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0913U - 纸币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币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0913U
CN203720913U CN201320878497.8U CN201320878497U CN203720913U CN 203720913 U CN203720913 U CN 203720913U CN 201320878497 U CN201320878497 U CN 201320878497U CN 203720913 U CN203720913 U CN 203720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uide portion
cover section
bank note
not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84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SAN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SAN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SAN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SANA ELECTRON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0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09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7/00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 G06M7/02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wherein objects ahead of the sensing element are separated to produce a distinct gap between successive objects
    • G06M7/06Counting of flat articles, e.g. of sheets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1/00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G06M1/02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纸币处理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径引导部,位于对象物被移送的移送路径的一侧;以及移动引导部,能够移动地位于上述移送路径的另一侧,用于引导上述对象物的移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币处理装置能够借助拉拽盖子部的简单动作来使盖子部和向导部联动,进而打开对象物的移送路径,因此在出现异常时,易于进行维护。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向导部和盖子部以不同的铰链(hinge)来进行角度运动,并借助两个作用点的几何学结构来被锁定,因此无需额外的结构也能够构成开闭部,由此能够节省制造单价。

Description

纸币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币处理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能够容易地打开对象物的移送路径,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能够借助几何学上力的平衡来打开或关闭移送路径的纸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纸币处理装置(例如计数器)是用于对多张纸币进行计数的装置,除了纸币之外还可对支票、票据、商品券等有价证券进行计数。根据移送纸币的方式,这种计数器分为辊轮摩擦式和真空吸入式。
辊轮摩擦式的计数器包括:本体,具有用于放置需计数纸币的纸币投入口和用于排出经过计数的纸币的纸币排出口;捡拾辊,向本体内部的搬运通道按张来投入纸币;同步传感器,用于对被投入的纸币实施初始检测;多个移送辊,设置于搬运通道上,用于移送被投入的纸币;纸币装载部,用于装载设置于搬运通道上的计数传感器以及通过计数传感器来完成计数过程的纸币。
如上所述的辊轮摩擦式计数器具有构成纸币移送部的上下导向器,在通常情况下,对象物在移送过程中将会以U形转弯,在移送过程中,因纸币卡住或出现异常而导致计数器停止时,将通过开闭装置来解除被锁定的部分,打开向导器并取出对象物。
另外,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156990号(授权日:2012年6月11日)公开了一种“纸币识别计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打开对象物的移送路径,出现异常时易于进行维护,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能够借助几何学的力的平衡来打开或关闭移送路径,结构简单、节省制造费用的纸币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径引导部,位于对象物被移送的移送路径的一侧;以及移动引导部,能够移动地位于上述移送路径的另一侧,用于引导上述对象物的移送。并且,上述课题的补充解决手段由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内容来规定。
优选地,上述移动引导部包括:盖子部,用于开闭上述移动引导部,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向导部,上述盖子部关闭时,提供上述移送路径,而在上述盖子部打开时,则提供空间,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
优选地,上述向导部包括:第一向导部,以一点为中心来转动;以及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实现关节铰链结合。
优选地,上述第二向导部包括结合保持部件,与上述盖子部联动,用于保持上述盖子部的关闭状态。
优选地,上述第二向导部具有曲折部,用于提升上述结合保持部件的自身弹性。
优选地,上述盖子部包括:结合部,形成于上侧;凸出部,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
优选地,上述结合部包括凹陷形成的槽。
优选地,上述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铰链结合,使得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第二向导部的自重,上述结合保持部件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优选地,上述盖子部包括:第一结合部件,具有形成于上侧的扁平部和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结合部件,具有形成于上侧的结合部和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二凸出部以及在上述结合部和上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倾斜形成的倾斜部。
优选地,上述结合保持部件包括:第一结合保持部,从上述第二向导部突出,搁放在上述扁平部上;以及第二结合保持部,与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相隔,从上述第二向导部突出,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优选地,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和第二结合保持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曲面形状。
优选地,上述结合部包括凹陷形成的槽。
优选地,上述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铰链结合,使得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第二向导部的自重,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向上述扁平部加压或上述第二结合保持部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优选地,上述第二向导部具有方向转换部,用于转换被移送的上述对象物的方向。
优选地,上述盖子部和上述向导部以相隔配置的其他铰链点为基准来转动。
优选地,上述向导部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向导部的自重来固定上述盖子部。
优选地,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向导部向上述盖子部加压,将其固定。
优选地,纸币处理装置还具有上部盖子部,其以与上述盖子部不同的方向转动,使得能够容易地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币处理装置能够借助拉拽盖子部的简单动作来使盖子部和向导部联动,进而打开对象物的移送路径,因此在出现异常时,易于进行维护。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向导部和盖子部以不同的铰链(hinge)来进行角度运动,并借助两个作用点的几何学结构来被锁定,因此无需额外的结构也能够构成开闭部,由此能够节省制造单价。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打开盖子部时,第一结合保持部和第二结合保持部将与凸出形成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相结合,借助其向导作用,能够进行稳定的开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背面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侧板被去除之后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上部盖子部的打开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盖子部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盖子部的关闭状态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重要部位放大图。
图8和图9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盖子部的打开状态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向导部的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重要部位流程图。
图13和图1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盖子部的打开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币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方便性,附图所示的线的厚度或结构要素的大小等可能会夸大显示。并且,后述的术语均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来定义的术语,可根据使用人、应用人的意图或管理有所变更。因此,这些术语应基于整个说明书内容来下定义。
参考图1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100包括:路径引导部110以及移动引导部130。
首先,纸币处理装置100包括纸币计数装置或纸币检测装置等处理纸币的各种装置。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被移送的对象物除了纸币之外,还可包括支票、票据、商品券等有价证券。
路径引导部110位于用于移送对象物的移送路径120的一侧。路径引导部110具有可供对象物安置的投入口112以及向移送路径120供给对象物的供给辊115。
移送路径120具有沿着移送路径120转移借助供给辊115来供给的对象物的多个移送辊122,可具备用于检测假币以及计算数量的各种传感器。
移动引导部130可移动地位于移送路径120的另一侧,并用于引导对象物的移送。移动引导部130包括:盖子部140,用于开闭上述移动引导部130,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120;向导部150,上述盖子部140关闭时提供上述移送路径120,而在上述盖子部140打开时,则提供空间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120。
盖子部140由覆盖纸币处理装置100的背面的长方形板来构成,在下端具有盖子铰链部142以与本体105形成铰链连接,并且在盖子部140的背面形成有把持槽144,以便使用人把持。
向导部150包括:第一向导部152,以一点为中心来转动;以及第二向导部154,与上述第一向导部152实现关节铰链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向导部152借助第一铰链部153与本体105实现铰链连接,第二向导部154借助第二铰链部155与第一向导部152实现铰链连接,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相互以关节形态弯曲构成。第二向导部154具有用于转换被移送的对象物的方向的方向转换部15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方向转换部157为弯曲形成的部分,而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是以“C”形状构成的情况。即,投入到路径引导部110的对象物沿着移动路径120被移送到后侧下方,然后通过方向转换部157时方向得到转换,进而沿着由第一向导部152形成的移送路径120向前侧下方移送并排出。
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具有能够顺畅地移动对象物的空转辊R。并且,向导部具有加压弹簧S,使得空转辊R紧贴移送辊122从而实现联动。
第二向导部154包括与盖子部140联动的结合保持部件160,使得盖子部140保持关闭状态。在此情况下,盖子部140的内侧面具有第一结合部件170和第二结合部件180,与结合保持部件160联动。第一结合部件170具有形成于上侧的扁平部172和朝向导部150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一凸出部174。第二结合部件180具有形成于上侧的结合部182和朝向导部150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二凸出部184以及在结合部182和第二凸出部184之间倾斜形成的倾斜部185。结合保持部件160包括:第一结合保持部162,从第二向导部154突出出来,搁放在扁平部172上;以及第二结合保持部164,相隔于第一结合保持部162,从第二向导部154突出出来以与结合部182相结合。第一结合保持部162和第二结合保持部164中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曲面形状。即,如图6所示,第一、第二结合保持部162、164的端部形成为圆形截面,第一结合保持部162的端部搁放在扁平部172上,第二结合保持部164的端部与结合部182相结合。在此情况下,结合部182形成为凹陷形态的槽,其中,该槽具有半圆形状以便容纳第二结合保持部164的端部。
第二向导部154与第一向导部152铰链结合,使得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借助第二向导部154的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第一结合保持部162向扁平部172加压或第二结合保持部164与结合部182相结合。即,如图6所示,形成有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的铰链结合位置,使得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第二向导部154受到向盖子部140一侧旋转的力;第二向导部154的重心位于作为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的铰链结合点的第二铰链部155的后侧。
盖子部140和向导部150以相隔配置的其他铰链点为基准来转动。由此,相比于位于盖子部140的下端的盖子铰链部142,第一、第二铰链部153、155位于前侧,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借助向导部150的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来固定盖子部140。
并且,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向导部150向盖子部140加压并固定盖子部140。由此,不仅借助向导部150的自重,由第一、第二结合保持部162、164固定盖子部140,而且第一、第二结合保持部162、164突出形成,借助自身弹性和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向下方加压盖子部140并将其固定。
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体105还包括上部盖子部107,使得能够容易地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120。上部盖子部107可转动地与本体105铰链结合,能够借助外力来开闭。在此情况下,上部盖子部107的前端与本体105铰链结合,向上部转动,使得上部盖子部107沿着盖子部140的相反方向打开,进而打开移送路径120,由于借助上部盖子部107来被打开的移送路径120与借助盖子部140来被打开的移送路径120相连,因此能够打开广泛范围,从而易于接近移送路径120。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的便利,对于跟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及作用相同的结构要素,将引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涉及向导部150呈锐角曲折的结构,第二实施例涉及向导部250呈钝角曲折的结构。
参考图10至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100的向导部250包括:第一向导部252,以一点为中心来转动;以及第二向导部254,与第一向导部252实现关节铰链结合。第一向导部252借助第一铰链部253与本体105铰链连接,第二向导部254借助第二铰链部255与第一向导部252铰链连接,第一向导部252和第二向导部254相互以关节形态弯曲构成。并且,第二向导部254形成有直线部254a,并具有在直线部254a的规定距离弯折以用于移送对象物的结构。在此情况下,第一、第二向导部252、254具有能够顺畅地移动对象物的空转辊R。并且,第二向导部254的直线部254a具有加压弹簧S,使得空转辊R紧贴移送辊122。
第二向导部254包括结合保持部件260,与盖子部140联动,用于保持盖子部140的关闭状态。在此情况下,盖子部140的内侧面具有结合部件270,与结合保持部件260联动。结合部件270包括:结合部272,形成于上部;凸出部274,向向导部250一侧凸出形成。
结合保持部件260从第二向导部254突出,与结合部272相连接。在此情况下,第二向导部254还包括曲折部254b,使得结合保持部件260的自身弹性提升。即,如图11所示,结合保持部件260的端部形成为圆形截面,与形成为结合部件270的凹槽的结合部272相结合。
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第二向导部254为起立的形态,借助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结合保持部件260与结合部272相结合,以保持盖子部140的关闭状态。
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将形成第一向导部252和第二向导部254的铰链结合位置,使得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第二向导部254受到向盖子部140一侧旋转的力;第二向导部254的重心能够位于作为第一向导部252和第二向导部254的铰链结合点的第二铰链部255的后侧。并且,盖子部140和向导部250以相隔配置的其他铰链点为基准来转动,相比于位于盖子部140的下端的盖子铰链部142,第一、第二铰链部253、255位于前侧,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借助向导部250的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来固定盖子部140。
以下将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10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安置于投入口112的对象物通过供给辊115被移送到移送路径120,并且借助位于移送路径120的多个移送辊122,对象物沿着移送路径120来移送。在此情况下,可通过位于移送路径120的多个传感器来对借助各个辊被移送的对象物进行假币检验及计数。
在这种对象物的移送过程中,当对象物在移送路径120被卡住或出现异常时,打开位于后侧的盖子部140,暴露移送路径120,即可解决问题。
位于本体105的内部的向导部150形成移送路径120,与盖子部140的打开动作联动,即可暴露移送路径120。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当把持形成于盖子部140的背面的把持槽144,往后侧拉拽时,盖子部140将以盖子铰链部142为中心来转动。并且,突出形成于第二向导部154的第一结合保持部162从位于盖子部140内侧的第一结合部件170的扁平部172脱离,第二结合保持部164则从位于盖子部140内侧的第二结合部件180的结合部182脱离。
然后,与盖子部140的转动联动,第一结合保持部162沿着第一凸出部174来被引导打开,第二结合保持部164则沿着第二凸出部184来被引导打开。并且,由于第二向导部154在第一向导部152的前端,被第二铰链部155弯折呈关节形态,因此如图9所示,借助盖子部140的转动,比第一向导部152更大幅度地转动,能够以更大的范围来打开移送路径120。
如此,由于第一、第二向导部152、154以与盖子部140的打开动作联动的方式来被打开,因此易于进行维护;由于借助以关节形态构成的第一、第二向导部152、154,移送路径120以更大的范围被打开,因此在移送路径120被卡住的对象物易于流出。
在解决对象物的卡住或异常现象之后,借助关闭盖子部140的动作,盖子部140可被锁定。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将被打开的盖子部140转动至本体105一侧时,形成于第二向导部154的第一结合保持部162和第二结合保持部164分别与第一凸出部174和第二凸出部184相结合,用于转动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而第一结合保持部162的端部搁放在扁平部172上,第二结合保持部164的端部与结合部182相结合,以保持盖子部140的锁定状态。
结合部182和第二凸出部184之间具有倾斜部185,以便结合部182和第二结合保持部164的端部易于结合。
如上,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第一铰链部153和第二铰链部155位于盖子铰链部142的前侧,使得第二向导部154的重心位于第一向导部152和第二向导部154的铰链结合点的后侧,由此能够借助向导部150的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reaction force)来保持盖子部140的锁定状态。尤其是,第二向导部154的第一结合保持部162和第二结合保持部164借助自身弹性来向下方对盖子部140加压,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盖子部140的锁定状态。
并且,如图4所示,本体105还包括上部盖子部107,使得能够容易地从外部接近移送路径120。借助上部盖子部107来被打开的移送路径120能够与借助盖子部140来被打开的移送路径120相连,因此能够打开广泛范围,从而易于接近移送路径120。即,本体105的上面和后面被打开,由此能够打开移送路径120的广泛范围。
一方面,根据第二实施例,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打开盖子部140时,盖子部140将以盖子铰链部142为中心来转动,突出形成于第二向导部254的结合保持部件260将从位于盖子部140内侧的结合部件270的结合部272脱离。然后,与盖子部140的转动联动,凸出部274将引导结合保持部件260打开。
第二向导部254在第一向导部252的前端被第二铰链部255弯折呈关节状态,如图14所示,借助盖子部140的转动,比第一向导部152更大幅度地转动,能够以更大的范围来打开移送路径。
然后,观察盖子部140的关闭及锁定,如图10所示,当向本体105一侧转动被打开的盖子部140时,形成于第二向导部254的结合保持部件260与凸出部274相结合,以使第一向导部252和第二向导部254转动,结合保持部件260的端部则与结合部272相结合,以保持盖子部140的锁定状态。在此情况下,第二向导部254形成有能够提升结合保持部件260的自身弹性的曲折部254b,以增强结合保持部件260和结合部272的结合。并且,如上所述,在盖子部140关闭的状态下,第一铰链部253和第二铰链部255位于盖子铰链部142的前侧,使得第二向导部254的重心位于第一向导部252和第二向导部254的铰链结合点的后侧,由此能够借助向导部250的自重和空转辊R的加压弹簧S的反作用力来保持盖子部140的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纸币处理装置,由于借助拉拽盖子部的简单操作来使盖子部和向导部联动,以此来打开对象物的移送路径,因此在出现异常时易于进行维护;由于向导部和盖子部借助不同的铰链来进行角度运动,利用两个作用点的几何学结构来被锁定,因此在构成开闭部时无需额外的结构,由此能够节省制造单价。
本实用新型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但仅限于示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由此可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实施等同的其他实施例。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由专利申请范围来决定。

Claims (18)

1.一种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径引导部,位于对象物被移送的移送路径的一侧;以及
移动引导部,能够移动地位于上述移送路径的另一侧,用于引导上述对象物的移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引导部包括:
盖子部,用于开闭上述移动引导部,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
向导部,上述盖子部关闭时,提供上述移送路径,而在上述盖子部打开时,则提供空间,使得能够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向导部包括:
第一向导部,以一点为中心来转动;以及
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实现关节铰链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向导部包括结合保持部件,与上述盖子部联动,用于保持上述盖子部的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向导部具有曲折部,用于提升上述结合保持部件的自身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部包括:
结合部,形成于上侧;
凸出部,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包括凹陷形成的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铰链结合,使得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第二向导部的自重,上述结合保持部件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件,具有形成于上侧的扁平部和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一凸出部;
第二结合部件,具有形成于上侧的结合部和向上述向导部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二凸出部以及在上述结合部和上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倾斜形成的倾斜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保持部件包括:
第一结合保持部,从上述第二向导部突出,搁放在上述扁平部上;以及
第二结合保持部,与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相隔,从上述第二向导部突出,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和第二结合保持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曲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包括凹陷形成的槽。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向导部与上述第一向导部铰链结合,使得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第二向导部的自重,上述第一结合保持部向上述扁平部加压或上述第二结合保持部与上述结合部相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向导部具有方向转换部,用于转换被移送的上述对象物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子部和上述向导部以相隔配置的其他铰链点为基准来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向导部在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借助上述向导部的自重来固定上述盖子部。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子部关闭的状态下,上述向导部向上述盖子部加压,将其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部盖子部,其以与上述盖子部不同的方向转动,使得能够容易地从外部接近上述移送路径。
CN201320878497.8U 2013-11-29 2013-12-27 纸币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9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47946A KR101480024B1 (ko) 2013-11-29 2013-11-29 지폐처리장치
KR10-2013-0147946 2013-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0913U true CN203720913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6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84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913U (zh) 2013-11-29 2013-12-27 纸币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80024B1 (zh)
CN (1) CN20372091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2633B1 (ko) * 2015-04-01 2021-11-05 효성티앤에스 주식회사 지폐계수모듈의 지폐집적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8006B1 (fr) * 1998-04-22 2000-06-02 Schlumberger Ind Sa Opercule de plombage pour l'occultation d'un objet
DE19958017B4 (de) * 1999-12-02 2013-08-14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Sortieren von Banknoten
JP2001344635A (ja) * 2000-06-02 2001-12-14 Birukon Kk 紙葉類識別計数機およびその識別計数方法
KR200459093Y1 (ko) * 2010-04-02 2012-03-19 ㈜ 씨디피코리아 계수기 커버 개폐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80024B1 (ko) 201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99578T3 (es) Disposición de casete de efectivo para cajero automático
US8833537B2 (en) Medium stocking apparatus
CN103650008B (zh) 介质处理装置
JP2002163704A5 (zh)
RU263813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носите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деления и укладки носителя
RU260826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змещения носител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носителей
CN103959351A (zh) 具有改进安全性的响应于数据持有记录操作的自动银行机
GB2521402A (en) A banknote validator
TW200534187A (en) Sheet handling machine
CN102903178B (zh) 纸张类处理装置
RU2675499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носителей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операций с носителями
US7950572B2 (en) Reject structure in cash transaction machine
CN203720913U (zh) 纸币处理装置
RU262851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носите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ранзакции с носителем
WO2014155644A1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US10147261B2 (en) Medium handover device
KR101628204B1 (ko) 계원용 금융자동화기기
JP6679940B2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2007035005A (ja) 紙幣処理装置
KR200389004Y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출금장치
JP6812000B2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紙葉類搬送方法
KR101527574B1 (ko) 묶음지폐 입출금기의 픽업장치
JPH11185103A (ja) 薄片案内部材ならびにその利用装置
KR101678892B1 (ko) 다권종 지폐 스택정렬장치
EP3113127B1 (en) Teller cash recyc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