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9290U -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39290U
CN203739290U CN201420012579.9U CN201420012579U CN203739290U CN 203739290 U CN203739290 U CN 203739290U CN 201420012579 U CN201420012579 U CN 201420012579U CN 203739290 U CN203739290 U CN 203739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mmunicated
tension
piston rod
upp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25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如明
吉桂生
唐正东
徐久兵
陈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ngl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ng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ngl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ng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125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39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39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392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力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拉紧气缸的第一下腔体与储气筒连通,第一上腔体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储气筒连接;拉紧气缸盖上设有复位气缸,复位气缸内设有空心活塞杆和活塞环;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一进出口与复位气缸的第二下腔体连通,第二进出口与复位气缸的第二上腔体连通,泄放口与大气连通,第一进出口与压力进出口连通,压力进出口与储气筒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活塞杆推动拉紧活塞下行,达到松开压力机零部件的目的;空心活塞杆与拉紧活塞头分离,使与储气筒连通的第一下腔体气压大于第一上腔体气压,达到重新拉紧压力机零部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复位行程可控的优点。

Description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机,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拉紧气缸、拉紧活塞、设于拉紧气缸底部的拉紧气缸座和设于拉紧气缸顶部的拉紧气缸盖,拉紧活塞包括有用于拉紧压力机零部件的拉紧活塞杆和与拉紧活塞杆连接的拉紧活塞头,拉紧活塞头设于拉紧气缸内并将拉紧气缸的内腔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拉紧气缸壁上开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气孔一,拉紧气缸盖上开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气孔二。拉紧气缸处于锁紧状态时,下腔体气压大于上腔体气压,使拉紧活塞杆向上提起从而拉紧压力机零部件。当需要松开压力机零部件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操作将下腔体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或对上腔体采取反向供气措施,使促使拉紧活塞杆下行,松开拉紧压力机零部件。
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泄放拉紧气缸下腔体压缩气体的方法松开压力机零部件,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下,且重新锁紧压力机零部件时,需要对拉紧气缸下腔体重新供气,压缩气体消耗量大;采用上腔体反向供气促使拉紧活塞下行,复位行程不可控、可靠性差;整个复位操作需要人工反复控制排气和供气,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机气缸复位操作耗时长、复位行程不可控、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拉紧气缸、拉紧活塞、设于拉紧气缸底部的拉紧气缸座和设于拉紧气缸顶部的拉紧气缸盖,所述拉紧活塞包括有用于拉紧压力机零部件的拉紧活塞杆和与拉紧活塞杆连接的拉紧活塞头,所述拉紧活塞头设于拉紧气缸内并将拉紧气缸的内腔分为第一上腔体和第一下腔体,所述拉紧气缸上还开设有与第一下腔体连通的气孔一,所述拉紧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一上腔体连通的气孔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一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气筒,所述气孔二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储气筒连通;所述拉紧气缸盖上设有复位气缸,所述复位气缸的顶部设有复位气缸盖,内部贯穿有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上端延伸超出复位气缸盖,下端延伸至拉紧气缸的第一上腔体内;所述空心活塞杆上还套装有与复位气缸滑动密封连接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将复位气缸的内腔分为第二上腔体和第二下腔体;所述储气筒上还连接有二位四通电磁阀,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通过压力进出口与储气筒连通,通过第一进出口与第二下腔体连通,通过第二进出口与第二上腔体连通;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泄放口与大气连通,第一进出口与压力进出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第一下腔体直接与储气筒相连通,使得第一下腔体气压始终与储气筒气压保持平衡,即便需要松开压力机零部件也无需将第一下腔体内的压缩气体全部泄放,因此,压缩气体消耗量小、复位耗时短、工作效率高;2、由于拉紧活塞是由空心活塞杆推动下行的,因此拉紧气缸的复位行程可通过控制复位气缸中活塞环的行程而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了拉紧气缸复位行程不可控的技术问题;3、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二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各腔体的进出气,实现了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更加灵活、简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紧活塞头上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与空心活塞杆相对应设置;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密封凹槽相匹配的设有密封圈一。空心活塞杆下行插入密封凹槽,使第一上腔体形成密封空间,密封凹槽和密封圈的设置充分保证了第一上腔体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拉紧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二下腔体连通的气孔三,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一进出口通过气孔三与第二下腔体连通;所述复位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二上腔体连通的气孔四,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二进出口通过气孔四与第二上腔体连通。此设计结构可有效避免活塞环下行堵塞气孔三、活塞环上行堵塞气孔四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气缸盖与空心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圈二,所述拉紧气缸盖与空心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圈三。密封圈二、密封圈三的设置保证了复位气缸的密封性能,提高了复位气缸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拉紧气缸与复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紧气缸;1a第一上腔体;1b第一下腔体;2拉紧气缸盖;3拉紧气缸座;4拉紧活塞杆;5拉紧活塞头;5a密封凹槽;6复位气缸;6a第二上腔体;6b第二下腔体;7复位气缸盖;8空心活塞杆;9活塞环;10气孔一;11气孔二;12气孔三;13气孔四;14储气筒;15二位二通电磁阀;16二位四通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拉紧气缸1、拉紧活塞、设于拉紧气缸1底部的拉紧气缸座3和设于拉紧气缸1顶部的拉紧气缸盖2,拉紧活塞包括有用于拉紧压力机零部件的拉紧活塞杆4和与拉紧活塞杆4连接的拉紧活塞头5,拉紧活塞头5设于拉紧气缸1内并将拉紧气缸1的内腔分为第一上腔体1a和第一下腔体1b,拉紧气缸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下腔体1b连通的气孔一10,拉紧气缸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上腔体1a连通的气孔二11。气孔一10通过管道直接与储气筒14连通,气孔二11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15与储气筒14连通;拉紧气缸盖2上设有复位气缸6,复位气缸6与拉紧气缸盖2之间密封连接。复位气缸6的顶部设有复位气缸盖7,内部贯穿有空心活塞杆8。空心活塞杆8的内部开设贯穿空心活塞杆上端和下端的气流通道,空心活塞杆的上端延伸超出复位气缸盖7,下端延伸至拉紧气缸1的第一上腔体1a内。活塞环9套装于空心活塞杆上,并与复位气缸6滑动密封连接的,活塞环9将复位气缸6的内腔分为第二上腔体6a和第二下腔体6b。二位四通电磁阀16包括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压力进出口和泄放口。储气筒14与二位四通电磁阀16的压力进出口连通,拉紧气缸盖2上开设有与第二下腔体6b连通的气孔三12,二位四通电磁阀16的第一进出口通过气孔三12与第二下腔体6b连通;复位气缸盖7上开设有与第二上腔体6a连通的气孔四13,二位四通电磁阀16的第二进出口通过气孔四13与第二上腔体6a连通。压力机零部件被锁紧状态下,二位四通电磁阀16的泄放口与大气连通,第一进出口与压力进出口连通。
拉紧活塞头5上开设有密封凹槽5a,密封凹槽5a与空心活塞杆8相对应设置,空心活塞杆8的下端与密封凹槽5a相匹配的设有密封圈一。复位气缸盖7与空心活塞杆8之间设有密封圈二,拉紧气缸盖2与空心活塞杆8之间设有密封圈三。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过程如下:(1)接通二位四通电磁阀16、二位二通电磁阀15的电源,切换二位四通电磁阀16,第二进出口与压力进出口连通,第一进出口与泄放口连通;此时,复位气缸6的第二上腔体6a与储气筒14连通并开始进气,第二下腔体6b与大气连通并开始排气,第二上腔体6a气压大于第二下腔体6b气压,活塞环9带动空心活塞杆8下行;(2)空心活塞杆8下行至拉紧活塞头5,第一上腔体1a形成封闭空间;此时,控制打开二位二通电磁阀15,第一上腔体1a与第一下腔体1b同时与储气筒14连通,两腔体内气压相等;储气筒14继续为第二上腔体6a供气,空心活塞杆8推动拉紧活塞继续下行,直至松开压力机零部件;(3)关闭二位二通电磁阀15,再次切换二位四通电磁阀16,第一进出口重新与压力进出口连通,第二进出口重新与泄放口连通;此时,第二下腔体6b与储气筒14连通并开始进气,第二上腔体6a与大气连通并开始排气,第二下腔体6b大于第二上腔体6a气压,活塞环9带动空心活塞杆8上行;(4)空心活塞杆8与拉紧活塞头5分离,第一上腔体1a通过空心活塞杆8与大气连通,第一下腔体1b气压大于第一上腔体1a气压,拉紧活塞上行,拉紧压力机零部件,完成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拉紧气缸、拉紧活塞、设于拉紧气缸底部的拉紧气缸座和设于拉紧气缸顶部的拉紧气缸盖,所述拉紧活塞包括有用于拉紧压力机零部件的拉紧活塞杆和与拉紧活塞杆连接的拉紧活塞头,所述拉紧活塞头设于拉紧气缸内并将拉紧气缸的内腔分为第一上腔体和第一下腔体,所述拉紧气缸上还开设有与第一下腔体连通的气孔一,所述拉紧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一上腔体连通的气孔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一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气筒,所述气孔二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储气筒连通;所述拉紧气缸盖上设有复位气缸,所述复位气缸的顶部设有复位气缸盖,内部贯穿有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上端延伸超出复位气缸盖,下端延伸至拉紧气缸的第一上腔体内;所述空心活塞杆上还套装有与复位气缸滑动密封连接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将复位气缸的内腔分为第二上腔体和第二下腔体;所述储气筒上还连接有二位四通电磁阀,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通过压力进出口与储气筒连通,通过第一进出口与第二下腔体连通,通过第二进出口与第二上腔体连通;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泄放口与大气连通,第一进出口与压力进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活塞头上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与空心活塞杆相对应设置;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密封凹槽相匹配的设有密封圈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二下腔体连通的气孔三,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一进出口通过气孔三与第二下腔体连通;所述复位气缸盖上开设有与第二上腔体连通的气孔四,所述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第二进出口通过气孔四与第二上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气缸盖与空心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圈二,所述拉紧气缸盖与空心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圈三。
CN201420012579.9U 2014-01-09 2014-01-09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39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2579.9U CN203739290U (zh) 2014-01-09 2014-01-09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2579.9U CN203739290U (zh) 2014-01-09 2014-01-09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39290U true CN203739290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257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39290U (zh) 2014-01-09 2014-01-09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392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966A (zh) * 2014-01-09 2014-04-23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49819A (zh) * 2019-01-15 2019-04-19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966A (zh) * 2014-01-09 2014-04-23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37966B (zh) * 2014-01-09 2015-11-04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49819A (zh) * 2019-01-15 2019-04-19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3740U (zh) 自动双向连续气液增压的增压系统
CN203739290U (zh)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
CN204137344U (zh) 一种膏体材料定量灌装装置
CN103737966B (zh) 压力机气缸自动复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11221A (zh) 全行程往复活塞式手动压缩机
CN202326136U (zh) 一种用于自动控制空压机的组合进气阀
CN202580081U (zh) 调压式自动闸阀
CN203614754U (zh) 一种电磁膜片式缸体组合常闭阀门
CN204122719U (zh) 一种金属材料半固态压铸成型用的压射和控制装置
CN203452996U (zh) 全行程往复活塞式手动压缩机
CN203604717U (zh) 两位五通先导式机械阀
CN204572595U (zh) 一种液压马达定角度转动装置
CN203670122U (zh) 油泵定量控制系统
CN203641574U (zh) 一种高压截止阀
CN203362690U (zh) 双向增压节能打壳气缸
CN204175985U (zh) 设有液压密封结构的蝶阀
CN203880106U (zh) 一种组合式压力阀
CN102678951A (zh) 调压式自动闸阀
CN204328163U (zh) 余热回收用快开阀快开气动系统
CN204910855U (zh) 一种用于萃取罐底盖的提拉装置
CN204300426U (zh) 一种真空罐放水阀
CN203743585U (zh) 双控阀门
CN203214268U (zh) 一种连续真空生产线双腔转换室抽气系统
CN202319269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开启气路
CN203463690U (zh) 用于消防器材管路上的手动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0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