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6807U -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6807U
CN203726807U CN201320841210.4U CN201320841210U CN203726807U CN 203726807 U CN203726807 U CN 203726807U CN 201320841210 U CN201320841210 U CN 201320841210U CN 203726807 U CN203726807 U CN 203726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ntainer
parison
clamping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12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
邓京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412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6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6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68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包括吹塑喷嘴、型坯挤出装置和位于型坯挤出装置下方的模具装置,所述吹塑喷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挤出装置中并可伸入型坯挤出装置挤出的型坯内,所述模具装置的下方设有用于对从模具装置中出来的已封口容器进行冲裁的模切装置,所述模切装置与一可带动其相对模具装置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定位方便、材料利用率、稳定可靠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食品、医药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容器吹灌封设备大多包括挤出工位、吹塑灌封工位、冲裁工位等多个工位,首先在挤出工位通过型坯挤出头挤出管坯至模具装置中,然后用切刀截断管坯,将所截管坯转移至吹塑灌封工位进行吹塑成型并灌装封口,最后转移至冲裁工位进行冲裁。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管坯转移、支撑等需要,一般在容器成型阶段于容器的上下两端成型出余边结构,这些都属于成型后塑料容器的边角余料,送到冲裁工位之后又被裁掉,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这种形式的设备工位设置过多,定位困难,整体结构庞大复杂。再者,受各种因素影响,型坯挤出头每次挤出管坯的长度和挤出方向很难保证准确一致,对型坯的成型、封口等后续工作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定位方便、材料利用率高、稳定可靠的塑料容器连续成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包括吹塑喷嘴、型坯挤出装置和位于型坯挤出装置下方的模具装置,所述吹塑喷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挤出装置中并可伸入型坯挤出装置挤出的型坯内,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一对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开模和合模的成型模,各成型模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主型腔、封口型腔和容纳腔,所述主型腔用于成型容器主体,所述容纳腔位于成型模的底部并可至少容纳容器主体偏上部分,所述封口型腔对位于容纳腔内的容器主体成型封口部;所述模具装置的下方设有用于对从模具装置中出来的已封口容器进行冲裁的模切装置,所述模切装置可相对模具装置上下移动;所述模切装置包括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打开和闭合的第一装夹模和第二装夹模,各装夹模的顶部设有可在两个装夹模闭合时至少夹持容器主体偏下部分的夹持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模切装置与模具装置抵接时,所述容纳腔和夹持腔共同容纳一整个容器主体。
所述第一装夹模和第二装夹模上于夹持腔的下方设有与容器高度适配的冲裁孔,所述第一装夹模的冲裁孔中设有可通过水平移动伸入第二装夹模的冲裁孔中的冲头。
所述第二装夹模上远离第一装夹模的一侧设有与冲裁孔连通的落料孔。
所述吹塑喷嘴包括用于吹气的吹塑喷管和用于灌装的灌装喷针,所述灌装喷针套设于吹塑喷管内。
所述型坯挤出装置和模具装置两者中,其中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不动,另外一个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或者,所述型坯挤出装置和模具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均固定不动。
所述型坯挤出装置的底部设有用于向两个成型模之间挤出椭圆管状型坯的椭圆管状挤出口,每个椭圆管状型坯同时与成型模上横向布置的多个主型腔配合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塑料容器沿型坯挤出方向连续成型,成型出的塑料容器依次首尾相接,各塑料容器的上下两端的余边结构少,材料利用率高;
2、本实用新型型坯挤出、吹塑成型、冲裁都在沿型坯挤出方向的同一工位上进行,无需多次定位,定位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
3、本实用新型由于模切装置可相对模具装置上下移动,因此可通过模切装置夹带着由型坯成型的容器向下运动,以此约束型坯的运动行程,消除型坯挤出长度的误差,并可对型坯挤出方向进行导向,保证后续型坯成型、封口等工作稳定可靠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挤出圆管状型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挤出椭圆管状型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吹塑喷嘴;11、吹塑喷管;12、灌装喷针;2、型坯挤出装置;21、型坯;23、圆管状挤出口;25、椭圆管状挤出口;3、模具装置;31、成型模;311、主型腔;312、封口型腔;313、容纳腔;5、模切装置;51、第一装夹模;52、第二装夹模;53、冲裁孔;54、落料孔;55、冲头;56、夹持腔;7、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包括吹塑喷嘴1、型坯挤出装置2和位于型坯挤出装置2下方的模具装置3。型坯挤出装置2用于向模具装置3挤出型坯21,本实施例中,型坯21为圆管状,型坯挤出装置2的底部设有用于挤出圆管状型坯21的圆管状挤出口23。吹塑喷嘴1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挤出装置2中并可伸入型坯挤出装置2挤出的型坯21内,对挤入模具装置3内的型坯21吹塑成型。
模具装置3包括一对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开模和合模的成型模31,各成型模3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主型腔311、封口型腔312和容纳腔313,主型腔311用于成型容器7主体,容纳腔313位于成型模31的底部并可至少容纳容器7主体偏上部分,封口型腔312对位于容纳腔313内的容器7主体成型封口部。主型腔311内的容器7主体向下移动至容纳腔313时,即可通过封口型腔312进行封口。在封口型腔312的下方设置容纳腔313,可避免封口型腔312成型封口部时跑胶。
模具装置3的下方设有用于对从模具装置3中出来的已封口容器7进行冲裁的模切装置5,随着型坯21的继续挤出,成型并封口后的容器7便从模具装置3向下运动至模切装置5中。所以,型坯21挤出、吹塑成型、冲裁都在沿着型坯21挤出方向的同一工位上进行,无需多次定位,定位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模切装置5与一可带动其相对模具装置3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图未示)相连,运动至模切装置5中的容器7可由模切装置5带着向下运动,以此约束型坯21的运动行程,消除型坯21挤出长度的误差,并可对型坯21挤出方向进行导向,保证后续型坯21成型、封口等工作稳定可靠地进行。同时,通过模切装置5带着容器7向下移动,可保证主型腔311内的容器7主体能够准确地移动至容纳腔313内,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模切装置5包括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打开和闭合的第一装夹模51和第二装夹模52,各装夹模的顶部设有可在两个装夹模闭合时至少夹持容器7主体偏下部分的夹持腔56。模切装置5通过夹持腔56夹持容器7带着容器7向下运动。在模切装置5与模具装置3抵接时,容纳腔313和夹持腔56共同容纳一整个容器7主体,即容纳腔313容纳容器7主体的上半部分,夹持腔56夹持容器7主体的下半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夹模51和第二装夹模52上于夹持腔56的下方设有与容器7高度适配的冲裁孔53,第一装夹模51的冲裁孔53中设有可通过水平移动伸入第二装夹模52的冲裁孔53中的冲头55。第二装夹模52上远离第一装夹模51的一侧设有与冲裁孔53连通的落料孔54,由冲头55冲裁后的容器7从落料孔54出料。
本实施例中,吹塑喷嘴1包括用于吹气的吹塑喷管11和用于灌装的灌装喷针12,灌装喷针12套设于吹塑喷管11内。所以,在吹塑喷嘴1将型坯21成型出容器7主体后,就可通过灌装喷针12向容器7主体内灌装药液等介质。
本实施例中,型坯挤出装置2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不动,模具装置3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使得型坯挤出装置2能够不间断地连续挤出型坯,缩短塑料塑料瓶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型坯挤出装置2能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间断地连续挤出型坯21,也可设置成模具装置3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不动,型坯挤出装置2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设置成型坯挤出装置2和模具装置3在竖直方向上均固定不动,虽然效率不及本实施例,但模具装置3和型坯挤出装置2运行更稳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1、成型模31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装夹模51和第二装夹模52两个装夹模也处于打开状态,型坯挤出装置2开始连续不断地向两个成型模31之间挤出型坯21(参见图2);
2、成型模31合模,同时模具装置3和模切装置5随型坯21挤出向下运动,吹塑喷嘴1向下运动将主型腔311内的型坯21吹塑成型出容器7主体再灌装(参见图3);
3、灌装完成后,吹塑喷嘴1上升至初始位置,成型模31开模,同时模具装置3和模切装置5上升至初始位置,使刚灌装完成的容器7主体移动至容纳腔313的位置处(参见图4);
4、两个装夹模合模,通过夹持腔56将刚灌装完成的容器7主体的下半部分夹持住(参见图5);
5、成型模31合模,使刚灌装完成的容器7主体的上半部分容置于容纳腔313内(参见图6);
6、模具装置3和模切装置5随型坯21挤出向下运动,吹塑喷嘴1向下运动将主型腔311内的型坯21吹塑成型出容器7主体再灌装,同时封口型腔312对容纳腔313内的容器7主体封口(参见图7);
7、灌装完成后,吹塑喷嘴1上升至初始位置,成型模31开模(参见图8);
8、模具装置3上升至初始位置,同时模切装置5带着夹持腔56内容器7主体向下运动,使原本位于主型腔311内的容器7主体移动至容纳腔313的位置处(参见图9);
9、成型模31合模,使位于容纳腔313位置处的容器7主体的上半部分容置于容纳腔313内(参见图10);
10、两个装夹模打开后向上运动,模具装置3随型坯21挤出向下运动,直至模切装置5与模具装置3相抵接,与此同时,吹塑喷嘴1向下运动将主型腔311内的型坯21吹塑成型出容器7主体再灌装,封口型腔312对容纳腔313内的容器7主体封口(参见图11、图12);
11、两个装夹模闭合,原先位于夹持腔56内的容器7此时刚好位于冲裁孔53,同时夹持腔56将容纳腔313内的容器7主体的下半部分夹持住(参见图13);
12、吹塑喷嘴1上升至初始位置,成型模31开模,冲头55移动准确冲裁(参见图14);
13、模具装置3上升至初始位置,同时模切装置5带着夹持腔56内容器7主体向下运动,并通过冲头55将冲裁孔53内的容器7冲裁掉(参见图15);
14、成型模31合模,回到步骤9(参见图16),如此循环,直至生产结束。
如图17所示,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型坯挤出装置2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模具装置3挤出椭圆管状型坯21的椭圆管状挤出口25。吹塑喷嘴1的数量和位置与成型模31上主型腔311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每个椭圆管状型坯21对应容纳两个以上的吹塑喷嘴1。每个椭圆管状型坯21同时与成型模31上横向布置的多个主型腔311配合成型。所以,每个椭圆管状型坯21就可以成型出由两个以上容器7连成一排的容器瓶排,减少型坯21材料的消耗。

Claims (7)

1.一种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包括吹塑喷嘴(1)、型坯挤出装置(2)和位于型坯挤出装置(2)下方的模具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喷嘴(1)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挤出装置(2)中并可伸入型坯挤出装置(2)挤出的型坯(21)内,所述模具装置(3)包括一对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开模和合模的成型模(31),各成型模(3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主型腔(311)、封口型腔(312)和容纳腔(313),所述主型腔(311)用于成型容器(7)主体,所述容纳腔(313)位于成型模(31)的底部并可至少容纳容器(7)主体偏上部分,所述封口型腔(312)对位于容纳腔(313)内的容器(7)主体成型封口部;所述模具装置(3)的下方设有用于对从模具装置(3)中出来的已封口容器(7)进行冲裁的模切装置(5),所述模切装置(5)可相对模具装置(3)上下移动;所述模切装置(5)包括呈相对状布置并可相对移动实现打开和闭合的第一装夹模(51)和第二装夹模(52),各装夹模的顶部设有可在两个装夹模闭合时至少夹持容器(7)主体偏下部分的夹持腔(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装置(5)与模具装置(3)抵接时,所述容纳腔(313)和夹持腔(56)共同容纳一整个容器(7)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模(51)和第二装夹模(52)上于夹持腔(56)的下方设有与容器(7)高度适配的冲裁孔(53),所述第一装夹模(51)的冲裁孔(53)中设有可通过水平移动伸入第二装夹模(52)的冲裁孔(53)中的冲头(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夹模(52)上远离第一装夹模(51)的一侧设有与冲裁孔(53)连通的落料孔(5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喷嘴(1)包括用于吹气的吹塑喷管(11)和用于灌装的灌装喷针(12),所述灌装喷针(12)套设于吹塑喷管(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挤出装置(2)和模具装置(3)两者中,其中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不动,另外一个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或者,所述型坯挤出装置(2)和模具装置(3)在竖直方向上均固定不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挤出装置(2)的底部设有用于向两个成型模(31)之间挤出椭圆管状型坯(21)的椭圆管状挤出口(25),每个椭圆管状型坯(21)同时与成型模(31)上横向布置的多个主型腔(311)配合成型。
CN201320841210.4U 2013-12-19 2013-12-19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26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1210.4U CN203726807U (zh) 2013-12-19 2013-12-19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1210.4U CN203726807U (zh) 2013-12-19 2013-12-19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6807U true CN203726807U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1210.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26807U (zh) 2013-12-19 2013-12-19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6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537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537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CN104723537B (zh) * 2013-12-19 2017-01-18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6810U (zh) 塑料容器连续成型一体机
CN203726808U (zh) 塑料瓶排吹灌封设备
CN104723536B (zh) 塑料瓶排吹灌封设备
CN102350785A (zh) 连续吹塑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203557685U (zh) 一种塑料容器制造设备
CN104441577A (zh) 一种塑料容器制造设备及方法
CN203726804U (zh) 塑料容器连续成型机
CN203726803U (zh)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机
CN203726807U (zh)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CN203680788U (zh) 用于带口管输液塑料瓶的吹塑成型设备
CN203726809U (zh)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设备
CN203726805U (zh) 塑料容器连续成型设备
CN104723534B (zh)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设备
CN203818557U (zh) 一种单模头双工位吹塑机
CN217600365U (zh) 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
CN105437518A (zh)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CN203726806U (zh) 用于塑料容器的连续成型机
CN202293299U (zh) 连续吹塑成型机
CN104723535A (zh) 塑料容器连续成型一体机
CN103660252A (zh) 用于带口管输液塑料瓶的吹塑成型设备
CN105835341A (zh) 吹塑装置
CN203726793U (zh) 塑料瓶排成型设备
CN114835078A (zh) 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23537A (zh) 塑料容器用连续成型一体机
CN202264383U (zh) 连续吹塑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