的蜗轮座、用于安装蜗杆并与蜗轮座固定连接的蜗杆座以及与蜗轮座相互固定的手柄机构;
蜗轮座主要由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盖合围成所述蜗轮腔,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上都设置有轴向通孔和侧方缺口,使蜗轮座具有轴向通孔和侧方缺口,蜗轮座侧方缺口宽度不小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
蜗轮容置于蜗轮座的蜗轮腔中,蜗轮由主蜗轮体和副蜗轮体组成,主蜗轮体上成形有贯通蜗轮中心孔的缺口,可以将扭簧轴从蜗轮座侧方缺口和主蜗轮体上的缺口卡入蜗轮中心孔,缺口侧方的主蜗轮体上设置有卡槽,副蜗轮体一侧端面的侧方设置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榫,另一侧端面上用螺钉和弹簧限位支撑安装有限位压件,副蜗轮体置于主蜗轮体缺口中,卡榫卡入所述卡槽,对副蜗轮体形成径向限位,限位压件压靠于主蜗轮体端面,卡榫和限位压件配合对副蜗轮体进行轴向限位,主蜗轮体和副蜗轮体配合后内侧形成所述蜗轮中心孔,外侧形成完整的轮齿,所述限位压件、中心孔外露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
蜗杆由两个轴承支撑安装于蜗杆座,蜗杆端部连接蜗杆旋转驱动器;
所述的蜗轮端面上通过支架支撑安装有杠杆,当蜗轮中心孔中心线与安装扭簧的扭簧轴同轴时,杠杆轴向与扭簧端部的调节法兰上的调节孔中心线同向,支架伸出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并能随蜗轮在轴向通孔中旋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述技术特征。
所述的蜗轮由至少两个固定于所述蜗轮腔腔壁的圆弧导轨支撑,圆弧导轨成形有横截面成U形的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槽槽底为周向圆弧面,导向限位槽槽宽与蜗轮齿宽相当,导向限位槽槽口相对,所有圆弧导轨的导向限位槽围成容置蜗轮并对蜗轮旋转起导向限位的导向限位腔。
所述的蜗杆端部成形为多面体形。
所述的蜗杆旋转驱动器为电动旋转驱动器,蜗杆旋转驱动器的转轴上固定有与蜗杆端部形成插接配合的连接头,可以即插即用。
所述的蜗杆旋转驱动器也可以为手动扳手。
所述的杠杆为两根,增加驱动平稳性,相应的,所述的支架也为两个。
所述的其中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主蜗轮体上,另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副蜗轮体上,两根杠杆轴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两根杠杆上设置螺纹段,所述支架上设置螺孔,杠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于支架,可以调节杠杆头部相对于扭簧调节法兰的位置,适应不同规格的调节法兰。
所述的蜗杆座主要由蜗杆座底板和蜗杆座盖板盖合围成蜗杆腔,蜗杆座底板与所述的蜗轮座底板连为一体,蜗杆座盖板与所述的蜗轮座盖板连为一体,通过整体冲压制成,该蜗杆腔与所述的蜗轮腔连通,支撑安装蜗杆的两个轴承为推力轴承,蜗杆的蜗齿位于两个轴承之间。
所述的手柄机构包括手柄座和手柄,手柄座主要由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盖合围成手柄插拔口,手柄插装于该手柄插拔口,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柄拔下,减小占位空间,方便携带,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分别与所述的蜗杆座底板和蜗杆座盖板连为一体,通过整体冲压制成,使得蜗轮座底板、蜗杆座底板和手柄座底板依次连接成整体底板件,蜗轮座盖板、蜗杆座盖板和手柄座盖板依次连接成整体盖板件。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使副蜗轮体对准蜗轮座侧方缺口,即使主蜗轮体上的缺口对准蜗轮座侧方缺口,将限位压件旋转到不压靠主蜗轮体的空位,取下副蜗轮体,形成从蜗轮座侧方缺口到蜗轮中心孔的通道,将蜗轮座缺口对准扭簧轴并使扭簧轴卡入蜗轮中心孔,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主蜗轮体上的杠杆插入扭簧调节法兰上的调节孔;然后将副蜗轮体重新卡入主蜗轮体的缺口,使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副蜗轮体上的杠杆插入调节法兰上的调节孔,副蜗轮体上的限位压件旋转压靠于主蜗轮体上;接下来,操作工人手握着手柄,使蜗轮座不旋转,将扭簧调节法兰的紧定螺钉旋松,使用蜗杆旋转驱动器驱动蜗杆旋转,带同蜗轮以扭簧轴为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蜗轮上的杠杆绕扭簧轴旋转,通过杠杆带同调节法兰旋转,实现扭簧旋转调节扭簧扭力,根据扭簧扭力调节大小需要确定蜗轮旋转圈数;完成调节后,将紧定螺钉拧紧固定调节法兰相对于扭簧轴的位置,取下副蜗轮体,使扭簧轴从主蜗轮体的缺口中脱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手持式蜗轮蜗杆机构传递动力和固定于蜗轮上的杠杆插入扭簧调节法兰的调节孔驱动调节法兰旋转,实现杠杆一次插入完成全部调节,调节快速,蜗杆旋转驱动器可以是电动驱动器或手动驱动器,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工人劳动强度小,调节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扭簧扭力调节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驱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连接蜗杆旋转启动器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带杠杆蜗轮体组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带杠杆蜗轮体组件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导轨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蜗轮7、蜗杆5、蜗轮座、蜗杆座、蜗杆旋转驱动器1、手柄机构和两根杠杆10;蜗轮座包括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蜗杆座包括蜗杆座底板和蜗杆座盖板,手柄机构包括手柄座和手柄3,手柄座包括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蜗轮座底板、蜗杆座底板和手柄座底板依次连接成整体底板件4,并由钣金件冲压一体成形,底板件4和盖板件边缘都形成相对应的翻边;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近似圆形,都设置轴向通孔,边缘翻边都设置有相对应并与轴向通孔贯通的缺口,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的边缘翻边也设置有相对应的缺口,使得底板件和盖板件的边缘翻边形成为两条从蜗轮座到手柄座的翻边;底板件4和盖板件盖合并用螺钉连接紧固,形成相互贯通的蜗轮腔、蜗杆腔、手柄插拔口和蜗轮座侧方缺口,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上的轴向通孔组成贯通蜗轮腔的蜗轮座轴向通孔。
蜗轮7由主蜗轮体71和副蜗轮体72组成,主蜗轮体71上成形有贯通蜗轮中心孔73的缺口,缺口侧方的主蜗轮体上设置有卡槽711,卡槽为孔口位于主蜗轮体端面并且孔壁缺口的沉孔,孔壁缺口位于主蜗轮体缺口处;副蜗轮体72一侧端面的侧方设置与所述卡槽711对应的卡榫721,另一侧端面上用螺钉12和弹簧限位支撑安装有限位压件11,副蜗轮体72置于主蜗轮体71缺口中,卡榫721卡入所述卡槽711,对副蜗轮体形成径向限位,限位压件11压靠于主蜗轮体端面,卡榫721和限位压件11配合对副蜗轮体进行轴向限位,主蜗轮体71和副蜗轮体72配合后内侧形成所述蜗轮中心孔73,外侧形成完整的轮齿。
蜗轮座底板内壁上设置两个不相连的圆弧形凹槽,每个圆弧形凹槽中固定一个圆弧导轨8,圆弧导轨成形有横截面成U形的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槽槽底为周向圆弧面,导向限位槽槽宽与蜗轮齿宽相当,导向限位槽槽口相对,所有圆弧导轨的导向限位槽围成两侧缺口的导向限位腔,蜗轮容置于该导向限位腔中由其对蜗轮旋转起导向限位,副蜗轮体能通过缺口中装卸;所述限位压件、中心孔外露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蜗轮座侧方缺口宽度不小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可以将扭簧轴从蜗轮座侧方缺口和主蜗轮体上的缺口卡入蜗轮中心孔。
蜗杆5由两个推力轴承6支撑安装于蜗杆座的蜗杆腔中,蜗杆的蜗齿位于两个轴承之间,蜗杆5与蜗轮7啮合,蜗杆端部成形为六面体形,蜗杆旋转驱动器1为电动形式,蜗杆旋转驱动器的转轴上固定有连接头2,连接头上设置与蜗杆端部形成插接配合的内六角凹槽,可以即插即用。
杠杆10由支架9支撑安装,杠杆10上设置螺纹段,支架9上设置螺孔,杠杆与支架形成螺纹配合,其中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主蜗轮体71上,另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副蜗轮体72上,两根杠杆轴向相同,当蜗轮中心孔中心线与安装扭簧的扭簧轴同轴时,杠杆轴向与扭簧端部的调节法兰上的调节孔中心线同向,支架伸出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并能随蜗轮在轴向通孔中旋转。
手柄3插装于手柄插拔口,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柄拔下,减小占位空间,方便携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蜗杆旋转驱动器也可以为手动扳手。

Claims (10)

1.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对啮合的蜗轮(7)和蜗杆(5)、设有蜗轮腔的蜗轮座、用于安装蜗杆并与蜗轮座固定连接的蜗杆座以及与蜗轮座相互固定的手柄机构;
蜗轮座主要由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盖合围成所述蜗轮腔,蜗轮座底板和蜗轮座盖板上都设置有轴向通孔和侧方缺口,使蜗轮座具有轴向通孔和侧方缺口,蜗轮座侧方缺口宽度不小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73);
蜗轮(7)容置于蜗轮座的蜗轮腔中,蜗轮(7)由主蜗轮体(71)和副蜗轮体(71)组成,主蜗轮体(71)上成形有贯通蜗轮中心孔的缺口,可以将扭簧轴从蜗轮座侧方缺口和主蜗轮体上的缺口卡入蜗轮的中心孔(73),缺口侧方的主蜗轮体(71)设置有卡槽(711),副蜗轮体(72)一侧端面的侧方设置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榫(721),另一侧端面上用螺钉(12)和弹簧限位支撑安装有限位压件(11),副蜗轮体(72)置于主蜗轮体缺口中,卡榫(721)卡入所述卡槽(711),限位压件(11)压靠于主蜗轮体(71)的端面,主蜗轮体和副蜗轮体配合后内侧形成所述蜗轮的中心孔(73),外侧形成完整的轮齿,所述限位压件、中心孔外露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
蜗杆(5)由两个轴承(6)支撑安装于蜗杆座,蜗杆(5)端部连接蜗杆旋转驱动器(1);
所述的蜗轮(7)端面上通过支架(9)支撑安装有杠杆(10),当蜗轮中心孔中心线与安装扭簧的扭簧轴同轴时,杠杆轴向与扭簧端部的调节法兰上的调节孔中心线同向,支架伸出于所述蜗轮座的轴向通孔并能随蜗轮在轴向通孔中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7)由至少两个固定于所述蜗轮腔腔壁的圆弧导轨(8)支撑,圆弧导轨成形有横截面成U形的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槽槽底为周向圆弧面,导向限位槽槽宽与蜗轮齿宽相当,导向限位槽槽口相对,所有圆弧导轨的导向限位槽围成容置蜗轮并对蜗轮旋转起导向限位的导向限位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5)端部成形为多面体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旋转驱动器(1)为电动旋转驱动器,蜗杆旋转驱动器的转轴上固定有与蜗杆端部形成插接配合的连接头(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旋转驱动器(1)为手动扳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10)为两根,所述的支架(9)也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主蜗轮体上,另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副蜗轮体上,两根杠杆轴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杠杆上设置螺纹段,所述支架上设置螺孔,杠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于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座主要由蜗杆座底板和蜗杆座盖板盖合围成蜗杆腔,蜗杆座底板与所述的蜗轮座底板连为一体,蜗杆座盖板与所述的蜗轮座盖板连为一体,通过整体冲压制成,该蜗杆腔与所述的蜗轮腔连通,支撑安装蜗杆的两个轴承为推力轴承,蜗杆的蜗齿位于两个轴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簧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机构包括手柄座和手柄(3),手柄座主要由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盖合围成手柄插拔口,手柄插装于该手柄插拔口手柄座底板和手柄座盖板分别与所述的蜗杆座底板和蜗杆座盖板连为一体。
CN201420178716.6U 2014-04-14 2014-04-14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2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8716.6U CN203752096U (zh) 2014-04-14 2014-04-14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8716.6U CN203752096U (zh) 2014-04-14 2014-04-14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2096U true CN203752096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4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87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2096U (zh) 2014-04-14 2014-04-14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20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999A (zh) * 2016-09-12 2017-01-25 厦门美时美克空气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扭簧力矩智能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1225486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曹云标 一种三维压力传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999A (zh) * 2016-09-12 2017-01-25 厦门美时美克空气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扭簧力矩智能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06351999B (zh) * 2016-09-12 2018-06-29 厦门美时美克空气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扭簧力矩智能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1225486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曹云标 一种三维压力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7345B (zh) 一种用于医用换能器的装配装置
CN207824337U (zh) 用于阀体和阀盖装配及拆解的扭力设备
CN103029086B (zh) 多螺母定扭矩安装装置
CN203752096U (zh) 扭簧扭力调节装置
CN204300489U (zh) 一种蝶阀用可变速蜗轮驱动装置
CN210616344U (zh) 一种扳手转接辅助装备
CN209532007U (zh) 一种箱包生产中的铆钉机
CN201769158U (zh) 压紧拧紧头
CN206998245U (zh) 油压减振器分解、组装用拧紧机
CN204966726U (zh) 一种多角度卡线夹头
CN205172271U (zh) 双输出电动、手动开窗机
CN211330920U (zh) 一种自动化阀座打孔装置
CN111322449B (zh) 一种阀门转动装置
CN210193275U (zh) 一种行程限位装置
CN204304729U (zh) 一种伺服电机转子模块叠压工装
CN207612164U (zh) 高压开关用手自两用减速电动机
CN204553752U (zh) 一种丝杆调节式升降机
CN209970585U (zh) 新型导线连接器专用电动力矩扳手
CN202327311U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
CN221033863U (zh) 变压器铁心双夹紧螺母扭矩同步控制装置
CN201902647U (zh) 直流变频调节型小推力电动执行机构
CN213144191U (zh) 一种l形电动开门器
CN206898743U (zh) 一种伺服马达打螺丝装置
CN214305504U (zh) 一种阀门手轮辅助工具
CN216478815U (zh) 一种用于液压设备零件抛光加工的减速机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